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淨界法師:淨心與淨土

(2018-05-30 06:46:07) 下一個


淨心與淨土

淨界法師宣講


二O一O年八月二十五日


於新加坡大悲佛教中心
 


第一講


《淨心與淨土》。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我們這次跟大家共同討論的主題是“淨心與淨土”,主要探討我們內在的心靈的力量跟外在的佛陀力量之間的一種相互的關係。


這個主題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我想在我們中國的佛教史的傳承當中,中國佛教出了很多的大祖師,他們對整個佛教的貢獻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了宗派製度。漢傳佛教對整個佛教最大的貢獻就是它把一個非常複雜、非常深奧的大乘法門分門別類,分成了很多很多的宗派,比方說唯識宗、比方說天台宗、比方說淨土宗。一個非常廣泛、非常深奧的法門經過我們條理地分塊以後,會讓我們一個凡夫眾生在修學大乘法的時候很快地進入狀況。你知道你需要、你適合哪一個法門,你不必經過很多的無謂的摸索、去try(嚐試),你馬上可以進入狀況。這個是宗派對我們的一個最大的貢獻,讓我們很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法門,因為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的修學的理論、修行的方法。當然,有為諸法有它的好處,也就會有它的缺點。所以,宗派的建立到了末法時代,特別是明末以後,就創造了一些問題,蕅益大師說——“畫地自限,分河飲水”。什麽叫“分河飲水”呢?就是說,本來大乘佛法是一條法味的水,結果隔成東西兩岸,各人喝各人的水,彼此不互相往來。這個意思就是說,宗派的建立到末法時代因為過分的區分,唯識宗不學天台的東西,天台宗也不屑於學淨土的東西,彼此間的法味不能夠相互地交流,彼此的心得不能互相地學習,就把一個本來是非常圓滿的大乘法區隔成一塊一塊的,這個是我們末法時代宗派的一個非常大的遺憾——就是彼此的心得不能互相地分享,你的法門我不屑於學習,我的法門你也不想學習,這個不是佛陀出世的本意。
所以到了末法時代,特別是宋朝的永明延壽大師,他看到了大乘佛教宗派的這種彼此間互相排斥的最大問題,他提出了一個宗派的圓融的思想,他提出了禪淨雙修的思想,這個在中國佛教上是非常了不起的貢獻。他認為應該把禪宗的重視心靈力量的開發跟淨土宗重視佛力的加被應該把它加以結合。所以永明延壽大師在宋朝提出來以後,到了明朝得到了蕅益大師、蓮池大師的響應、推廣。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說,宇宙間的確是有兩種很大的力量,可以讓我們離苦得樂:第一個是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第二個是存在法界的彌陀的四十八願。這兩種力量缺一不可。一般來說,修聖道門的他會重視止觀,他強調內心的力量,他不想跟彌陀感應道交;一般來說,淨土宗的人重視佛陀的力量,他不重視內心的調伏跟安住,他說完全靠彌陀就好,但是這個思想是錯誤的,因為我們內心假設沒有加以淨化、沒有加以提升,我們念佛是不能跟彌陀感應道交的。諸位要知道,阿彌陀佛對眾生的救拔,在經典上的解釋——佛陀不能夠無條件地救拔我們,佛陀的救拔是有條件的救拔,這是淨土宗跟上帝的思想最大的差別。所有的佛教都必須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什麽叫因緣?就是每一件事情要出現,它有它背後的條件,事出必有因。所以我們自身的準備是很重要的。同樣一句佛號跑到不同人的心中會產生不同的加持力,這表示諸法因緣生。佛陀度化眾生就是——你準備好了沒有?你有一分的準備,佛陀給你一分的功德;你有三分的準備,佛陀給你三分的功德;你有十分的準備,佛陀給你十分的功德。這才是真正的淨土的思想。阿彌陀佛的加持力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的角度來談加持,所以我們自身的準備就變成非常重要。


到底我們心中要準備什麽樣的條件?我想我們花三天的時間來跟大家談一談,當我們用什麽樣的心態來憶念這句佛號是一個最佳的準備。這個主題我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一下,就是說我們雖然念佛,但是我們是不是做一些相對的準備。


好,我們看今天的講義。將述此義,大科分三。我們心力跟佛力的關係有三個主題要探討。第一個,先講一個前言,先把這個觀念做一個總說。首先前言當中,乙一、眾生的心靈力量。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用內心世界來受用一切的法,但是我們心靈到底有什麽力量,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用而不知。我們不了解心靈的力量,我們就很難善用內心的世界,這個是很可惜的。原則上來說,我們心靈有兩種力量,第一個、它可以創造生命,第二個、它可以改造我們的生命。創造這部分,我們已經別無選擇,我們麵對過去的心靈創造現在的果報,我們隻有認命、隻有承當;但是對未來的改造,這件事情我們有很多的努力的空間。所以我們先探討到底我們內心有哪些力量,我們先了解一下。乙二、佛陀的加持力量。這個地方我們特別談的是阿彌陀佛的加持力。阿彌陀佛經過無量的時空的修學,積集很多波羅蜜,他把波羅蜜的功德分成了四十八願存在法界當中。到底法界當中有哪些力量可以把它轉成我們的力量,這個地方佛陀的加持力我們也應該要探討一下。我們的重點是乙三、——心力跟佛力的結合。我剛剛講過,佛陀不能主動地救拔我們。佛陀的慈悲心不斷地憶念我們,但是我們也要釋放相對的一種力量才能夠啟動佛力。所以,感應道交絕對不是單方麵的事情,不是佛陀可以做主。所以我們自己的準備,就是我們應該用什麽樣的心態來憶念佛陀,我們才能夠把佛陀的四十八願——蕅益大師所說“轉他成自“——淨土法門就做一件事情:你要想盡一切辦法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成你的功德,就做這件事情。那我們應該準備什麽樣的心態?這個地方是我們上課的主要內容,就是以心力來啟動佛力。前言地方有三個重點。


在甲二、正文當中,我們的準備有三個準備:乙一、觀佛號功德以生信心。念佛是要帶一點信心,要有信仰的力量,這是第一個;乙二、觀淨土殊勝以啟願力。前麵是對佛的觀察,這個地方是對國土的觀察,往生的願力,這是第二個;乙三、依攝心專注以立行持。第三個是一種專注力。前麵兩個是跟智慧有關係的,第三個是跟禪定有關係。前麵兩個,你念佛的信仰跟念佛的願力,決定你會不會往生。有些人念佛是不能往生的,他念佛隻是一種消業障、增福報,因為他的信心跟願力不具足。所以,前麵兩個是決定你可不可以往生。第三個是決定你的品位的高下,你念佛的功力決定你是哪一個品位,在九品當中哪一個品位。這個地方有三個重點,就是我們心態的準備——信心、願力還有專注,三個重點,這是我們上課的主題。


甲三、結勸。結勸當中有兩個重點:
乙一、具足皈依之心。念佛要有皈依的心。我們的信仰、我們的願力,這個是我們要準備的;乙二、培養專注之念。我們對於阿彌陀佛那個音聲的攝持,阿彌陀佛主要念佛是靠音聲來攝心,你對音聲的專注——這個是要培養的,專注力。


我們看第一段。甲一、前言。首先我們先做一個前言的總說,這個地方有三段,我們看第一段:乙一、眾生的心靈力量。我們內心的世界產生出來的力量有兩個力量,
一個是創造生命,一個是轉化生命。


我想我們開始學佛以後,我們會慢慢試著強迫自己用佛法的思想來看待人生。不管你是什麽宗派,我們佛教徒的共同的思想就是諸法因緣生,這是我們共同的思想。當佛教談到因緣的時候,它是分成兩塊來看,兩段的因緣。第一個因緣就是——你從什麽地方來?就是過去和現在的因緣,由過去的因緣創造你今生的生命。第二個因緣是——你將往哪裏而去?今生跟來生。你從什麽地方來——過去所創造的今生的生命對我們現在來說我們是別無選擇、隻有承當。你會生長在什麽樣的家庭、你的父母親是誰、你是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女人、你今生的福報有多大,對你現在來說,你別無選擇,過去的業成熟了,變現你現前的生命。所以我們對於過去的業力所創造的今生的生命我們隻有認命,這是第一個思想。但是,對於未來我們不能認命。你將往哪裏而去——這是你可以改變、可以做主的。
所以,我們佛教的基本思想,第一個,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佛教的因緣觀當然也有別於外道的因緣,外道也講諸法因緣生,但是佛教的因緣觀跟外道的因緣觀差別在哪裏呢?外道的因緣觀是建立在一種有自性、有一種他方的力量來主導我,比方說上帝、比方說上天等等,所以外道的因緣觀是一種我執、法執相應的因緣觀。佛教的因緣觀是站在一切法自性空——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它也不是從自己生起,也不是從他人生起,我們是從一切法無生的角度而建立因緣。也就是說,佛教認為我們的生命,你從什麽地方來?其實從究竟來說,我們從空性而來,我們也將往空性而去。所以,人生這個過程隻是業力跟我們過去思想的和合產生的暫時的假象,我們叫做夢幻泡影。你看你做一個夢的時候,你在夢中你感受到你的存在、你感受到你跟誰接觸、你感受到你做了什麽事,但是醒過來的時候,你就覓之了不可得,人生亦複如是。
所以,佛教的因緣觀是建立在一切法空的角度來談因緣觀。


這個地方要注意,我們在後麵會再強調。為什麽要建立這樣的思想?這個思想對我們非常重要,這樣的思想影響到我們臨終的正念。當我們麵臨因緣的時候,假設你沒有空觀的智慧做基礎,當你有一天要離開人世間的時候,你會心有千千結,你很難離開這個世界。因為你經曆了很多人、你做了很多事,每一個陰影都留在你的心中,揮之不去。所以,我要再強調一次,佛教講的因緣觀有別於外道的因緣觀,它是認為一切法畢竟空,然後再建立一切法畢竟有,是在畢竟空的角度來談因緣,這個地方很重要。就是我們是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而建立諸法因緣生,等到因緣業力結束了,那個能量釋放完了,我們又覓之了不可得,又創造另外一個個別的因緣,你又會產生另外一個生命體,你來生的長相跟今生肯定不一樣,你來生的思想跟今生也不一樣。這個地方要注意。


那麽,諸法因緣生,到底什麽是因緣?佛教裏麵講到因緣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內在的心中的思想,唯識叫名言種子,第二個是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惡的業力,這個是業種子。當我們在人生投胎的時候,當我們出生的時候,我們不是第一個有生命,其實我們已經經曆過很多很多的過去。我們在娑婆世界已經有很多很多的生命,那我們今生投胎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承當我們的過去。因緣是相續的,所以佛陀說因緣就像水流,你現在的水流就像你今天,你一定要承當你的昨天。你從什麽地方來?你是從昨天而來。那為什麽有昨天呢?昨天是從前天而來。所以我們必須要承當我們無量的過去。承當什麽呢?第一個,承當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力,善惡的業力。不管你願不願意,你一定要承當你的過去。過去的你,不管它是一個人、不管它是一個天、不管它是三惡道,它所造作的每一個善惡業力你今生都要承當,你別無選擇。我們要承當過去的業力,這是第一點。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承當過去的妄想,就是我們的思想,這一點是比較可怕的。我們一般修行人不能得利,就是我們很難麵對過去的妄想,那種跟貪嗔癡相應的妄想。所以,我們修行人經常會怎麽樣——今生的思想跟前生的思想產生衝突。遇到一件事情,前生的你想做,今生的你不想做,就會產生衝突。所以我們必須要去承當過去的業力跟過去的思想。


到底業力跟思想兩個是什麽關係呢?思想是主要的因緣,它是引導性的;業力是次要的,它是配合性的。主導性和配合性這個觀念我們舉一個實際的故事來作說明,大家體會一下。在《經律異相》當中,佛陀講出一個譬喻故事,說有一個年輕人他早上去辦事的時候,在路邊看到一個天人,身相光明,穿著華麗的衣服,對著一個屍體在散花,而且繞著屍體恭敬地圍繞、乃至於對這個屍體禮拜。年輕人就很奇怪,說你為什麽對著這個屍體禮拜、讚歎呢?他說,你不知道,我今生很快樂就是因為我前生這個色身創造來的。我前生相信三寶、造了很多善業,所以創造了我今生的快樂果報,所以我很感謝我的前生。這個年輕人再往前走,又看到一個天人,也是一個天人,身相光明。但這個天人他幹什麽呢?跑到樹上吃水果。他說你一個天人為什麽跑到這邊吃水果呢?他說,我過去雖然有一些善念,相信三寶、護持三寶,但是我布施的善業不夠,所以我到了天上去,食常不足,我的飲食經常不夠吃,所以我要到人世間吃生果。這個是有善念、沒有善業,雖然貴為天人,但是他的一些相對的福報不夠,食常不足。他又往前走,到了黃昏的時候,他看到一個鬼道的眾生,身相醜陋、饑餓口渴,這個鬼拿一個木棍去打一個屍體,說,都是你害的!(年輕人)就問這個鬼說,你怎麽打他呢?他說,這是我的前生,因為他不相信因果、造了很多罪業,所以把我今生創造這麽樣的痛苦醜陋。這個《經律異相》當中講了三件事,第一個天人是有善念而且也有善業,這種人往往生在人天的果報,而且他的相對的別報也非常地富足;第二種人是有善念而沒有善業,他經常能夠生起慈悲心,但是他很少付出行動。這種人他也能夠生到人天,但是他的相對的飲食、衣食的受用相對不足,有善念沒有善業;第三種人是既沒善念也沒善業,就到三惡道去了。當然有人會問啊,有些人他沒有善念,但是他偶爾地有善業,對不對?有些人他貪嗔癡的煩惱很重,但是他偶爾遇到好的三寶因緣他也會護持。如果這個人缺乏善念,但是他偶爾也會有些強大的善業,這種人大部分的福報是在三惡道裏麵受福報,比方說他變成一個鬼王,比方說他在畜生道得到別人的寵愛,做一隻主人所寵愛的狗。他本身善念不夠,但是他善業強。所以在我們生命當中我們可以知道,主導我們生命最有影響力的、在三界當中乃至於出世的果報當中最重要是什麽?是善念的力量。心念是生命的主導者,它是主要的因素。就好像一棵樹,這個樹幹就是我們的善念,旁邊的枝葉花果就是我們的善業,它會讓我們活得更圓滿,但是主導者還是我們的心念。


我們看第三段,那我們的心念是怎麽回事呢?性界受三恒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第一個偈頌是說在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的心念是變化多端的,它有時候三性——善、惡、無計,有時候在三界當中活動,有時候在三種感受——苦、樂舍三種感受,不斷地轉化變異,而且有時候跟根本煩惱、跟隨煩惱、跟信等善心總是相連。所以我們的心念是善惡不決定的,凡夫都是有善、有惡。這是第一個,講到它的體性是變化的。第二個、“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當我們生起一個強大的心念的時候會發動我們的身體去造業,也會發動我們的口業去造業,在所有力量當中它是最強大的,而且它所招的業會招感引業。引業就是總報,滿業就是別報。使令業力去得三界的總報跟別報。我們從創造生命的角度,就是說我們今生繼承了過去的業力,更重要是我們繼承了過去的思想。我們當然長大以後我們很難看到我們的內心世界,因為我們長時間在人世間的打滾,已經把自己蒙蔽起來,但是小孩子是最直接的。你看小孩子,從小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在七歲之前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前生是怎麽樣的。有些人拿到好東西,他很喜歡跟人家分享;有些人拿到好東西,他會把它占為己有。所以,我們的確是繼承了前生很多很多的善惡的思想,
而這個思想,假設我們沒有透過教育、透過我們的調伏,這個思想會對我們來生產生一定的引導。


我們舉兩個實際的例子給大家做參考,一個正麵的、一個負麵的。我們先看正麵的思想。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叫做須賴的居士,名叫須賴。這個居士他受了三皈五戒以後非常精進地修學,嚴持五戒,供養三寶,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專修忍辱,他給自己的條件就是一生絕對不發脾氣。任何人對他的刺激,他選擇忍辱,安忍不動。後來他就從年輕開始學佛,到晚年的時候,他的福報非常地強大,因為他修布施、又持戒、又能夠忍辱。他晚年的時候福報大到什麽程度呢?連忉利天的天王帝釋都感到害怕。因為帝釋看到人世間有一個這麽大的福德之人,他很害怕這個人死掉以後會來奪取他的天王的位子。所以,人總是會保護自己啦,帝釋就派他的眷屬想要去破壞這個人的福報。就派了很多人下去,在須賴的家庭外麵跟他吵鬧,甚至於拿棍棒去打須賴。但須賴他本身修忍辱啊,他告訴他自己:我寧可選擇忍辱,我要保護我忍辱的功德,我也不能做出負麵的回應。所以這些人雖然去打他、罵他,須賴還是選擇忍辱。這個時候帝釋天他又換了另一個方法,他又派他的天女下來以美色來誘惑須賴,希望破壞他的戒體,但是須賴也是選擇——我寧可選擇我的持戒的功德,我也不放縱我的煩惱。所以,在順逆兩種因緣的刺激之下,須賴都能夠保存他的福報。這個時候,帝釋就非常緊張了,他隻好親自下來跟須賴溝通。他說,你福報這麽大,我很害怕。你死了以後,你肯定福德力比我大,來奪取我的天王位子。須賴說,你不用害怕。他說,我的所有的善業,我是發菩提心的,我要把我的福德往無上菩提的方向走,我的福德絕對不會在人天裏麵得果報。帝釋聽了以後就非常歡喜,也安心地離開。所以就是說,
一個美好的善業,它必須有一個非常美好的、正確的思想來引導。因為他的菩提心的引導,使令這個善業不會在人天得可樂的果報。我們都知道,人天果報是雜染的,帶業的,帶有煩惱和罪業。


所以說,“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就是說,當我們在作意我們來生要去哪裏的時候,你一定要注意你現在的思想是什麽思想,因為它是生命的主導者。你現在的思想是跟三惡道相應,你一定會到三惡道去,即便你造了善業,你也是在三惡道裏麵享受福報;你現在的思想是人天的五戒十善的思想,你一定會到人天去享受應有的果報;你現在的思想是淨土的思想,你也一定往生淨土,你所念的佛有多少、你的福報力有多少,隻是影響你品位的高低而已。所以我們要永遠知道,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思想變現出來的。前生變現今生,是這個道理;今生創造來生,也是這個道理。這就是為什麽我們每一次的投胎,我們生命不斷地在曆史重演。假設我們不做出一些改變,我們就活在《楞嚴經》說的“輪回性”——你前生是什麽思想,你今生還是什麽思想,然後又去創造一個生命體,生命體又產生一個等流的思想,我們就在那個地方轉轉轉轉轉……我們就永遠轉不出來,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佛法,直到有一天你真正地覺悟,
直到有一天你告訴你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你的生命才能夠從過去裏麵跳脫出來。這個就是我們說的“諸法因緣生”。


