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與馬哈希對話錄》對話二十四~二十七

(2020-04-24 14:11:15) 下一個

《與馬哈希對話錄》

 

Talks with Ramana Maharshi -Sri Ramanashram Publication

中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妙高峰上

(繁體出版名《對話真我》蔡神鑫譯)

 

英文下載:

https://pan.baidu.com/s/1IErY7uLawtC79Tx6inyvJQ

對話二十四

193524

碧歌特夫人問:您為何喝牛奶,但是不吃雞蛋呢?

尊者:飼養的牛產出的奶,多於小牛需要的量,而且奶牛也樂於放掉這些奶。

碧:母雞也不能忍著不生蛋啊。

尊者:但雞蛋裏有潛在的生命。

碧:念頭會突然停止,彼時“我-我”突然升起然後持續。它隻在感覺中而不在理智中。是這樣嗎?

尊者:確實是的。念頭必須停止,理智消失,“我-我”才能升起並被感覺到。感覺,而不是理智,才是主要因素。

碧:而且它不是在頭裏,是在胸部右側。

尊者:應該如此。因為心在那裏。

碧:我向外看時,它就消失了。應該怎麽做呢?

尊者:必須緊緊持住。

碧:如果人在動中也始終記住這點,那此人的行為就一直都正確嗎?

尊者:應該是的。但是,這樣的人不會在乎行為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此人的行為是神的行為,因此一定是正確的。

碧:那為什麽還要對飲食有種種限製呢?

尊者:你現在的體驗來自所處環境的影響。若脫離這個環境,你還能有這樣的體驗嗎?這體驗是動蕩間歇的,在它成為恒常之前,還是需要練習。飲食限製有助於重複此種體驗。若已安住於真實,種種限製會自然脫落。此外,食物會影響識心,所以必須要保持食物的純潔。

後來碧夫人告訴一名弟子:“我更強烈地感到他帶來的震動,我也比以前能更容易地觸到‘我’之中心。”

 

對話二十五

早些時候《自性-覺悟》*[Self-Realization》為第一本有關馬哈希生平的書,用英文寫作,於1930年出版。作者B.V Narasimha Swami為馬哈希的弟子。《自性-覺悟》副標題為《馬哈希的生平與教法》。]一書的作者納拉辛哈斯瓦米問到:“我是誰?如何找到?”

尊者: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身鞘*[annamaya kosa 五鞘之一。五鞘又名五覆,由粗糙的物質要素(anna)、生命力(能量、氣prana)、意(manas)、識(vijnana)和樂(anada)構成。這五鞘因而得名為:身鞘、氣鞘、意鞘、識鞘和樂鞘。這五鞘重疊覆蓋在真我(atman)之上,就如劍鞘一樣。]與其功能不是“我”。

更往深問,意鞘*[manomaya kosa]及其功能不是“我”。

接下一步就是問:“這些念頭從哪裏升起?” 念頭自發出現,或者是膚淺的,或者在思維分析,都在心智中運作。那麽,是誰在覺察它們呢?存在念頭、念頭清晰的內容和念頭的運作,這些對個體而言都變得顯而易見。

這樣分析得出的結論就是:作為覺知念頭存在及相關後續的覺知者,人的個體感才運作得起來。這種個體感就是自我,或人們所說的“我”。識鞘*[Vijnanamaya kosa:識鞘、識所成身。智性所積聚。隻是“我”的外鞘,並不是“我”本身。

那麽進一步參問:“誰是這個‘我’?這個‘我’從哪裏來?”在睡眠中“我”沒有覺知。隨著它升起,睡眠也同時轉為夢境或清醒狀態。先不去管夢境。在現在清醒的狀態時,我是誰?如果“我”源於睡眠,那麽“我”在睡眠時應該被無知覆蓋。這樣一個無知的“我”,不可能是經文所指的,也不可能是智者許可的。“我”超越“睡眠”;“我”必須在此時此地,無論睡眠還是夢中都在,卻不帶有這些狀態的特性。因此,“我”必須不被任何狀態限定,是這三種狀態的基底(超越樂鞘*[anandamayakosa:樂鞘、梵之賜福所成身。])。

簡單來說,“我”超越五鞘。然後,去掉了所有非自性的,還留下的就是自性,也就是“存在-覺性-大樂”。

弟子:要怎麽了知、怎樣覺悟這個自性?

