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妙境長老: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一 (2)

(2018-10-22 15:47:49) 下一個
辛二、所依(分二科)   壬一、別舉三依(分三科)  癸一、俱有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

 

 

 

癸二、等無間依

 

等無間依;謂意。

 

 

 

癸三、種子依

 

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攝阿賴耶識。

 

「雲何眼識自性?謂依眼了別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謂眼。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這是十七地裏麵第一地「五識身相應地」。「五識身相應地」裏麵分兩大段:第一段是「略辨」,這一段講過了。現在是第二段「廣顯」。「廣顯」裏邊又分成兩科。第一科是「別辨相」,就是說明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說明這五個識的相貌,那麽又分成五科。一科說「眼識」,「眼識」裏麵又分五科。第一科說「自性」,這一科也說過去了。第二科說「所依」,就是眼識的生起,它不能自己獨自的生起,它要依靠另外的力量,就叫做「所依」,這裏麵分成兩科。第一科「別舉三依」,就是眼識的生起要依靠這三種力量,第一個就是「俱有依」,第二個是「等無間依」,第三個是「種子依」,這三依就解釋完了,上一次講完了。

 

 

 

壬二、略釋二依(分二科)  癸一、標列 

 

如是略說二種所依。謂色、非色。

 

 

 

癸二、隨釋(分二科)子一、辨類

 

眼是色、餘非色。

 

這以下「略釋二依」。前麵舉出了這個三依,這以下再解釋這個三依,解釋三依的一開始,把三依合成二依,三個依合成二個依。這一科裏麵又分成兩段:第一段是「略列」,把這兩個依把它標出來,「如是略說二種所依」。這以下就是簡略說明兩種所依,這個所依有二種,是什麽呢?「謂色、非色」,一個是色,一個不是色。這個「色」,就是物質,但是這個「色」是說有組織的,有組織的色。一個沒有色,這是標出來。以下「眼是色、餘非色」,這是解釋、「隨釋」這兩種色,解釋這兩種依。

 

第一個是「色」,這個「色」是什麽呢?「眼是色」,這個「俱有依」裏麵指什麽說的呢?就是眼識所依止的眼根。眼根,我們彼此見麵的時候,我看見你的眼,你也會看見我的眼,但是這個不是,這個是叫做扶根塵,它是保護眼根的物質,它不真實是能發眼識的根,下麵有解釋。現在說「眼是色」,就是能發眼識的那個根,是屬於色的,是色法組成的。「餘非色」,等無間依和種子依,這兩種依不是色,它不是物質組成的,它不是色,這是這樣的解釋,「餘非色」。

 

 

 

子二、出體 (分三科)   醜一、眼

 

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無見有對。

 

這以下是「出體」,說出來什麽叫做「眼」,什麽叫做「眼」,怎麽它是色,說明這個道理,也說明叫「餘非色」,那個依和種子依這兩種也加以解釋的。先解釋這個「眼是色」。「眼:謂四大種所造眼識」,這個眼識所依止的眼根,它是怎麽成就的呢?「謂四大種所造」,這個「四大種」怎麽講呢?這個就是地、水、火、風叫做「四大種」。這個「大」,是廣大的意思,就是它是非常廣大的,它的作用非常廣大。譬如說我們所看見的大山、大地、大海,都是「四大種」所創造的,所以可以稱之為是「大」。這些大山、大海、大地,由「四大種」才能夠增長、才能夠成就,所以稱之為「種」。「種」,是因的意思,因果的因的意思。它又是「種」、它又是「大」,故名為「大種」是這樣意思。

 

現在也不說是大山、也不說大海、大地,是說我們的眼根,這個眼根是「四大種所造」,一切的色法都是「四大種所造」。我們的眼根也是地、水、火、風所創造的,不過這個地、水、火、風,它精微了一點,不是一般粗劣的地、水、火、風。「眼識所依淨色」這樣的「四大種所造」的眼根,是我們眼識的依止處,是眼的依止。不是一般的地、水、火、風,眼識不能夠依止,那要適合它才可以,這樣的地、水、火、風的色法,是「淨色」,是特別的清淨,特別微妙的一種物質,精微清淨的一種物質組織成的。

 