我們現在可以做一個總結,什麽是“諸法因緣生”?六祖大師有一句話講得好——一切法“不是風動,不是帆動”,是“仁者心動”。你念頭一動,你看看你日常生活當中從白天到晚上,你經常起什麽樣的念頭。一天的念頭大概就是你一生的寫照。你平常待人處世、順境逆境,你習慣性用什麽思想來麵對你的外在的環境,你大概就知道你來生會去哪裏,
除非你做出改變,否則你的生命已經產生一種強大的等流性。尤其是你到了五十歲以後,如果你還不改變,你的生命就會定型,你來生的雛形在你內心的世界大概已經規劃出來。

當然,我們講過,“諸法因緣生”是站在一切法畢竟空的角度。既然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所有善惡念頭都是透過外在環境的熏習捏造出來的假象,所以我們是可以改變的。所以,在你死亡到來之前,你都還有權利、你都還有機會,對來生的生命做調整,在你死亡到來之前。但是等到你投胎以後,你又開始要認命了,你必須為你前生所打的妄想去走你下一個來生的一次生命。所以我們今生打的妄想,來生來酬報。前生打什麽妄想,今生來受這個果報;今生打什麽妄想,來生得果報。佛法的因果思想是隔代受報,佛法的因果思想不是今生做今生受報,是叫做“異熟果”。所以我們過去打什麽妄想,現在已經不重要,重點是我們來生想要去哪裏,你必須先有目標,然後用這個目標來調整你的心態,讓你的心態跟你的目標是相應的,這個很重要。我們不能隻是做善業,因為善業不是生命的主要引導者,而是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比方說,我們看到事情產生一種布施的思想,比方說我們產生持戒的思想,比方說我們產生忍辱的思想,別人對我們傷害的時候,我寧可不逞一時之勇,我寧可選擇忍辱——一種美好的思想。這個地方,當然淨土宗你要對名號功德、對淨土莊嚴也應該有一些正確的思想。
所以說,你來生你將往哪裏而去,其實你不用去問別人,你看看你一天當中的念頭,你大概就知道你將往哪裏而去了。


好,這個是講到我們過去創造了現在。我們看第二段,生命的轉化。丙二、轉化生命。我們前麵談到,你從什麽地方來,我們從過去的業力、從過去的思想而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我們不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也不是父母把我們生出來的,父母隻是個助緣,我們今生的生命是我們過去打了很多的妄想、是我們造了很多的善惡業,當過去的業力跟過去的思想結合以後,把我們今生創造出來。那重要的是,我們未來要怎麽做,我將往哪裏而去。我們看這段生命的轉化。這個地方有兩段,丁一、總說,丁二、別示。


我們看總說的地方。
首先我們看到凡夫和聖人的差別就在流轉門和還滅門。流轉門的生命現象是“觸”、作意、受、相、思,還滅門的現象是“作意”、觸、受、相、思。


一個凡夫他的生命完全是由“觸”來決定。也就是說他接觸一個好的環境他就起善念,他接觸一個不好的環境,你把他帶到一個染汙的環境,他就放縱自己,起煩惱、造惡業。這個人就是標準的生死凡夫,因為他心中沒有觀照的對治力。那什麽是聖人呢?聖人的生命是由心中的“作意”力,“作意”簡單地講就是觀照力,而產生觸、而產生受、而產生思想、而產生造業。如果你一天的生命就是上班、工作,回來以後就看電視、看報紙,然後就睡覺,然後第二天又工作,回來以後又開始看電視、看報紙,到禮拜六、禮拜天去玩一趟,你的生命永遠活在這種習慣性的東西,那麽你的生命就永遠活在你過去的思想,你很難做出改變,活在你的業力,活在你過去的業力、活在你過去的思想,也就是你生命的軌跡,你過去是什麽樣的水流,你今生還是什麽樣的水流,你今生學佛隻是跟三寶結緣而已,你沒有做出一種強大的改變,因為你的心完全被外境牽著走。講一句清楚的白話,你的生命是完全被動的。外在環境好、人家帶你去共修,你就很虔誠,回到家開始放逸。這個就是我們說的:你的生命是流轉門,你永遠跳脫不了你過去的習慣性的等流性、這種輪回性。第二種人他開始改變,他開始去抗拒心中的思想,對自己的思想說“不”。
他產生另外一種強大的力量來調伏自己的習氣,然後去轉變自己,他的生命的水流已經開始轉彎了,這個就是說,他產生作意力。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覺得一個人受戒跟不受戒有沒有什麽差別?你們兩個人都在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對不對?有些人說我不一定要受戒啊,反正我存好心就好了、做好事就好了,這個觀念對不對?其實是不對的。因為你沒有受戒你就沒有戒體,沒有戒體這個在唯識的專業名詞就是說你內心不能產生一種抗拒惡法的力量。當然,我們相信你在一個清淨的環境你一定會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但是,你遇到惡因緣刺激的時候,你就未必。所以當你沒有受戒的時候,我們隻能夠說你想要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但是你受了戒就是——我一定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所以,一個思想它必須是堅定的,要有種對治力的,就是從我想要幹什麽而提升到我一定要幹什麽。比方說我一定要往生。你說我想要往生,你大概就不會往生,因為你很多變數嘛,你完全是決定在於外在環境啊!你必須假設你臨命終的時候剛好,在善惡念頭當中剛好是善念浮現出來,而且剛好是在沒有人幹擾你的時候,你的眷屬、親屬不能刺激你。所以說,當我們開始要去決定我們未來生命的時候,你心中在等流習氣當中培養一種“作意力”非常重要,你心中的觀照,否則我們永遠擺脫不了我們過去的等流習氣。作意力,也就是說,你要培養一種堅定的信念,而堅定的信念來自於一種堅定的信仰跟堅定的願望。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結果,你來生變成一個什麽樣的結果;第二個,你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這兩個缺一不可,信仰跟願力。這個不是淨土宗才有,所有的宗派都必須要有願力、有信仰。如果你還不知道你來生要去哪裏,你還沒有做好規劃,表示說你根本就修行還沒有上路,你跟三寶隻是結緣而已。生命的改變,學佛的目的,其實佛教跟基督教、跟很多宗教不同,佛教徒是重視來生,它是為了創造來生——你為什麽而活?我們生命為了兩個而活:第一個、我要酬償過去的業力,第二個、我要創造來生。而這個時候你就必須培養一種堅定的信仰跟堅定的願力,這點就很重要。


好,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從流轉門轉成還滅門,我們必須在心中建立一個堅定的作意。什麽是作意力呢?就是我們經常要去觀照真如的道理,所謂的空假中三觀的道理。空觀是觀察我們內心當中真空的體性,這點是很重要的。不管我們現在的思想是多麽的邪惡、是充滿了煩惱,我們要深深地相信,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邪惡的煩惱是不能染汙我們的。這樣的信仰對我們整個佛弟子很重要,你要相信你的心是可以透過修行改變的。你看我們受菩薩戒、發菩提心,所有菩提心的信仰來自於什麽?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所以這個地方,空觀的智慧會給我們產生一種成佛的信仰,這個很重要。第二個、假觀,發明隨緣的妙用。假觀是觀察整個因緣果報、十法界染淨的因果,我們會告訴我們自己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做出一種生命的抉擇。空觀是讓我們安住,假觀讓我們產生調伏,我們開始斷惡修善度眾生,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是假觀,這是有相行,前麵空觀是無相行。最後的中觀,空有無礙,空有平衡。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我們很多很多的染汙的習氣當中培養一種空假中三觀的智慧。空觀照了心性的本體;假觀照了心性的妙用,告訴我們自己哪些善的思想應該培養、哪些惡的思想我們應該慢慢地把它消滅,假觀是一種判斷抉擇,一種調伏;最後,空有的平衡。我們也可以這樣子講,從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的角度,就是說為什麽修空觀呢?所有佛法第一個先修空觀、再修假觀。因為我們必須,假設你一個人你不修空觀,你很難跟過去切割,你會總是覺得“弟子心不安”,因為當我們修行的時候,我們過去的習氣一定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幹擾我們。一個人不修空觀,你很難擺脫過去,你會覺得過去好像經常揮之不去,過去的習氣揮之不去。但是你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你經常觀想——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它對你的幹擾會慢慢降低。所以,空觀可以讓我們從過去跳脫出來,讓我們遠離過去的幹擾。空觀可以同過去做一個切割,不管你過去多麽的不好,佛法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隻要你有正確的方法。佛教是不重視你的過去,不管你手上拿了多久的屠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隻要你掌握正確的方法,你就可以成佛,佛教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你必須有智慧的觀照,否則你很難擺脫過去。關鍵在這個空觀。空觀可以讓我們從過去裏麵、從一些非常複雜的過去跳脫出來,我們告訴我們自己——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可以重新出發、重新開始、重新塑造自己。那麽,空觀是擺脫過去,假觀呢?假觀有助於我們創造未來。一個人不能安住空性。安住空性就偏空。所以,從空觀當中讓我們跳脫過去的束縛,從假觀當中可以讓我們慢慢慢慢地趨向於我們未來的目標,我們知道什麽事該做、什麽事不該做,這兩個都必須要具足。空假中三觀,叫做即空即假即中。我們可以慢慢地擺脫過去,我們可以慢慢地去創造美好的未來,這個就是我們要成立的作意力。


好,我們休息十分鍾,下一堂課繼續。


 


 


第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麵。丁二、別示。


佛法的生命觀叫諸法因緣生。因緣觀,佛陀曾經講出一個譬喻說,生命就像無止境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它也會從現在流到未來。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麵對因緣,我們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我們活在一種束縛性的、被動式的人生。就是我們完全不用我們的思想來創造智慧,我們活在過去的業力,就是說這個人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完全活在過去的業力的軌跡當中,你內心的思想完全隻是一種直覺性的感受跟想象。你遇到快樂的環境你就快樂,你遇到你不如意的環境你就痛苦,你生命永遠被你的心中的感覺跟想象來引導,而這樣的感覺跟想象完全來自於外境。外境是由業力來主導的,所以你的生命非常地被動、非常地束縛,你的生命沒有開創性,你今生來一趟,隻是把過去的業力享受完就算了。這個人我們看不到他的未來,他是活在過去。這是第一種人,他是一種被動式的人生、一種束縛性的人生。第二種人是一種開創性的、主動性的人生,他的生命是活在一種心中的思想的光明智慧的引導,不管我遇到什麽環境我說了算。我們開始用自己的思想來觀察人生的道理,用這個道理來試著引導我們的行為,而不是由外境的刺激來引導我們的行為。我們生命當中透過智慧的觀察產生堅定的信仰、產生一種堅定的願力。這種人是活在未來,他是開創性的人生,他開始擺脫過去業力的束縛。我們看到這個人即便現在不是非常好、即便現在充滿了煩惱、即便我們現在具足無量無邊的殺盜淫妄的罪業,但是我們已經開始改變了,我們的黑暗當中出現了一道光明,我們每天在進步當中。這個人雖然現在不是非常好,但是我們看到他美好的未來,因為他已經做出了一些改變,他已經創造一種改變的因緣,他的生命的水流已經開始改變了,往好的方向改變,我們說這個人活在還滅門。所以我們現在有兩種選擇,第一個,你還是活在你的顛倒妄想,你過去喜歡打什麽妄想你現在還打什麽妄想,那你的生命就看不到未來,我們看不到你的未來。你臨終的時候隻有一種情況——隨業流轉。當我們現在開始培養一種善念、一種正念,用這個正念來引導我們,雖然剛開始我們對這種正念不熟悉,但是我們強迫我們不能念要他念,慢慢慢慢地你就習慣這樣一種善念,臨終的時候我們叫做——隨念往生,而不是隨業往生。所有的臨終的正念都必須你平常點點滴滴的觀照培養出來的。你臨終的善念絕對不會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可能是突然間出現的,不可能!違背諸法因緣生。那你缺乏臨終的正念,即便念佛,那個佛號是個空殼子,它缺乏一種美好思想的引導,這個佛號不能產生感應的力量,非常可惜!我們沒有好好地去操作這句佛號,這個佛號沒有生命力。所以說,我們在念佛之前,我們心態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你把心態準備好了,你跟佛號接觸,水到渠成,感應道交。


所以說,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應該做些什麽準備,我們看講義的戊一、受用與造業。


首先我們看,在大乘佛法當中把生命分成兩塊,第一塊是由上而下,我們看這叫“受用果報”,這部分我們現在不能改變,我們隻有認命。就是說我們首先有個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叫“異熟識”。熟就是成熟,它可以把我們過去所造的所有的善業、惡業的種子把它轉成果報、把它成熟,就像米經過電鍋煮以後把它轉成飯。阿賴耶識就像電鍋一樣,我們過去所造的業力經過阿賴耶識的醞釀,它會把內在的思想變現一種外在的環境。阿賴耶識就是有這樣的功能,它有異熟種子的功能。因為種子是不能受用,它把我們過去所累積的潛在的種子把它變成果報。換句話說,諸位我們今生有一些受用的正報、依報,你的色身、你所接觸的環境、還有你內在的思想其實就是在你過去,可能是前生、也可能是前三生、也可能是前五生、也可能是前一百世,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空間你依止某一種美好的思想造了一個五戒十善的善業,然後這個種子經過阿賴耶識的醞釀,它成熟了,啪——表現出來,就變成你的今生這個樣子,完全是阿賴耶識的醞釀。那麽阿賴耶識它在變現果報的時候,它從兩個方向,第一個,它變現內在的思想,第二個,它變現外在的環境。外在的環境這塊我們不談,我們談內在的思想。


首先,它變現的第一個思想叫第七意識的思量。思量就是一種自我的執取。我們過去的業力變現一個果報的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思想,會把它捏造為自我。比方說,你變成一隻螞蟻,你就會捏造自己、你就會想象自己就是一隻螞蟻,以螞蟻為自我:我就是一隻螞蟻,我的工作隻有一個——每天搬東西;當你變現一個男人的時候,你就會以男人為自我;你來生如果變成一個女人,你來生就以女人為自我。所以,第七意識的思量就是我們五蘊裏麵的行蘊,一種恒審思量,一種自我意識,這個是所有顛倒習氣的開始,我們過去生的習氣就完全由自我的恒審思量來掌控。但是恒審思量是一個很微細的活動,它不能攀緣外境,它必須跟前六識合作。所以,第七意識跟前六識兩個是兄弟。第七意識叫做根,前六識叫花果。樹根的滋潤才能產生花果。所以,自我意識的主導就創造了前六識的了別。第六意識開始攀緣外境、開始受用外境,產生很多的感受、產生很多的想象。那麽我們一般人在第八識變現內在的思想、變現外在果報的時候,我們別無選擇地又創造另外一個業力,又回傳到自我意識,又回傳到第八識,產生一種生命的惡性循環,所謂的惑業苦三障。過去的煩惱創造某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又創造今生的果報,我們麵對今生的果報又起相同的煩惱,又創造一種新的業力,又得到來生的果報,就有一種惑業苦的惡性循環,一般人就是這樣。當我們受用果報的時候,我們根據我們果報所傳遞給我們的感覺、產生想象,又回傳到阿賴耶識,一般人是活在過去的業力、活在過去的思想。比方說佛陀在經典裏麵講出一個公案。佛陀在經典裏麵講到他自己的本生經,他過去的一段因緣。他曾經做過一個雀王,就是孔雀裏麵的王,他帶著很多孔雀在森林中過活。在森林當中同時有一隻很凶猛的老虎,這隻老虎個性很凶暴,它除了肚子餓以外,有時候為了發泄自己的脾氣它也會去攻擊其它動物。有一天這隻老虎吃了一塊肉以後,有一塊骨頭就刺進它的牙縫裏麵去,牙齒非常疼痛,三天當中都不能吃東西。因為它一咬東西牙就痛,所以它精神很虛弱,心裏也很沮喪。這個時候雀王在樹上看到這個老虎這麽樣的悲傷、這麽樣的苦惱,它起了慈悲心,就飛到地上去跟老虎說:你嘴巴裏麵那個骨頭,沒有人敢到你嘴巴裏麵去幫你把它拔出來,我願意幫你拔出來。那個老虎就把嘴巴張開,這個孔雀王就不斷用那個小嘴巴慢慢慢慢把這個骨頭慢慢拔、慢慢拔,拔到最後,經典上講,這個孔雀的嘴巴旁邊都流出很多血,但是那隻雀王他還是不放棄,終於經過很久以後把那個骨頭從牙縫裏麵拔出來。拔出來以後,雀王就勸告那個老虎,它說,你身為一個老虎,過去的罪業嗔心重,你今生還這樣子嗔心,你很難跳脫這個老虎之身。你要用慈悲心來麵對你的生命,你生命才能夠從老虎裏麵跳脫出來。但是這隻老虎並不接受這個孔雀王的勸諫。他說,你有什麽了不起,你就是幫我拔牙縫而已,我才不聽你的話。早知道,我在你拔我牙的時候我就把你吃掉了。它還是起嗔心啊。佛陀說,當時的孔雀王就是我釋迦牟尼佛,那隻老虎是誰?提婆達多。你看它以前嗔心重、不聽勸諫,他今生出家做比丘,還是這副德行,習氣不改。就是這個人他活在過去的等流習性,他不能夠接受佛法的教育,不能接受佛法的思想教育去做一些生命的改變。也就是說呢,我們一般人即便學佛以後,我們也是在三寶當中護持三寶、修習善業,但是很可能我們內在的思想並沒有做一些改變,那麽這個時候,其實我們還是活在第八識變成第七意識、第七意識變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又回傳到第八識,構成受用跟造業的流轉門,就是輪回的等流性。
直到有一天我們開始聽聞到佛法,開始產生一種發願——我一定要創造美好的來生,我不要再活在過去的等流性裏麵,那麽這個時候我們產生止觀的觀照,而產生空觀的力量,空觀產生清淨的力量、假觀一種莊嚴的功德,產生空假中三觀,然後我們的生命就從過去的等流性裏麵跳脫出來。


