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與馬哈希對話錄》對話一~十

(2020-04-24 14:05:07) 下一個

《與馬哈希對話錄》

Talks with Ramana Maharshi -Sri Ramanashram Publication

中文轉自微信公眾號 妙高峰上

(繁體出版名《對話真我》蔡神鑫譯)

 

記錄者筆記

在他極關鍵及困苦的歲月中,一個卑微的慕道者來到拉瑪那馬哈希尊者(Ramana Maharshi)身邊。他為求自身心靈平靜,並得到道場主管尼蘭嘉南達斯瓦米允許而住在道場。求道者視此為契機,記錄下老師甜美、省人的覺悟之語。此項自我布置的任務,目的是淨化自心,以更好理解薄伽梵尊者微妙深語。不久之後,道場主管正式把記錄帶到道場。書中的記錄發生在1935-1939年期間,期盼對讀者的修道有所裨益。

記錄者

於吉祥拉瑪那道場

 

原序

這些“對話”發生在1935-1939四年間,都是由尊者一位極年長的弟子室利·穆納嘎拉·文卡塔拉米亞(Sri Munagala S. Venkataramiah,即現名拉瑪那南達·薩拉斯瓦提斯瓦米 Swami Ramanananda Saraswati)所記錄。他的母語是泰魯固語,但英語和泰米爾語都很流利,並能以梵語交談。對於發願記錄薄伽梵尊者與弟子訪客談話的人而言,這些都是必備的能力。

本書(《與馬哈希對話》,talks with Ramana Maharshi) 所覆蓋的四年,正是道場輝煌巔峰時期,馬哈希身體健康,他安坐的大廳日夜敞開大門,歡迎一切來客。訪客自全球各地成群結隊而來,鮮少在世上還有哪個地方沒有代表來過道場。盡管印度訪客依然繼續增長,戰爭卻自然妨礙了外國訪客到來。但正是這些對話,尤其是許多和西方人的對話特別有趣。西方常引以為傲的現代物質主義和去宗教化的傾向,在這裏遇到對手。薄伽梵尊者麗日耀天,即使那些不明白他或不同意他話的人也為之心折,不由自主在他的身邊得到提升。

盡管室利·文卡塔拉米亞完全勝任這項工作,但當薄伽梵尊者開始談話,要跟上記錄並非易事。他對主題盡在掌握,無論恰好用什麽語言交談,他從不遺失一字。所以,隻能記下一些記錄,因為聽者為了不遺漏一字已忙得不可開交,何況這些話並不總是容易理解。許多來道場的人隻會說英語,室利·文卡塔拉米亞為他們做翻譯,因為盡管薄伽梵尊者的英文程度足以閱讀英文報刊雜誌,但他卻不願多說。相比僅做記錄,承擔譯者一職是更困難的任務。尊者的語速如此均勻,不容任何空隙讓譯者把其含義傳達給熱忱的提問者。所以時常會不得不請薄伽梵尊者稍候,好翻譯給焦慮的聽者。故而,記錄的難度可想而知,隻有在上師足下承事多年並已全然領會其教法及闡述之道的弟子才有能力完成這一任務。所幸,室利·文卡塔拉米亞正是這樣的理想人選。

必須要承認此書中使用的語言並非一直都典雅優美,這樣的環境下這也是可以預料的;無疑這些都可以被修改,但是還是盡可能保持原樣,因為覺得若非如此,會失去現在具備的某種自發無雕飾感。盡管對話是以數種南印度語言進行的,但大部分都是用英文記錄。其餘以泰米爾語和泰魯固語記錄,為成此書,這些段落已做翻譯。常常會把完成的記錄交提問者校驗,但在放入筆記本之前,都會把記錄給薄伽梵尊者過目認可或進行必須的修訂,所以全部對話都得到尊者本人的確認。因此我們可以肯定說在這裏我們有看到的是上師確切的教授,閱讀此書我們再一次回到舊大廳,坐在他的腳下,暢飲他口中掉落的每一個字,陶醉於他的微笑、他優美雙手的動作,他的舉動;他是真正的藝術家,常常會扮演他說的故事裏的角色,讓人更好領會他的要點。

有人也許會想批評此書單調乏味,但這所謂的單調是有意為之,因為無論對話看起來是多麽相似,總會帶出些新的要點。薄伽梵尊者一直強調解脫所需的獨一本質的真理,即唯有獨一自性,唯有自性,沒有別的。知此則其餘一切盡知。這無法重複得太頻繁。