「無見有對」,這樣的我們這個眼根的地、水、火、風,我們見不到,我們不能見到它的,我們現在這個眼根,我看見你的眼,這個眼不是那個眼、不是那個眼根的眼,我們也不能見,不是我們眼根、眼識的境界,我們見不到。譬如我們平常說有鬼,有鬼,但是我們多數人看不見,不是眼識的境界,不是我們眼根的境界;要天眼的人可以看見鬼,有的人的眼根也是特別一點,也能看見鬼。那麽但是有是有,鬼是有,但是我們不可以見。現在我們的眼根也是,是有眼根,但是我們不可以見。「有對」,「有對」這個地方有點意思的,這個「對」,這個字是個礙的意思,這個「有對」這個「對」這個字,當礙字講,就是障礙的礙。在這裏有三種礙,就是障礙的有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有這三種不同。障凝有對怎麽講呢?障凝有對,我們很容易明白的。譬如說是這裏有一道牆,我們的身體,這道牆也是地、水、火、風,我們的身體也是地、水、火、風,我們想從這裏過去,不可以,它有障礙。這個石頭,這個大石頭和大石頭也是障礙的,那麽這叫做障礙有對。這是一般性的都有這種情形,同在一時、同在一處都是有障礙的,這個障礙有對。

 

第二個是境界有對,這境界有對怎麽講呢?譬如我們的眼根,我們眼根,這個對聲音來說,不管是人發出來的聲音,或者是風、或者是火、或者是水,各種情況發出來的聲音,我們的眼睛對它來說不行,我們這個眼睛對聲音來說,是不可以發生作用的;要用耳才可以,耳才能聽見聲音,這個聲音是耳的境界,是耳的境界。這個眼就不可以,眼就是不可以在那上麵發生作用,眼隻能在色,在這個青、黃、赤、白,長、短、方、圓,這些色的相貌上才是眼的境界,在這個境界上,眼在那上麵活動,能發生作用,那麽叫做境界有對。它們是合適的,這個地方這樣講,境界有對是這樣講。這樣講這個對是什麽意思?要有障礙就叫做有對。這個有對,就是眼識在那個地方能夠拘礙,拘束的拘。這個眼睛在那裏,這是青色、這是黃色、這是白色,或這是光明、這是黑暗,眼識在那上麵能拘礙你。如果這個耳在形色上,在這些一切色法上,就沒有這種作用,就不能拘礙這個耳。我們的耳遇見一切形色的時候,就過去了,就不能在這上麵,不能拘礙。

 

這經論上這樣解釋,這拘礙這樣講,這叫做境界有對。本來在我們一般的常識上,分別心上來解釋,應該說我們的眼睛在聲音上有障礙,我們不懂,我們的眼不能聽聲音,這聲音有障礙;耳對於色,不能發生作用,有障礙;眼對色是無障礙,耳對聲音無障礙,但現在不這樣講,眼對於色是有障礙的。這個障礙,就是拘礙,拘束的拘,拘礙,這樣解釋。它的理由就是說,因為若是眼睛離開了色,在聲、香、味、觸上,就不能發生作用,所以叫做拘礙,這樣講,這樣解釋。如果我們用容易明白的話來說,眼對色來說,色是眼的境界,聲音對耳來說,聲音是耳的境界,這叫做境界有對,這麽解釋。

 

第三個是所緣有對,這個所緣,就是對這個心法來說的,就是眼識在色的境界上,它能夠緣慮。我們的眼對一切的形色,也能夠發生作用,但是不能緣,因為這個眼根是物質,不是心法,它不能緣慮,它不可以緣慮的。能緣慮的是心法,眼識也是心,眼識對色法它有緣的作用,所以叫做所緣有對。若是聲音,眼識就不可以,眼識不能去緣聲音,那就不是所緣,不是它的所緣有對,這樣解釋。合起來說叫做無見有對。這裏說有對,前麵說「四大種所造,眼識所依淨色」,那就是五個淨色根,是無見有對。那麽這裏麵,就包括了障礙有對、境界有對。因為這個「四大種所造」的淨色,它也是色法,它也是物質,所以它也是有障礙,所以包括了障礙有對,而又是境界有對,但不是心法,所以不是所緣有對。所以是「無見有對」。

 

 

 

醜二、意

 

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     

 

