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80)
2017 (114)
上海最“刮三”的路名
***********
不知“農四支路”在哪裏?(不懂滬語的網友:這四個字的意思是“你是豬玀”,以下類推):
儂伐四支路,“五四支路”!這條馬路就在奉賢區五四農場附近,取這個名字,自然可以理解了:
閔行區雅致路,上海話讀音就是,閔行“野豬玀”:
至於這條馬路 ..... 你怎敢罵你的老丈人!
這麽多“支路”,夠了吧?最戳克(厲害)的來了!“都市支路”,“都是豬玀”!
大家不要輕看下麵這條小馬路,這裏曾經是上海灘殺氣最重的地方,為啥?這裏原來是殺豬的地方,而且,還是從著名的“殺豬弄”繼承過來的:
“殺豬弄”和“豬作弄”有血緣關係,但是又不是一條弄堂,一個在城裏,一個在城外。前者已經壽終正寢,後者還有一口氣,而它們的繼承者薛家浜殺豬場,於七十年代末就沒有了。
十幾年前,老城廂福佑路沉香閣後門對馬路,還有一條弄堂叫“薩珠弄”(就是解放後的“民珠弄”),這條弄堂原名就叫“殺豬弄”,因殺豬的搬出去了,後更名為“薩珠弄”。
以前殺豬的場景恐怖啊,豬玀哇哇亂叫,加上豬下水到處都是,弄得居民叫苦不迭,惡臭難聞。衙門無奈,隻得在城內老北門的東首,專門劃出一塊地方供商人開設殺豬作坊,日久成了氣候,中間一條小弄堂人們就稱它為“殺豬弄”。
後來太平天國打來了,難民湧進了老城廂,其中有不少是回民,“殺豬弄”活不下去了,搬家!搬到哪裏去了?王家碼頭,蔑竹路附近,就是現在僅存的“豬作弄”。
十六鋪、董家渡一帶,還留下了不少稀奇古怪的路名。
一聽這些名字,就知道當地原來是做什麽買賣的,如:洗帚弄(加工洗帚) 、魚行街(經營鮮魚)、糖坊弄(做麥芽糖)、引線弄(縫衣針)、麵筋弄(製作麵筋)、篾竹街(加工竹籃)、湯罐弄(製作湯罐)、蘆席街(編織蘆席)、火腿弄(醃臘業)、硝皮弄(加工皮革)、筷竹弄(加工筷竹)、花衣街(經營棉花)、雞毛弄 等等。
隻可惜,房子拆遷,土地批租,這些古怪有趣的名字陸陸續續成為了曆史。
當然,我們也不要嘲笑前輩取的路名,看看現在的名字,也不乏可以吐槽的。
這兩條路如果在貼隔壁 (滬語中“西”和“死”同音):
前幾年,還有一條“兄妹貓路”,當年曾被冠以申城“最萌馬路”。然而,這條以某公司產品命名的馬路,早就該在1999年被取消“路名權”,但卻因為種種原因,居然違規存在了十年,直至2009年才被新路牌所代替。
當然,重磅炸彈總要留在最後的:
網友反應,這條小馬路真實存在,就在金山的楓涇鎮。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紅衛兵來了,這個“黃色”的名字自然被抹去,改名“人民弄”,後來雖然恢複過一陣子,但是,實在壓力太大,改名,“莫乃弄”。
它其實是一條極其狹長的小巷,如果兩個人在弄堂裏碰到,必須側身才能通過,這樣一來,必定會“摩肩擦胸”,後人約定俗成地稱之為“摸奶弄”。
(根據“看看新聞網”王成的文章改寫)
謝謝,看來總的來說是貶義的。
是個,哈哈,“越界築路” 大概曉得交關上海築路曆史?
哈哈,小二哥幽默,那可是很古典很藝術的弄堂!
謝謝毛毛,這些路大部分一定已經消失了。
我也是,哈哈。
mo-mo 有趣,謝謝看熱鬧 :)
的確!謝謝。
還可以當動詞啊,哈哈,謝謝。
我聽是聽到過,但從來沒真正理解它的意思 :)
謝謝,我猜也是。
我隻聽說過安西路和長寧支路 :)
我想這些路名很多在南市老城廂或郊縣。“刮三” ......
藍蟹,“刮三”是不是有“尷尬” 的意思?你告訴我,我好去改過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