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80)
2017 (114)
我喜歡在夏季的周末逛農夫市場,在那裏不但有新鮮欲滴的蔬菜水果,當地居民自製的果醬和調味品,還有一些鎮上飯店拿來賣的小吃。買些回家品嚐,既好玩,又支持當地經濟。
彩煙遊士的蜂蜜攤:
我們小城裏華人很少,所以去年夏天在農夫市場發現了一個華人食攤,我有點驚奇。
女攤主大約50多歲,賣的是春卷、煎餃、鍋貼之類的中國小吃,有的是事先煎熟、包裝好的,有的是當場煎炸了賣的。她的身後有一隻雙電灶,上麵放了一隻大平底煎鍋、一隻大炒鍋。炸小吃,招呼顧客,全是她一個人做。
我很好奇這女子的來曆,看看小吃攤很幹淨,女攤主麵帶微笑,就走過去買了一盒鍋貼,和她閑聊幾句。不想女攤主還是上海人,說著帶有郊縣口音的滬語。聊著聊著,就把女攤主的故事套出來了。
原來她是九十年代末通過哥哥移民過來的,哥哥在我上班的大城裏開著一家餐館。她和丈夫在那裏打了好幾年工,最後從哥哥的手裏買下了餐館。當時那裏好幾個街區隻有一家中國飯店,生意不錯,但不久附近開發了一條餐館街,開了些很有特色的亞洲飯店,他們的餐館就漸漸地競爭不過,幾年前關門了。她和丈夫沒有別的技術和特長,也不想再做生意了,就分別到超市去當店員。為了補貼收入,女攤主就在我們鎮上的農夫市場登記了一個小吃攤位,周末過來擺攤。
女攤主還告訴我說,她年輕時就擺過攤,在上海的華亭路。
華亭路的“時裝一條街”,我可太熟悉了!
八十、九十年代,華亭路是上海女孩子最喜歡逛的地方。這條街離我家也就20分鍾的步行路程,周末我從學校回家就會去逛。那裏大部分的時裝和飾品都是從廣州和深圳進貨的,比上海的國營商店豐富、時尚多了,而且經常是一種款式隻有一、兩件,穿出去不會撞衫。買到了一件又合身、又有特色的T恤,就像淘到了一個寶貝,時髦女孩的喜悅心情真是溢於言表。
這位女攤主當時20多歲,在華亭路就有個時裝攤頭。她的老家在上海的郊縣嘉定,中學畢業後頂替父親當了個女工。後來男友鼓勵她和自己合作賣時裝,她就辭了工作,到華亭路來擺攤。她賣的貨,大都是男友“跑單幫”,從廣州坐火車帶過來的,有時也大包托運。他運來的貨物在華亭路好幾個攤位上賣,當然最好的、利潤最大的,都讓女友先挑了去賣。
女攤主結婚、出國後,華亭路時裝市場還方興未艾,她幾次回上海看望父母,都會從美國帶些特色飾物,拿到華亭路朋友的攤子上賣。都是些印度、東南亞、南美的民族飾品,因為獨特,可以賣得很好的價錢。後來人們告訴她,這些飾品在地攤上賣太可惜了,完全可以拿到私人開的正式商店去,能賣更高的價錢。
在美國,女攤主還曾在跳蚤市場擺過攤,賣過中國工藝品。
說起上海的華亭路,這原先是一條住宅街,小馬路兩邊都是帶花園的西式住宅,這些房子都建於上世紀20年代。八十年代初,為解決回城知識青年的就業問題,政府在這裏搭了一些木棚供他們擺攤。改開後,時裝市場形成,很快成為一個時尚大排檔,聞名全國。我記得的八十年代華亭路,年輕人磨肩擦踵,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80-90年代的上海華亭路:
女攤主告訴我說,90年代的華亭路性質有了很大變化,成了一個假貨、冒牌貨的中心。2000年,時裝市場搬出了華亭路,這條有80多年曆史的小住宅街又重新歸複於寧靜,兩邊的花園洋房也露出了它們的原本麵目。
聊到這裏,華裔女攤主很感歎地自嘲:上海變化太大了!我呢,生來就是擺地攤的命,從上海一直擺到美國,到現在還在擺!
今天的華亭路:
(網圖)
* * * * *
南島逛市場快樂!
遊士,我就等著你來,我想大家都以為這真的是你的照片,是我借用的 :0 謝謝,我拿了免費蜂蜜後,一定會繼續大量訂購!
默默,你說得對,擺攤也是一種掙錢養家的方式,例如當初回城的知識青年,很多就是靠擺攤開始,慢慢重新建立起生活。
謝謝,很高興!
你到我的蜂蜜攤子來的時候,如果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文學城的荔枝,我就會送幾瓶蜂蜜給你了。哈哈。
謝謝,華亭路還真是鍛煉生意人才的好地方 :)
謝謝馬哈,現在就是一有機會就回憶 :)
米色風衣吧,我也穿過!我想象一講穿了風衣,風度一定很好。
小小好,農夫市場的價格確實比超市稍貴一點,但比較自然、新鮮。
嗯,擺地攤也很能賺錢呢,就是比較辛苦!
端午節快樂!:))
曉青,我想擺地攤怎麽都賺不多,首先是規模不夠。貼補家用、找不到工作時過渡一下還行,不是長久之計。
弄弄說得很對,眼界窄,格局小,必然做不成什麽大事。你這個鄰居的故事說明性格決定命運,不同的人對機遇的反應不一樣,最後也就有了不同的結局。
記得我家一個鄰居老太太,當時已經80多歲了,她有4個孩子,個個都特能幹,其中一個是哪年的中國首富,她自己說的,到現在我也搞不清是哪個。她說她老公死後,她一人帶著4個孩子,從新疆一路討飯出來的,什麽都幹過,一點點做大的。聽著有點像日本電視劇《阿信》。她說不管怎麽苦,她沒有耽誤孩子的學習,4個孩子學習都不錯,其中一個是一個婦女雜誌的總編。我覺得眼界很重要,有道是:行千裏路,讀萬卷書。開闊眼界和讀書一樣重要。
問好家家,擺地攤也是一種本事,首先要放得下心態,還要肯吃苦。
握手握手,我們在華亭路留下了足跡!我也在等我們小城的農貿市場開門!
梅華好,逛市場真好玩,東看看西看看,讓我想起小時候跟媽媽去“自由市場”買菜的情景。
京妞,想想也確實是這樣,出國的人一夜發大財的很少,國內的發財機會多,變化大。
暖冬好!廣州的批發夜市我曾去過一次,燈火通明,很熱鬧的,以前上海的時裝攤都從那裏進貨。我想如果隻是周末擺攤,不當作主要收入,應該不會太辛苦。
是啊,國內很多人失業,總得有個過渡的辦法,人要吃飯的呀。
鬆鬆好,擺攤也是自食其力的一種方式,也要有一定的能力的。
握手波波,我們都是同一條路上走過來的!
問好小C,農夫市場隻有夏季的周末才開門,應該不會太辛苦。
哈哈,葉子買到了假貨,當今淘寶的假貨源遠流長 :)
來遲了,沒招待到小樹。覺得這位女攤主的心態還行!
我們這裏的農貿也開了,但是進去要規定人和時間。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