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重陽立教十五論

(2022-02-08 11:05:38) 下一個

《重陽立教十五論》注釋  作者:崔理明

 二維碼

【學習旨要】

《重陽立教十五論》是修道的一個大綱。《立教十五論》為全真道的創始人王重陽祖師所作,雖簡短,但全方位地論述了修道程序:修道的條件――住庵、雲遊、學書、合藥、蓋造、合道伴;修道的過程――打坐、降心、煉性、匹配五氣、混性命;得道的境界――聖道、超三界、養身之法、離凡世等。它是修行生活之準則,內丹修煉的大綱,也指明了修道的目標和方向。另外在本篇學習中,還應了解祖師所處時代背景與生平、思想、著述;了解現代相關研究;結合現實問題,活學活用。

 

【王重陽祖師生平與時代背景】[1]:

 

? 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隻有放在一定特定曆史中才是合理的,因而不能不了解祖師所處的曆史環境。重陽祖師生於女真人反遼立國時,丹陽祖師生於金侵宋時,丘祖羽化時恰逢蒙古滅金。

? 就在女真人將舉兵反遼時,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1112年),全真道王重陽祖師生於是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祖師名嚞,字知明,號重陽子,京兆鹹陽人也。先世本陝西鹹陽大魏村人,後徙居終南縣劉蔣村。少年時習儒家九經。自幼不群,性倜儻,尚義氣,善屬文,不拘小節。

? 就在金太祖死的這年(1123年)五月二十日,馬丹陽祖師生於山東寧海州,初名從義,字宜甫。在丹陽祖師三歲時,金人開始侵宋了,在那些被攻破的州府的名稱裏,又有多少血與淚呢?這時的王重陽祖師隻有十多歲。

? 王重陽、馬丹陽祖師與宋軍民都處於戰火中。這時重陽祖師已近二十歲,練習刀弓武藝,以求自保。時金科舉令勿取中原人,偽齊昌阜四年(1133年),重陽參加齊貢舉,因“獻賦春宮,忤意而黜”。

? 傳天眷初年,重陽應試武舉,易名世雄,字德威。也許正是金以河南陝西地歸宋之際。僅一年,陝西又被金奪回。如果是應宋試,在金統治下則不便張揚,故史不詳。

? 皇統八年(1148年)正月十九日,長春丘真人生於登州棲霞縣之濱都裏。

? 正隆三年(1158年),金準備侵宋,在整個北方征兵調糧,民不聊生,各地起義甚多。重陽祖師見狀,歎道:“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而不動心,吾今已過之矣,尚且吞腥啄腐,紆紫懷金,不亦太愚之甚乎!”慨然有離俗之誌。這時重陽祖僅作一個小小酒監,以個人力量,縱有淩雲之誌,又怎麽救得了天下蒼生。

? 正隆四年(1159年),重陽祖師年四十八。此年六月望日,師飲酒於終南甘河鎮,會二仙人披發披氈,而年貌同一。其人徐曰:“此子可教。”因授以口訣。故師《遇真詩》雲:“四旬八上始遭逢,口訣傳來便有功。”其所遇者,純陽呂真君也。

? 正隆五年(1160年),中秋日,師於醴泉縣再遇真仙,傳秘語五篇,且曰:“速去東海,投譚捉馬。”已而,真仙忽失所在。

? 這個時期,金對宋戰爭,金對起義的鎮壓,不知又造成多少家破人亡,丘祖就成了千萬孤兒中的的一個。

? 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重陽祖師年五十。於終南南時村鑿壙丈餘,封高數丈,以活死人目之,坐於墓中。又於四隅各植海棠一株,人問其故,答曰:“吾將來使四海教風為一家耳。”大定三年秋,填活死人墓,遷劉蔣村結茅,與玉蟾和公、靈陽李公三人同居,即今之祖庭重陽萬壽宮也。大定五年,於終南上清太平宮壁上書雲:“害風害風舊病發,壽命不過五十八;兩個先生決定來,一靈真性成搜刷。”

? 大定六年(1166年),長春真人年一十九,棄俗入道,居昆崳山。

? 大定七年(1167年)四月二十六日,重陽祖師將劉蔣村茅庵自焚之,婆娑舞於火邊;人問,答:「茅庵燒了事休休,決有人人卻要修。」是日,宿甘河鎮。辭眾曰:「餘東海捉馬去。」五月過北邙山上清宮,閏七月十八日,抵寧海州,會丹陽真人。九月,長春真人自昆崳山來,謁祖師於全真庵,請為弟子,祖師訓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仍贈之以詩。

? 大定八年(1168年),重陽祖師分梨十化,二月初八,丹陽真人出家,祖師訓名鈺,字玄寶,號丹陽子,時年四十六。二月晦日,祖師挈丹陽、長真、長春、玉陽入昆崳山石門口,開煙霞洞居之。八月,祖師挈五真人,自煙霞洞遷居文登縣薑實庵,立「七寶會」。

? 大定九年(1169年)四月,祖師引丹陽、長真、長春、廣寧遷居寧海州金蓮堂,八月,祖師立「金蓮會」。九月,詣登州福山縣立「三光會」,於蓬萊立「玉華會」。是月,祖師領丹陽、長真、長春西至萊州,十月,於掖縣立「平等會」。是月,挈四子至汴梁,寓磁器王氏旅邸中。

? 大定十年(1170年),重陽祖師於正月初四日,召丹陽、長真、長春立於榻下,曰:「丹陽已得道,長春已知道,吾無慮矣。處機所學,一聽丹陽,處玄、長真當管領之。吾今赴師真之約耳。」丹陽請留頌,師曰:「吾已書於長安灤村呂仙庵矣,今口授汝。」言訖而逝。四子盡禮,權瘞於孟宗獻之花圃。既而,丹陽真人率三友入關,謁和、李二真人於終南太平宮,會史處厚於京兆,劉通微、嚴處常於終南。二真人乃祖師之友,三子亦祖師之弟子也。