前麵解釋這個眼根的體相。這以下解釋這個「意」的,就是等無間的相貌。這裏說「意」,我們上一次說過,是以依止為意。這「意」,是依止的意思,叫做「意」,是依止的意思叫做意。「謂眼識無間過去識」,就是我們這依眼了別色的這個眼,這個眼識。「無間過去識」,就是前一剎那、後一剎那,中間是沒有第三者來間隔它的,那麽它過去了,就是滅了,滅了以後,後一剎那的眼識才能生起。如果前一剎那的眼識不滅,後一剎那的眼識不能生起。所以前一剎那的眼識的滅,是後一剎那生起的條件,所以叫做「等無間依」這個意思。乃至到意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乃至到阿賴耶識,也是這樣子,也是剎那剎那生滅生滅的這樣子。所以從這上看,我們的識,是有生有滅,而不是常住。和《楞嚴經》說的不同了,這不是常住真心的,不能那麽說了。這是有生滅變化的,不是常住的。說「謂眼識無間過去識」,這叫做「意」這樣講,當然這個「意」,也是心法,不是色法。

 

 

 

醜三、一切種子識

 

一切種子識:謂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

 

這個眼根和意,這二個依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三段解釋這「一切種子識」的依。「一切種子識」,它也是眼識的依止,因為我們眼識的生起,它要靠種子才能夠生起,靠種子才能生起。若沒有種子,這個眼識不能生起,所以它也是眼識生起的重要的一個條件。這個「一切種子識」,就是所有的眼識、耳識、鼻識乃至意識,都是要有種子才能生起的,所以是很多很多的,剎那剎那的要依靠種子,是無量無邊的。這種「種子識」從那裏來的?怎麽會有這麽多的種子呢?「謂無始時來樂者戲論熏習」,這是說從無始以來,就是你找不到開始的那一天,你向前追,總是前麵還有,前麵還有。這是佛法裏麵講的道理,和這個神教說的不一樣,神教總是說:『萬物是上帝造的,是神造的』。現在佛教裏說:『一切是自己造的』。自己什麽時候造的呢?「無始」,沒有開頭那一天。所以是「謂無始時」以來,來,一直來到現在。在這麽長的時間內,「樂著戲論」,我們心裏麵就是歡喜戲論,愛樂味著。這個愛樂,就是指我們心說的,我們就是歡喜這樣。這個著,就是粘上上去了,也就是係住了,把你困住了。如果我們自己心細致一點,靜下來,細致點去觀察的話,我們也會覺悟到我們愛什麽,就被什麽綁住了;你若不愛這件事,那件事對你不發生作用,你就是解脫了。

 

你愛什麽就被什麽綁住了,你不可以和它分開的,你分開心就不舒服。那麽這個著,就是綁住了的意思。為什麽綁住了呢?因為你愛樂它的關係。那麽我們現在「無始時來」,我們愛樂什麽事情呢?「戲論」,愛樂歡喜戲論,這個「戲論」是什麽呢?這個就是我們現在學習這個《瑜伽師地論》後文都有解釋,這些問、征都有解釋。但是我們後文都有解釋,但是我們現在就是念一遍,那也不感覺到有什麽意味,也不好,還是要解釋解釋。後麵文解釋這個「戲論」解釋什麽呢?這個在我們日常生活,一切的事情,我們所做的事情。我們心裏麵所思惟分別的事情,我們語言上所分別,語言上所表達的這一切的事情,這個身、口、意這一切的事情,我們做的事情,『不能引義,能引無義』。『能引無義,不能引義』這就叫做「戲論」。

 

這個『義』是什麽呢?這個『無義』是什麽呢?這個「義」,就是我們的理智所希求的事情,所希求的事情。若用我們的語文來說,就是幸福的事情,這個幸福,和我們心裏麵所想的幸福又不一樣,這個幸福的事情,沒有罪過的事情,有功德的事情,這叫做「義」。這個「無義」,就是和這件事相反的,能令你使令你有罪,能令你苦惱的事情,它能引出這種事情。就是我們身、口、意所做的事情啊,『不能引義,能引無義』這些都是叫做「戲論」。那麽究竟是什麽東西呢?究竟是指什麽說呢?就是大概的分類,就是一個我執、一個法執,就是這兩類。就是執著有一個我,在這個色、受、想、行、識裏邊,在這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上麵,執著有一個沒有生滅變化的我,執著有我。用我為基礎,去說話,去做事,這都『能引無義,不能引義』所以這就是一個「戲論」。

 

