上星期的新聞時事讓我鬱悶了一陣,我有關心國家大事的習慣,回避不了負麵新聞。昨天在赫芬頓看到一篇正麵的故事,寫出來輕鬆一下。
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有個Wunsiedel 小城,埋葬著二戰期間納粹大佬赫斯(Adolf Hess)。赫斯是希特勒的秘書,也是他的心腹和助手,被希特勒指定為繼承人。二戰後,他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終身監禁,在柏林軍事監獄的小別墅裏度過餘生。
赫斯死於1987年,被埋在Wunsiedel小城的公墓。這以後問題就來了,每年有新納粹及其同情者到這裏來遊行、掃墓。德國的法律不允許帶有仇恨情緒的演講,不許穿納粹服裝,不許舉納粹旗幟或使用納粹符號。但集會遊行是可以的,於是新納粹們從全國各地聚集到這裏來。
2005年,德國政府根據現有的犯罪法,正式禁止這類有煽動意義的新納粹集會。2011年,為了避免衝突,赫斯的後代把赫斯的遺體火化了,骨灰撒進海裏。但還是常有小群的新納粹分子來此追思赫斯。
小城的政府和市民都很討厭這些人進來活動,就想出了一個聰明幽默的辦法來對付他們。
2014年,當地的商人和市民決定向一個反納粹社團捐款,錢款的數目按照新納粹們行走的距離來計算,他們每走一米,商人和市民們就捐10歐元(US$12.50)。新納粹分子們進入小城後吃了一驚:不但沒有人抗議,而且市民們還貼標語、撒彩紙,熱情歡迎他們來參加“納粹反納粹行走馬拉鬆”。在通往公墓的一路上,都有各種幽默的標誌,鼓勵他們多走、走好、讓市民們多多捐錢。“馬拉鬆”的組織者還為遊行者預備了香蕉,為他們“補充能量”。
他們還在街道的地麵上刷了裏程數字,提醒新納粹們,他們已經走了多少路,並向反納粹社團捐獻了多少錢。
集會結束後,社區向讚助商頒發證書。該筆款項的受益者是一個幫助納粹成員離開納粹黨的公益社團。
這個做法和平、幽默、有創意,現在德國和其它國家的不少社區都開始仿效。
德國小城 Wunsiedel
* * * * *
南島和閑閑好。我想小鎮居民比較溫和,自然就用這種溫和的對抗方式。
謝謝一講指正,你一定很喜歡曆史。是這樣的,新納粹崇拜赫斯的最大理由就是他死不後悔,堅定不移地捍衛納粹理念。他跑到英國、還有他最後的死因,都有很多說法,很有意思的。
如果納粹捐錢,那不就更好玩了 :))
吊兒郎:同意李將軍和納粹完全不是一回事。香港也不一樣,共和國和英國人不是敵對關係,不用改路名,何況香港還有“民主政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