? 大定十一年(1171年),丹陽真人年四十九。是年,與三友居劉蔣祖庵,修治葬所。

? 大定十二年(1172年),丹陽真人率三友複往汴梁,遷祖師仙柩西歸,葬於劉蔣村祖庵。

? 大定十三年(1173年),四師劉蔣居喪守墳。

? 大定二十五(1185)年由邱處機主持在故居建宮觀,馬鈺手書“祖庭”懸宮內。

? 承安(1196~1200)年間再次修建,賜名“靈虛觀”。

? 元代改稱“重陽宮”,後再增建名“重陽萬壽宮”與北京長春觀、山西大純陽萬壽宮並稱為全真“三大祖庭”。

? 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褒贈“重陽全真開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

【王重陽祖師著述與思想並《心經》《孝經》】:

 

? 王重陽祖師傳世著作有《重陽全真集》《重陽立教十五論》《重陽教化集》《重陽分梨十化集》《重陽金關玉鎖訣》《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等。?

? 王重陽祖師不尚符籙,不事黃白,不信白日飛升,以修煉內丹為成仙證道的手段。其丹法下手功夫重在“清靜”二字,認為專主清靜才能返樸存真,識心見性。

? 他主張性命雙修,以煉心、煉性為始基,即“先性後命”。嚐謂“大凡學道人,先要煉性。蓋性本先天之物,必須將其煉得圓陀陀、光灼灼方為妙用。”? 又稱:“性與情連,性情發動,如龍虎之猖狂、若不煉之降伏,焉能去其猖狂而歸於虛無?” 強調“煉性之道,要混混沌沌,不識不知,無人無我,煉之方得入法。”

? 修持法上重清修,主張修道者必須出家,除情去欲,忍恥含垢、苦行苦修。?

他融道、佛、儒思想於一爐,聲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主張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並以《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為全真道徒必修經典。

《心經》: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說大般若精要諸法皆空之理。其講:“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2], 亦複如是。……”空的含義:因緣所生之法,究竟而無實體曰空,即事物絕對運動變化的一麵。色即變壞之義,變礙之義,質礙之義,是事物相對靜止穩定的一麵,但它不能長久、融通。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教人看到事物的本來,從有形有象的偏執中解脫出來,從色中解脫,最後也從空中解脫,所謂在空不空,在色不色。佛教有小乘大乘之別:使求灰身滅智空寂之涅槃之教,謂之小乘。此中有聲聞緣覺[3]之別,使開一切智之教,為大乘。它是超越現實世界,而不是否定現實世界的。但它的論述確實多從否定的角度進行,並且提倡出家修煉,這與儒家很有些不同。關於空與色的更詳細的討論放在後麵課程中。

《孝經》是儒家的重要著作,有人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紀盷在 《 四庫全書總目 》 中指出 , 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 , 成書於秦漢之際。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就借孔子與曾子的問答指明: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訓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這就是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接著論述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人之孝: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孝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在上不驕,高而不包,製節謹度,滿而不溢……蓋諸侯之孝也;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此卿大夫之孝也;忠順不失,以事其上,然後能保其祿位,而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然後孔子論述了孝是治國平天下的綱領: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經,而民是則之,則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順天下。是以其教不肅而成,其政不嚴而治。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以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道之以禮樂,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惡,而民和禁。……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遺小國之臣,而況於公、侯、伯、子、男乎,故得萬國之歡心。以事其先王。治國者不敢侮於鰥寡,而況於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歡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況於妻子乎,故得人之歡心,以事其親。夫然,故生則親安之,祭則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災害不生,禍亂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與佛教超然的慈悲不同,儒家更注重現實:聖人因嚴以教敬,因親以教愛。故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樂,德義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觀,進退可度,以臨其民。” 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事親者,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醜不爭。

孝是基礎: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

孝不是盲目順從,還有天理作原則,所以《孝經·諫諍章第十五》:昔者天子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於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臣不可以不爭於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佛教在否定中超然地麵對現實,儒家在肯定中以求在現實中升華,佛教講“不二法門”,儒家講“吾道一以貫之”,而道家則更完美地把握了這個“一”。老子《道德經》第一章就是講現實與超越的統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一章是綱領,道教也要抱元守一,有與無、性與命、現實與道合一。這在以後諸道經中還要逐步深入認識。

相關研究:?

? 近年來對全真道研究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台灣丹道文化教育基金會與山東大學合作進行全真道的研究,香港青鬆觀成立了全真道研究中心,牟鍾鑒先生與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承擔的國家科研課題《全真七子與齊魯文化》也已結題。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在文登、棲霞等地舉辦多屆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湖北武漢等地也舉辦多次全真道的研討會,其論文集也多出版發行。

重陽立教十五論[4]

?

第一住庵

? 凡出家者,先須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漸得安。炁神和暢,入真道矣。? 凡有動作, 不可過勞,過勞則損氣 ; 不可不動,不動則氣血凝滯。 ? 須要動靜得其中,然後可以守常安分。 此是住庵之法。

【分析】

為什麽要住庵?它使我們流浪在七情六欲、生死苦海中的身心得以修煉複歸大道。《老子》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複命。複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為什麽要動靜得中?道是一,無陰不生,無陽不長,陽極生陰,陰極生陽,動極生靜,靜極生動,所以要“動靜得其中,然後可以守常安分。”躁動不安是病,生機絕無也是病。過去僧人講“比丘常帶三分病”,是收心太急所致。

【思考】1、知常、守常,“常”是什麽?