尊者:超越當前的相對層麵。某種抽離的存在似乎覺察到有別於自己的事物。也就是說,主體覺察到對境。觀者(在梵文中)是d?ik, 所觀是d??aye

這兩者背後必然隱含著一個整體,作為“自我”升起。這個自我具備能覺(cit)的性質;而無覺的對境(acit)隻是能覺的對立麵。因此,隱含著的那個本質是和主體同性質的,而不是與對境同類。尋找觀者,直到所觀消失,觀者會越來越精微,直到隻有絕對的觀者獨存。這個過程就叫做所觀消融(即對境世界消失d??ayavilaya)。

弟子:為什麽要消除所觀的對境呢?難道讓對境保持現狀,就不能證悟真諦了嗎?

尊者:不能。消除所觀表示消除對主體和對境的區分認知。對境不是真實的。一切所觀(包括自我)都是對境。消除非真實的,實相留存。在繩子被誤認為是蛇時,隻要去除“繩子是蛇”的錯誤認知,真相就顯露出來了。沒有這種消除,真相不會出現。

弟子:什麽時候能做到所觀消融?要怎樣做?

尊者:當名為識心的相對主體消除時,所觀消融就完成了。識心是主體和對境的創造者,也是造成二元觀念的原因。因此,它造成了“自身是有限的”這個錯誤見地,以及這個而不幸。

弟子:這個識心是什麽?

尊者:識心是生命顯現的一種形式。一塊木頭或一個精巧的機器都不會被稱作識心。生命力展現為生命活動,同時也展現為覺知現象——也就是識心。

弟子:對境和識心之間是什麽關係?識心是否和不同於自己的東西接觸,比如說世界?

尊者:世界在清醒和夢境中被“感覺到”,或者說世界是覺受及念頭的對境,都是識心的活動。如果在清醒和夢境時沒有這些活動,就不會有“覺察”,也不會推斷有“世界”。熟睡時沒有這些活動,“對境和世界”也不存在於我們的睡眠中。自我從熟睡中興起,創造出“世界的真實情景”,而這種“真實”也會在熟睡中消失,或被恢複了本性的靈魂吞沒。世界的興起和消失就像是蜘蛛吐出輕薄的絲然後又收回。這裏說的蜘蛛隱含在所有三個狀態——清醒、夢境及熟睡中。這隻蜘蛛在人稱為真我,在(被認為源於太陽而生的)世界則稱為梵(究竟之靈)。在人之內的和在太陽中的是一樣的。*[見泰迪利耶奧義書 II.8III.10.4 (梵:Sayas chayam purushe |yas chas avaditye| sa ekah):(在)這低處、人之中的,和(在)高處、日之中的,是同樣的。]

當自性或究竟之靈不顯現也不活動時,就沒有相對的各種二元,也就是沒有主體也沒有對境,沒有觀者也沒有所觀。如果繼續參問識心本身展現的究竟原因,就發現識心隻是真諦(又名真我或梵)的展現。識心被稱為精微身(sukshmasaria),“靈魂(jiva)”表示個體靈魂。靈魂是增強個體感的要素;所說的個人認同就是靈魂。念頭或是識心可說是靈魂的一個層麵,或者說是靈魂展現自身的一種方式——比這種展現更早的階段或層麵就是植物性生命*[植物性生命指血脈流動,消化吸收這些器官功能。類似植物人的那些肉體機能。]。識心總被看成是與某種非識心的或者說與物質有關,或者說以這些為基礎而活動,從來都不是自主獨立的。因此識心和物質總是共存的。

 

對話二十六 

弟子:我們怎樣才能明白識心的本質,其究竟原因是什麽,或者說識心是什麽的展現?

