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石頭記真相大揭秘 第48章 香菱影射之謎 (1)

(2019-12-11 08:54:39) 下一個

香菱,本叫甄英蓮,江南姑蘇甄士隱的女兒,三歲時被拐子拐走,在那場著名的葫蘆案中,薛蟠打死了馮淵,搶走了英蓮,就這樣隨著薛家來到賈府,並改名香菱。在賈府,香菱度過了一段短暫的美好時光,但後遭遇一生之敵夏金桂,不僅被迫改名秋菱,還受盡欺淩,根據判詞判斷,香菱是死於夏金桂之手。癸酉本裏,香菱是被夏金桂勒死。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就寫她和其父親甄士隱的故事,她是僅次於金陵十二正釵,排十二副釵首位的,她的身世也幾乎最悲慘的,解讀夏金桂,就繞不開香菱。

那香菱影射的是誰呢??

-

1香菱影射揭秘

沒錯,就是南明最後一個皇帝、被吳三桂勒死的桂王永曆帝。

永曆皇帝朱由榔,第一代桂王朱常灜的第四子。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孫子,明光宗的侄兒。1646年-1662年在位。年號永曆,史稱永曆帝。

很多人覺得難以理解,香菱隻是個苦命的丫頭,怎麽能影射帝王?要說十二金釵正冊裏的人物影射帝王還說得過去,香菱一個丫鬟,都還沒被薛蟠收為小妾就被夏金桂整死了,連夏金桂的丫鬟寶蟾都屢屢欺負她,她會是南明朝那個苦命的永曆帝嗎?

11根基正十二釵無異

首先,香菱雖然不是正冊裏的人物,但也是十二副冊之首。書中開篇就寫她家甄家的故事。在交代她父親甄士隱時,甲戌本有條側批“〖總寫香菱根基,原與正十二釵無異。〗”甄家是姑蘇望族,香菱本是甄英蓮,是大小姐出身,其根基與正十二釵沒有差別,林黛玉不也隻是揚州鹽課老爺的女兒而已嘛。

12香菱很像東府裏的蓉大奶奶

《紅樓夢》夢裏多處寫到某人像另外某人,比如小紅像林黛玉、賈芸像賈寶玉……在第七回裏,周瑞家的見了香菱,忍不住道:“倒好個模樣兒,竟有些象咱們東府裏蓉大奶奶的品格兒。”一旁的金釧也說:“我們也是這麽說呢。”

香菱的模樣品格很像蓉大奶奶秦可卿。前麵我們說了,秦可卿影射的是明光宗朱常洛,如果香菱影射的是永曆帝朱由榔,那她像秦可卿就對了,他們是叔侄關係,都是萬曆皇帝的子孫,“有些像”再正常不過了。

13判詞和畫裏的桂

判詞: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畫:一株桂花,下麵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

畫裏的“桂花”和“兩地生孤木”,都是喻指一個“桂”字,很容易讓人想到“夏金桂”。可巧吳三桂也有個“桂”(非巧也,作者故作此設定也)。但別忘了,永曆帝也是桂王。那畫上的“桂花”是不是暗含有“桂王”之意?因為從其他的人物的畫上,我們大多可以看出,畫的圖案都是喻指人物身份或命運的符號,比如襲人的畫上是一簇鮮花,代表她姓花;黛玉寶釵畫上的玉帶、金簪;湘雲的幾縷飛雲,一灣逝水;妙玉的一塊美玉、落在泥垢……香菱的畫上“蓮枯藕敗”就足以代表她了,為何還畫一株桂花?迎春的畫上“有隻惡狼追撲一美女”。難道香菱畫裏的“桂花”就跟“中山狼”一樣?隻是桂花,怎麽會導致“水涸泥幹,蓮枯藕敗”?有點費解。竊以為,桂花固然有代表夏金桂的意思,同時也香菱的另一個符號:桂王。

-

14香菱生平的重大時間節點

1)香菱在元宵節被家人霍啟帶去看社火花燈,結果被人拐走,開始了顛沛流離苦難的一生的。霍啟,禍起也。香菱在五歲時災禍開始了。

永曆帝朱由榔也隻是在年輕時候過了幾年養尊處優的好日子,在他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親朱常瀛被封為桂王,封於湖南衡州(即衡陽)。在他20歲時,家中“禍起”了,公元1643年,張獻忠攻陷衡州,一家人被迫逃亡廣西。後來父兄病亡,他接任桂王。卻開始了更加顛沛流浪的一生。

2)一個月後葫蘆廟炸供。大火將甄家所在的那條街燒了個精光。書上說:

不想這日三月十五,葫蘆廟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鍋火逸,便燒著窗紙。此方人家多用竹籬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數,於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得如火焰山一般。〖甲戌眉批: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彼時雖有軍民來救,那火已成了勢,如何救得下?直燒了一夜,方漸漸的熄去。

這裏的批語尤其觸目,說葫蘆廟炸供,其實是“寫出南直召禍之實病”。南直就是指南直隸,指南京。這是明朝將京城遷都北京之後,對南京的說法,到清朝南直隸的說法就完全廢止,康熙年間南直省已經改為了今天的江蘇省,甲戌本批語赫然出現了“南直召禍”!可歎當年胡適太過年輕,沒有看出這個秘密,要是他的老師蔡元培看到,早就解開了紅樓之謎。