第二雲遊

? 凡遊曆之道有二 :

? 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紅翠,或玩州府之繁華,或賞寺觀之樓閣,或尋朋友以縱意,或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雖然萬裏之途,勞形費力,遍覓天下之景,心亂氣衰,此乃虛雲遊之人。

? 二者參尋性命,求問妙玄。登巇[5]險之高山,訪名師之不倦 ; 度喧轟之遠水,問道無厭。若一句相投,便有圓光內發,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雲遊也。

【分析】

住庵是靜,靜中有動。雲遊是動,動中有靜。

雲遊不是向外求,是向內求,性命即身心,妙玄即道,修煉使身心合道。《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圓光內發,所發的是道性之光,人人皆自道生,所以人人皆具道性,但自落生於後天,七情六欲遮蔽了道性之光,遇明師點化,頓悟本來大道,一時豁然開朗,正所謂“圓光內發”。《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圓光正在“一”與“道”處,及至“二、三、萬物”皆落在七情六欲的後天了,後天則有陰陽生死,返歸“一”與“道”的境地,則超生死外。

生存繁衍是動物本能,人高於動物之處在於有文化思想,而修道者高於凡人之處在於明了人生的意義、宇宙的本質,在於能超越自我,合於天道自然。然而這件事並非人人能行。

《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易知易行的是道一,不易知易行的是萬。所以要抱元守一。出家修道一生,不能超凡,心身在紅塵中打滾,這就象虧損企業一樣,有投資無收獲,是一種悲哀。

【思考】2、動與靜是矛盾的二個方麵,“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可能嗎?

第三學書

? 學書之道,不可尋文而亂目,當宜采意以合心,舍書探意采理,舍理采趣[6] 。 采得趣則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誠,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踴躍,無所不通,無所不解。

? 若到此則可以收養,不可馳騁耳,恐失於性命。   若不窮書之本意,隻欲記多念廣,人前談說,誇訝[7]才俊,無益於修行,有傷於神氣,雖多看書,與道何益? ? 既得書意,可深藏之。  

【分析】

涉及到一個概念:用一個不一定恰當的比喻:文——皮毛,意——肉,理——骨,趣——神。學書學經,當然是從表麵文字開始,要逐步深入,得其原理旨趣。得趣是得道之妙,將道運用於一切之中,以金為器,器器皆金。活學活用,用於為人處事,行住坐臥,挑水砍柴,無非妙道。

舉個例子:《第一住庵》,文講:“炁神和暢”;意為:精神虛靈衝和,不卑不亢;內氣周流,不浮不滯;理是:神氣抱元守一,混然為一;趣指:從有言歸無言,活潑潑,圓陀陀,行住坐臥,不離這個。

再如學習書法,寫橫畫要求是:左稍低,逆鋒入筆;轉鋒鋪毫,中鋒行筆;右稍高稍重,頓筆圓收。雖左低右高,但勢要平。讀其文,解其意。正確理解並把握要領,這是第一步。

然後然後進一步領會其中的道理是:不可尖薄,慎始慎終;不偏不倚,立身中正,但正而不僵。從學書法,到學會做人做事,則是得其旨趣了。

個人學習就是這樣:文——意——理——趣,把握要領,得其旨趣,活學活用。但後麵祖師提出:“既得書意,可深藏之。”當怎樣理解呢?這與宏道濟世有矛盾嗎?這與自私自利相同嗎?

本課程後麵要學習司馬承禎祖師的《坐忘論》,在這裏不妨提前接觸一點。《坐忘論·泰定第六》說:“非生慧之難,慧而不用為難。自古忘形者眾,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者也,天下希及之,是故為難。貴能不驕,富能不奢 ,為無俗過,故得長守富貴。定而不動,慧而不用,德而不恃,為無道過,故得深證常道。……慧能知道,非得道也。人知得慧之利,未知得道之益,……興心徇事,觸類而長,……智雖出眾,彌不近道,本期逐鹿,獲兔而歸,所得太微,良由 局小 。故莊子雲:古之修道者,以恬養智 。智生而無以知為也,謂之以智養恬。智與恬交相養,而和理出其性。恬智則定慧也,和理則道德也。有智不用,以安其恬養,而久之自成道德。”

“貴能不驕,富能不奢 ,為無俗過,故得長守富貴。定而不動,慧而不用,德而不恃,為無道過,故得深證常道。”我們應該認識“誇訝才俊”、追名逐利與雪中送炭、濟世度人的區別。“既得書意,可深藏之。”不是要自私自利,而是要防止在宏道的晃子下私欲的膨脹。教化貴在自然,宏道不能招搖,有一首杜甫的詩《春夜喜雨》極好:“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思考】3、學道貴在實行、不在言說,這當然是一個好傳統,那麽它與宣傳教育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第四論合藥

? 藥者乃山川之秀氣,草木之精華。一溫一寒,可補可瀉 ;一厚一薄,可表可托 。肯精學者,活人之性命;若庸醫者,損人之形體。

? 學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無以助道。不可執著,則有損於陰功。外貪財貨,內費修真。不足今生招愆[8] ,切忌來生之報。吾門高弟[9] ,仔細參詳。

【分析】

補瀉指補益與疏瀉。中醫治療上的兩個重要原則。補,主要用於治療虛症;瀉,主要用於治療實證。表托:謂使邪毒從皮膚上發散出來,但對體質強壯與瘦弱的人,用藥有所不同。

中國人重現實,儒家、道家都是這樣。儒家重倫理,道教重術,道教的術不止中醫藥。術字,象形,原意是城內小路;道,是兩城間的大路。術引伸為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技術,道則是宇宙萬物運行的最根本的原則。術能保證眼前的利益,道則保證長遠的方向正確,二者不可偏廢。

“外貪財貨,內費修真。”則是重術輕道,怕是難得善終。但若不通術,一則解決不了自己麵臨的許多問題;二則不能為信眾服務,得不到信眾支持。所以祖師要求“仔細參詳”。

【思考】 4、利益與道義,生存發展與理想,這二者關係怎樣才能把握得好?