空觀的智慧是比較出世的,它是無為的;假觀是比較入世的,是有為的。比方說,我們看有為諸法裏麵當然在中國文化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很有作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你看,在儒家思想當中生命產生最大轉變是誰?子路。子路本來是一個鄉間的野夫,是個野蠻人,雖然心地善良、他也很孝順父母。有一天,孔夫子在講道理的時候,子路就質問孔子說,我們學禮節有什麽用?他說“南山有竹,斬而射之,入於皮革”,南山的竹長得又直又好,它也不需要怎麽去修飾,直接拿出來一射就能把皮革射穿。孔夫子說,你說的沒錯,但是如果這個竹子前麵把它削尖一點,後麵加上羽毛,“其入之不亦深乎”,是不是射得更深呢?就是說你即便心地善良,但是你要接受禮法的教育,你不是更好嗎?後來子路就接受了。後來,在跟孔夫子學習了幾十年以後,子路到臨終的時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子路後來做魏國的一個士大夫的家臣。魏國發生政變,那個士大夫、他的家主、他的主子也受到牽連,他很忠,為了救他的主子被三個勇猛的壯士圍攻。其中有一個人把他頭上的冠、帽子打落到地上,他為了去拿這個冠就被殺死了。殺死之前,他把帽子戴在頭上,說:“君子死,冠不免”,身為一個君子,要死之前帽子要戴正、衣冠要端正。我們要想這個問題,子路沒有遇到孔子教化之前,他是一個非常野蠻、粗狂的一個鄉村的農夫,後來被教育成一個翩翩的君子,在臨終之前都能夠產生這麽一個美好的作意,要知道要把衣帽端正。諸位想想看,他生命產生這麽大的變化,他來自於什麽樣的力量?當然你說來自於他智慧的觀照,他在臨終的時候都能夠觀照自己,不能夠把衣帽弄亂。這個觀照力其實包括信仰跟願力。雖然我們有時候遇到可憐的人,我們也會起慈憫之心;雖然有時候我們遇到三寶的境界,我們偶爾也會布施;雖然有時候我們遇到惡因緣,我們會要求自己不要造惡。但是這樣的思想不一定產生強大的力量,因為這有時候隻是一時的環境的刺激產生的善業,這個在佛法裏麵這個不算,這個思想對臨終沒有主導力量。一個強大的思想它必須有兩個條件,第一個、它有堅定的信仰,第二個、它有堅定的願力。就是說,當你在做一個善事的時候,你是以一種堅定的信仰,你相信這樣的善法是成就安樂的果報的,第二個、你希望能夠透過這樣的修學成就來生的功德,你造的業特別強。所以,凡是有信仰、有願力所產生的思想才對我們生命產生堅定的影響,這叫做正念,這個才算。不是說你偶爾在佛堂,心很散亂,今天特別勞累,你就開始想到佛號,把佛號念一念,然後遇到順境的時候就把佛號丟掉。那你偶爾想到佛號,念佛的時候隻想用佛號來安定身心或者遇到障礙的時候把佛號拿起來念一念,這樣子念佛是不能產生強大力量,因為你缺乏長時間的信仰,缺乏一種對來生一種美好願景的一種願力。你佛號的背後沒有一種信仰跟願力的推動,這個佛號是沒有力量的。世間法如是,佛法也是這個道理。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是繼承過去的業力、繼承過去的思想,這個我們是無可奈何,但是我們可以做出改變,我們透過今生的教育可以創造一個美好的思想,從這個地方產生生命的轉變。就像子路一樣,他本來是一個野蠻的凡夫,結果變成一個翩翩君子,因為他對儒家的教法產生信仰,他對於成為一個君子產生一種希望,他希望成為一個君子,所以他能夠產生生命的改變。


好,我們看戊二、一心具足二門。這個意思就是說,生命的轉變,關鍵在你的第六意識,“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第一個、它的變化性特別大,第二個、它造業力特別強。那麽第六意識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產生一種了別的功能,這個時候,我們生命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我們活在過去的流轉門,也就是說我們活在過去的妄想。什麽妄想呢?第一個、唯識所現。引導我們妄想的第一個就是唯識,這個“識”是第八識、業力。我們看到的人是什麽情況、看到外境是什麽情況,是由過去的業力決定的。你看一水事件。你看,水,有些人看到是水,鬼道眾生看到的是火。所以我們覺得哪一個人是好人、是壞人,其實他跟你因緣怎麽樣,這跟你過去的業力是有關係的,因為它本身是無自性的。那麽當我們過去的業力把外境變現出來的時候、我們去受用這個外境的時候,我們會產生一種感受跟想象,然後我們就住在這個感受跟想象,這個是很麻煩的問題。所以我們被過去的業力牽著走,變成一種流轉的因緣,我們從此以後就活在一種生命的惡性循環、所謂的輪回性。


那怎麽辦呢?還滅門,就是說我們從這個地方開始覺悟、修學佛法、開始修習止觀。從這個當中產生空觀的智慧來去除我們對過去的執取,從假觀的智慧來創造一種順從彌陀本願的一種信仰跟願力,那麽這個時候我們從一種三界的生死凡夫慢慢慢慢地跟彌陀產生感應道交。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透過一種智慧的觀照。


在智慧觀照當中首先第一個,我再強調一下,我們在修淨土的信仰跟願力之前,一定要先修空觀,很多淨土宗的人他忽略了空觀的重要性。我們上次也講過一件公案,就是過去有一個上海的林居士,諸位可能還記得。這個林居士他是一個生意人,福報很大,他晚年的時候把他的所掙的錢蓋了一個佛堂來大家來共修,他自己也念佛。臨命終的時候很多人來幫他助念,他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啟發他以前念佛的善根,他也隨順念佛,然後臉色非常的安詳、紅潤。但是他有兩個太太,他對他小太太的感情特別好,結果他小太太趕過來的時候開始哭泣,說你不能走啊,你走了以後我怎麽辦呢?他聽到他太太聲音的時候,觸動他過去的感情,所以破壞他的正念,結果臉色開始變化,後來死掉,死掉以後變成一隻狗,托夢給他兒子,把他找回來以後到寺廟去放生。林居士的失敗在哪裏呢?他不是沒有念佛,我相信他對阿彌陀佛也是有信仰、也有願力,否則他不可能臨終的時候聽到佛號馬上產生這麽大的一種善根、這樣的一種感應。因為他沒有好好地處理他過去的妄想!


我們今天一個杯子,這個杯子就是我們的心,它已經受到很嚴重的染汙。它受到很嚴重的染汙,你不能直接裝甘露的法水。你要怎麽樣?先把它洗幹淨,對不對?才能裝甘露的法水,否則你會變成善惡的夾雜。就像憨山大師《念佛篇》的開示,他說,很多人修行念佛法門,他不修空觀,結果呢,佛號隻聽念,煩惱隻聽長,平常對兒女的感情、夫妻的感情也不斷地增長,這個時候他心中是兩股力量,一個是對三界情感的愛取,一個是對阿彌陀佛的一種信仰跟願力,兩個同時存在。臨終的時候你們猜猜看哪一個力量比較大?(前一個)它是熟境界,它是多生多劫熏習的;你這個是小孩子,今生才栽培。小孩子跟大人打架隻有一個結果,小孩子失敗。他在念佛之前沒有做好空觀的洗滌,沒有真正用空觀來洗滌過去的妄想。從臨終正念的角度,很多女眾對子女是有感情的牽掛的,這個地方諸位要提醒自己。夫妻的感情容易斷,子女的感情相當難斷,他會生為你的子女,事出必有因,多生多劫的這種感情的糾纏。諸位你們知道該怎麽辦嗎?你要觀想你本來沒有這個孩子。諸法因緣生。我們從空性而來,我們也還空性而去,人生隻是一個過程。我希望你平常就要養成這樣的觀照,你不能說你平常念念之間都栽培一種強大的愛取,而你也栽培一種淨土的信仰跟願力,這兩種力量到臨終的時候,這兩種力量是漢賊不兩立,肯定會產生對峙。我們在培養正念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消除那種往生的障礙,你平常就要注意。日常生活,起心動念,你開始動念的時候、產生感情的時候,提醒自己——不可以!念念之間告訴自己——諸法因緣生,人生隻是一個過程,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今生盡我該盡的責任。當然我們佛法也不能要你否定因緣,你該有的責任、該麵對的責任,你還得去麵對。但是你應該用一種空性的智慧來麵對緣起,就是用出世的精神來麵對入世的因緣。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個觀念很重要。我們不相信平常把世間的有漏的因緣抓得緊緊的,臨終會突然間所開,不可能!


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一點要提醒自己——你一定要以不生滅心、以一種清淨的不生滅心來建立你的信仰跟願力,這樣的信仰跟願力才能夠堅固。也就是說,佛法一定安住空性,才能夠從空出假,來麵對未來的因緣。因為你不跟過去切割,你不跟過去切割這表示什麽意思,諸位知道嗎?你不修空觀。我不想修空觀,我隻想憶佛念佛——你講這句話代表什麽意思,諸位知道嗎?代表你要用你今生幾十年的功力來挑戰你過去生無始劫來熏習成的妄想,你要用短短的今生幾十年來跟過去抗拒——就代表這個意思。不修空觀,你的過去的業力跟思想就饒不過你。這個地方要注意。所以佛法說,一個人不修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人不知善巧,沒有方法,硬幹,結果變成黃花崗七十三烈士。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當我們在修習禪淨雙修是有道理的。永明延壽大師說,你在念佛的時候,你一定要有空觀做基礎,掃除對三界的愛取,才能夠從這個一念的不生滅心裏麵建立信願。


好,我們看最後一段,那麽我們把它做一個總結,心靈的力量做一個總結:戊三、一心修三觀。首先,我們看“一心三觀”的第一個——真妄不二。這段經文很重要,我們把它先念一遍,請合掌。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初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好,我們解釋一下。佛陀在《楞嚴經》裏麵對生命描述說,阿難,你雖然出家這麽多年,但是你還不能夠真正地通達生命它隻是一時的空中飄浮的灰塵,它也是一時魔術師所變化的一個假象,生滅變化,而且你做不了主。也就是說,它是“當初出生,隨處滅盡”,當業力成熟的時候,你會看到你的家人、看到你的眷屬,看到你今生所受用的一切;但是當你過去的業力消失的時候,你回過頭來你又發覺什麽東西又覓之了不可得,而這樣的一種虛妄的相狀就是你生命的假象,是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在這個假相的背後,它真實的本性是一種清淨的“妙覺明體”,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隻是一種清淨心透過因緣的力量創造一種暫時的假相,等到這種業力結束以後,它又恢複到本來無一物。那麽這是一個總說,這以下別示。


我們先看這個假相是怎麽來的: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為什麽有這個假相呢?為什麽我就能夠跟我的家人重逢、為什麽我今生有這樣的事業呢?那是因為因緣的和合。因為你過去生在某一生當中曾經有某種業力、某種思想的造作,在今生的因緣成熟,所以它虛妄地出現。虛妄就是暫時地出現,不是永久的。等到這個背後的業力的能量釋放完以後,你會發覺它又慢慢地消失掉。所以,生命的產生完全是因緣的力量。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佛陀滅度了兩千五百多年,很多人問我一個問題說,那我們今天這個佛像有沒有加持力?我們現在是以佛像代表佛陀,對不對?它是一個木雕的佛像。我問大家,這個佛像你對它禮拜、讚歎,它對你有沒有加持力?答案是:很難講!很難講!你要是對它產生信仰,它對你有加持力,因緣和合嘛!如果你認為它是一個木雕佛像,它對你來說就是一個木雕佛像。所以,很多人說,佛菩薩到底在不在?答案也是一樣:很難講!對有些人來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是不存在的,我講實在話。像上次我們做那個咒牌,咒牌有沒有加持力,掛在身上有沒有加持力?也是因人而異。你把咒牌很恭敬地掛著,上廁所的時候很恭敬地拿起來放在口袋裏麵,你心中對它產生一種善意的憶念、產生一種信仰,它對你就有加持力,這個咒牌的佛功德就釋放出來。如果你認為這隻是一個玻璃做的東西,它對你來說真的變成一個玻璃做的東西,它變成對你完全沒有加持力。這個叫做“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我們要慢慢知道一件事情:佛力的感應,它不是絕對性的感應。如果你認為它是絕對性的感應,那你跟上帝的思想完全一樣。它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一切法本來是沒有的,但是因為因緣,所以它才出現——這是基本的佛教概念。跟彌陀感應道交亦複如是。阿彌陀佛是一種平等地釋放他的功德,但是你要釋放一種相對的信仰跟願力,他才能夠跟你感應的,這叫做“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那麽在這個假相的背後我們看它的真實相是什麽?前麵是假相,是暫時的。那到底生命的本來麵目是什麽呢?殊不能知,在整個生命的假相當中它的本性是如來藏妙真如性,就是一念的清淨本性,它是常住不變的,它是不動而周遍法界的,它是微妙不可思議的一種真實的體性。在一念的真常的體性當中,求於生命的去來、得失,凡聖的迷悟或者是生老病死,了無所得——這個思想很重要。如果你要保證你臨命終的時候的每一句佛號、每一個正念都不受你妄想的幹擾,也不受外境、別人哭泣的幹擾,你要把這句話好好地參透——“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你本來沒有生死、你本來沒有煩惱、你本來沒有罪業。從本來無一物當中提起你的正念,這個正念才是一個堅固的正念,你才能夠不為外境的幹擾,很正確地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否則你就很難擺脫你過去的妄想。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這兩個——空假二觀都很重要。當然我們從明天開始的課我們偏重在假觀,就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我們透過怎麽樣的觀照來培養對彌陀的信仰跟願力,但是這個信仰跟願力一定建立在空觀的基礎。


我最後講一個故事作為總結。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天女,她是一個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個花園裏麵去遊玩,她走著走著在路當中她碰到一個石頭就跌倒,就死掉了,死掉以後就從天上,當然她死掉表示她福報享盡了,就掉到人世間,做一個少女,這個少女十六歲就結婚了,生了三個小孩。但是這個少女很奇怪,她一出生的時候,她就知道她是從忉利天而來、而且她正要去花園裏麵玩,所以她覺得很不甘心,我都沒有到花園就死掉了。她心中有種願力,她要趕緊回到忉利天去。她不但是有願力,她還有堅定的信仰,她知道必須到三寶當中積集她回到忉利天的功德。所以她長大以後,她結婚以後,她除了把家務做好以後,她每天到僧團裏麵去,為出家人打掃房間、打掃馬路,臨走之前把所有僧房裏麵所需要的水把它打滿,她才回去。她每天這樣子做,到了晚年以後,她死掉以後,她果然馬上又生到忉利天、回到忉利天她以前的地方去。諸位要知道,忉利天一天、人世間一百年,她活了五十幾歲,所以忉利天剛好過了半天。她回去以後,天王說,你一個早上跑哪裏去了?她說,我到人世間走了一趟。這個少女死掉以後,當然很多比丘很懷念她,因為她幾十年來護持三寶。有人就問佛陀她到哪裏去了。佛陀說,她前生從忉利天來,她又回到原來地方去了。比丘說,她怎麽能做到這一點呢?她為什麽能夠設定目標就能夠回到她原來的位置去呢?佛陀說,她修善業的時候有兩個特點:第一個、她有信仰,第二個、她有願力。所以她產生的善業力特別強。第一個,她相信三寶是功德相,她有這樣的信仰。第二個,她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她來生一定要回到她過去的團體,她從忉利天而來,她也要回到忉利天而去,她有堅定的願力。所以她達到她的結果。


所以說,我們今天沒有建立堅定的信仰、沒有產生堅定的願力,我們這個善業力就缺乏一個主導者,我們的善業沒有主導者,就沒有力量。佛陀說,缺乏馬車的引導。雖然這個車子莊嚴得很華麗,善業力很強,但是缺乏前麵引導的馬車,不知道要去哪裏。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觀一切法空,一切法本來是沒有,那怎麽有呢?本來無一物,就是由你的堅定的信仰跟堅定的願力來創造你的來生,就是所謂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做生命的改變,我們就必須培養一種堅定的信仰跟堅定的願力,然後你再去造善業,這個善業才有明確的方向,是這個意思。


有關於怎麽樣培養堅定的信仰跟堅定的願力,我們從明天開始再來解釋,我們先講到心靈的力量。好,阿彌陀佛!我們回向。


 


 


第三講


諸位菩薩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麵。乙二、佛陀的加持力。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在我們大乘的法門當中是一個很特別的法門。它的特別之處就是說,它的功德莊嚴,是一種他力所加被成就的。我們一般的聖道門,你未來的功德都是我們自己的波羅蜜所成就的;但是念佛人,我們未來的正報的莊嚴、依報的莊嚴完全是彌陀本願的攝受,這一點是非常特別,所以我們一般說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因此,身為一個淨土宗的學者,我們生命的目標隻有一個,就是要跟彌陀的本願功德感應道交。我們為什麽要拜佛?我們為什麽要念佛?我們為什麽要持戒、為什麽要修止觀?就是成就臨終的感應道交。感應道交當中的過程是包括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心力跟佛力的交互作用,它不是單方麵的事情。也就是說,感應道交不是佛陀要救拔我們他就可以救拔我們,牽涉到我們自己的內心的準備,這就是我們大乘佛教的淨土不共於上帝的地方。大乘的感應道交是建立在諸法因緣生的條件的基礎之下,而不是建立在他生、上帝說了算,不是這樣子的。是我們內心當中的因緣來決定我們是不是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我們在念佛當中,我們自身的準備就變得非常重要。


當然很多人就問說,我們為什麽要做準備呢?我們念佛就可以了,為什麽我們要做一些準備呢?有一天,一個西藏上師他在回到他自己山洞的過程當中,他救起了一隻凍傷的老鼠,這隻老鼠經過長時間的饑餓寒冷已經昏倒。這個上師把它救回來,給它溫暖、給它溫暖的飲食,它又活過來。活過來以後,這個老鼠就跟著上師在山洞裏麵過著安穩的日子。但是非常遺憾的是,這個老鼠除了跟上師以外,它旁邊還跟著一隻貓,這隻老鼠看到貓就覺得渾身不對勁。有一天,它就跟它的師父說,師父啊,我看到貓我就覺得很不自在,你可不可以把我變成一隻貓呢?上師用他的神通力把這隻老鼠變成一隻貓,所以它過了一段暫時安穩的生活。但是這隻貓它出去外麵的時候,到了野外,它看到一隻很大的狗,它又恨害怕。回來以後就祈求上師,說上師你把我變成一隻狗吧。上師用神通力把它變成一隻狗,所以它又快活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它到森林的時候,看到一隻老虎,它又很害怕。它回來以後說,上師啊,拜托你,你把我變成一隻老虎,讓我變成野獸之王。上師也滿它的願。所以它從今以後它覺得能夠無所畏懼地活在世間上。但是這隻老虎有一天回來,從門外進來的時候,它突然間一回頭看到貓在那個地方,它嚇得滿身是汗。它就心中充滿了疑惑,它說,我現在已經是一隻老虎了,為什麽我看到貓還害怕呢?它就請教它的上師。上師說,我能夠做的隻能夠改變你外在的相貌,但是我不能改變你內在的思想。你內心的恐懼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你要自己去調伏它。