所以“南直召禍”其實是隱指南明福王政權的滅亡,南明徹底失去南京這個京城,其他小政權隻能轉戰廣東、福建、雲南等地。

-

15香菱被改名秋菱的隱秘

吳三桂有個“桂”字,永曆帝曾是“桂王”,兩桂相逢,可是桂王被吳三桂死死相克,真是生不逢時;夏金桂有桂花香,香菱偏偏也有個“香”,難道小小菱角兒比桂花還香?夏金桂認為香菱這名字衝了他,將她改名為秋菱。秋菱,吳本裏在這有條批語“”(再次告訴大家,吳本是108回的全本,不僅僅隻有後28回。而且其前80回裏不僅有別於通行本裏的異文,還有其他本子裏所沒有的批語)。

秋菱怎麽會讓批書人想到丘陵?陵,常指帝王陵寢;金陵,當然是金碧輝煌的帝王陵,當然也指南京;而丘陵,在古代是指普通的墳墓。原本是香菱,最後卻成了秋菱(丘陵);本來是帝王,本來入葬帝王陵寢,誰知道卻托體同山阿、葬身荒郊丘陵。

清順治十六年(1659)正月初三,吳三桂數十萬大軍分三路連通昆明。南明******隻得棄滇都昆明,經保山、騰衝一路敗退進人緬甸。雖然南明的大西軍戰事一再落敗,但在此期間卻冒出了一個驍勇善戰的羅姓將領,此人的第十代子孫羅星漢成為後來威震金三角的大毒梟。

據《明史》記載:朱由榔帶1500餘人由騰越(騰衝)西逃,進人緬甸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觀望形勢的緬王慰留貴客於緬北山區。1661年緬京老王駕崩,新士莽白繼位,他看清形勢,派精兵夜襲,砍死了南明數十名遺臣武將,囚禁了永曆帝。這在曆史上被稱為“咒水之難”。1662年,吳三桂率清兵十萬之眾飲馬怒江、直抵緬甸瓦城城郊,莽白立即將永曆帝及其母、妻、妄送交清軍,以免惹火燒身。朱由榔被押解回昆明,囚禁在蓖子坡頭的金禪寺(今利民巷)內。康熙元年(1662)四月,永曆帝被吳三桂用弓弦在今稱逼死坡的地方勒死,南明王朝宣告徹底結束。

昆明百姓出於對吳三桂叛國降清的義憤,將永曆帝遇難地蓖子坡改稱為逼死坡。清雲貴總督認為有損大清聲譽,遂於道光年間將逼死坡改為升平坡,並勒石立碑以宣揚其升平盛世,但民間仍稱之逼死坡。後雲南都督蔡鍔將軍以三迤士民的名義,在逼死坡頭立“明永曆帝殉國處”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新立在坡頭。

也有人考證:如今緬甸果敢地區,其實就是永曆帝南明軍隊(主要是李定國部隊)的後裔,他們一直以漢人自居,世代說的是西南官話,用的是漢字,其長相也是與漢人無異,與東南亞緬甸人迥異。可惜經過200多年的清朝避難,解放後毛時代被排斥,直到現在既得不到中國認可,也不被緬甸政府所容忍,成了最尷尬的一個地區族群。

-

16香菱的胭脂痣

在“葫蘆僧判葫蘆案”那回,門子對賈雨村說:“……況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點胭脂痣,從胎裏帶來的,……”

經門子之口,我們知道香菱眉心有顆胭脂痣。這裏甲戌本有條批語:“〖甲戌側批:寶釵之熱,黛玉之怯,悉從胎中帶來。今英蓮有痣,其人可知矣。〗”

寶釵的熱毒、黛玉的驚怯、香菱的胭脂痣,都是從娘胎裏來的。寶釵體內有熱毒,癩頭和尚給她冷香丸的方子,來幫她降火去毒。結合影射關係,皇太極一生致力於攻打明朝,後來建國大清,而明朝屬火,他與明朝可謂水火不容。

黛玉天生不足之症,總是怯弱不勝。這象征著大明朝到崇禎時已經嚴重先天不足。雖然有人生養榮丸能作為支撐,但依然有致命弱點:聽不得哭聲。可偏偏林黛玉是今生在還淚的,怎能不哭?

香菱的胭脂痣,正在眉心,標準的美人痣,可是紅顏薄命。痣,是多餘的,是身體病症在皮膚上的反應。痣,諧音誌也,是一種標誌。胭脂痣,是什麽的標誌?胭脂痣,紅色的,和朱砂痣差不多,為啥不叫朱砂痣?因為“朱”字眼在當時在刺眼。

說到胭脂,我們不能不想到寶玉喜歡吃胭脂(蔡元培曾認為,寶玉是玉璽,喜歡吃胭脂,是代表玉璽喜歡紅色的印泥),甚至我們還能聯想到批書人脂硯齋。前麵我們在解讀脂硯齋時,用的是《紅樓夢》裏常用的拆字法,將“脂硯”二字拆分為“月旨石見”四個字。月旨,是月之旨意的意思。

因此,胭脂,我們也用拆字法,胭,月之因由;脂,月之旨意(最終的旨意、結果)。胭脂痣,是紅色的,又有“月”字,我們知道:紅也好,月也好,都是象征著明朝。可以說,胭脂痣,是明朝的標誌。香菱眉心有胭脂痣,就是說“月之因由、月之旨意(結果)”都在她身上表現出來。大明朝最終的因果都集中表現在香菱一人身上,香菱是象征大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

(本章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