第五論蓋造

? 茅庵草舍,須要遮形,露宿野眠,觸犯日月。

? 苟或雕梁峻宇,亦非上士之作為;大殿高堂,豈是道人之活計。斫[10]伐樹木,斷地脈之津液;化道貨財,取人家之血脈。隻修外功,不修內行,如畫餅充饑,積雪為糧,虛勞眾力,到了成空 。

有誌之人,早當覓身中寶殿;體外朱樓,不解[11]修完,看看倒塌。聰明君子,細細察詳。

【分析】

祖師從三方麵講:一、修廟是必需的;二、修廟不應奢侈;三、誌在修道。

應該肯定,在道教傳承中,物質與精神所起的作用同樣重要,廟院建造為道教傳播提供了物質保障。但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借廟斂財的,其造廟院,絕少學道、修道、傳道的設施,隻求豪華,欺哄暗昧群眾。這是祖師神仙所不願見到的。古代的“雕梁峻宇”“大殿高堂”,至今日又留下了多少,而祖師精神的光輝還在指引我們前行的道路。

舉個例子:重陽萬壽宮簡稱重陽宮,在陝西戶縣西十公裏之祖庵鎮(舊名劉蔣村)北。原為重陽祖師之修行地,亦為其埋骨處。初名祖庵,大定二十五(1185)年由邱處機主持在故居建宮觀,馬鈺手書“祖庭”懸宮內。 金承安二年(1197),再次修建,賜名“靈虛觀”。金天興(1232~1234)間,遭兵燹。蒙古太宗八年(1236),尹誌平重新草創。十年(1238),李誌常奏請得旨改靈虛觀為重陽宮,命於善慶等率徒大力營修擴建。從太宗十二年起,經約十年,“雄宮傑觀,星羅雲布於三秦之分矣,其祖庭製度,為海內琳宮之冠”。乃馬真後三年(1244),降璽書“增以重陽萬壽宮額”。此後,其徒眾續有營建。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孫德彧任該宮提舉時,又加增修。鄧文原《孫公(德彧)道行之碑》雲:“宮自甲午(1234)營構,曆時五十有九,而殿閣壇宇,訖未完美。”重陽宮的製度規模,未見詳細記載,但據介紹,該宮盛時,宮殿樓閣達五千餘間,道士近萬人,規模甚為宏大。故與純陽萬壽宮(山西永樂宮)、長春宮(北京白雲觀)合稱為全真三大祖庭。元末再毀。至明清,道教轉衰,重陽宮得不到大的維修,大部建築漸廢,現僅存經清代重修的純陽殿和靈官殿等。原有七十餘通元代碑刻,僅留存三十餘通。重陽宮的殿宇雖然消失了很多,但重陽祖師的精神猶存。

《丘祖垂訓文》講:“夫上乘者,修真養性 ,苦誌參玄 ,證虛無之妙道,發天地之正氣,除塵世之冤愆,……夫中乘者,秉心 演教,禮懺誦經,諷太上之法科,禮天尊之寶號,信心懇禱於聖前,虔誠齋戒於廊廟,清靜身心,闡揚大道 ,一念純真 ,常存正法。……夫下乘者,修宮建廟,印經造像,修橋補路 ,……以待功行圓滿,自有金童接引,……。”

為什麽將修廟輕看為下乘呢?修廟確實重要,也有功德,但是從更高的境界看,這隻是人間的福德,隻是修道之基,尚在三界五行生死變幻之中,還不是道,修道人應把心放在道上。《老子》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 “修真養性 ,苦誌參玄 ,證虛無之妙道,”不是口頭禪,若言高行低,則還不如做個平凡的老實人。

【思考】5、修道務落於實處,不可隻講“口頭禪”,而修廟恰是實行,所以修廟就是修道。這話對嗎?說說理由。

第六論合道伴

? 道人合伴,本欲疾病相扶,你死我埋,我死你埋。然先擇人,而後合伴。不可先合伴,而後擇人。不可相戀,相戀則係其心;不可不戀,不戀則情相離。戀欲不戀,得其中道可矣。

? 有三合三不合:明心,有慧,有誌 ,此三合也。不明、著外境,無智慧、性愚濁,無誌氣、幹打哄[12] ,此三不合也。 立身之本在叢林,全憑心誌。不可順人情,不可取相貌,唯擇高明者,是上法也。

【分析】

此論祖師講了合道伴的原因——相扶、方法——中道、原則——三合三不合。明心——外通達萬物,有慧——內道心光明,有誌——實苦誌篤行,這樣才少磨難、易成功。

道教傳統也講廣結善緣,結三緣——仙緣、人緣、鬼緣。《老子》第四十九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儒家孔子也“有教無類”。這些與此論有選擇交往矛盾嗎?

這不矛盾,《論語.子路第十三》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雖然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但尊重別人表達意見的權力,所以能和;小人趣味相同,但自私自利,相爭相鬥,所以不和。有選擇地合道伴是選同誌同道者共同完成艱巨的任務,廣結善緣、有教無類是指懷著善意對待一切,一是閉門修煉,一是開門濟世,二者所處階段不同、追求的目標不同,但修道者智慧善良的本性則沒有什麽不同。

【思考】6、關於修道的條件,古人有“法財侶地”之稱,看它與以上六論是怎樣對應的?

第七論打坐

? 凡打坐者,非言形體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打坐也。

? 真坐者,須要十二時辰,行住坐臥,一切動靜中間,心如泰山,不動不搖,把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 入內。但有絲毫動靜思念,即不名靜坐。

? 能如此者,雖身處於塵世,名已列於仙位。不須遠參他人,便是身內賢聖。百年功滿,脫殼登真。一粒丹成,神遊八表[13] 。

【分析】

假打坐——形不動,真打坐——心不動。所謂“內景不出,外景不入。” 外景:指眼耳口鼻神識對外部事物的感受。後麵《坐忘論》一章將詳細討論如何使外景不入。內景:指內在湛然常寂的道性。後麵《護命經》將詳細討論此問題。

守道不移,則百年功滿,脫殼登真——合道永恒;一粒丹成,神遊八表——神通變化。

【思考】7、我們追求心如泰山的真打坐,但形體端然的假打坐有作用嗎?