這個公案給我們什麽啟示呢?佛菩薩亦複如是。阿彌陀佛把無量的功德莊嚴攝持在這句佛號,但這個無量光、無量壽的佛號進入到我們心中的時候——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我們內心當中增長我們的福報力、消除我們無始的罪障,這個佛菩薩做得到,他的佛號的光明進入到我們的身心世界的時候,能夠滅除我們的罪障、能夠增長我們的福報;但是,佛菩薩有一件事做不到,他不能消除我們心中的顛倒妄想,這個他做不到。蕅益大師說,妄想是怎麽回事呢——“既從心起,還從心滅”,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本來是沒有,我們本來是清淨、本來沒有,自己捏造出來,所以我們一定要靠自己的觀照力把它消滅掉。所以,偉大的佛陀他可以把我們的身心世界成就種種的福德力,但是他絕對不能夠把心中的正念送給你,這個地方我們要永遠知道——修行是不能取代的。所以我們在念佛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具足一種智慧的觀照,就是我們自己的準備。


那麽什麽樣的智慧觀照呢?上一堂課我們講得很清楚,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念佛人你一定要具足空觀的智慧。空觀是幹什麽?破妄。我們無量生命在三界打滾,一次一次地投胎,累積很多很多的顛倒妄想,有貪欲的妄想、有嗔恚的妄想、有高慢的妄想、有嫉妒的妄想、有各式各樣的妄想。這個妄想你不對治,臨終的時候它一定會對你的正念產生破壞的作用。因為它對我們是熟境界,我們熟悉的朋友。那麽空觀它是幹什麽?它是觀照生命的本體,告訴我們自己:何其自性本來清淨,我們從空性而來,我們也將往空性而去,消滅我們的種種的顛倒妄想。我覺得一個人一天當中至少要修三次空觀,你要不斷地提醒你自己——你從空性而來、你也將往空性而去,人生隻是一個過程,至少要提醒自己三次。通過空觀的智慧我們慢慢慢慢把妄想淡薄了,調伏妄想。第二個、生起假觀,我們開始思惟名號的功德、思惟淨土的莊嚴,產生堅定的信願,產生皈依的心。所以我們在憶念佛號的時候,你心中要有智慧的觀照,所謂的以心靈的智慧來帶動佛號,這個佛號才能構成真實的、完全的感應道交。我們上一堂課已經講到這個觀念。我們上一堂課講到空假中三觀所創造的一種強大的信仰、強大的願力,心力不可思議,我們能夠去創造生命,我們也可以去改造我們的未來,這個前麵我們講過了。


那麽第二個我們介紹佛陀的加持力,乙二、佛陀的加持力量。身為佛陀,在我們整個修學過程當中到底對我們有什麽加持力,這個我們應該了解。我們看講義。


佛陀對我們的加持,最為簡單的就是以他的名號來加持我們。我們都知道,佛陀的應化身是不能成就住世的。比方說釋迦牟尼佛,他兩千五百年前出世以後,他活了八十歲的壽命他就入涅槃,不跟我們在一起。所以佛陀他知道他不可能長久跟我們在一起,他必須怎麽樣——留下他的名號。所以,佛陀雖然不在了,但是他有一些跟我們接觸的、感應的管道,就是他的音聲,“南無阿彌陀佛”的音聲留下來。所以,所有的佛菩薩在臨終之前一定會把他的名號留下,當作我們跟他感應的一個重要的橋梁。當我們在憶念這個佛號的時候呢,對我們生命來說產生兩種的加持力:第一個是他力門,第二個是果地教。他力門主要是偏重於現世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果地教偏重在來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種究竟的解脫。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在我們念佛法門的傳承當中其實是有兩個部分。在早期,在印度的龍樹菩薩在佛滅度七百年以後的傳承,龍樹菩薩提出了念佛的思想,他是偏重在他力門。所以早期,因為那個時候還是佛滅度一千年左右,還是一個正法時代,那個時候人的善根特別強。所以早期的念佛主要是以念佛來消除罪障、來增長我們的福報,並不是求往生。你平常修止觀還修止觀,但是我們怎麽樣呢?就是天台宗所說的“多障眾生念佛觀”,消除我們的罪障。所以龍樹菩薩在他的《十住毗婆沙論》提到,他說我們修行有難行道、有易行道,假設唯靠自力、不求他力,這樣子經過很長時間的修學,過程也非常困難,這個叫難行道;假設我們在修行當中仰仗佛力的加持,過程是順利的,時間也比較短暫,這個叫易行道。這個地方,難行道猶如一個人步行,陸道的步行;易行道猶如水道的行船,輕鬆而且快速。所以在早期的念佛其實主要念佛是把它當作一個助行,修學聖道的助行,當作一個破障的法門,破除業障的法門,不是當正修。那麽這個思想一直到,傳到中國以後,北魏的曇鸞大師他提出一個往生淨土的思想,他根據《淨土三經》。他提出什麽思想呢?他提出五濁惡世的概念。他說早期的念佛人因為都是在正法、像法時代,而時值五濁,我們現在到了末法時代、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這個地方,一個修行人他麵臨著兩種障礙:第一個、你內心的障礙,你麵對著障深慧淺的障礙。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表示我們的善根是薄弱的,我們的煩惱障是比較重的,所以我們很容易產生退轉。第二個、外在的障礙,我們遇到邪惡的因緣,邪師惡友的誤導。我們在這個地方很多很多邪知邪見,我們分不出來什麽是正確、什麽是不正確;惡友,軟硬二賊,有些人是你的冤親債主,整天破壞你、誹謗你、刺激你、讓你生氣,有些人是用貪愛的煩惱來誘惑你,讓你失去道心,叫軟賊。所以,一個末法時代的眾生,他本身善根已經非常淺薄了,又遇到這麽多的外在因緣的刺激,他就有退轉的疑慮。比方說一棵小樹,它還沒有長成之前就經曆了暴風雨的摧折,這棵小樹就一定會消滅掉。所以這個時候,在北魏的曇鸞大師開始提出了末法時代應該為菩提道求生淨土。那麽當然後來善導大師也傳承這個思想,到了印光大師就把龍樹菩薩的他力的加被跟曇鸞大師的果地莊嚴兩個結合起來,提出一個“即眾生心投大覺海”的思想,就是把念佛應該包括了現世的消業障、增福慧,也包括了來世的往生淨土、成就解脫,就是我們一念的苦惱的心憶念佛陀的時候,我們同時可以消業障,也可以同時求生淨土,這樣一個傳承就比較完整。到印光大師的時候,念佛就是包括今生的安樂,也包括了出世的解脫。


好,我們看整個修學的差別。在大乘佛法當中我們可以把修行人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偏重心力的修學。有些人他平常修行不念佛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戒定慧來修學,這種情況——入道多辛苦,因為你要用你短暫的一生的修學來抗拒你多生多劫所留下的煩惱障和業障,這個地方是很辛苦的。第二個、偏重佛力的修學。淨土宗很多人是完全仰仗他力,自己的妄想完全不加以調伏——修道多障礙。我想我們要很誠實地麵對自己,這是很重要的。比方說,我們這個房間有一堆垃圾,如果我們不去掃它,這個垃圾是永遠存在的,即便我們不想去看它,它還是存在,它不會自動消失掉。我們的顛倒妄想亦複如是。我們現在從無始劫打妄想打到現在,我們都不加以處理,它不會自己消失掉。我們也可能隻是一時的緣缺不生,因為沒有因緣的刺激,它暫時在一種種子位,但臨命終的時候就不一定了。所以我們不對治煩惱、不對治我們的妄想,那它肯定是不斷增長。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們沒有創造一個讓妄想消失的因緣,它就永遠不會消失掉。世界上沒有一個東西是沒有因緣生起,也不可能有一個東西它自動會消失掉,不可能。生起跟消失都是有因緣的。所以說我們一個人假設你隻是念佛、不對治妄想,那表示你心中有兩種力量:一個是念佛的力量,一個是對娑婆世界顛倒妄想的力量。你的心中一定兩種力量都有,除非你是聖人轉世。隻要你是一個凡夫,你兩種力量一定有。臨終的時候真妄交攻,到底是誰出現就不知道了,你的生命充滿了不確定。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完全仰仗他力的人你要好好地想一想,什麽叫做“諸法因緣生”,這個你要想一想。我們一定要很務實地麵對自己內心的世界,要很務實地麵對。第三個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這是最好的。我們一方麵能夠以心中的正念的理性的觀照、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心中的顛倒想,一方麵我們生起強烈的皈依的心、憶佛念佛,這樣是事半功倍。末法時代,心力跟佛力的結合是最穩當的方法。提出這個觀念的人包括宋朝永明大師、包括明朝的蓮池大師、包括蕅益大師都提出這樣的概念——以聖道門做基礎、以淨土門為究竟,持戒為本、淨土為歸。蕅益大師更提出了正助雙行,以念佛為正行,以波羅蜜、戒定慧為助行,強調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這三個地方的修行的好壞我們比較過以後,我們看第三段,乙三、心力與佛力結合。前言的第三段我們就正式講到心力跟佛力的結合。有三段,第一個是總述法要,第二個正式講到感應道交,第三個講到功德利益,有三段。


丙一、總述法要。淨土宗的總述法要我們看,淨土宗它的作意力就是憶佛念佛。憶佛其實是一種智慧的觀照。憶佛,要以《楞嚴經》的思想,我們在憶念佛應該是三種憶念:第一個憶念你的真如佛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因為你必須修空觀,你才能夠跟妄想產生一種脫離的作用,所以憶念真如、破妄;第二個、憶念彌陀;第三個、憶念淨土。我們這次的課程偏重在憶念彌陀產生信心、憶念淨土產生願力這個地方的觀照,我們這次的主題偏重假觀。第二個、念佛。念佛當然稱念佛名,以音聲為所緣境,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是偏重在專注力。但是淨土宗的修行是以觀照力引導專注力。


沒有一個法門是可以沒有智慧觀照的,沒有一個,隻要是大乘佛法。佛法根本思想跟外道差在哪裏?外道也拜佛,他們也禮拜他們的神明,外道也做慈善事業,那麽為什麽外道的慈善事業不能稱為波羅蜜,隻有佛教的善法、我們的布施持戒才能叫波羅蜜?因為我們在修善法我們的心態跟他們的心態不一樣。我們在佛堂掃地跟外道在掃地產生的功德是不同的。在民國初年有一個文學大師叫林語堂,他曾經做北京大學英文係的係主任。他帶一個大學部的時候,他上英文的第一堂課,他拿了一個很大的手提包進去。大家以為今天上課要發很多資料,結果不是。他拿一大包帶殼的花生。他說我們今天第一堂課不上課,大家吃花生。一個人發十幾顆,大家坐在那兒,大家吃花生。他說,我們很多人都吃過花生,但是我們不一定知道花生真實的味道。為什麽呢?因為我們缺乏吃花生的過程。他說你想把這種花生的味道吃出來,你要吃帶殼的,剝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所以帶大家慢慢把這個殼剝掉,然後一顆一顆地吃。誒,果然味道不一樣。他講完這個花生的道理以後,他說,學英文亦複如是,過程是很重要,你那一副用心、那一份虔誠的心是很重要。所以他希望大家,他說,我不期望你們英文考試有多高,但是我們希望你們盡量能夠來上課,過程是很重要。結果他上課,學生很少缺席,也帶出很多的人才。


其實他這種過程的思想正合乎佛法的概念。佛法也是強調諸法因緣生。你看佛教講因、緣、果、報,因緣是過程,果報是最後的結果。諸位知道佛教是重視果報、是重視因緣?(答:因緣)對!佛教是重視過程。同樣一件事情,你用不同的因緣、用不同的心態,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同樣一句佛號,你用顛倒妄想的心去念,跟你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的觀照來念,它所產生的加持力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麽同一句佛號進入到不同的心中,它產生無量的差別,因為每一個人他心態準備不一樣。所以,我們自己的理觀會決定到底阿彌陀佛給你多少東西。阿彌陀佛本身是一個平等的法性,他是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但是他賜給眾生的功德,每一個人是不一樣的,他可能給你一分的功德,他也可以釋放出三分的功德,它也可能給你十分的功德。有些人念佛隻有消消業障,有些人念佛除了消業障還增福報,有些人念佛的時候可以往生淨土、成就佛道。這個跟阿彌陀佛沒有關係,阿彌陀佛的心是平等的,是因為我們內心的準備不同,我們心中產生的觀照力不同,所以產生的感應的力量是不一樣的。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觀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個根本法門。念佛,這個音聲,其實它是枝末,所以蕅益大師很清楚地講出來: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你念佛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堅定的願力,那個佛號是個空殼子,那隻是消你的業障、增長你的福報,如此而已。所以,往生與否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淺深。所以我們要永遠知道,佛教什麽是根本法門、什麽是枝末法門。事相的修學,隻要是事相的,外在的因緣都是事相的、都是枝末的,你內心的狀態、你的菩提心、你內心的觀照力,這個永遠是根本法門,這個是關鍵。《法華經》是佛教最圓滿的思想,對不對?《法華經》裏麵佛陀在最晚年講的思想,最晚年講的一部經,臨滅度的時候講的。佛陀就公開地宣說,我出世的時候講了很多法門,講三皈、五戒、十善、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到底我出世的真正的目的在哪裏?佛陀出世的本懷隻有一個,主要的宗旨隻有一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就是把我們凡夫的知見把它教育成佛的知見,主要是這個目的,其它的事相的修學都是方便。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經》的時候,匯三歸一,佛陀說我所說的法門隻有一個目的,就是啟發我們內心的覺悟,就做這件事情。這個目的你沒有達到,你就沒有達到佛法裏麵真實的功德,你還是門外漢,你跟佛法隻是結緣。也就是說你修學佛法,你沒有做改造思想,雖然你也布施、你也持戒、你也忍辱,但是你跟佛法你還是不得其門而入,你還是在門外欣賞佛法,如此而已。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念佛亦複如是。你心中的依止智慧的觀照產生的信仰,相信你一定可以往生,第二個、你產生願力——我一定要往生,這個信願是很重要的。


好,我們看第二段,丙二、感應道交。淨土宗我們前麵說過它是一個他力加被的法門,所以我們必須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產生感應,就是轉他成自,把彌陀的功德轉成我們自身的功德。那麽感應的整個過程是什麽意思呢?我們看這個地方有兩段經文,首先我們看第一段: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這是一個譬喻。佛陀對感應道交先講出一個譬喻說,比方世界上有兩種人,有兩個人。一專為憶,就是說某甲他不斷地憶念某乙的好處、某乙的功德,一直希望能夠再跟某乙再一次地相逢;但是另一方麵,某乙早就把某甲完全忘得一幹二淨,他心中想其它的事。那麽某甲憶念某乙,某乙卻把某甲忘掉了,那麽這兩個人未來的因緣未來會產生什麽情況呢?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若逢”就是說彼此間都能夠聽到對方的名字、生長在同一個地方,乃至於彼此不但能夠聽到對方的名字、還能夠彼此見過麵,那麽也就是說呢,若逢而不逢;即便是“見”而“非見”,也就是說即便兩個人生長在同一個地方,比方說住隔壁,而且經常見麵,也都是當麵錯過,不能產生一種交互的感應作用。因為人跟人之間的因緣不是單方麵的過程,我不斷憶念你,你不把我當回事,我們兩個不可能產生感應。


那應該怎麽辦?二人相憶,二憶念深。“二人相憶”就是說兩個人把工作做完以後偶爾地去憶念對方,某甲偶爾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地憶念某甲。這樣的因緣也是有,但是比較淺,它會創造一生的因緣。就是說,你們兩個在一生當中偶爾地有一次兩次的相逢,然後就離開一段時間,離開一段時間以後又偶爾地相逢一兩次,又離開了好幾次。為什麽呢?因為你們兩個彼此憶念是有間斷的、不相續的,不堅固的憶念。但是,“二憶念深”,如果說某甲用一種很堅定的信仰、很堅定的願力來憶念某乙,而某乙也以很堅定的信仰、堅定的願力來憶念某甲,那麽這兩個人呢就會生生世世都在一起,“同於形影,不相乖異”,永遠不可能再分開,因為他們心中憶念的力量太強了。


那麽這樣的譬喻,佛陀到底想要講什麽道理呢?我們看第二段,請合掌: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


佛陀這個時候道出他內心的心聲——身為一個佛陀,佛陀是幹什麽呢?佛陀是“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佛陀的心安住在一切法空的寂靜當中,但在一切法空當中佛陀有種大悲的願力來憫念一切眾生,就好像慈悲的母親平等地憶念兒子一樣,如此地至誠懇切。但是,身為兒子假設離家出走,也不再憶念母親、也不想回家,那麽母親單方麵的憶念是不能構成感應的作用。反過來假設兒子也能像母親一樣地來憶念母親,那麽這樣子,母子之間的關係,多生多劫相逢在一起。


那麽這段經文講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講到佛陀的心情,佛陀對我們的心態是什麽。美國有一個總統叫杜魯門總統,他的政績做的不錯。有一天記者去訪問杜魯門的母親。他說,女士你真的是很偉大,你看你生出一個美國總統,又這麽優秀,你應該為他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他母親說,是的,我為杜魯門感到驕傲,但是我同時也為我另外一個兒子感到驕傲,我另外一個兒子在田裏麵現在正在挖地瓜。在母親的心中,不管他做總統、不管他挖地瓜,母親的心情是平等的。當然世間人他會從一種功利主義來看,但是母親的心態不會因為他有多大的福報、多大的差別而產生差別。所以,佛陀的加持力對我們是平等的。也就是說,身為一個無量光、無量壽的佛號,它對我們的加持力,其實它的本質、它本身是沒有選擇性的。名號的功德並沒有鎖定對象,這是第一個我們要知道的。


佛陀以母親的心情來做比喻,就是說身為佛陀的加持力是平等的。但是身為眾生的感應力是有差別的。這個地方的“憶念”包括什麽?主要是什麽?心中的想象!你對彌陀名號的功德的聯想。我們的想象力,諸位如果學過唯識你會知道,我們的想象力是多麽的厲害。比方說,我們同樣有福報,我們過去生修福報,但是當這種福報、善業轉成一種果報來受用的時候,它又會有不同的相貌出現。你看有些人他的福報表現在房子,他買很多房子,他沒什麽錢,他房子特別多,為什麽?因為他對房子產生一種功德聯想,他用最美好的名言來讚歎房子,所以他生命當中跟房子的法產生感應、產生一種聯係。有些人福報表現在車子,他特別喜歡買車子,因為在他的名言當中他用美好的功德想來憶念車子,所以他生生世世經常會遇到好車,他會把所有的善業往車子方向走。很多人你看他沒什麽錢也沒什麽車,但衣服特別多、名牌包包特別多,因為他心中的想象力就是把它想成功德相。所以,諸位要知道,你今生的物質哪一個地方偏多,跟你前生的想象是有關係,你對它產生美好的想象,所以當你造作善業的時候,它就往那個方向跑。你今生跟什麽人結婚、你今生會受用什麽物質,除了你的善業力以外,來自於你前生的想象,你前生打什麽妄想打得特別重,它就會出現。很多人都問我說,師父,你看我會不會出家?我都會問他一個問題,你現在靜下來,你生命當中跟不跟出家這個法相遇,那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第一個直覺會想到什麽?你說出家很不錯啊、很寂靜啊、沒有掛礙啊,出家是享清福啊,世間人是享洪福,洪福是帶業、帶有塵勞。如果你對出家法是充滿了一種美好的想象,即便你今生沒有出家,你來生一定有因緣出家,因為你用美好的想象來憶念出家法。反過來,你說哎呀,出家真是很可憐啊,在山上住很孤獨,我寧可在人群當中行菩薩道。那我告訴你,你今生不可能出家,你來生也不可能出家。當然這個沒有對錯,隻是說為什麽有些人,這個法、這個人會在他生命中出現呢?因為他長時間地憶念,他產生一種美好的想象。