無疑,對這一事實的理性掌握會帶人上道,但一旦開始在路上,理性知識必須要成為體驗。要徹底了知一樣東西,而不是泛泛認識,就必須成為那樣東西,否則了知就不完整。正如我指出的,我們一直都隻是自性,但我們把自己與無知限製相關聯,與自我相關聯,我們忘記了觀者,把自己和所觀相關聯。然而我們對此能做些什麽呢?習性是如此持久,妄心想象出了一生複一生,創造出了世紀複世紀。它讓自己越來越深陷無明,而現在發現自己已不願意,甚至說即使願意,也幾乎不能從自己創造的花花世界中脫身。

你即是自性,他告訴我們,就隻是自性,其餘別的一切都不過是想象。所以在此時此地,就“是”自性。不需要逃入森林,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繼續你最基本的行為,但讓自己與行為的做者的聯係中解脫出來。你就是那個

這些對話中,用適合各種口味和根器的語言給出一個接一個的例子。閱讀此書會自動帶人向內來到源頭。它本身就是充分的修持(sadhana)。不要欺騙自己,你已經是那個了,再不需要獲得別的了,隻是虛假的關聯脫落,認出限製隻是幻象。

他對此的教授廣為人知:參問自性。永遠,自始至終尋找自我的源頭,這個顯而易見的演員。而達到目標時,他告訴我們,自我會自行掉落,什麽都不會留下,除了全然妙樂的自性。但這裏並不是詳細闡述這個法門的地方;有興趣的人可以在吉祥拉瑪那道場輕鬆找到需要的書籍。

建議每一個人都去讀這本書,試著使之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在此之外還能再說什麽呢?不要輕易放過一個字,或忽略任何一段對話,視之為多餘。這裏全都是純金。而再一次,我們看見永生的拉瑪那馬哈希尊者親身現在我們麵前,用他自己無可比擬的言語教導我們,為我們的利益和幸福。

在此書完稿付梓之前,發現第一部分並未按時間順序排列,最終決定不推遲出版,不改變現有的安排,因為這對於內容絕不造成任何差別。對話所標示的日期僅供參考,及保障對話真實可靠。

195511日,吉祥拉瑪那道場

1935515

對話一

一位雲遊僧請尊者解惑:如何才能了悟世上一切都是神?

尊者:如果你的所見成為智慧之見,你會發現世界就是神。如果不認得究竟之靈(),又如何明白其無所不在?

 梵文sannyasi。指棄絕世俗、雲遊四方而修行的印度教僧侶。亦指婆羅門一生四階段,即梵行期、居家期、林棲期、遁世期之最後一期。

 

對話二

有人詢問覺受的本質。

尊者:無論處於何種狀態,覺受都是狀態的一部分。在醒位(jagrat),粗大肉身感受到粗大的名色;在夢位(swapna),心念身感受到心念所造的多樣名色;在沉睡位(sushupti),與色身的認同消失,亦無覺受;而在超越位,與梵認同讓人與一切和諧。無有任何離於自性。

 不二論吠檀多祖師喬奈波陀(Gaudapada)謂自我有四位:一覺我位、二夢我位、三深眠我位;而最上之我,不見,不取,無相,無願,不可說,安靜,吉祥,不二。(見《聖教論》,巫白慧譯本)

 

對話三

被問及幸福的本質。

尊者:若人認為幸福源於外因及所擁有的財物,那可藉此推斷此人的幸福會隨財物的增減而相應變化。那麽,當他不再擁有財物時,幸福也會消失。可大家的實際經驗又是如何呢?與此觀點相符嗎?人在熟睡中不擁有任何財物,包括自己的身體。可他並非不幸福,而是相當幸福。每個人都渴望安睡。所以說幸福是內在的,非由外因。若要打開無雜染的幸福寶藏,必須證悟自性。

 

對話四

年輕的知識分子問馬哈希:您為什麽說心在身體的右邊,而生物學家們卻發現在左邊?此人請教經典中的認證。

尊者:確實如此。無可否認生理器官是位於左側。但這裏所說的心不是肉身之心,這個心隻在右側。這是我的體驗,並不需要求得經典認證。不過你還是能在《馬拉雅拉姆之阿育吠陀》和《悉塔奧義書》 中找到確證。

尊者引用了後書中的咒文及前書裏的唱頌。

 Malayalam Ayurvedic:阿育吠陀為印度傳統醫學。馬拉雅拉姆語為印度喀拉拉邦官方語言,此地保存著完整的梵文阿育吠陀。

 Sita Upanishad:悉塔為史詩《羅摩衍那》中男主角羅摩的妻子。由於羅摩為毗濕奴化身,悉塔則被視作毗濕奴妻子吉祥天女的化身。

 