第八論降心

? 凡論心之道,若常湛然,其心不動;昏昏默默,不見萬物;冥冥杳杳,不內不外;無絲毫念想:此是定心,不可降也。

? 若隨境生心,顛顛倒倒,尋頭覓尾,此名亂心也:速當剪除,不可縱放,敗壞道德,損失性命。

? 行動坐臥常勤降,聞見知覺為病患 矣。

【分析】

為什麽要降心呢?在《第二論雲遊》講到“圓光內發”時,我們就提到這個問題了。圓光內發,所發的是道性之光,人人皆自道生,所以人人皆具道性,但自落生於後天,七情六欲遮蔽了道性之光,遇明師點化,頓悟本來大道,一時豁然開朗,正所謂“圓光內發”。《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圓光正在“一”與“道”處,及至“二、三、萬物”皆落在七情六欲的後天了,後天則有陰陽生死,返歸“一”與“道”處,則超生死外。降心就是要從後天的隨境生心——喜怒哀樂悲恐驚,返回到先天的湛然常寂。所謂:順者生人,逆者成仙。從理論上說如此,從技術上說也如此,內丹修煉中采藥、煉藥、結丹、飛升皆以煉心為基礎,這個在以後課程中還有詳細論述。

降心的方法——行住坐臥常勤降,不怕念起,唯怕覺遲。這個覺是智慧之覺。《莊子》:“宇泰定發乎天光。”

所謂“聞見知覺為病患矣”,這個覺不是先天智慧之覺,是後天七情六欲之覺,故稱為病患。這不是說修道人要變成盲聾才好,而是說心不受外境影響。講一個故事:有師兄弟兩僧與一婦人同時過河,小腳女人大約過不去,師弟背而過之,婦人去後,師兄說,僧人怎麽可以與婦人親密接觸呢?師弟答:我早就放下了,師兄現在還背著呢。聞見知覺,就是心中的掛礙。但應注意的是:即使心無持礙,也不要無事找事。

曆代道經中論述降心的內容很多,如:《鍾呂傳道集·論魔難》專論九難十魔,《大丹直指·內觀起火煉神合道訣義》也論十魔君。十、九都是大致分類。《鍾呂傳道集》以鍾呂問答的形式論述了九難十魔,下麵錄其節要,供大家粗略了解,欲知詳盡,請讀原文。

所謂九難者:大藥未成,而難當寒暑,真氣未生,而尚有饑渴,衣食逼迫,一難也。宿緣孽重,尊長邀攔,二難也。愛者妻兒,惜者父母,恩愛牽纏,三難也。富兼萬戶,貴極三公,名利縈絆,四難也。少年不肯修持,頑心絕無省悟,災禍橫生,五難也。急於求師,不擇真偽,盲師約束,六難也。盲師狂友妄指傍門,議論差別,七難也。朝為而夕改,誌意懈怠,八難也。身中失年,年中失月,月中失日,日中失時,歲月蹉跎,九難也。

所謂十魔者,凡有三等。一曰身外見在,二曰夢寐,三曰內觀。如滿目花芳,滿耳笙簧,如見,不得認,是六賊魔也。珊瑚遍地,金玉滿堂,如見,不得認,是富魔也。侯封萬戶,使節旌幢,如見,不得認,是貴魔也。笙簧嘹亮,哭泣悲傷,如見,不得認,是六情魔也。兄弟離散,妻妾分張,如見,不得認,是恩愛魔也。如失身火燒,墮落高岡,如見,不得認,是患難魔也。三清玉皇,四神七曜, 如見,不得認,是聖賢魔也。戈矛鬥舉,弓箭齊張, 如見,不得認,是刀兵魔也。如仙娥玉女,齊舉霓裳,如見,不得認,是樂魔。如幾多姝麗,爭要成雙,如見,不得認,是女色魔也。

若以奉道之人,身外見在而不認不執,則心不退而誌不移;夢寐之間不認不著,則神不迷而觀不散;內觀之時,若見如是,當審其虛實,辨其真偽,不可隨波逐浪,認賊為子。急起三昧真火以焚身,一揮而群魔自散。

今古好道之流,有清靜之心,對境改誌,往往難逃於十魔九難,空有好道之虛名,終不見得道之實跡。或而出離塵勞,幽居絕跡而誌在玄門,於九難不能盡除,在十魔或著一二,非不得道也,而於道中或得中成,或得小成,而於仙中,或為人仙,或為地仙。若以盡除魔難,序證驗而節節升遷,以內觀合就陽神,指日而歸三島。

【思考】8、降心所追求的目標與麻木不仁的區別在哪裏?

第九論煉性

? 理性如調琴,弦緊則有斷,慢則不應,緊慢得中,琴可調矣。

? 則又如鑄劍,鋼多則折,錫多則卷,鋼錫得中,則劍可矣。

? 調煉性者,體此二法,則自妙也 。

【分析】

古人用劍膽琴心比喻有情趣有膽識的人,祖師用來比喻修煉心性。琴喻內,劍喻外,皆要得中為妙,得中就是得一。《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靈,神得一以寧,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一自道生,所以得一即近道。一又生二,二又生三,《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為天地人,天地人又可二分,在天曰陰陽,在人曰仁義,在地曰剛柔,三者皆要能統一得中。所以《功課經·太清寶誥》:“隨方設教, 曆劫度人: 為皇者師、 帝者師 、王者師 ,假名易號 ;立天之道、 地之道 、人之道 ,隱聖顯凡。”就是講形而上的虛無的道顯現在形而下實有之中,並指導現實。我們修煉不可能離開現實,貴在現實中體會中、一、道。