我們的生命是由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出的。你前生打什麽妄想,今生就出現;你今生打什麽妄想,來生就會出現。所以我們現在必須把我們今生的妄想都就集中起來,投入到對名號功德的想象、對淨土莊嚴的想象。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當你的身口意創造一個音聲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你想象一下,你會產生什麽聯想?“我都沒有什麽感覺”——那糟糕了!嗬嗬,那糟糕了!你要相信它可以救拔你啊,產生一種救拔的聯想,產生一個往生的聯想啊。你對它沒有產生聯想,你就不能產生堅定的信仰。信仰是建立在正見的基礎,否則就叫迷信。迷信是沒有力量的。沒有一種堅定的信仰,你不能產生一種堅定的力量。有些人念佛的時候說,哎呀,我念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不會救拔我?你看——疑惑!因為你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你平常還沒關係,臨終的時候,你念佛的時候心中還存有疑根,那就糟糕了。疑根未拔,這是一個障礙。我們必須要對阿彌陀佛的名號做出很正確的想象,我們才會在臨終的時候放下一切,全心全意地一心皈命、通身靠倒,把身口意全部交給阿彌陀佛這個音聲,才會追隨彌陀的腳步走,否則你臨終的時候你就猶豫不決。所以我們是需要透過教育的,透過思想的教育,把我們很多很多妄想集中起來,一心皈命到佛號上,這個就是我們這個課的主題。我們不可能整天想著阿彌陀佛,要麵對現實生活,我們也不可能整天想著淨土,但是你必須要把對名號功德的想象、對淨土的想象變成是你內心思想的主流思想,這很重要。要大家整天想阿彌陀佛,強人所難。我們沒有成就三昧,我們每天要麵對很多世俗的事情,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你一定要把你往生淨土的思想變成主流思想,強者先牽。所以唯識學上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一定有很多妄想,但是念佛的妄想,念佛的想象,念佛不能講妄想啊,念佛的想象是最有力量的,你必須要把它訓練成是最有力量的想象,才能夠構成強者先牽,這叫帶業往生或者叫隨念往生,用強大的願力來引導你的業力。那麽這個力量的栽培當然要透過學習,聞思的學習。


這個地方就說明,感應道交,感應道交的決定權不在阿彌陀佛身上,我們這段講得很清楚,阿彌陀佛就是平等地釋放他的關懷。所以,感應道交是操之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準備、我們對彌陀名號的功德的想象、憶念。


好,我們休息十分鍾。


 


 


第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麵。丙三、功德利益。


我們上一堂課講到淨土宗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所以,我們要做的主要的是一種感應道交的力量的產生。而大乘佛法的感應道交,它是“莫向外求”,你隻要動念向外追求,方向就錯誤,這叫做心外求法。所以我們必須做好內心的準備,諸法因緣生,就是你內在的思想、內在的想象要很正確地準備好。所以在感應道交的過程當中,在經典裏麵講到兩個重要的過程。諸法因緣生,那到底什麽樣的因緣能夠創造什麽樣的功德?我們看第一段的現世的安樂,丁一、現世利益。念佛人今生能夠產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的功德,我們看經文,大家請合掌。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那麽先講出一個法說再講譬喻。說一個凡夫的心,凡夫的心當然善惡都具,但是他能夠以一種虔誠恭敬的心來憶念佛的功德,這個地方的憶佛偏重在對名號的信心,相信阿彌陀佛的名號是萬德莊嚴,他相信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定可以救拔我。而且能夠念佛,這個念佛是指能夠專注地“止”——每一句都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就是“止”,止的力量。他有這種觀照的名號功德,再加上止的安住,這個時候這個人,“現前當來”,“現前”是今生,“當來”是臨終,他可能在現生或者在臨終就能夠見到佛陀的顯現,那麽他就經常地安住在佛的光明當中。有什麽好處呢?“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一個人經常憶念佛的功德、安住在心中的佛號音聲,我們就安住在彌陀的大光明當中,我們就怎麽樣呢——不假其它的方便,就能夠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業障就打開了。講出一個譬喻,比方說一個做香的人。我們身為一個凡夫,身上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跟沉香接觸,沉香的香氣就跑到我們身上來,就好像我們身上沒有光明,但是我們經常跟光明在一起,我們身上就出現光明,這個叫做“香光莊嚴”,這個道盡了他力加被的法門。我們跟香在一起、跟光明在一起,就有香氣和光明,就好像說我們經常跟名號的功德在一起,我們就能夠沾染佛陀的功德的氣氛,這個是仰仗一種願力和信心產生的一種滅惡生善的效果。


在明朝有一個楊顯一的居士,楊顯一居士這個人在地方做一個小官,他跟他夫人兩個都學佛,但是看樣子他夫人學得比他精進。後來,這個楊夫人在三十一歲的時候生了個兒子,因為她前麵生了幾個女兒嘛,生了兒子以後她就跟她先生說,我傳宗接代的責任已經了了,我現在要好好專心念佛,希望你成全我。她先生也不錯,就找了一個空房子給她住,讓她專心地好好地念佛、拜佛。那麽楊夫人在拜佛幾個月以後,突然有一天業障現前,背後長了一個很大的膿瘡,流膿流血,看盡所有的醫生、吃盡所有的藥就是不見好,她就知道這個是冤親債主來討債。我們一般來說,修行人一旦是你真實地用功、真實地發心,你心中跟道相應的時候,我們很多過去的罪業都會提前顯現,叫重報輕受,這個是很正常,重報輕受,把三惡道的果報變成暫時的病痛顯現出來,因為它的罪業的力量被破壞了,因為你心改變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忘。這個楊夫人她真實的道心生起的時候,她把過去的業障逼出來,然後她就更虔誠地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然後回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後來有一天晚上她做夢,她夢中她看到一個大鬼拿著一個刀子要殺她。她一直跑一直跑,跑到前麵有一個很大的神放大光明,她就躲到那個尊神的後麵,結果那個拿刀的鬼就害怕。她做這個夢醒過來以後,她的膿瘡就慢慢慢慢不流膿、不流血,慢慢枯萎了,最後自然好了。這個就是她的冤親債主業障消掉了。後來再念了幾年以後,她對她先生說,我昨天做夢夢見有四個童子要來迎接我,我最近要往生。當天就在他先生的助念之下,還有很多人的護持下,安然坐化,往生西方。


所以我們講“香光莊嚴”,就是說我們今天念佛人的確能夠去分享佛陀的功德,這是印光大師說的“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欠這個人一百萬,但是我還不起,阿彌陀佛,我好好地憶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幫我們還掉了。他力法門的確是可以產生香光莊嚴,就是說我自己沒有香氣,我自己沒有光明,但是我不斷地跟佛號在一起,我就能夠把佛號的功德轉成我的功德。不過這個地方要注意,要注意一點——轉他成自,把佛陀的功德轉成我們的功德,這個地方要做一個區別。龍樹菩薩在《智度論》上說,佛陀的福德力可以轉化給我們,佛陀在無量劫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福德力可以轉化成給我們消業障、增福報,可以;但是佛陀的善根,比方說他的菩提心、比方說他的空假中的智慧,不可以傳送給我們。你說,我母親往生了,我把我的善根回向給他,話是這樣子講,但是善根不能輸送,連佛都做不到。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依止一種信仰,把我們無始劫的業障消除,這是一種什麽方式呢?比方說,我身上沒有香氣,但是我跟香氣接觸我就有香氣。我們經常一個帶有身口意罪業的凡夫,我們把佛號在我們的身口意不斷地運轉,一句彌陀念誦聽,我們一句萬德洪名的音聲在身口意運轉的時候,誒,我們的業障慢慢消除、我們的福報慢慢增長,這是一個事實。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充滿堅定的信心,你要有信心。這是第一個,依止信仰而創造現世的安樂。


再看第二個,丁二、究竟解脫,這是比較關鍵的。淨土宗的人主要目的是求往生,不是現世安樂。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我本因地,這個“我”指的是大勢至菩薩。他說他過去是一個凡夫的因地,他怎麽修行呢?他以念佛心,他以憶佛、念佛的心而悟入無生法忍,證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換句話說,大勢至菩薩在當時的修學並沒有求生淨土。但是,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但是現在是一個娑婆世界,一個障深慧淺的時代,所以他呢勸所有念佛人一定要為菩提道而產生求生淨土的決心。《阿彌陀經》釋迦牟尼佛三次勸我們往生,他的理由在哪裏?最後的流通分也說: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什麽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是精進第一的。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為了自己的波羅蜜,他可以成就一個布施的波羅蜜,為一個持戒的波羅蜜,他可以舍身命。他如此地精進,他的行力很強。你看他超越了彌勒菩薩成佛超越十二劫,彌勒菩薩生生世世做釋迦牟尼佛的老師,他發菩提心在釋迦牟尼佛之前,但釋迦牟尼佛超越彌勒菩薩先十二劫成佛,超越十二劫,主要是精進。一個那麽修精進波羅蜜的人他自己親口講出來,在五濁惡世修行是很困難的,諸位弟子你們不要走我的後塵。釋迦牟尼佛自己是在難行道裏麵、在五濁惡世成佛,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段經文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有非常懇切的開示,他說,世尊自己以他自己走過的路懇切地勸我們不要再走這條路了。三界火宅,成就無上菩提的路不是那麽容易,所以他勸我們一定要“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關鍵在於念佛要有願力,要有往生的願力。


很多人把自己的思想都用在今生的事業、今生的家庭,我想很多念佛人很少想到來生的問題,這個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你今生在修行都很少想到來生,臨命終的時候你一定非常害怕,因為你沒有做好心理的準備。一個人要經常想到來生,尤其是淨土法。我們是把今生當作通向來生的一個過程——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如果你很少想到來生,很少想到來生啊,那你臨命終會非常害怕,因為你所想象都在今生,而今生的因緣破壞的時候,你沒有做好來生的規劃,你肯定很多的掛礙、很多的恐怖、很多的放不下。念佛人要把心思慢慢地從今生裏麵抽出來,慢慢慢慢地把心的重點、重心放到來生。就像一棵樹,佛陀以這個樹來做一個比喻,樹的傾倒原理,就是說,這一棵樹,如果它平常往西方發展,把它砍斷,它肯定往西方傾倒;如果這棵樹是往東方傾倒的,你把它砍斷,它一定往東方傾倒。所以,我們心中會有很多的希望,對不對?我希望我掙很多錢、我希望我買一棟房子、我希望我的子女怎麽樣……身為一個凡夫,你有這樣的希望,可以理解。我們要麵對今生的,我們不能否認今生;但是,你不能把這個希望當作你生命的重心,否則你臨命終的時候你走不掉的。你要知道這隻是一個過程。我們必須把往生的希望是在你生命當中變成——來生的希望是你生命當中最大的希望,任何一個希望跟這個希望衝突,你能毫不猶豫地放棄這個因緣。也就是說,我們不敢奢望每一個人心中隻有一個希望,那凡夫其它生活還活不活?!但是你必須把往生的希望變成是你心中的主流,就成功了。最強大的希望!強者先牽嘛!這叫帶業往生。所以,我們除了培養一種對佛號的信仰,更重要是一種心中的願力。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所以,你平常就做好這樣心態的準備,你死亡到來的時候,你會很放心地放下今生的因緣而麵對來生。


一個人要多想想未來,不能活在過去。我們很多的心態、臨終的心念都平常要準備好。沒有一個想法會無中生有,包括往生的想法,都是你要去栽培,這叫諸法因緣生。很多人以為,我念佛、念佛,念到最後我自然會產生一種往生的願力。世界上沒有自然而生,這是自然外道才這樣講。諸法因緣生。你要用聽聞、思惟去栽培你的正念,而不是說誰會把正念送給你,乃至於佛陀都不能把正念送給阿難尊者。阿難尊者在《楞嚴經》、他被摩登伽女誘惑的時候,他就跟佛陀說
:如來有無量三昧,隨便送我一個三昧,不牢我修。佛陀說,你吃飯,我會飽嗎?我吃飯,你會飽嗎?佛陀說,身心不可相代,修行不能取代。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有兩個功德。第一個,當你準備了對名號的信仰,阿彌陀佛給你現世的安樂,消業障、增福報;(第二個,)當你有來生的願力,阿彌陀佛給你更好的東西——臨終把你帶走,帶到淨土去。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要具足兩種的心態:第一個、堅定對名號的信心,第二個、對淨土莊嚴的一種欣求好樂。那麽這兩個就是我們這次上課的主題­心態的準備:對名號的信仰、對淨土的願力。


好,我們看甲二、正文。正文當中有三段:乙一、觀佛號功德以生信心,乙二、觀淨土殊勝以啟願力,乙三、依攝心專注以立行持,信願行三資糧。


我們看信心要怎麽栽培呢?乙一、觀佛號功德以生信心。觀想佛號的功德來啟發我們對佛號堅定、不可動搖的信心。很多人對佛號的信心還是活在一種仰信。人家這麽說,我就這麽聽,他沒有真正地學習。信心,在經典上說,是來自於勝解——一種堅定的理解、殊勝清楚的理解。把疑根拔掉以後的理解。所以我們一定要透過學習。


那麽我們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提出五點來建立我們的信心。


丙一、消除業障。第一個,在四十八願的第十二願當中,“光明無量願”,清楚地講到,念佛是可以得到彌陀的光明的攝受而消除災障的。我們看經文,大家請合掌。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解釋一下。設我得佛,那麽阿彌陀佛發願說,當我得佛的時候,我身上的光明,光明有兩個,一種是常光,經常顯現的光明;第二個是放光,就是佛陀有特殊的因緣才顯現的光明,比方佛陀顯神通來破障,等等。那麽這個地方的光明指的是常光,就是佛陀身上經常性的光明。假設這個光明是有限量的話呢,它的最低的限量,絕對不能低於百千億那由他,“那由他”也是一個億,百千億億諸佛國者。一個佛國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教化的地方。


阿彌陀佛對眾生的加持,今生的加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光明的攝受。我想很多人念佛,臨命終的時候會經常看到光明,就是一種感應的力量。在《印光大師文鈔》講到一個事,他說有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他學佛不是很深,可能隻是建立在信仰的狀態,沒有達到一種真信。這年輕人他的母親往生很多年,突然間有一天他夢到他母親。他母親對他講說,我現在在三惡道當中非常痛苦,希望你到蘇州去求印光大師為我念佛誦經把我救拔。這個年輕人很孝順,他得到這個夢境以後就到蘇州去找印光大師。印光大師當時在閉關修行,但是印光大師被他的孝心感動,在關房特意地召見他。年輕人說明來意以後,老法師說,這樣子,我現在為你念佛超度你的老母親。你就跪在我後麵,你一定要記住,我念佛的時候,你聽我的聲音就好,但是你要觀想你那個聲音轉成一道光明照耀著你的母親,而且你要相信在照耀的過程當中你媽媽業障慢慢消除、功德顯現。讓他觀想他母親被光明照耀,年輕人說好。那麽印光大師就在佛堂幫他媽媽念佛,念到一段時間的時候,這個年輕人突然間看到他母親、在觀想的時候突然間看到一道金色的光明,他看到以後起歡喜心,打妄想——為什麽會有這個光明啊、這光明從什麽地方來啊……打妄想。打妄想,就忘掉觀想。等他回去以後,沒多久,他母親托一個夢,說老法師幫我超度,但是不完全,還差一點。那麽這個時候她說,你再去求印光大師,再幫我超度一次。這個年輕人第二次又去找大師。大師說,怎麽會這樣子呢,你怎麽回事呢?年輕人說,我在想的時候剛好看到一道光明,就打妄想。印光大師說,你這次再觀想,看到光明不能起心動念。後來第二次,印光大師再為他超度一次,他母親後來又托夢說,我現在完全離苦得樂了,感謝印光大師。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我們那個信仰的心是很重要。當然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也不是說經常要憶念光明,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你在念佛之前的心態準備,這叫道前基礎,教理、這種正見是一種基礎。就是說,你要深深地相信,在念佛的時候你的身心世界是進入彌陀的光明,你要相信這件事情。但是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其實,隻有聽自己的音聲,但是這個音聲當中是有信仰的,但是你不一直在觀想光明,不是這樣子。你還是聽音聲,但是你相信你進入到彌陀的光明當中,因為彌陀的本願就是這樣的。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的光明,一一光明攝受念佛眾生,攝取不舍,是這個意思。第一個,我們要做光明的信心,消除災障,這是第一個。


我們看第二段,丙二、增長福慧。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講到,我們一個人,有些人念佛他也不見得求往生,那麽即便他不求往生,他不斷地拜佛、念佛,他的福報力也不可思議。我們看經文就知道。他說,設我得佛,他方國土,“他方國土”就是說他不是極樂世界的眾生。非極樂世界國土的菩薩,聞我名字。這個“聞”我解釋一下。蕅益大師說,這個“聞”不是聽聞而已,要得到聞持的功能,執持名號的“持”。什麽叫“聞持”呢?要聽聞歡喜、具足信心,要受持不失、具足願力。就是你在念佛的時候充滿了信心而且充滿了專注力,信仰跟專注兩個結合叫做“聞”,叫“聞持”。那麽你有一定的功課,當然,既然是念力、專注力,就是說你肯定有些定課、有些成片的功夫。


那麽這個人壽終之後他並沒有求生淨土,他可能是修難行道的,或者說他臨終的時候突然間起顛倒了,沒有求生淨土,但是他所念的佛號並不會因為這樣而空過。有什麽好處呢?來生生在尊貴之家,若不爾者,不取正覺。尊貴之家,古德解釋說,第一個是有權勢之家,有權勢,做官的;第二個是有學問之家,讀書人;第三個、有財富之家。三個具足,既尊且貴,權勢、學問、財富。那麽阿彌陀佛為什麽發這個願呢?古德說,一個菩薩,他這個地方針對法菩提心的菩薩而發的,就是說你發了菩提心、你念佛,可能你本身的規劃就沒要求生淨土,或者你臨終的時候出了一點差錯,你也沒有求生淨土,那麽你在佛堂當中所念的佛號最後會有什麽樣的效果呢?生尊貴家。那麽生尊貴家為什麽呢?受到眾生的尊重,有利於弘法利生、行菩薩道。因為菩薩是要有福德力的。你看佛陀的出世,釋迦牟尼佛生在哪?生在王族家,所以他在弘揚佛法就很方便。如果說釋迦牟尼佛是生長在非常低賤的奴隸家,對他的弘法就產生障礙。