第二個「戲論」,執著一切都是真實的,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聲、香、味、觸、法也好,眼識、耳識乃至一切識,這些十八界,一切的境界,凡我們的一念分別心所麵對的一切境界,我們都認為是真實的,都認為是真實的,認為是很美的,我們就是就起了貪、瞋、癡的煩惱在這上麵活動。

 

我在家的時候,讀書很少;出了家以後,也歡喜讀曆史。我感覺曆史上的書就是三個字:『貪、瞋、癡』。國王,那些不管是好的國王,不好的國王,我看都還是這樣子。不過是有點理智的國王,稍好一點。然而還是貪、瞋、癡。用貪心作這件事,用瞋心做這件事,總而言之,愚癡做這件事。多少有點好心腸,老百姓生活好一點;或者是虐待老百姓,不管老百姓死活。我要這樣子,就這樣子,都是貪、瞋、癡的活動。我們一般人也是貪、瞋、癡,比那有權勢的人輕一點,輕一點。隻是管自己;或者對別人,也是有點關係,但是那不能和國王比。那麽這樣子,在這句話來說,這就叫做「戲論」。

 

「樂著戲論」,這「樂著戲論」的結果呢?就叫做「熏習」。這個「熏習」我們學習《攝大乘論》的時候,曾經講過的。什麽叫做「熏習」。怎麽叫做「熏習」呢?『謂與彼法俱生俱滅,此中有能生彼因性』那就叫「熏習」。這個「熏習」,這個「彼和此」,此中有能這個「此」,和『謂於彼法』的「彼」,就是此法與彼法。這個「此」是指什麽說的呢?就是指阿賴耶識說。這個「彼」呢?就是轉識,指轉識說的。這個「此」阿賴耶識與「彼」轉識這一切法在一起,不是分離的,是在一起的。『俱生俱滅』,同時的剎那生,同時的剎那滅。他這意思說,若是不生滅的話,就不能熏習了。若沒有生滅,就沒有變化,沒有變化是不能熏習的。所以唯識宗的道理,就不承認《起信論》這真如受熏的。就是唯識經論上的道理是這樣,它是有生滅變化的,所以阿賴耶識能受轉識的影響,受他的熏習。轉識,就是前七識,前七識都有所緣境,在所緣境上貪、瞋、癡的活動,就熏習了阿賴耶識,熏習了阿賴耶識。

 

就像箱子裏麵,這個木頭箱子裏麵放了香,這香有什麽變化?這個木頭箱子有什麽變化?那麽那個香放出的香,木頭箱子就受它熏習了,所以也有了香氣。這個『此中有能生彼因性』,受了前七轉識的熏習,阿賴耶識裏麵就有了一種種子,一種功能。種子就是功能,有了功能。這個功能又能生出來前七轉識。『此中有能生彼因性』,此阿賴耶識裏邊有一種功能,所以這功能是生彼前七轉識的因;前七轉識就是所生的果了。這叫做「熏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也是熏習。你同好人作朋友,你就受他的影響,你也變成好人了,這就叫做「熏習」。現在這裏說「無始時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就是說我們無始劫以來,就歡喜這個愛煩惱、見煩惱;或者我執、法執的熏習,這些戲論的熏習。熏習沒有白熏習,就是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裏麵有了因,有了一種功能。由這功能它是能生的,能生的法生出來「所生」的「一切種子異熟識」,就生出來無量無邊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裏邊生出來種子,就是這樣意思。

 

所以這「一切種子」是從那裏來的?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來的,就是自己創造的,自己創造什麽就是什麽。歡喜作醫生,他就是過去生有熏習,今生還歡喜作醫生;我前生出過家,我拜佛、念經、學習佛法、歡喜打坐,他歡喜就是前生也這樣熏習過,前生熏習過有那個種子,現在遇見因緣了,這種子就發生作用了,在心理上就是歡喜,是這麽意思。人與人看見了歡喜,人與人看見了不高興,就是前生有熏習,前生有過熏習。所以「謂無始來樂著戲論熏習為因,所生一切種子異熟識」。這個「異熟」我們上次講過了,這個種子,就是儲藏在「異熟識」裏邊。那麽現在我們眼識,它要生起,要依靠以前熏習在阿賴耶識裏麵的眼識種子。要靠那個種子,那種子才能生起,不然不行的。

 