道、一、中貫穿於《立教十五論》各論之中:第一論住庵講動靜得中,靜中有動;第二論雲遊講圓光內發,動中有靜;第三學書講舍理采趣收之入心,入其中;第四分析合藥可以助道,但執著則有損陰功修真,不可偏離中;第五論蓋造可以遮形,但不宜華奢,還是中和;第六合道伴則戀與不戀,得其中道可矣;第七打坐外景不入內景不出,守中;第八降心,抱元守中,不可隨境生心;第九論煉性則如琴緊慢得中,如劍鋼錫得中;第十匹配五氣,也是聚於中宮黃庭。第十一論混性命、第十二論聖道、第十三論超三界、第十四論養身之法、第十五論離凡世,得道之際更是不離於中。

不隻道家講中,儒釋二家也講中。儒家《中庸》第一章講致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釋家有《中觀論》四卷,龍樹菩薩造,青目菩薩釋,姚秦鳩摩羅什譯。為古來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之一,極為尊重。其說相主張最徹底之中道。破空破假,進而並破執中之見,說所謂八不中道即無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道家《道德經》第五章講: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三家的中都是反對極端偏頗,但關注的角度也各有側重:儒家觀察有形事物之中和,釋家講空與色、有與無之間的中;道家講萬物的本源、歸根複命的中。把三家之中都把握了,修心修命處世應物就大致不迷了。既能把握宇宙本來,又能麵對人類現實,所謂天人合一。

可見一個中字很重要,但中是合乎特定時間空間之中,不可執著於中。舉個例子:冬天應關窗,夏天應開窗,春秋則半開半閉,此三者皆是得中,若冬夏也半開半閉則不為中。

【思考】9、持戒是中道嗎?和光混塵是中道嗎?在廟院中當持戒還是混塵?

第十論匹配五氣

? 五氣聚於中宮 ,三元攢於頂上 。青龍噴赤霧,白虎吐烏煙 。

? 萬神羅列,百脈流衝[14] 。丹砂晃朗[15] ,鉛汞凝澄[16] 。

? 身且寄向人間,神 已遊於天上。

【分析】

丘祖在《大丹直指.序》中對由大道產生生命的過程作了論述:

“ 仙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體天法象,則而行之,可也。天地本太空一氣,靜極則動,變而為二:輕清向上,為陽,為天;重濁向下,為陰,為地。既分而為二,亦不能靜,因天氣先動,降下以合地氣,至極複升。地氣本不升,因天氣混合,引帶而上,至極複降。上下相須不已,化生萬物。天化日、月、星辰;地化河、海、山、嶽。次第而萬物生。蓋萬物得陰陽升降之氣方生,得日月精華煉煮方實。天地升降,日月運行,不失其時。萬物化生,無有窮已。

蓋人與天地稟受一同,始因父母二氣交感,混合成珠,內藏一點元陽真氣,外包精血,與母命蒂相連。髒腑次第相生。未生之前,在母腹中,九竅未通,受母氣滋養,混混沌沌,純一不雜,是為先天之氣。一出母腹,雙手自開,其氣散於九竅,呼吸從口鼻出入,是為後天也。臍內一寸三分,所存元陽真氣,更不曾相親,迷忘本來麵目,逐時耗散,以致病、夭、憂、愁、思、慮、喜、怒、哀、樂。”

宇宙與人體的生成,其理是一樣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描述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二即陰陽天地,三即天人地,在人體則為神氣精。“三元攢於頂上”,就是煉神氣精歸一歸道。五代.譚峭《化書》:“道之委也,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生而萬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氣,氣化神,神化虛,虛明而萬物所以通也。”宋.張伯端《金丹四百字序》:“以精化氣,以氣化神,以神化為虛,故名曰三花聚頂。” 南宋.蕭廷芝《金丹大成集》:“神氣精混而為一也,玄關一竅乃神氣精之穴也。”

對宇宙和人體的生成,《易經》則描述為: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太陽、少陽、太陰、少陰,也可喻為金木水火,四象加一中和過渡態的土即為五行,五行在人則表現為五髒氣、五情,由五行還歸太極、無極,即是歸道,所謂“五氣聚於中宮 ”。

“青龍噴赤霧,白虎吐烏煙 。”都是比喻。青龍喻木喻先天真性元神,赤霧喻火喻後天情識凡心,火生於木,後天情識產生原於真性之迷。白虎喻金喻元氣,烏煙喻水喻精,金生水,精生於元氣。修煉就是使後天情識複還於先天真性,煉精還於元氣,此二者即性命,性命合一則為道。

張紫陽祖師《悟真篇》:“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戊己還從生數五,三家相見結嬰兒。”其數源於河圖,東三即青龍即木,南二即赤霧即火,北一即烏煙即水,西四即白虎即金,中央是土。三家相見,實際也是五行凝煉成丹,即是歸道。

 

【思考】10、修煉的對象是什麽?修煉的目標是什麽?

第十一論混性命

? 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性若見命,如禽得風,飄飄輕舉,省力易成。陰符經雲:“禽之製[17]在氣”是也。

? 修真之士,不可不參。不可泄露於下士,恐有神明降責 。性命是修行之根本,謹緊鍛煉矣。

【分析】

性命合一即道,修煉次序則有先後 。

道家的宇宙生成觀,如《老子》第42章所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將之類比於人身的生成上,人自降生後,神藏於心,精氣藏於腎,也自一而分為二三。順者生人,逆則成仙,道教內丹家往往鍛煉精氣神使之複歸於一、還虛合道,謂之成仙。

後人往往以神為性,精氣為命。如果細分,神分元神和識神。元神為先天、無思無慮、虛極靜篤,也稱為性;識神為後天,有分辨機巧情欲,往往也稱為心。在無思無慮時精氣為元精元氣,在情欲狀態下則是濁精凡氣。性者類於無,命者類於有,無而不無,有而非有,如《老子》第一章所說:“此二者同出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教內丹修煉正是要性命雙修而歸不二大道。