我想,其實我們也不一定要說看到來生,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注意到法師的福報力有差別。我自己的觀察啊,修密宗的、修淨土宗的這兩個宗派是最重視他力法,對不對?最強調本尊相應法。這兩個宗派的法師平均的水平,福報比較大,平均水平啊。修三論宗的、修唯識宗、觀一切法空的,福報比較差。平均啊,少數幾個特殊個案不談。為什麽會這樣呢?當然事出必有因。你想想看,觀一切法空的人,他是修自力法門。一個人經常跟佛號在一起,經常拜佛、念佛,如染香人身有香氣。你注意看,隻要是修他力法門,西藏的上師,福報都特別大,他們都是修他力法門;淨土宗的法師,尤其是經常拜佛的人。你看懺公師父,特別喜歡拜佛,他每次都要去拜幾拜。我們那個時候在齋戒協會的時候,他一到齋堂,我們在念供,念供要念十五分鍾,他老人家就在那邊拜拜拜,拜到我們念完他才起來,上去吃飯;你跟他一起出去,出去辦事,車子還沒有來,還有三分鍾,他跑到念佛堂再拜幾拜,他逮到機會就拜。你看懺公師父,諸位有些人沒有看過懺公師父,他那個身相特別尊貴。我們台灣有一個很大的企業家,是很高慢的。他有一次看到懺公師父他很自然地就拜下去。別人說,誒,你平常不是都不拜佛的嗎?為什麽拜這個法師呢?他說。我也不知道,我看到他就控製不住,想要跟他拜啊。懺公師父那種尊貴啊!他拜佛拜到一種程度,如染香人身染香氣。他整天跟阿彌陀佛的功德莊嚴在一起。所以,我們一個人拜佛、念佛,即便你今生沒有往生,佛號也不會失掉。因為佛號曾經在你的身口意跑過一次、跑過兩次、跑過三次,它留下的香氣、留下的光明我們還是可以受用,這個是佛陀說的:“聞我名字,壽終之後,生尊貴家”。


丙三、善根堅固。這是比較重要的。前麵是講福德力,這個地方講大乘的善根。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在我得佛以後呢,他方國土,這個地方也指的是極樂世界以外的國土,發菩提心的菩薩,聞我名字,這個“聞”跟前麵的一樣,聽聞歡喜而生信心、受持不失而生正念。不即得至,不能夠快速地成就不退轉的功德,於無上菩提不退轉呢,不取正覺。我們在修習菩薩道,最大的障礙就是退轉,也就是說,我們生生世世的善根不能把它累積起來,這是一個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一加一不一定等於二。你前生修得很好,你前生的菩提心、善根很強,但是你今生的善根不一定像前生一樣。理論上來說,我前生再加今生,我應該比前生更好,對不對?答案是——不是。因為我們會退轉,會退失。外在環境的幹擾,自身攀緣外境,你自身的墮落,外境的引誘,等等。但是在阿彌陀佛的發願當中,就是說,即便你不是求生淨土,那你能夠在你修止觀的過程當中兼念我的佛號,而且有一定的功課,產生成片、產生信仰,那麽在你的成佛之道當中,你的善根會比一般人不容易退轉,善根不退,你的菩提心不容易退轉。


善根在《大乘起信論》講到兩種:內善根和外善根。內善根是你的菩提心,外善根就是三寶的加持力。如果你是有誌於走難行道的話,你一定要多修皈依,修皈依佛、歸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師,因為你一定要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是增上緣,你內心的菩提心是親因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老人家,他退休以後在家裏麵靠子女的供養,可能子女對他不是很恭敬,老人家就不舒服啦,就很傷心,說我一輩子把你們養大了,長大以後吃東西還要看你們的臉色,就萬念俱灰,就跑到精舍去出家。跑到精舍以後,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用神通力來觀察,說你這個人不合乎出家的標準,佛陀說要在八萬大劫要有善根,你八萬大劫都沒善根,出家也沒有用,空過了,浪費信施、不能成就聖道,所以僧團就拒絕他的出家的要求。他就很傷心,在那邊哭啊。那麽在精舍門前哭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剛好回來。當然,佛陀就明知故問,說你為什麽哭呢?他就如是如是地報告。佛陀說沒關係,他們不剃度我親自為你剃度。釋迦牟尼佛親自為這個老者剃度,但是沒多久他果然證得阿羅漢果。弟子們就疑惑啦,說他沒有善根為因,雲何會證得阿羅漢果呢?佛陀說,你們阿羅漢隻看到八萬大劫,他在八萬大劫之前曾經做一個樵夫,去山上打柴的時候,遇到老虎的逼迫,跑到樹上,老虎在搖晃這棵樹的時候,他很緊張,念一句“南無佛”,他跟三寶結下緣,他今生能夠遇到三寶而出家,就是外善根強。他缺乏內在善根的菩提心,但是他有外善根,雖然他的出家的動機不是很正確,為了受到家裏的刺激,不是出於菩提心,但是起碼他外善根強。諸位想想看,諸法因緣生嘛,對不對?為什麽他在精舍哭的生活,佛陀剛好回來?我們在外麵哭的生活,佛陀就剛好不回來?


這就是說,蕅益大師說,佛陀跟眾生的因緣的確是有親疏淺深的差別。你看阿難尊者跟佛陀的緣特別深,阿難尊者生生世世跟著佛陀。那這個因緣是栽培的。就是說,你今天你遇見佛陀,你就跟他緣深嘛。你緣深,他要救拔你就比較容易嘛,就在這兒。你跟佛陀沒有緣,就糟糕了,他沒辦法救拔你。你生生世世生長在沒有佛法住世的地方,你怎麽修學呢?即便你善根深厚,你頂多做一個緣覺。所以我們在栽培內善根,也要栽培外善根,跟三寶結緣。那麽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憶念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有這個願力——“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你能夠成就善根不退轉。


到這個地方的名號都是偏重在現世的增福報、增長善根,這以下兩個願就很重要,牽扯到往生的問題。丙四、十念必生。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願在四十八願中特別重要,善導大師說是“願中之王”。因為有四十八願的十念必生,使令淨土法門構成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至文殊普賢、下至五逆十惡,全部都能夠收。為什麽?因為有第十八願,使令淨土法門的門庭變成特別的開闊。因為解釋第十八願善導大師解釋最為深入,我們就引用善導大師的思想。


善導大師把這段願分成三段:根基、法門跟利益。我們看這個願所攝受的根基:設我得佛,十方眾生——這個地方是本願所攝受的根基。什麽叫十方眾生呢?善導大師說是——罪惡生死凡夫,就是我們一般這種顛倒眾生。有時候遇到好的因緣,善念起現行造善;有時候遇到染汙的因緣的刺激就開始造惡。所以我們內心當中善惡具足,而且惡法多於善法,叫做罪惡生死凡夫,就是我們一般的顛倒眾生,跟著感覺走的。那麽這個地方是本願所加被的根基。


這個眾生修三個法門: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善導大師把這三個法門偏重在“至心信樂”。他說這個“至心信樂”就是一種決定的信心。念佛的時候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有決定不可動搖的信心,善導大師給它一個名稱叫做“順從本願”。就是你的那一念明了的心可能有很多的妄想,但是你的種種妄想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能夠把所有的妄想都集中起來而順從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你能夠對阿彌陀佛的佛號通身靠倒。那麽這個信心包括什麽內涵呢?包括兩個內涵。第一個,你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久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的因緣。那麽我們深深地相信我們是生死罪惡凡夫,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我們不可能出離,不管我們每天拜多少拜的佛、修多少的止觀,我自己沒有這個力量來出離,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相信阿彌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這叫順從本願。順從本願的標準就是你平常可以打妄想,可以打妄想,但是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就不能打妄想!當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還打妄想,說——哎呀,我業障深重,阿彌陀佛是不是可以救拔我?——你沒有順從本願,你順從你的妄想!即便有妄想你也不能順從,不隨妄轉。也就是說,當佛號、你的本尊功德沒有現前的時候,你打妄想,可以理解;但是當佛號、你的本尊功德在心中出現的時候、阿彌陀佛的音聲在你的身口意出現的時候,你的心隻能夠順從一個東西——就是彌陀的功德,其它妄想都不能再順從。你有這麽一個強大的信念,再加上“欲生我國”、加上臨終的十念,當然這個“十念”是相續的功夫。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個地方的“五逆”、“誹謗正法”我們解釋一下。“五逆”是指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誹謗正法”就是誹謗大乘的佛法。但蓮池大師說,即便你五逆、誹謗正法,如果臨終之前能夠懺悔而斷相續心,必得往生,因為懺悔則清淨嘛,這是約著沒有懺悔來說的。


所以在這段經文當中,善導大師以“至心信樂”來帶動我們的帶業往生。也就是說,往生的人有兩種人,一種是念到淨業成就、業淨情空。第二種人是隨念往生,臨終的時候仰仗對彌陀名號的強烈的信仰而順從本願,臨終的時候各式各樣的妄想現前,他都不理它,隻有順從心中的佛號,相信阿彌陀佛一定可以救拔我,把我救到淨土去,依止這樣的信願而把生死罪障凡夫把他帶到淨土去,隨一種強大的念力,就是本願的主要內涵。


我們看下一段,丙五、臨終接引。下一段就不一樣了。前麵的十念必生是偏重在信仰的修學。那麽這個地方的臨終接引這個人是比較偏重在智慧的觀照。我們看經文,大家請合掌。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這個地方的“十方眾生”是約著大乘的菩薩,這個地方主要還是約著凡位的菩薩。這個菩薩他做了三件事:第一個、發菩提心。菩薩的發心有兩種,第一個緣眾生苦而發心,這種是悲增上菩薩。他為什麽行菩薩道?因為他緣眾生苦,這種人大部分來說會比較偏重在做慈善事業,在佛堂裏用功的時間少,相對少。第二個是緣佛道的功德而發心。看到佛的智慧、看到佛的神通起歡喜心而發心,這種人一般來說,他屬於智增上,他會花比較多的時間來研經典、增長智慧,他會花比較多的時間在佛堂做功課,而少在外麵做義工。總而言之,悲增上也好、智增上也好,總而言之,這個人發了菩提心。他不但是有心中的願力,他還付諸行動,在他生命當中隨緣盡份、修諸功德——布施的功德、持戒的功德、忍辱的功德、各式各樣的功德。那麽他修這麽多功德以後呢,他最後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菩薩是要成佛、要度化眾生,但是這個菩薩他很務實地觀察到時值五濁惡世,這個時候多諸障礙、多諸退轉,所以他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那麽這個人臨壽終的時候,假令阿彌陀佛不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位菩薩現前來安慰開導、增加其正念、乃至於把他接引到往生的話呢,不取正覺。


那麽這個地方就說明往生的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三業專修的,第十八願。其實淨土宗的修行的派係分兩種,一種是善導大師提倡的身口意三業專修的,他主要思想來自第十八願——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另外一個是強調圓修的思想,包括永明延壽大師、包括蓮池大師、包括蕅益大師,強調圓修。圓修他就必須以正行跟助行兩個配合,以信願持名為正行,以戒定慧為助行。


總而言之就是說,不管是專修也好,是圓修也好,我們在念佛的時候,你心中要有種堅定的信仰,你要相信名號的功德能夠有消除罪障、增長福德、善根堅固、十念必生、乃至臨終接引,你才能夠把你那念妄想的心很真實地靠在佛號上。你有一分的信心,阿彌陀佛相對給你一分的加持力;你有三分的信心,他可以三分的加持你;你有十分的信心,阿彌陀佛給你十分的功德。所以,我們自己的準備是很重要。因為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麵的,所以我們在平時你一定要訓練你的心跟佛號一種很深的因緣,你臨終的時候佛號提起來,你真的會跟佛號走。我告訴大家,你臨命終提起佛號的時候,妄想一定會現前。你在臨終的時候肯定有佛號的音聲,有人幫你助念,但是也會有平常很熟的妄想,你的親屬、你所熟悉的子女……很多很多的所緣境,七八個都會同時現前。你到底要跟哪一個妄想走?你平常就要做好準備,因為每一個跟你的感應力量都很強,都很強,而且你沒有第二次選擇的權利。你一旦“瞥爾情深,三界枷鎖,萬劫纏繞”——蕅益大師說的。你臨終考試隻能考一次,你念頭一動就投胎了,投胎以後,你就要為你臨終時候錯誤的選擇付出幾十年生老病死的代價。你隻要選擇錯一次,就再來一次。當然為什麽有些人選擇對、選擇錯呢?平常的栽培。我們必須把佛號把它當作是本命元辰。當我們不提佛號的時候,打妄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當佛號現前的時候你還打妄想,這件事情淨土宗的人不應該!你沒有順從佛號的音聲。佛號都現前了,你的皈依境現前,你還打妄想,表示你的心態準備不夠。我們要訓練成——我們不提佛號的的時候我打妄想,因為生死凡夫哪有不打妄想的?!但是佛號現前的時候,我的心就知道,這是我的皈依心,我一定要遵循佛號的聲音、遵循佛號的腳步走。打佛七就是什麽——跟著佛的腳步走,不要跟著妄想。我們不能要求大家念很多佛號,但是我希望大家要對佛號產生強烈的皈依的心,這是很重要的。你這樣,臨終的時候,你很多妄想現前,佛號現前,你才能做正確的選擇。你在平常要做出很多很多正確的選擇,你平常都選擇跟佛號走,你臨終才會選擇跟佛號走。諸位知道嗎?這叫做等流性。如果你平常都選擇跟妄想走,你臨終的時候就跟著妄想走,這叫做等流性。當然,你現在調整還來得及,在死亡到來之前,我們都還可以調整我們的心態。所以應該怎麽樣調整呢?你要不斷地聞思,你要跟自己溝通。佛法的觀照就是跟自己溝通。你不要跟著妄想走,你看我們付出的什麽樣的代價——生老病死,我們得到了什麽?我們跟著佛號走,我們有種種的功德莊嚴,下一堂課我們會說。你必須要去說服自己,改造你的思考模式,用智慧來化解你的顛倒。你不能強迫你念佛,諸位知道嗎?強迫是沒有用的。說你一定要念佛,不能念要他念——不可以的!你要用你的智慧來引導你,好好地溝通,跟你的妄想溝通,這才是究竟之道。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提出了五種的觀想,你要慢慢慢慢地去消化這些法義,然後把你的妄想慢慢化解,慢慢地對阿彌陀佛建立起一種皈依的心。這個是我們講的第一個——思惟名號的功德、建立堅定的信心。好,我們今天上到這裏。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第五講


《淨心與淨土》。諸位法師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麵。乙二、觀淨土殊勝以啟願力。我們大智慧的佛陀在經典當中對我們凡夫的生命現象講了一個非常清楚的譬喻,他說我們凡夫的生命就是什麽呢?就是“恒轉如瀑流”。瀑流就是一個流動的水流。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個流動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它也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這個水流有什麽樣的特性呢?佛陀說有兩個特性,一個是恒,一個是轉,恒轉如瀑流。什麽是恒呢?就是水流是恒常相續的,它不會停止。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我們未來有無量的生命要麵對,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一定會有來生、還有來生、還有來生……有無止境的來生在等待著我們,這個叫做“恒”——生命是不可能停止的。第二個、“轉”,生命是變化的。我們的來生跟今生不會長得一樣、思想也不會一樣,會有變化。這樣的一種相續變化的水流,到底它背後的力量是什麽在推動?是什麽力量來決定它的方向呢?在經典上說是兩種力量來決定我們生命的水流,第一種是我們所造的業力,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惡的業力,它會引導我們的生命水流它往天上去或者往三惡道去,業力不可思議。第二個就是我們內在的思想,而思想是主要因素。這個思想,在唯識學上講到思想的時候,特別是講到我們心中的思心所,就是我們的願力、我們的希望。希望帶動了我們生命的行為,也就推動我們生命的水流,在六道裏麵得果報。所以,我們看到我們生命的整個核心力量,最主要的力量就是我們心中的希望來引導著我們生命的整個相續跟整個變化。為什麽我們從小願意去讀書?因為我們心中有希望。為什麽我們願意去工作?因為我們對生命有所期待,也是一種希望。這樣的希望是從什麽地方來呢?在佛法上說是從“觸”,觸、作意、受、想、識。我們過去所經曆的生命的經驗而來。你小時候的經曆、你前生的經曆產生很多的感受,特別是快樂的感受,快樂的感受會帶動希望。你過去曾經吃過一個東西,產生快樂的感受,你對這個東西會對未來產生再一次出現的希望;你遇到某一個人,這個人給你很大的快樂,你對與他的再次相逢充滿了希望;我們過去曾經住過一棟房子,這個房子給我們很多的快樂,我們對於這種房屋的執著會產生一種希望。所以我們凡夫的希望是從我們對於生命經驗的感受,這種快樂感受的點點滴滴的累積而產生一種堅固的希望,也就因為這種希望推動我們去造很多很的的業力。所以我們的生命是我們自己心中的希望創造出來的。


在禪宗有一個很有名的公案,叫做野鴨子的公案。禪宗的大德馬祖禪師帶著他的徒弟百丈禪師在山中經行,這個時候眼前有一群野鴨子在前麵飛過去。百丈禪師動了一個念頭,就看了一眼。馬祖禪師看到這個機會,機不可失,因為禪宗的教育都是機會教育,它不立文字,抓住當下的因緣來啟發他的悟性。他就問百丈禪師說,剛剛是什麽東西啊?禪師說是一群野鴨子。它們到哪裏去了呢?百丈禪師說,它們飛過去。他說飛過去的時候,百丈禪師又往那個鴨子的方向又看了一眼。馬祖禪師立馬抓住他的鼻子,說,真的飛過去了嗎?結果百丈禪師開悟了,大徹大悟。這個公案是什麽意思呢?野鴨子是我們所經曆的一種經驗,經驗佛法叫所緣境,他麵臨的一個人事的一個所緣境。當時百丈禪師是有動念頭,仁者心動;馬祖禪師沒有動念頭,他用平常心看野鴨子。當時百丈禪師仁者心動,他念頭一動。我們念頭一動,帶動你的感受,帶動你的想象,留下一種希望的力量。也就是說,這個公案就是說,即便這個野鴨子飛過去了,但是在百丈禪師的心中,他心中的鴨子還在。所以,馬祖道爺說,這個鴨子真的飛過去了嗎?表麵上的鴨子是飛過去了,但是心中的鴨子還在,你還執著在那個影像。


