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業餘愛好造就大師

(2015-12-06 09:26:26) 下一個

同學們工作之餘幹啥的都有,種菜的,養雞的,做糕的,拚盤的。不要小看這些雞毛蒜皮,業餘愛好也能創出一片新天地,例子俯拾皆是。象最近大熱的三體,科幻小說,得了一個美國的獎,作者劉慈欣不是專業碼字的。他有正經工作,娘子關發電廠電腦工程師。寫作純屬業餘,之所以要寫還與麻將有關。大劉剛工作時,有中國人民都愛的消遣,麻將,一個晚上輸了800多,是他一個月的工資。賭徒瘋狂過後,總會痛定思痛,賭咒發誓的,剁手刺骨的,大劉也走了俗套,立誌寫點東西,初衷很簡單:碼字不一定掙錢,但肯定不會輸錢。是佛是魔,就在一念間,這才有了偉大的三體,當然還要感謝那晚贏錢的三賭徒。人紅了,大劉繼續留守娘子關,直到電廠關門。這是他聰明的地方,本職工作哪能丟啊,曆史上可有慘痛的教訓。

 

教訓就是愛因斯坦。剛入社會時,老愛是業餘物理愛好者,養家糊口靠的是瑞士專利局的微博工資。困頓窘迫的1905年,完成了一生的大半成就:分子運動論、狹義相對論和光量子假說。出名後,就有大學來包養,原先挺好的本職工作--公務員不做了,先後遊走布拉格,柏林和普林斯頓。也許敏銳的野生動物在圈養後都會缺根筋,動物園裏少了精氣神的獅虎狼豹能證明這一點。反正,老愛從此丟了步調,窮其後半生跟哥本哈根的量子玻爾撕逼,被後世的量子物理實驗不斷的打臉:老愛,這個你錯了;老愛,那個你又錯了。老愛處於不確定的掙紮狀態時,才思泉湧,一旦切換到舒適態,功力全失,他好。不過人性本來如此,楊過也是死到臨頭才使得出黯然銷魂掌。

 

有些人似乎隻能在業餘好好做事。這個名單很長,像十七世紀法國最好的數學家,費馬,律師是職業,數學是業餘;還有大哲學家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發表之前,是個教書匠,啥都教,除了哲學。

 

這個現象令人費解,職業輸給了業餘。我們猜猜原因。業餘是天馬行空,思維肆意,無邊無界,無牽無掛;職業則要謹小慎微得多。一般的,職業扼殺激情,想到明天/下月/來年還做同樣的事,心裏平添一份倦怠,還是洗洗睡吧,路長著呢,不急。除了剛入職場的年輕人,professional差不多與冷漠是同義詞。再有,職業為謀生,這就會有妥協,項目的做法或許不如自己所想,但工資能付房貸,那就暫且應付一下吧。一旦有了這種微妙的心理,專業的上限就不會高到哪裏去。人與職業的關係,大概如同人與人的關係,有這麽一段話很形象:通著的就是隔斷的;近著的就是遠著的;同道的就是陌路。天天做同一件事,似乎相知相近,也有可能越走越遠。

 

這時需要去某個遠方,人為的拉遠,為了最後的靠近,是橡皮筋的拉拉收收,原理如同小別勝新婚。也有這樣的case,牛頓算是正牌職業獲得成就的。不過他的爆發緣於黑死病,學校停課,他躲到鄉下,無所事事,胡思亂想,整出了三定律。好好的學校做研究,沒有成就,給他放假,卻有了新想法。這種遠方是與職業的暫時分離,有了業餘的意味,也有點像佛家講的奢摩:不間斷的思維需要止住,明靜不動,然後再去用功,才有進益。不管是專業還是業餘,成就象是誤打誤撞的一次沉醉;類似的道理有姻緣,那是眼角眉梢的一場誤會。世上的好事多是從錯誤中開始的。

 

當然,人的業餘愛好很多,基本自生自滅,如自家園子的花花草草,曾經姹紫嫣紅,肅殺秋風掃蕩後歸於塵土,要象劉愛費康們芳香飄天涯,可比中彩票難多了。但有總比沒有強,閑時間一多,男生會找下三路,女生要去gossip,按上個業餘愛好,於公於私都有益處。其間玄妙,當仔細品咂,方能得味。

 

所以,當伴侶忙於愛好時,別催他洗碗拖地,或者幹那啥的。最好泡上一杯茶,悄悄地遞過去,溫柔地說一聲:寶貝,水來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噢顏顏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讚同這篇的觀點。
體製挺難培養不出真正的科學家和藝術家,天才出自於“天”,天能聽命與人否?這個也許大概就像你說的“靈異”,放開每一個細胞(不僅是眼耳鼻)去接受,之後思考和整理,然後,獻給人類。
笑薇. 回複 悄悄話 愛好和專業的一致是成功的機緣。
閻立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llowPear' 的評論 : 統一場都是假說。公認的突破性理論,廣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後的輝煌。
YellowPear 回複 悄悄話 牛頓那個年代做研究都是業餘愛好,還沒有人職業搞科研
YellowPear 回複 悄悄話 不懂別亂放炮。愛因斯坦的後半生致力於四大作用力的統一,生前沒有完成,隻能說是題目太大,非一人一生之力能成。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業內愛好早就大師才是正常體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