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有修煉入手工夫的順序問題,後世一般認為:內丹北派主張先性後命,南派主張先命後性。北派下手即須煉己(煉心),南派則是在煉精化氣(築基、得藥、結丹)之後,再煉心(己)漸歸先天,之後再煉氣化神(還丹、溫養),最後煉神還虛(脫胎)。

所煉的“己”是戊己之己,戊己居中,戊為先天,己為後天,從後天心煉至先天心,名曰煉己。古雲:“未煉還丹先煉性,未修大藥先修心。” 割絕貪愛、禁止舊習、精進勵誌、苦己利人都曰煉。煉至內景不出、外景不入,一切動靜之間,心不動搖,才算合格。之所以要煉己,是因為整個修煉過程都要以明道真心真性為主宰,否則:藥將得複失,胎將結複脫,神將出複墮……丘祖講“七分性學,三分命功。”心性覺悟,精氣隨之轉化。北派強調先修心,這與其收徒較眾的形式也是有關的。

實際南派入手築基工夫之先,也重視修心性。張紫陽祖師在《悟真篇》中說:“若要修成九轉,先須煉已持心。”他在《青華秘文》中說:“持心論於前,然後參下手功夫於後。”隻不過此時之“持心”並未要求達到明心見性、了悟大道的境界。南派是將心性修煉放在命功修煉過程中,逐步提升心性境界的。張紫陽祖師說:“先以神仙命脈誘其修煉,次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遣其幻妄,而歸於究竟空寂之源矣。”

雖然不同派別在性命修煉中各有側重,次序也有先後,但應明白,性與命是一,是不能分開的,是道體現於生命的兩個方麵。

如果根基深厚,了達真性大道,精氣隨之自然轉化,不修命而命自固。但對大多數人,性命兼煉,則更切實。丘祖在《大丹直指》中論述棄殼升仙超凡入聖時也講到命功的重要:“幽室靜坐,絕慮忘思,外境不入,內境不出矣,(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意不散,定中以出陰靈之神,冥冥無像,非為純陽之仙,縱得出殼,何其艱難。 ”

【思考】11、很多宗教沒有很明確的修命的功法,他們能修成功嗎?

第十二論聖道

? 入聖之道,須是苦誌多年,積功累行,高明之士,賢達之流,方可入聖之道也。

? 身居一室之中,性滿乾坤 。普天聖眾,默默護持;無極仙君,冥冥圍繞 。

名集紫府 [18],位列仙階。 形且寄於塵中,心已明於物外矣。

【分析】

入聖道的特征——性滿乾坤:超越自我,同於大道。看看還有多少私欲,多少迷惑,就知離大道、離聖還有多遠。丘祖在《青天歌》中形象地將心性天光比喻作青天,將塵心凡欲比作黑雲,說:“……雲散虛空體自真,自然現出家家月。”

入聖道的另一特征——普天聖眾,默默護持;無極仙君,冥冥圍繞:是說修煉至諸神諸氣渾然一體。《護命經》講得就是這個境界。隨後我們學習。

【思考】12、“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身與心不會矛盾吧?

第十三論超三界

? 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 心忘慮念,即超欲界。 ? 心忘諸境,即超色界。? 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

? 離此三界 ,神居仙聖之鄉,性在玉清之境矣。

【分析】

《雲笈七簽》卷二十一說: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此謂三界,都有名字,實際是一種境界。其上四種民天,或叫四梵天,已超輪回。再上三清天、大羅天。三清天也是自道所化,所謂“一氣化三清”:元始天尊,也叫天寶君,在玉清境清微天,其氣始青;靈寶天尊也名靈寶君,在上清境禹餘天,其氣元白;道德天尊也名神寶君,在太清境大赤天,其玄黃。三清又名三洞尊神:洞真、洞玄、洞神。這些可參看《洞玄靈寶九天生神章經注》。“性在玉清”就是境界在仙境的最高處。

三界之外的仙境,既知天道之本,也知現實之末,天人合一。蔽於天,蔽於人,皆未得道妙。有無統一,不二法門。所謂“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父母未生前,五行不到處”。

三界之內:無色界四天——執空無,色界十八天¬¬——執色有、情識,欲界六天——執色有、身欲。有生有滅,輪回輾轉。

道教與佛教交流中,也接受了六道輪回的觀念。所謂輪回六道,是由於不同的煩惱或心識染汙特質而受生於輪回的六種形態。 天道:天人或天道眾生具有強烈的傲慢心,必須曆經變易之苦; 阿修羅道:具有強烈的嫉妒、猜疑心,必須曆經鬥爭之苦;人道:是六道中最幸運的,因為人道眾生具有達到證悟的最佳機會,雖然他們有生、老、病、死之苦; 畜生道:由於強烈的愚癡而受生,有深切的闇啞之苦; 餓鬼道:由於強烈的慳吝而受生,有極端的饑渴之苦; 地獄道:由於強烈的嗔恚心而受生,具有極端的冷熱之苦。貪、嗔、癡三毒對應餓鬼、地獄、畜生三惡道。

【思考】13、你還有煩惱嗎?看它們屬於哪一界。

第十四論養身之法

? 法身者,無形之象也。 不空不有,無後無前,不下不高,非短非長。用則無所不通,藏之則昏默無跡。

? 若得此道,正可養之。養之多則功多,養之少則功少。不可願歸,不可戀世,去住自然矣。

【分析】

法身——即身與道合的道身。道體現於行住坐臥之中,挑水砍柴,無非妙道,以金為器,器器皆金。《道教義樞》:“法是軌儀,身是氣象,至人氣象可軌,故曰法身。”