尊者:把念頭按照價值來排序,其中最重要的念頭是念,這個認同個體的想法或念頭是其它所有念頭的根源,因為任何想法或念頭隻能是作為某個的念頭才升起,且不視為能離於自我而獨立存在。自我也就因此呈現出念頭的活動。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隻是對於第一人稱才出現的,因此也隻有在第一人稱出現後才能升起。三者看起來同時升起、沉落。那麽就來追溯或個人認同的究竟原因。

 之想法是對一個具形的自我而有,也必須同某一肉身或器官相關。它是否在身體裏有個位置?或是和某個特別的點有特別聯係?就像是說話或戀愛的中心在頭腦中那樣,在頭腦裏、血液裏或是內髒裏有個中心?念頭生命被視作是在頭腦和脊髓中進行,血液循環帶來充分混合的空氣和養分,繼而轉化成了神經物質,供養頭腦和脊髓。因此,植物性生命——包括循環、呼吸、養分等等——或生命力被說成是(或存在於)器官的核心或精華。因此識心或許也被視作是生命力的展現,而生命力也被認為居於心中。

弟子:那麽現在要消除識心,發展直覺以代之。是否可以說,這是兩個分開的階段,但可能有一個既非識心亦非直覺的中性地帶?還是說,要讓識心活動消失就必然需要覺悟自性?

尊者:對實修者(abhyasi)而言,存在兩個分開的階段。有一個中性地帶包括睡眠、昏迷、暈厥、等等,其中既不存在識心運作,亦非自性的覺性朗照。

弟子:先來看第一階段,如何消除識心或者說如何超越相對的覺知?

尊者:識心本質上就是不停息的。先讓它從這種不停息中解脫出來,使之平和,離於散亂,訓練它向內看,形成一種習慣。可以通過忽略外部世界,以及移除障礙識心平和的事物來完成這點。

弟子:如何令識心脫離這種不停息的狀態?

尊者:外部接觸——即與自身之外的客體接觸——令識心無法停息。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對非自性的失去興趣,即離欲心。*[梵文vairagya:為追求解脫,不再對世俗感興趣,甚而徹底放棄物質世界喜樂的修行。最上之離欲者,脫離一切可見及隨聞之對象,而神我獨存。離欲之要,為於一切對象事物真見其實相。(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然後就會形成向內看和專注的習慣。其特征是對外在感知、內部機能等的控製(撒瑪,達瑪等等 *[商羯羅在《梵經注》中所列吠檀多弟子的六種條件,即六成就(Shatkasampatti)1.撒瑪(sama) 製念 2.達瑪(dama) 製感3.烏帕拉蒂(uparati)息感 4.提提克沙(titiksha) 不被情感波動,離欲5.奢拉都(shraddhu) 信仰 6. 三摩達那(Samadhana)止觀。]),最終歸入三摩地。

 

對話二十七

弟子:這些[指上一章對話中識心消除的內容,馬哈希的回答是形成向內看和專注的習慣,最終進入三摩地”]都要如何來練習?

尊者:對外部現象倏忽而逝的本質進行考察而離欲。因此,參問(vichara)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能自動持續參問時,便不會在乎財富、名聲、舒適、歡愉等了。而念也在參問中越來越清晰。的源頭是最終的目標——心。