所以有的人,這眼識、眼根特別的威猛。看上去有威,有的人看上去好像剛睡醒,很沒有精神,這是以前熏習的不同。說是在黑暗的地方,人在那走路不安全,你能發心在那裏放一個光明,你若做了這件事,將來你的眼睛就特別。人家在那裏放一個光明,你去破壞了,將來你眼睛也會有問題,你就有問題。這是熏習,如是因,如是果,都是自己創造的,我們佛法的理論是這樣子,你自己創造的,是這樣子。這個我看耶穌教的《聖經》上說,有人問耶穌:『說那人為什麽眼睛盲了』?他說這是要顯示上帝的大恩。我們的印順老法師說,耶穌先生沒能回答這個問題。佛法的道理是自己創造的,不是上帝,是自己創造的。這是一切種子識,這一切種子識是眼識生起的依,叫種子依。這是前麵這一大段解釋眼識的所依。這以下第三段是「所緣」,這眼識生起了,它要緣所緣境,緣這個所緣境。

 

 

 

辛三、所緣(分二科)   壬一、出體

 

彼所緣者:謂色,有見有對。

 

這個「緣」,是緣慮,去觀察、思惟,叫做「緣」。這裏又分成兩段,第一段是「出體」,第二段是「辨類」。現在說「出體」。這個「所緣」,什麽是眼識的所緣呢?「謂色」,就是這一些形色,眼色,這些色法。「有見有對」,這個「有見」,它是眼根,眼識的境界,所以就是「有見」。這些「顯色、形色、表色」,這些色法是眼識的境界,所以這個見就發出了作用,發出了見的作用。若是聲音,你發不出來眼識的作用。因為什麽呢?它不是眼識的境界,發不出作用來。現在這個色,和眼識是相和的,所以是「有見」,「有見」的作用。也就是「有對」,這就是所緣「有對」,它是眼識所緣慮的。這是說出來這個所緣的色法的體相,但是這還隻是簡單的說。

 

 

 

壬二、辨類(分二科)  癸一、標多種

 

此複多種。

 

下麵第二段是「辨類」。這個所緣也是有多少種類,又分成兩科。第一科標釋多種。「此複多種」,這個「有見有對」的色,還是有很多種類的,不就是一種。

 

 

 

癸二、略攝三 (分二科)   子一、顯形等三 (分二科)  醜一、標列

 

略說有三:謂顯色、形色、表色。

 

「略說有三」,這底下說這個色法是無量無邊的,但是簡略的就是把它歸成類,一類一類的,這樣說就是有三種色法。「謂顯色、形色、表色」,分這麽三種。這底下就解釋這三種色。

 

 

 

醜二、體釋(分二科)     寅一、別辨相(分三科)  

 

卯一、第一義(分三科)   辰一、顯色

 

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

 

第一個是「顯色者:謂青、黃、赤、白」。「顯色」是什麽呢?就是「青、黃、赤、白」,是青色的、是黃色的,赤是紅色的,或是白色的。「光、影、明、闇」,這又是也是色,這個「光」和「明」,「光」也是色,「明」也是色,「影」是色,「暗」也是色。這「光」和「明」有什麽不同呢?這個太陽發出來的叫做「光」。或者月亮、星辰,或者是燈,或者是其他的什麽寶珠,發出來的叫做「明」。這樣分別,這個色就是不一樣。

 

這個「影」和「暗」有什麽不同呢?就是太陽的光照在樹上麵,或者是照在一道牆上麵,就現出了一個影,現出來個影,其實「影」也有多少「暗」。可是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麵還能顯現出來,那就叫做「影」。若是光被遮住了以後,現出來的這個「影」,其他的色法在「影」裏麵看不見了,那就叫做「暗」。這個「影」和「暗」也就是程度的不同,淡一點的就叫做「影」。重了一點,就是叫做「暗」了。

 

「雲、煙、塵、霧」,天空的「雲」、還有「煙」、還有「塵」、還有「霧」。「雲」,若在地麵上,那就是「霧」;飄到高空,那就叫做「雲」了。或者是下過雨了,太陽出來一照的時候,這個水蒸氣多了,那就是「霧」。「及空一顯色」,這又是一種色。這個「空一顯色」是什麽呢?就是我們太陽出來了,我們向高空上看,在高空上看,有那樣的顏色,或者說是碧綠、碧色、或者說是青色,那就叫做「空一顯色」。其他的《雜集論》上,還有其他的論上麵,還有一個叫做迥色。這個迥色,也就是「空一顯色」。但是有點分別,高空的叫做「空一顯色」;不是高空的,我們這個眼睛平平的看去,遠遠的看去,那就叫做迥色。迥者,遠也。遠遠看去,就叫做迥色。這「空一顯色」。這一共列出來十三個色,「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這一共是列出了十三個色。