空有、前後、高下、短長,這些相對的概念都是二,凡是相對的事物皆有消長生死,道是一,無生死,不二法門,這在以後學習的經典裏還要深入探討。

法身這個詞也與佛教有關,《佛學常見詞匯》有對法身、報身、應身的解釋。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即常住不滅,人人本具的真性,不過我們眾生迷而不顯,佛是覺而證得了;報身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的,有自受用報身和他受用報身的分別,自受用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內證法樂之身,他受用報身是佛為十地菩薩說法而變現的身;應身又名應化身,或變化身,即應眾生之機緣而變現出來的佛身。”

【思考】14、想一想有道者當出世、還是入世呢?說說理由。

第十五論離凡世

? 離凡世者,非身離也,言心地也。身如藕根,心似蓮花,根在泥而花在虛空矣。得道之人,身在凡而心在聖境矣。   今之人,欲求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 。

言十五論者,警門中有誌之人 ,深可詳察知之。

【分析】

有形之物則有生死,道無生死,而道絕也不脫離於有,道——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這個得在以後學習中不斷覺悟、不斷修證。

《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道教求仙者也有屍解的說法:棄屍於世,解化仙去。《神仙傳.葛玄》記葛玄即是屍解。《登真隱訣》《真誥》都有論述。屍解後經過太陰煉形還可再生,然與白日飛升還有距離,故被視為仙法下品。這是早期道教的觀點。

《鍾呂傳道集•論真仙第一》論述仙有五等,茲節錄於後:

鍾曰:“人生欲免輪回,不入於異類軀殼,嚐使其身無病、老、死、苦,頂天立地,負陰抱陽而為人也。為人勿使為鬼,人中修取仙,仙中升取天。”

呂曰:“人死為鬼,道成為仙。仙一等也,何以仙中升取天乎?”

鍾曰:“仙非一也。純陰而無陽者,鬼也;純陽而無陰者,仙也;陰陽相雜者,人也。惟人可以為鬼,可以為仙。少年不修,恣情縱意,病死而為鬼也。知之修煉,超凡入聖,脫質而為仙也。仙有五等,法有三成。修持在人,而功成隨分者也。”

呂曰:“法有三成而仙有五等者,何也?”

鍾曰:“法有三成者,小成、中成、大成之不同也。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離於鬼,人仙不離於人,地仙不離於地,神仙不離於神,天仙不離於天。”

呂曰:“所謂鬼仙者,何也?”

鍾曰:“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陰中超脫,神象不明,鬼關無姓,三山無名。雖不輪回,又難返蓬瀛。終無所歸,止於投胎就舍而已。”

呂曰:“是此鬼仙,行何術、用何功而致如此?”

鍾曰:“修持之人,始也不悟大道,而欲於速成。形如搞木,心若死灰,神識內守,一誌不散。定中以出陰神,乃清靈之鬼,非純陽之仙。以其一誌陰靈不散,故曰鬼仙。雖曰仙,其實鬼也。古今崇釋之徒,用功到此,乃曰得道,誠可笑也。”

呂曰:“所謂人仙者,何也。”

鍾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誌,終世不移。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呂曰:“是此人仙,何術、何功而致如此?”鍾曰;“修持之人,始也或聞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難而改初心,止於小成。雲法有功,終身不能改移,四時不能變換。如絕五味者,豈知有六氣,忘七情者,豈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咍[19]吐納之為錯。著采補者,笑清靜以為愚。好即物以奪天地之氣者,不肯休糧。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導引。孤坐閉息,安知有自然。屈體勞形,不識於無為。采陰、取婦人之氣,與縮金龜者不同。養陽、食女子之乳,與煉丹者不同。以類推究,不一可勝數。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於大道,止於大道中一法一術功成安樂延年而已,故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悅於須臾,厭於持久,用功不謹,錯時亂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呂曰:“所謂地仙者,何也?”

鍾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於小成之法。不可見功,唯以長生住世,而不死於人間者也。”

呂曰:“地仙如何下手?”

鍾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數。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時刻。先要識龍虎,次要配坎離。辨水源清濁,分氣候早晚。收真一,察二儀,列三才,分四象,別五運,定六氣,聚七寶,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顛倒,氣傳於母而液行夫婦也。三田反複,燒成丹藥,永鎮壓下田,煉形住世而得長生不死,以作陸地神仙,故曰地仙。”

呂曰:“所謂神仙者,何也?”

鍾曰:“神仙者,以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關節相連,抽鉛添汞而金精煉頂。玉液還丹,煉形成氣而五氣朝元,三陽聚頂。功滿忘形,胎仙自化。陰盡陽純,身外有身。脫質升仙,超凡入聖。謝絕塵俗以返三山,乃曰神仙。”

呂曰:“所謂天仙者,何也?”

鍾曰:“地仙厭居塵世,用功不已,而得超脫,乃曰神仙。地仙厭居三島而傳道人間,道上有功,而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返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以厭居洞天,效職以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於天地有大功,於今古有大行。官官升遷,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陽天,而返三清虛無自然之界。”

呂曰:“鬼仙固不可求矣,天仙亦未敢望矣。所謂人仙、地仙、神仙之法,可得聞乎時?”

鍾曰:“人仙不出小成法,地仙不出中成法,神仙不出大成法。是此三成之數,其實一也。用法求道,道固不難。以道求仙,仙亦甚易。”

呂曰:“古今養命之士,非不求長生也,非不求升仙也,然而不得長生而升仙者,何也?”

鍾曰:“法不合道,以多聞強識,自生小法傍門,不免於疾病、死亡,猶稱屍解,迷惑世人,互相推舉,致使不聞大道。雖有信心苦誌之人,行持已久,終不見功,節序而入於泉下。嗚呼!”

“警門中有誌之人”。《中庸》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超凡濟世,固不可無道,升官發財、長壽安閑,無道又豈可長久。得道之人,必定福祿壽全,但這不是得道的目的。

【思考】15、秦始皇、漢武帝都想長生不死,但舉一國之力也終未成就,為什麽?

 

來自:http://www.xiancyg.org/h-nd-138.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