這個公案到底告訴我們什麽事呢?我們從小到大經曆了很多很多的人,遇到很多很多的事,而這樣的人生經驗都累積成一種我們心中的妄想、而累積成一種希望,有些人為什麽他願意賺錢去買房子?因為他心中有希望,他過去曾經有這樣的快樂感受的經驗;有些人為什麽他賺了錢,他辛辛苦苦賺的錢去買車子?因為他對車子有所期望;有些人為什麽願意去買包包?因為他對包包有希望,他曾經有這樣的快樂的經驗。那麽這樣子的希望有什麽問題呢?最嚴重的問題是貪戀娑婆。所有的希望,我們一般人的希望都沒有離開三界的五欲的快樂,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而這樣的快樂感受、這樣的希望,卻是我們日常生活、從小到大、從每一生的經驗累積起來的一種生命經驗,所以我們會產生一種堅固的執著。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曾經經曆過,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站在淨土宗的角度,對三界的希望是往生淨土的最大的敵人。畢竟我們在三界流轉太久,就像古人說的,在三界裏麵的一棵草、一塊石頭都跟我們有深厚的感情。這就是為什麽臨命終的時候我們容易起顛倒,因為我們累積了太多的感受,累積了太多的對三界的希望——貪戀娑婆的希望、貪戀娑婆的感受。即便每一次的受生我們都受盡了老病死的折磨,即便我們每一生的生命都如此地疲累,但是我們還是願意一次一次地再來投胎,因為我們對於三界還是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希望。那這怎麽辦呢?當然你如果說繼續想要輪回,這個就不用去處理,你隻要積集善業就夠了。但是當你開始想要求生淨土的時候,這個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而且是最難處理的問題。古人說一句話:念佛法門——念佛容易信願難,特別是畏願力,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我們要把對三界的那種五欲的希望轉成對淨土的希望,這個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你轉不過來你就不可能往生。即便你把佛號念得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因為你對三界充滿了堅固的希望、堅固的愛取,你就離不開十二因緣的生死的業力。


怎麽辦呢?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要改變我們心中的希望,隻有一個方法:你必須生起智慧的觀照。我們前麵說過了,用空假中的三觀來調伏你的希望、來轉變我們的希望。我們前兩天講得很清楚,第一個一定先修空觀。我們一開始要看到我們的本來麵目。我們一般人流轉在三界太久了,我們在三界的因緣當中打滾太久,我們很多人已經“忘知來時路”,我們從什麽地方來?已經不知道了。這個小孩離家出走以後在外麵打滾,他忘了他的家在哪裏。古人說太久地在三界裏麵打滾,忘知來時路。你從什麽地方來?我們已經沒有印象了。所以我們首先一定要看到生命的本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也就是說,即便我們經曆了很多的生命經驗,它感覺是這麽的真實,沒有錯!三界曾經給我們很多的快樂的感受,但是我們從本性來看,這些都是如夢如幻,我們內心當中本來沒有感受、本來沒有想象、本來沒有希望。從本來無一物當中,我們就可以慢慢慢慢達到一個無住的境界,這個很重要。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不能否定因緣的存在,隻是我們執取的心。所以空是空掉內心的執著,我們對於那種曾經經曆過的快樂的感受慢慢地鬆脫,我們告訴我們自己——我們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麽?憑什麽說我們今天是一個具足很多很多煩惱、具足很多很多顛倒妄想的眾生能夠成佛呢?因為這些都是不真實的,因為“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所以從空觀的智慧當中我們告訴我們自己,回歸到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生命是本來清淨的,本來沒有感受、本來沒有想象、本來沒有希望。這是第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先把生命歸零,然後再重新出發,否則我們不能夠抗拒過去的欲望的幹擾。


第二個,假觀。假觀就是我們這次上課的重點。首先,我們在修假觀第一個產生對名號的信仰、產生信心。念佛人你的整個成就、你的過程完全靠佛號的帶動。所以我們對佛號要建立非常密切的關係,要把它當本命元辰,通身靠倒。你要不斷思惟名號的功德,這個我們上一堂課講得很清楚,它能夠給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它可以給我們來生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對名號的皈依——這個是第一個假觀。第二個就是淨土宗的重點——對淨土的依正莊嚴要產生一種堅定的願力。淨土宗的願力很難生起,為什麽?因為我們沒有一個人去過淨土,我們人生沒有這樣經曆過。誒,釋迦牟尼佛,你帶我去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看一看,我再決定要不要去。不可能嘛!你要去了,那你就可以自在了。所以難就難在它完全是靠想象,就是如理作意。我必須很清楚地告訴大家一個思想——我們不可能往生到一個,或者說,我們不可能投胎到一個你完全陌生的地方。很多人念佛念了很久,你問他說淨土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相貌,他講不出來。這個是一個非常不吉祥的事情,因為你不能產生一種功德的想象,你不可能產生強大的意樂,你就不能抗拒對三界的貪愛,因為我們本身對三界就有貪愛。如果你對淨土的功德還是如此地陌生,那你幾乎是往生沒有希望。因為我們對一個陌生的東西不可能產生強烈的願力,不可能!所以產生一種正見、勝解是很重要。我們講過了,淨土在十萬億佛土外,我們不可能經曆過,所以我們必須靠聖言量的學習、佛陀的開示,從這個地方慢慢慢慢告訴我們自己淨土法門是什麽相貌,讓我們產生功德的聯想、功德的想象,從功德的想象當中建立對淨土的願力。因為你隻有念佛,沒有願力,你的佛號是人天福報。所以我們前麵建立了對名號的信心以後,接下來是整個淨土宗的主軸思想——建立對淨土的願力:我一定要往生。“我一定要往生”,它的關鍵在哪裏呢?你對淨土的功德要很清楚地了解,很清楚地了解。


好,這以下我們開始根據佛陀的經典把淨土的功德這堂課跟大家做一個介紹。乙二、觀淨土殊勝以啟願力。來帶動我們往生的願力。


首先我們看第一段。我們有八段,首先我們看第一段,丙一、遠離惡道。就是在四十八願裏麵的第二個願——不共惡道願。大家請合掌,我們看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複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這個願它是說,阿彌陀佛在成佛以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國中的天跟人——極樂世界是沒有六道的,它隻有兩道,要麽是天道、要麽是人道——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跟天,他一旦壽終之後,在他的未來生命當中,假設他又到了三惡道,到地獄餓鬼畜生的話呢,那麽佛陀不取正覺。淨土的殊勝也就是說,當你往生到淨土,你隻要去過一次淨土,在你未來的生命當中、在你成佛之道當中,你永遠不可能到三惡道去了。所以從淨土回入娑婆的眾生,他的生命隻有兩種選擇,第一個他做人,第二個他做天,不可能到三惡道去。


三惡道的過失對我們修行人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想隻要是有誌於菩薩道的,不管你是淨土門、不管你是聖道門,三惡道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有兩個大的過失。第一個,它是極大的痛苦。在地獄裏麵刀山油鍋的痛苦,在宗大師的開示當中說,地獄的痛苦就好像人間的一個人,你用三百隻刀矛同時砍殺他的身體,三百隻刀矛,這樣子用三百隻刀矛砍他的身體,還不及地獄的痛苦千萬分之一。所以它是一個很痛苦很痛苦的過失,極度的痛苦。第二個,它會造成善根的隕歿,這個是很嚴重的。我們娑婆世界也會有些痛苦,但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痛苦往往會啟發我們的慚愧心、啟發我們出離脫離的道心,所以娑婆世界的苦其實是有正麵的力量。所以佛陀第一個講苦諦,主要是勸勉我們產生出離。所以,人間的苦是有正麵的道心的啟發,但是三惡道的苦卻不是這樣。你在刀山油鍋痛苦的時候,你的善根慢慢地消失、慢慢地消失,慢慢地隕滅掉。也就是說,即便我們有兩個人或者三個人同時受菩薩戒,如果有一個人不小心墮落到三惡道去,他再出來的時候,他過去所發的菩提心、他所聽聞佛法的善根,麵目全非,受到很大遮障。所以經典上說,從三惡道出來的人,身心暗鈍,特別地愚癡。要經過長時間地慢慢、慢慢地把這個暗鈍相化掉,才能重啟他的善根。所以你一旦到了三惡道去,你就跟你同發菩提心的同梯的人落後一大節。所以這個是八難之一,八難當中以三惡道為最嚴重,因為它的障道力量最強,它比六根不具足的、盲聾喑啞的、眼睛看不到的、耳朵聽不到的人,善根的傷害更為嚴重。


我想我們現在可能很多人對我們過去生的三惡道都沒有印象。在印光大師說,末法時代我們是很容易墮三惡道的,他說“易墮難出,出已還墮”。就是說我們娑婆世界因為到了末法時代,第一個煩惱粗重,因為我執、我見很重,遇到環境刺激的時候就產生煩惱的活動,就造業。所以說,當我們凡夫修行的時候,尤其在末法時代的時候,我們到了極樂世界的淨土去,我們即便過去還有三惡道的罪業,但是它已經不能得果報了,這是彌陀本願的攝受,第一條——遠離惡道。所以在《阿彌陀經》當中說,“極樂國土,無有眾苦,但有諸樂”。其實“無有眾苦”在經典的解釋、在古德的解釋當中,它主要是遠離惡道的痛苦,因為這種痛苦是有過失的痛苦。


我們看第二個,丙二、國土莊嚴。前麵是約著離苦,這以下是約著, 得樂,依報的國土的莊嚴。這個出自第二十七願,一切嚴淨願。我們看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辯其名數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就是在我成佛以後的國土是什麽樣呢?國中天人,這個地方講到正報的身心;一切萬物,這講依報的國土。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是怎麽回事呢——嚴淨光麗,形色特殊。“嚴”是一個總說,無量無邊的莊嚴。莊嚴當中開出三個條目。第一個是“淨”,清淨而不雜染。第二個是“光”,光明而沒有黑暗。極樂世界是沒有晚上的,因為它每一個寶物都是放光。第三個是華麗,美麗而不醜陋。而且它的形狀、顏色特別地殊特,殊勝奇特,為世間所無。它是整個造型精純微妙,不但不能用口業來描述,乃至不能用心思來加以測量,是不思議境。其中眾生,這個地方也包括了在極樂世界這種三乘的聖賢,這些三乘的聖賢即便得到了菩薩的天眼通,在極樂世界受用這個果報的時候,他用心思去明了分別極樂世界的國土,或者用口業來稱述它的名稱、數目都是不可得。我們到極樂世界,我們沒辦法去評論那個世界的好壞,因為那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功德境界。不可思議當中,其實在蕅益大師的《彌陀要接》他把極樂世界的國土莊嚴,比方說國土莊嚴包括寶樹樓閣——住處莊嚴,還有我們的身處的——池水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的莊嚴,乃至於種種的大地的莊嚴。極樂世界的莊嚴,蕅益大師把它分兩種,第一個是殊勝,第二個是微妙。殊勝就是說極樂的國土,它每一個釋放出來的五塵,我們接觸以後會產生安樂,比方說光明相、香氣、音樂,我們在接觸的時候產生安樂;第二個,極樂世界的國土會產生一種解脫的力量——聞是音者,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國土莊嚴代表什麽意思呢?代表了極樂的國土它不是一個業力所成就的國土。這個地方我們在研究淨土一定要清楚。很多人他不了解淨土。他說,極樂世界黃金鋪地,住的房子都是七寶所成,那我們到那個地方就是貪圖享受。這個思想是錯誤的。極樂世界的莊嚴,即便它是七寶所成,關鍵在哪裏呢?它是彌陀的法身變現出來的七寶,它不是我們凡夫以一種有所得的有漏心去造善業而產生業感的七寶。我們有漏的業力造成的七寶,我們接觸的時候會產生貪愛的心。但是佛菩薩的那種功德力所變現出來的那種法界,那是會產生我們念佛、念佛、念僧之心。這個叫做定自在所生色,就是佛菩薩的三昧力所變現出來的一種色法,不是業果色,叫定果色。比方說佛在世的時候,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大富長者叫做瞿沙長者,瞿是瞿曇的瞿,沙是恒河沙的沙。這個長者雖然福報很大,但是他有兩個過失:第一個,他高慢心很重,看不起貧窮人,第二個,他貪圖享受。雖然他有善根,但是他一看到很多的精舍都是很樸素、很破舊,所以他剛開始對佛法不能生起恭敬的心,反而他看到外道婆羅門的宮殿裝點得非常莊嚴華麗,反而啟發他的歡喜,所以他信奉了外道。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有一次在神通道力的時候,有一次他觀察到這個瞿沙長者即將因為他的邪知邪見、毀謗三寶的口業要墮落到三惡道,命即將終了。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就等待機會,剛好瞿沙長者要去辦事,他剛好要經過祇桓精舍。這個時候,目犍連尊者他就以神通力把祇桓精舍變成一種宮殿樓閣,非常莊嚴,而且在祇桓精舍的旁邊又放上很多寶鈴,放出美妙的音樂,中間坐著佛陀,旁邊又變現出很多很多的天女拿著扇子在扇風。瞿沙長者經過的時候,他一看,哎呀,這麽美麗的宮殿是從什麽地方來呢?他從來沒有看過,起歡喜心。他就到裏麵去,看到中間佛陀光明巍巍,旁邊很多人在侍奉他。他就向佛陀禮拜,禮拜的時候他就向佛陀說,偉大的聖人,你如此地光明,我感到非常歡喜,你可不可以在明天來到我家來應供?他就起歡喜心、恭敬心。這個時候,佛陀說,可以。第二天佛陀就帶領著諸位比丘到了長者家去應供。應供以後,佛陀為長者開示,結果這個長者聽了以後起歡喜心,就當下證得初果。


這個地方是說什麽意思呢?就是說,當我們去接觸一個物質世界的時候,除了它的相狀,它的本質特別重要,本質!為什麽我們在娑婆世界看到黃金鋪地,我們就起貪愛?因為它的本質是有漏的。我們在造善業的時候我們是用有所得的心來造善業。那麽極樂世界的國土它的本質是一種菩提的願力,我們在受用阿彌陀佛的國土的時候,是阿彌陀佛發了菩提心以後所修的六波羅蜜所莊嚴的國土,所以它每一個寶石的背後就是菩提心的攝持。所以我們在受用國土的時候不但是有安樂、而且解脫,因為它都有彌陀的菩提的本願在那個地方攝受著我們。所以這個地方,國土的莊嚴包括有安樂的功德跟解脫的功德。我們在娑婆世界,它的世界是對立的,我們要知道它是對立的。因為我們凡夫是執著麽,它是對立的。所以你看,我們的善根跟福德是對立的。有善根不一定有福德。你花很多時間去修福報,你就沒有時間來聽聞佛法,善根相對薄弱,智慧相對少;有智慧的人福德就會受到影響,因為你花很多時間修智慧,福報就會不足,有善根不一定有福報。極樂世界的善根跟福德是一體的,它是一種一真法界。所以我們要知道,印光大師說,往生淨土是怎麽回事?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我們的有漏身心世界到了彌陀的大功德海,它的佛法界是一真法界的,沒有對立的世界。當我們看到極樂世界福報的時候,我們要同時想象那個地方有無漏的戒定慧的善根、有菩提心的善根在那個地方。所以我們到極樂世界八功德水去泡溫泉的時候雖然是一種福報的享受,但事實上也是把彌陀的善根得到一種受用。所以極樂世界的法寶跟善根是一體的,因為它是一真法界,這個地方我們在研究極樂世界國土莊嚴的時候,我們要把它弄清楚。


看丙三、衣食自然。我們看經文,請大家合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若有裁縫染治浣濯者,不取正覺。


前麵是講到整個依報的國土,這個地方是講我們極樂世界日常的受用。日常生活的受用,所謂的衣食的受用。設我得佛,國中天人——這些國土的眾生,心中希望得到身上的衣服,這個時候,隨念即至,隨著心中的希望,一起心動念馬上出現。如佛所讚,應法妙服,自然在身,出現什麽衣服呢?正如佛陀所稱歎的這種如法莊嚴的衣服,自然穿在身上。也就是說,它不需要經過裁縫——裁縫就是決定布料的大小;染治——決定布料種種的顏色;浣濯——穿過以後還要洗滌。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思食得食、思衣得衣的境界。


這段經文我想我們要注意四個字,極樂世界的受用啊,我們前麵講國土莊嚴,這個地方講受用——“隨念即至”。這四個字你懂了以後你大概可以知道極樂世界是怎麽個受用,它的平常的吃穿住是怎麽回事。隨念即至,我們一般叫“心想事成”。在我們凡夫的世界,我們聚集很多的善業,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你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但是我們這個安樂的果報是不能得自在的。你不是說你心想事成,不是這樣的。我們凡夫的安樂是帶有障礙的。你福報很大,但是不是你說了算。你看我們曆史上很多皇帝,他貴為皇帝,他很多事情都不得自在。所以我們凡夫的福報是不得自在的福報,沒辦法隨念即至、你想幹什麽就幹什麽,不是這樣子的。一個功德要達到隨念即至、心想事成,除了你的善業以外,在佛法的道理上說,還要有正念力,還要有戒定慧的波羅蜜的功德。即便你不是聖人的這種波羅蜜的正念,起碼你要達到一種凡夫的正念,戒定慧的正念跟善業的結合。我有一個師兄弟,那個時候我們兩個住隔壁,他住在隔壁的茅棚,我住在他的旁邊。他一天拜阿彌陀佛拜三千拜,他發心閉關三年,每天拜三千拜。拜到第三年的時候,有一個特殊情況出現。他心中動一個念頭,比方說他想要一個鋼杯,過沒幾天就有人送鋼杯過來,他需要一個枕頭,就會有人送枕頭過來,就是心想事成。後來他把這個事跟我講,我說,你不要動這個念頭,你動這個念頭以後,你以後念佛的善業力還有觀照力,完全落入人天果報。所以一個人能夠達到隨念即至,那是一種善業跟修行的善根的結合。所以,極樂世界的受用,它那個福報力是得自在的,就是隨念即至,那麽這個地方也包括了整個善業跟正念的結合,衣食自然。


我們看第四段,丙四、身心安樂。前麵的衣食自然偏重在一種外在的享受,身心安樂是偏重在自身的色身的受用。我們看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在極樂世界的天人,他的色身所受用的快樂,假設比不上漏盡比丘,則不取正覺。“漏盡比丘”我們解釋一下。“漏”指的是我們內心的煩惱,見煩惱跟思煩惱,見思煩惱,就是我見跟貪嗔癡的思惑的煩惱。這個指的是誰?阿羅漢的比丘。阿羅漢的比丘他把煩惱調伏以後,他進入到一種滅盡定,在滅盡定當中他承受一種寂靜的快樂,就是快樂當中帶有寂靜,安穩的快樂。在這個地方,極樂世界的色身,他的快樂是安穩的,強調是一種無漏的快樂。


