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石頭記真相大揭秘 第14章 被錯解三百年的黛玉葬花

(2019-12-11 07:47:30) 下一個

關於黛玉葬花,曆來解讀非常多,但特別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不少人竟然將其解讀為如何唯美的行為藝術,實在玷汙了作者嘔心瀝血的筆墨。

當然,很多人都知道,葬花,是林黛玉對自己命運的悲歎,“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完全是給自己寫的命運讖語。很多人覺得林黛玉也太多愁善感、無病呻吟了吧,而且完全沒道理啊。你想想,就算賈府的王夫人、元春等更欣賞薛寶釵,不讓你嫁給賈寶玉,但也沒有人想害死你啊。你怎麽能這樣胡思亂想,看到桃花落了,就想到自己“花落人亡兩不知”呢?年紀輕輕地,怎麽老想著自己悲慘死去呢?就算你不幸死了,賈府也會將你風光大葬,不可能把你像落花一樣,丟進臭溝渠啊?怎麽還擔心“他年葬儂知是誰”?

難道林黛玉早已知道了自己日後的悲慘命運?

-

林黛玉當然不知道自己日後的命運,否則《紅樓夢》就是穿越劇了。她不知道,但作者知道。作者已經親眼目睹了林黛玉所影射的對象的悲慘命運:大明朝轟然坍塌、君王上吊殉國,大明上下竟然無人敢去收葬,漢家天下被韃子流寇蹂躪,山河飄絮、白骨如山,……這樣巨大的曆史沉痛,作者無處申訴,無處發泄,隻有化身到林黛玉這個角色身上,於是她才會感世傷生、每天淚水漣漣。與其說是林黛玉在哭,不如說是作者在哭,不如說是千千萬萬的明朝遺民在哭,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他們為故國明朝而哭,為殉國君王而哭,為漢家子民累累白骨如山而哭……

-

三百年來,有幾個人讀懂了‘他年葬儂知是誰’、‘花落人亡兩不知’?

三百年來,有幾個人讀懂了‘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三百年來,有幾個人讀懂了‘忽喇喇大廈將傾、昏慘慘油燈將枯’的末世?

三百年來,有幾個人讀懂了‘白楊村裏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

三百年來,又有幾個讀懂了林黛玉身上難以申訴的國破家亡的曆史沉痛?

-

黛玉葬花,不是tmd的多愁善感、無病呻吟!不是tmd的行為藝術!不是!不是,真的不是……

黛玉葬花,葬的是自己,葬的是大明天下,葬的是死去的千千萬萬的漢家子民!

一曲《葬花吟》,便是作者寫給故國、寫給故君的挽歌!

聽哪,那哀婉的曲子;

聽哪,那錐心的歌詞,怎能不讓人滿腔血淚,如同紅豆滾落……

讓我們再聽一遍(甲戌本):

-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係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複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死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豔骨,一抷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有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

也許你說這隻是自己的一種情感附會,未必符合曆史的真實。那我們來具體看看黛玉葬花的前後細節。

-

(1)首先看葬花的時間。

第一次賈寶玉發現林黛玉葬花,是三月中浣(古時官吏中旬的休沐日,古人頭發長,需要月中放假沐浴更衣),故事發生在二十三回。也就是三月十五過後幾天,很可能就是三月十九日。這一天對大明的遺民來說,是最悲傷的日子,這一天崇禎在煤山自殺殉國。而在台灣曾長期在這一天過“太陽節”,也是紀念崇禎。

-

第二次葬花是濃墨重彩的,寫得非常悲戚,令人不忍卒讀。就是第二十七回《埋香塚飛燕泣殘紅》這次葬花是什麽時候?書中寫了“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這一天夜裏林黛玉幾乎一夜沒睡,枯坐一宿,也一夜沒說話,第二天便去葬花,並長歌當哭地寫了《葬花吟》。也就是這次葬花發生在芒種節的第二天。很遺憾,紅學大家周汝昌老先生,竟然考證出所謂曹雪芹的生日是芒種這一點,所以濃墨重彩地寫黛玉一晚沒睡第二天葬花寫《葬花吟》。這樣的解讀實在太令人遺憾了。

那這個日子有什麽講究的?

這一天是明朝遺民來說,是絕對的災難日、恥辱日。乙酉年(1645年)四月二十五日,清軍攻破揚州,史可法犧牲。第二天起(四月二十六日)豫親王多鐸下令屠城,屠戮劫掠,十日封刀,僅被收殮的屍體就超80萬具,曆史上稱作“揚州十日”。這十天絕對是江南漢人的世界末日,此外嘉定三屠、江陰八十一日、大同之屠、廣州大屠殺、四川大屠殺。滿清大屠殺死亡人數是中國曆次改朝換代之最。這一天是芒種節,是芒種,還是“亡種”耶?是葬花,還是“葬華”乎?林黛玉在揚州十日開始那天葬花,寓意還不明顯嗎?

-

(2)葬花,葬的是桃花。

三月四月最美的、最嬌弱的便是桃花,風一吹,就是花謝花飛花滿天。關於桃花,我們在後麵在解讀“占花名”各大金釵的花語時還會提到。

第一次葬花當然與影射崇禎之死有關——特別是《葬花吟》裏那句‘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朱由檢,作為一個帝國的帝王,誰能想到他會在煤山歪脖子槐樹上上吊淒慘死去?更有誰會想到一時間無人去收屍埋葬呢?

第二次葬花,而是用桃花象征大明飄零的江山,象征著無數慘死在屠刀之下漢人子民。我們想象下那個畫麵:桃花零落飄散,白的,紅的,殘紅堆積、任人踐踏,猶如斑斑血淚,猶如明亡時累累屍骨。皇家貴胄和漢家百姓被任意屠殺和踐踏,想到這些怎能不令人悲從中來?

這回的回目“滴翠亭楊妃戲彩蝶,埋香塚飛燕泣殘紅”。請注意“殘紅”二字,再聯想《葬花吟》裏的“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紅,乃朱也,桃花片片殘紅,正是明亡時朱明子民悲慘命運的寫照。各位可以去查閱“揚州十日”的詞條,更能想象作者當時的感受。

可歎長期以來,讀者將黛玉葬花,看作是多愁善感、感時傷懷的無病呻吟,或者說是矯揉作秀的行為藝術。其實是沒看懂葬花的隱喻。林黛玉葬的不是花,葬的是殘紅,那滿地堆積、四處飄零的殘紅落花,不正是被無辜屠殺的血淚斑斑、白骨累累的屍骸嗎?林黛玉怎麽不哭、怎能不痛?!

對林黛玉的解讀,暫且著落於此,後麵在解讀其他人物時,還得結合林黛玉來談。

下麵我們解讀男一號:賈寶玉。

很多人說,現代社會研究紅樓夢還有必要嗎?其實大有裨益,紅樓夢誕生於漢家國運的大轉折點——明末清初,裏麵暗含了家國喪亂、山河破碎的隱喻反思,無奈紅樓夢此後一直被錯解、歪解,大大降低了它作為文學對曆史發展的力量!如今中華民族要偉大複興,就該撥亂反正,就該正本清源,尋找曆史的真相,文化的正源。你可能對紅樓夢不感興趣,但你的不經意的收藏、轉發,都將善莫大焉。

(本章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