對話五

工程師弗萊德曼先生談及加持。

尊者說鹽做的人偶落進海裏,防水外套是保護不了的。這比喻讓大家開懷鼓掌。

尊者補充身體就是那件防水外套。

 

對話六

雲遊僧詢問如何使心不散亂。

尊者:你見到對境時便忘失了自性。若能安住自性,就不會見到對境世界了。

 

對話七

有人問是否如《達克希那穆提讚歌》最後一頌中所說,八種神通(悉地)是與聖位(Iswaratva)共同成就的。

尊者說:先證悟聖位,再提其它問題吧。

 Dakshinamurti:是濕婆一種顯現,代表智慧及對一切知識的了解。常以一麵四臂的瑜伽士或導師形象出現。名字可直譯為麵向南方(Dakshina)的無形(amurti)”,故在印度的神廟裏,他的造像常麵南而立。

Dakshinamurthy Stotra:不二論祖師阿迪·商羯羅(Adi Shankara)所作。末頌為:真我之意,此頌已釋。聞之思之,禪修歌者。得證聖位,大自證境。八大悉地,無隙成就。 P.R.Ramachander英文譯本)

或見馬哈希對這此頌的翻譯:於此頌詩中,全然自性已得詮釋,聽聞沉思,禪修歌誦,上主之威及全然自性所具的無上輝煌會降臨,八種悉地同時皆得成就。

全文點擊 達克希那穆提讚歌

 

對話八 

持誦偶爾獲知的咒語能得到利益嗎?

尊者:不能。此人必須堪能持誦且有此咒的傳承。

尊者用一個故事來說明:有一國王去宰相家,發現宰相正在家裏靜坐持咒(japa)。國王等結束後,問宰相所持何咒。宰相答是所有咒語中最神聖的迦耶特利咒。國王希望宰相能傳授此咒,但宰相坦誠自己沒有能力傳法。國王就從別處學來,並在再次與宰相會麵時念誦,想知道念得是否正確。宰相答說咒語是正確的,但卻不適合國王來誦。

 Gayatri mantra:為取自《俱梨吠陀》禱文經句咒語——「我等係念於彼,願彼可敬、綻放光明之神引領我等開悟」。傳統上婆羅門青年男子在成人儀式時會被傳授此咒,之後每日誦持。

國王堅持要他解釋。宰相就叫附近一個侍者過來,命令他去抓國王。侍者沒有聽從。宰相重複說了幾次,侍者仍不服從。國王大怒,命令侍者去抓宰相,侍者立刻就照辦了。宰相笑言這就是國王所要的解釋了。

國王問到:為什麽會這樣?

宰相答:同樣的命令,同樣的執行者,但施令者權威不同。我發命令時,沒有任何效果。而您發令時,效果立現。咒語也是如此。

 

對話九

弟子:為什麽經典中說智者像小孩子?

尊者:小孩子和智者(Jnani)有一處相似。孩子隻對正在發生的事情有興趣,一旦事情結束就不會再去想。所以,事情顯然不會給孩子留下任何印象,也就不會產生心念上的影響。智者同樣如此。

 

對話十

弟子:訪客詢問如何根據尊者《顯露的真相-附錄》中第九首詩的教導來覺悟自性。難點在於如何控製識心。

尊者:通過調息可以做到。如果你不借助其它幫助,自行練習這個方法,識心也能得到控製。否則隻有在更高力量現前時,識心才可自發得到控製。這便是親近智者(sat-sanga)的殊勝之處。

 Truth Revealed,又名《實相四十詩》(Ulladu Narpadu,Sad-vidya) 是馬哈希應弟子之請,用詩的形式開示教法。按傳統共做四十首道歌再加一首祈請文,如此集結而成。由於初始的四十一首裏包括一些梵文譯文,弟子請求一本完全來自尊者原創的作品。所以馬哈希再寫了四十一頌,這就是《顯露的真相》。最初做的四十一首就叫做《顯露的真相-附錄》。

附錄第九首:於心蓮之中,純淨不變之覺性即自性。自我消除時,自性之覺給靈魂以解脫。

 sat-sanga 一詞原意為與存在(sat) 同在,也指求道者到導師身邊,探尋實相。了悟實相的智者與實相不二,在他指引下靜默、問道乃至行住坐臥,即是與存在同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1fb990102yskz.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