如果求道者的根器並不適合參問法(vicharamarga),就須向某個理想對境生起虔信心,可以是神、上師、普遍意義上的人性、道德法則,甚至可以是關於美的想法。當某個對境占據了求道者的心,其餘的執著就變弱了,即離欲心增長了。與此同時,對那個理想對境的執著也在同步增長,最終穩固不動。因此無論是否有各種淨觀或直接的助緣伴隨,心一境性*[Ekagrata 心一境性。字麵意義為一(eka)專(agga)之境(ta)。按《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為七種定的一種:“…謂攝心一境,策勵正勤而修習,即將心集中於一對象之意,為定之自性。又按《阿毗達摩概要精解》,為七種遍一切心心所(觸、受、想、思、一境性、名法命根、作意)之一,指心與目標結合為一境,雖然在禪那時作為禪支時變得顯著,但阿毗達摩論師認為即使是最基本的心,也有令心專一的能力,執行把心專注於目標的作用。一境性的特相是不散亂;作用是統一相應法;現起是平靜;近因是樂。]也不為所察地同時增長。

當求道者既無法參問也無法生起虔信心時,或者可以嚐試一種天然的鎮靜劑:瑜伽調息*[Pranayama:直譯為氣(prana)的擴張(yama)。]這又名瑜伽法(Yogamarga)。生命垂危時,所有的關注都隻圍繞一個點:救命。若屏住呼吸,識心就不堪(也不會)跳向它的寵物——外境。那麽隻要還屏著呼吸,識心就得到了休息。所有的注意力都隻在呼吸或調節呼吸上,其餘的興致都消失了。此外,激情總是伴隨著不規則的呼吸,平靜與幸福則伴隨著緩慢而規則的呼吸。突然迸發的喜悅和突然迸發的苦楚實際上一樣痛苦,都伴隨著紊亂的呼吸。真正的平和才是幸福。歡愉不能帶來幸福。如同刀鋒因磨礪而銳利,識心也因練習而進步,變得更精細。然後識心就能更好地處理內在或外在的種種問題了。

若求道者根器暫不適合前兩種方法,而條件不允許采用第三種方法(比如由於年紀的原因),他就得嚐試事業道(karmamarga)(做善事,比如社會服務)。他的高貴天性會變得愈發明顯,也會越來越趨向非俗世的歡愉。他的小我變得沒那麽堅固,有機會可以擴展其優良的麵向。這個人也變得能適合修行前述三種方法之一了。並且就用這個方法,他的直覺也會得到發展。

弟子:用一串相續念頭或一係列問題是否可以引發自我催眠?難道不是應該簡化到一個點,來分析不可解析的、基本的、被含糊感知且不可捉摸的麽?

尊者:是的。實際上就像是凝視虛空,或凝視耀眼的水晶或光。

弟子:識心能否專注在那個點上?要怎樣做?

尊者:若識心是散亂的,就立刻發問:這些散亂的念頭是對誰升起的?這能令你立刻回歸到這個點。

弟子:識心能在心裏停駐或被留住多久?

尊者:通過練習,這個停留期會延長。

弟子:這個停留期結束時會發生什麽?

尊者:識心回到現下的庸常狀態。覺察到的繁雜現象代替了心中的完整統一。這稱為向外的識心。而向心的識心則被稱為休憩之識心。

弟子:這個過程是理智上的,還是說主要表現為感覺的呢?

尊者:後者。

弟子:當識心在心中時,為何所有的念頭都會停止下來?

尊者:因為願力,加上對上師所開示的真理具有強大信心能帶來這個效果。

弟子:這個方法有什麽好處?

尊者: 戰勝了意願——專注力得以發展;二 戰勝了欲望——離欲心得以發展;三 功德的行持增強了——視一切平等(samatva)

弟子:為什麽要通過思維一個不可思維的點來進行自我催眠呢?為什麽不通過其他方法,如凝視光線,屏住呼吸,傾聽音樂,傾聽內在聲音,持誦唵音*[梵文Pranava:專指音。唵音代表具形的梵。文中所指是一種將識心專注在音上的傳統禪修方法,故名唵音瑜伽。]或別的咒子?

尊者:凝視光線會令識心呆滯,造成暫時的僵硬,卻不能保證恒常的利益。而控製呼吸也隻是暫時麻木了意願。傾聽聲音的效果類似——除非咒語是神聖的,能確保更高層次的力量來幫助淨化、提升念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