 

 

 

辰二、形色

 

形色者:謂長、短、方、圓、粗、細、正、不正、高、下色。

 

「形色者」,這個「形色」是什麽呢?「謂長、短、方、圓」,就是「青、黃、赤、白」上看得出來,有「長」的、有「短」的、有「方」的、有「圓」的、有「粗、細」的。這個就是大,「粗」者,大也。「細」,就是小一點的。這個「正、不正」:「正」,就是整齊的。不整齊就叫「不正」。「高、下色」,看著高山,高起來,「高」;或者低下來,這個空穀低下來。

 

 

 

辰三、表色

 

表色者:謂取、舍、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

 

「表色者」,這個「形色、顯色」,「顯」,是顯著,很明顯的、很顯著的顯現出來。現在說這個「表色」怎麽講呢?「謂取、舍、屈、伸、行、住、坐、臥,如是等色」那麽叫做「表色」。這個《大乘成業論》,《藏經》上有這部書,它那上麵解釋「表色」有四句話,就是那個《大乘成業論》有這麽四句話:『由外發身語,表內心所思,譬彼潛淵魚,鼓波而自表』。由於『外發身語』,你發動了你的身語在外麵,發表在外邊,你身體的行動和語言,那表示了你內心的思想,你內心這樣思想表現在行動上、表現在語言上,那麽就是由外發的身語,就知道你內心所思惟的了。『譬彼潛淵魚,鼓波而自表』,說個譬喻潛藏深淵裏麵的魚,它在水裏麵動,那個水在外麵就有波浪,就表示那個地方有魚,那麽魚在裏麵動,表示你心動。那麽水有了波浪,就表現心發出來的身語的行動,所以叫做「表色」,「表色」是這樣的意思。

 

現在這裏說的「謂取、舍、屈、伸」,說我們手去拿東西叫「取」;或者放棄了;或者「屈、伸」,或者是身體的「屈、伸」,或者是背的「屈、伸」;或者你身體在「行」;或者是「住」;或者是「坐」;或者是「臥」,這樣一切的表現於外的一種色,就是你內心的境界。因為外麵的這個身語,他自己是不能動,一定是心先動,才表現在身語上,所以這叫做「表色」。這「表」這個字就是這樣意思。表示你內心的活動,內心的活動表現在外麵,這叫做「表色」。這是這一個的解釋。

 

下麵解釋這三種,也是這個「顯色、形色、表色」分三段。第一段的解釋,這是解釋了「顯色」,也解釋了「形色」,也解釋了「表色」,這是按照它的體相來解釋的。

 

 

 

卯二、第二義(分三科)   辰一、顯色

 

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

 

這以下是第二段解釋,是約什麽解釋呢?這是約它得名的所以來解釋。前麵是約它的體相來解釋;這是約得名所以來解釋,這是第二段。為什麽叫「顯色」呢?這個安立這個名字什麽原因呢?「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所以叫做「顯色」。就是這顏色非常的顯著,非常的明顯,譬如這個高大的山,一看上去,能令你很明了的顯現出來;或者是夜間放出光明,這光明也是很顯著的,所以這叫做「顯色」。「謂若色顯了」,很顯著,很明了的,是「眼識所行」的境界,眼識所活動的地方,所以叫做「顯色」。那個「青、黃、赤、白、光、影、明、暗、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都是,都是非常顯著的,所以叫做「顯色」。

 

 

 

問:即色離色的識是怎麽運作的,也就是前五識、六識、七識、八識是怎麽樣的程序?

 

答:識的運作次序,這下麵倒是有解釋。如果由前五識,其實下麵一段就在解釋了,這個識的運作程序,先是由作意心所開始。

 

這個在唯識的經論上說呢?這個第七識它是內緣,它是緣阿賴耶識;隻有六識是外向攀緣,所以六識當然也要依止阿賴耶識和末那識,它發覺有境界的時候,就是作意心所。作意心所的時候,它先開始來警覺自己,我有事情了,警覺應該生起的心去接觸外麵的境界,先有這個作意心所,它來警覺一下,就像是看門口有個人,現在有人來找你了,他通知你一下,就是等於是這樣子。

 

這樣子這個作意,所以也提到有如理作意、或者不如理作意,那麽它引來的心理作用,就受到了決定了。那麽這個一警覺了以後,這個眼識就先發動,先去。如果是屬於色,就是眼識;屬於聲音,那麽就是耳識,這個就是—這個警覺,警覺是耳識要去,或者是眼識、鼻識、舌識、身識,這樣子。這個前五識和外麵境界一接觸,一剎那,這個第六意識就開始了,就開始活動了,那麽第六識開始活動的時候就會去,或者是熟悉的境界,或者是生疏的境界,這還不一樣。這個若是熟悉的境界,一下子就決定了,是怎麽回事情,就處理了。若是生疏,第六識就要經過尋求的階段,尋求一下。尋求,就是觀察、思惟一下,是怎麽一回事情,尋求,先要考慮一下,所以第一個活動叫做率爾。

 

這個率爾,就是一下子就和境界接觸了,這就是那個作意心所,他引導應該生起的心理,接觸那個生疏的境界的時候,叫做率爾。不是有預謀的、不是有預謀的,叫做率爾。這個若是發覺這個事情是熟悉的,那麽就不經過尋求就決定了。說我一看這是我父親,心情立刻就決定了。這一看這人不認識,他姓什麽?他怎麽回事情?那麽就是要經過尋求了。尋求以後,就決定了,決定這件事是怎麽回事。決定以後,就開始行動了;或者是合乎如理作意,就是淨、清淨的。不如理作意,就是染汙的了。這是有善惡的分別了。我們一般的人,不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不是佛教徒,或者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就隻是去分別是利害的關係,對我有利,或對我有害,然後再決定怎麽處理。若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先要分別是道德的、不道德的、是善的、是惡的,我要做善,不可以作惡。所以有染淨,是染汙的,是清淨的,是決定的時候有這樣的分別。有宗教信仰、沒有宗教信仰,在這個地方有分別,染淨。

 

染淨以後,一剎那間這樣做了以後,就等流,就相續下去,就叫做等流。這個等,就是前後一樣的叫做等。流,是相續下去,等流。在這裏邊由第六意識來決定,前五識同他配合。這尋求也好,決定也好,染淨也好,等流也好,就是六個識互相合作的,有各式各樣的行動。這個尋求這個地方,也可能要經過很長的時間。也有可能的,經過很長的時間;也可能時間不長,這是不一定的,是這樣子。這個識的運作程式,就是這樣子。

 

無始以來的樂著戲論,就是這樣子,樂著戲論,熏習了阿賴耶識的種子,由種子再發出來果報,得了果報,還是這樣子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還是這樣子,就是無窮無盡的延續下去。除非你遇見佛、法、僧了,遇見三寶了,改變自己的思想了,那就起變化了。但你還是你沒成功以前,你還是率爾、尋求、決定、染淨、等流,你還不能超過這範圍的。

 

 

 

問:那個見道的聖人,他那個程序怎麽樣?

 

答:見道的聖人,他是有明,他在率爾、尋求、決定的時候,有明相應觸。就是有般若的智慧,有般若的智慧,那和我們一般的道德、不道德善、惡的境界又不同,就是超越了一般的道德、不道德善、惡的境界。他有這樣的想法,他有了大悲心、慈悲心,智慧的作用,那又和凡夫的境界不同了。這個我們凡夫有宗教信仰,有佛法的信仰,但是還是凡夫的時候,一方麵要考慮利害關係,同時也考慮善、惡的關係,考慮道德、不道德的關係;然後斟酌處理,盡量減少過失,積集功德,盡量的做。但是其中還是不免有貪、瞋、癡的作用的,可能輕微一點,已經就是不錯了。要是聖人的明相應觸,是沒有貪、瞋、癡的活動,沒有這件事。

 

因為聖人,當然他也不做無義苦行。除了無義苦行之外,他是不怕死的,聖人是這樣子,實在他不在乎,他不介意這件事,所以他能夠保持住,對於他人一點不傷害,他不傷害別人。寧可自己死掉了,也不傷害任何人,也就是初果聖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寧可我死了,也不做惡事,這是嚴重的。初果聖人,輕微的會喝斥人的事情,也可能會有,但是嚴重殺、盜、淫的事不做,嚴重的事情不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