我們娑婆世界的快樂是不安穩的,因為它在快樂當中會產生一種放逸的過失。佛陀在經典上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大富長者,這個大富長者用很多很多的牛奶去燒烤,把牛奶燒烤成很香的酥油,然後把很多的酥油盛在一個很大的甕裏麵,很大的罐子裏麵,然後把這個罐子放在一個很高的倉庫。有一隻老鼠,它饑餓得很厲害,它就慢慢爬、慢慢爬,花了很多的時間爬到那個倉庫,也爬到那個很大的罐子上麵,就跑到酥油裏麵吃酥油。它想說,你看,從地上爬到倉庫,從倉庫又爬到罐子裏麵去,花了很多精神體力。但這個老鼠一吃到酥油的時候呢,它就不自主地放逸、貪求,結果它吃太多,爬不出來,就死在那個酥油罐子裏麵。佛陀講這個故事的比喻就是說,我們凡夫亦複如是。我們在六道輪回當中,我們在娑婆世界遇到痛苦的刺激的時候,我們起慚愧心,開始布施、開始持戒、開始忍辱,積集善業。積集善業之後,好不容易依止這樣的善業力得到安樂果報,我們開始就放逸,放縱六根;然後在放縱當中,所造的事業、所創造的安樂果報就開始造殺盜淫妄的業力,然後來生又到三惡道去受苦。所以我們娑婆世界的安樂是會帶動煩惱罪業的,是一種不安穩性的,是引生放逸的。極樂世界的身心是安穩快樂,快樂當中帶有安穩的力量,猶如漏盡比丘,而且是超過漏盡比丘。也就是說,娑婆世界的快樂是一種輪回力量,極樂世界的快樂是一種菩提性的,有有漏、無漏的差別。


到這個地方,都講到極樂世界的安樂,包括離苦、包括得樂;後麵四條就講到它的解脫的功德。好,我們休息十分鍾。


 


 


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八麵,丙五、聞法歡喜。我們在思維、觀察極樂世界的國土的時候,我們分兩部分來觀察,一個是極樂世界的安樂道,第二個是極樂世界的解脫道。極樂世界的正報的身心跟他所受用的整個外在環境是安穩快樂的,他沒有痛苦的感受。這種安穩快樂基本上不同於娑婆世界的地方有兩個差別。第一個,它是增上的。我們娑婆世界在受用快樂的時候,我們是墮落的,我們是在耗損我們的福報,是在退失我們的善根,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享受快樂是要付出代價的。也就是說,我們今生受用了快樂,我們一定犧牲來生。所以你今生享受快樂,你一定是使令來生墮落,這叫三世冤。沒有一個人在娑婆世界是你今生活得很快樂、來生也很快樂的,沒有這回事情。你選擇享受今生,你來生就要付出代價。因為你快樂,你肯定就會放逸;放逸,你就會造業。所以我們娑婆世界一旦你今生享受了,你要付出很多很多生的三惡道的代價來彌補你今生的快樂。所以我們今生娑婆世界的快樂,是猶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你就在娑婆世界享受快樂,好像刀上的蜂蜜,這個蜂蜜你也吃不飽,但是你吃完蜂蜜以後你肯定把石頭割傷了。極樂世界的蜂蜜不是刀上的蜂蜜,是桌子上的蜂蜜,它沒有過失,它沒有墮落的過失、沒有放逸的過失。所以我們在觀察安樂的時候,你要知道,極樂世界的安樂道,他享受快樂的時候,他的善根是增上的,是正麵的,這是第一點;第二個,極樂世界的快樂是自在的,隨念即至。我們娑婆世界的快樂要很多的條件具足——你福報大,你想要享受快樂,你家人當中其中有一個家人不配合,他就破壞你的快樂,他的情緒就會影響到你。所以娑婆世界的快樂要很多很多外在的條件跟你配合了,你才有快樂的感受出現,不是你操之在我,不可能你說了算的,那是一種共業的和合。所以我們覺得娑婆世界福報再大,總也覺得不得自在——就是這個問題。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完全不必跟別人配合,自在的快樂。你的衣服不必別人幫你做,這個人做得不好,他肯定傷害到你的快樂。所以,你完全獨立自主的快樂。所以當我們在觀察極樂世界快樂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個快樂是增上的、是自在的。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把它跟娑婆世界的快樂區別出來。


好,我們再看極樂世界的解脫道跟我們娑婆世界在行菩薩道去增長善根有什麽差別。我們看第五段的丙五、聞法歡喜。看經文,大家請合掌。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其誌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在我成佛以後,極樂世界的這些菩薩想要去增長他的智慧、善根,怎麽辦呢?他要去聽佛法。那麽他聽法是什麽樣的相貌呢?隨其誌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就是說,每一個人成佛的過程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的根基不同。有些人在佛法的規劃,在《法華經》上說,有些人是要人天種姓的,他的成佛之道,他一定要先成就人天的果報,他才願意發菩提心、成佛的。你要讓他直接發菩提心,你說,你天上不要去了,不可以!他一定要去那麽幾回。有些人是他一定要成就二乘的涅槃,他才甘心發菩提心——二乘種姓。有些人可以直接“正直舍方便,但修無上道”——這種人是菩薩種姓,他不必經過人天安樂的安撫,他也不要經過二乘涅槃的休息,他直接可以直趨大乘。所以我們過去生的生命的經驗所造成的善根不同,所以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有所不同。這是《法華經》上說的。佛陀雖然是想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但是,“良由眾生根基不一,致使如來巧說不同”。佛陀為什麽講五乘法呢?因為眾生有那個需要。那麽到了極樂世界,我們雖然都依止信仰、依止願力到了極樂世界,但是我們要麵對我們過去的根基。有些人可能到了極樂世界,他還是喜歡聽一些四諦、十二因緣;有些人還是喜歡聽人天善法;有些人喜歡聽大乘的圓頓法門。雖然發了菩提心,但是都有過去的習氣。那麽到了極樂世界,隨其誌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你願意聽什麽法門,你都能夠在極樂世界的環境當中,比方說你在樹下經行——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之心。微風吹動,產生音樂,都能夠讓你聽到你相應的法門。也就是說,你不一定要到佛堂去,也不一定是阿彌陀佛,他是一個五塵說法,而且是隨順你的根基、隨順你心中的願望而很自然地聽到相應的法門。


我們一個人的善根要增上,隻有一種情況——聽法。我們不可能從人生的經驗當中累積佛法的智慧。你有可能累積一下世間的智慧——我知道怎麽跟人家做生意,我知道怎麽樣去醫療病人,有可能。假設你不聽聞佛法,你出世的善根不可能成就,因為那是日常生活所接觸不到的東西。所以我們在三皈依當中其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正式所皈依的是法寶,因為唯一隻有法寶能夠開啟我們的智慧,法有開慧之恩。你看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大國王叫波斯匿王,他有很強大的軍隊,所以有很多小國家就要巴結他,隔壁的鄰國就送他五百隻白雁。波斯匿王就把白雁這麽大群的鳥放在哪裏呢?就把它放在佛陀祇桓精舍的隔壁的樹林當中。這些白雁平常白天就在空中裏麵盤旋、飛翔,等到佛陀帶著諸位比丘中午去應供以後,佛陀應完供、洗完腳、把雙腿一盤,佛陀按照規矩要先說法,然後再入定。所以,過午以後佛陀說法,五百隻白雁就飛到佛陀的前麵很恭敬地聽法,聽完法以後又很歡喜地飛回自己的樹林。經過幾個月以後,有一天,這些白雁要早上從樹林飛出來的時候,遇到一群獵人,就被網子網住,全部被殺死。殺死以後,那一天下午的說法就沒有現前。諸位比丘就起疑惑,就請問佛陀說,為什麽這五百隻白雁淨土沒有來聽法呢?佛陀說,這五百隻白雁今天早上被獵人所殺死,因為聽法的善根而往生到忉利天去了。當天晚上,因為往生到天上的人剛開始前半段的時間他還會憶持他為什麽升天,所以他們就對佛陀產生感恩心,所以到晚上的時候,五百個忉利天的天人、那五百隻白雁就來到佛陀的精舍的地方,跟佛陀頂禮、向佛陀感恩,繞佛陀三匝,讚歎佛陀的功德。那個時候,佛陀為他說四諦法門,這五百隻白雁證得初果。證得初果以後,阿難尊者作為佛陀的侍者就問佛陀說,這五百隻白雁是畜生道,為什麽聽法以後那麽快地增上而且成就初果呢?佛陀說,這五百隻白雁是迦葉佛時代五百個修行的居士,他們雖然受了戒、也聽聞佛法、也修持佛法,但因為心中的貪欲煩惱很重,破壞了五戒的戒體,墮落到畜生道。但是我們知道,善根是不可以破壞的。福報會破壞,你做了一個錯事,折損你的福報,有可能。你做了一件錯事,折損你的善根,不可能!我們每一次聽聞佛法的善根,一旦進入到你的心中,在你未來的生命它永永遠遠不會消失掉,一入耳根永為道種。你今生所聽的法,即便今生不能讓你成就聖道,但是它永遠不會失掉。因為善根是一種根,強大力量的根。所以,這五百隻白雁為什麽,同樣是畜生道,它們能從那個地方很快跳脫出來而成就初果呢?因為它有善根。


我想我們慢慢地學佛久了,要把善根跟福報區分出來。你去做義工、你積集一個善業、成就一個福報,但這個福報有什麽樣的不足呢?它對你的煩惱沒有對治力。你以前的貪愛煩惱很重、你的脾氣很大,你做一輩子義工,你修了很大福報,你的脾氣還是這麽大,不可能改變。善業不能對治煩惱。但是你聽聞佛法產生的智慧觀照,它對煩惱有對治力。所以,善根是解脫分。在經典上說,福報不是解脫分,它是一個安樂,但它沒有解脫,因為它不能對治煩惱。在佛教裏麵有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說有一個商人,這個商人一年長時間在外麵做生意,到了過年除夕的時候他就把他賺的錢希望回家能好好過個年。他走著走著,回家的時候,他就想:我長時間在外麵工作,家裏麵的事情、家裏麵的子女都是我太太照顧。他覺得他太太很辛苦,應該慰勞一下,他就沒有直接回家,到城市去買一些他太太喜歡的東西。買完以後,正當要離開城市回家的時候看到一個老頭,那個老頭就在賣一張紙。這個時候,這個商人說你賣這張紙是幹什麽呢?他說,我這張紙是我祖先留下的智慧,我要賣這個智慧。這個時候這個商人他本身很歡喜,要回家過年啊,又對這個老頭很憐憫,就說,好,你把這張紙賣給我好了,就給他十兩銀子。他要走的時候,等到這張紙拿到手上一打開,它裏麵寫了四句偈,他祖先留下的四句偈:“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就是你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反應太快,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嗔心來時善思量”——發脾氣的時候你要好好地思惟思惟前因後果;“調伏嗔心最吉祥”。四句偈值十兩銀子。他就對這四句偈就很好奇,這是他祖先留下的法寶,他就不斷地、不斷地默誦這四句偈頌。回到家以後,因為他到市集去買東西,到家就已經晚了,天黑了,一看他太太已經睡著。他就摸黑進去,到她的床鋪一看,哎呦,床鋪底下除了一個女眾的鞋子還有一雙男眾的鞋子,他就很生氣,他太太可能做出一些羞恥的事情。他一氣之下就要到廚房去拿刀子去殺他太太跟那個另外一個男人。但是他拿刀子的時候,突然間他手上的紙掉下去。他就把那紙拿起來一看,“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想一想”。他想,有道理,不要這樣衝動,幹脆把事情弄清楚再說。他就把電燈打開,一看,隻有他太太一個人在裏麵睡覺,他把他太太叫醒。他說,你一個人睡覺,怎麽床下放兩個鞋子呢?他太太說,我等你很久都不回來,今天除夕,我們的習俗啊,旁邊放一雙鞋子這樣比較吉祥,所以我就把你的鞋子放在旁邊了。這個先生因為這個偈頌的救拔而沒有釀成大禍。也就是說,其實我們在煩惱起現行的時候,我們的福報救不了你,你修的福報再大救不了你;但是,你所聽聞佛法的智慧在那個時候會產生一種抗拒煩惱的力量,就是善根。隻有善根可以對抗煩惱,福報沒有辦法。所以一個人要增上,你不說隻有做義工。做義工叫修福報,做善事、做慈善事業是修福報,但是你內心的煩惱是原封不動的;但是你聽聞佛法、如理思惟產生了一種智慧的觀照,它會消滅你這種顛倒煩惱。所以在極樂世界我們能夠“隨其誌願,所欲聞法,自然得聞”,也就是說在極樂世界你會不斷地增上,增上你的善根、消滅我們的煩惱。這是聞法歡喜。


我們看第六個,丙六、具足五通。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設我得佛,極樂世界國中的天人,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成就五通,這當中特別談到神足通。這個神足通的力量,在一念頃,就是很短暫的時間,他的最低的程度一定要能夠超越百千億億諸佛國者。我們看佛陀在講事情的胸量都是很大,他那個單位都是以佛國做計量。我們給大家一個概念好了。在阿羅漢的神通當中,比方說,目犍連、舍利弗這種大阿羅漢,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的阿羅漢,這些阿羅漢他們的神足通是三千個大千世界,一個佛國。你看目犍連尊者有一次他聽佛說法,這個時候他突然間起了一念分別心,他說佛陀的音聲這麽的美妙好聽,它到底可以傳多遠啊?他就以他的神足通一直飛、一直飛、一直飛,還聽到佛陀的聲音,結果飛到了三千大千世界以外,超越了三千大千世界出去了,還聽到釋迦牟尼佛的音聲。飛出去以後他到了另外一個國土,那個國土的人特別地高大莊嚴。這個時候那個國中的人說,這個人好像一個小蟲啊,從什麽地方過來?那邊國土的佛陀說,你們不要輕視他,那是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尊者,他為了測試佛陀的音聲跑到這個地方來。結果目犍連尊者要回去的時候,回不來了,因為超越他的範圍。這個時候,另外一個國土的佛陀說,你要憶念釋迦牟尼佛的名號,仰仗佛的加持,你才飛得回去。結果他就憶念釋迦牟尼佛的聖號,又飛回去了。所以,一般的阿羅漢、大阿羅漢,他的神足通隻能到一個佛國。那麽我們到極樂世界我們的神足通是在很短暫的時間超越百千億億諸佛國者。為什麽在極樂世界他必須有這種神足通呢?在《大智度論》裏麵講到說,菩薩發菩提心,修習摩訶波羅蜜,雲何修學五通?一個菩薩,你具足菩提心、又具足空正見,為什麽還要修五通呢?這個地方龍樹菩薩提出兩個理由:第一個,要堅固菩提的善根,因為菩薩發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見以後,他有神通,他就能夠照見眾生的苦果而厭離苦因。有神通的人他能如實地看到眾生造了什麽殺盜淫妄的罪業墮落到地獄去受什麽樣的痛苦,所以他親眼看到這個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他對於這種苦因、這種罪業的過失會深深地厭離。以前我們是聽佛陀說法,產生一種比量的了知,比度量知的了知,但是你用神通你是親眼看到,你的感受、你的整個理解會更深刻。這是第一個,照見眾生的苦果而厭離苦因。第二個,照見眾生的樂果而欣求樂因。我們神通也會看到眾生因為布施持戒忍辱的關係而生到天上去享受種種的安樂,所以我們對於整個善法會產生欣求。這種厭離痛苦、欣求安樂的過程就增長我們對無上菩提的追求,堅固菩提善根。第二個,它可以積集福慧的資糧,能夠遊諸佛國、廣做佛事。我們在發菩提心的時候,我們隻有願力,我們希望能夠到十方世界、廣度眾生、滿菩提願,但是我們凡夫的菩提心隻有願菩提心,沒有行菩提心。我們的菩提心是一個空願,不能付諸行動。到了極樂世界,你所發的願你都可以實際付諸行動,因為你是五種神通。也就是說,修學神通可以把菩薩的理想轉成一種事實。它可以從願力而轉成行動,而這個關鍵就在於五通。也就是說,你到極樂世界那個果報體它有強大的功能,它可以親近十方諸佛、廣學佛法,它也可以到眾生的世界廣度眾生,而這樣的功能來自於彌陀本願的攝受,具足五通。


我們看第七的丙七、壽命久遠。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設我得佛,壽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講到時間的問題。前麵的受用包括安樂道、包括解脫道都是講空間的問題,這個地方講時間的問題。設我得佛,極樂世界的整個天跟人的壽命假設是有限量,當然,壽命是有為諸法,它肯定是有限量,但是他的壽命,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就是不能少於百千億億的劫,假設不如此,不取正覺。


壽命在我們的修行當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是一個顛倒凡夫,整天隻知道享受,那壽命對他來說意義不大。但是你一個人開始發菩提心以後、開始修學聖道對你時候,壽命對你來說極為重要,因為它決定你的功德是小是大,為什麽呢?因為我們凡夫眾生一旦經曆死亡,我們的善根就產生中斷。中斷,叫隔陰之謎。我們在娑婆世界裏麵打滾,所有的障礙最嚴重的就是分段生死,叫報障。你得到果報體,你就要麵臨死亡的障礙。我們今天在末法時代、五濁惡世,我們還願意撥出寶貴的時間來聽聞佛法,我相信諸位過去一定有善根,而且是生生世世都聽聞過佛法、都學習過佛法,但是我們現在為什麽還是這副德行呢?因為我們的善根不能累積起來,死亡使令我們一加一不等於二。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善根會退轉。我們看到很多西藏的上師,我們不要指名道姓,但事實上,事實證明在西藏上師的轉世當中有些人的今生比不上他前世的成就,這個是一個現量的事實。為什麽?因為他死亡以後,他產生退轉,他忘失了前生的善根。所以死亡是個嚴重的問題,是我們要麵對的問題。你好不容易從一個顛倒眾生你開始讀書、工作、結婚,然後遇到人生的痛苦,開始啟發你善根去學佛,好不容易學段時間以後——“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你的業障也懺悔到一個程度,你的智慧的善根發揚光大的時候,死掉了;死掉以後重新開始,又顛顛倒倒,又開始善根發現,又死掉了。所以分段生死使令我們的善根不能夠相續,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啊。所以在極樂世界,我們在極樂世界聽聞的佛法、所栽培的善根,因為它提供一個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的生命,所以他的善根能夠不斷地增上。這個地方很重要,壽命久遠,它使令我們善根能夠相續地累積。一般來說,我們成佛是需要三大阿僧祇劫,極樂世界是無量無邊的阿僧祇劫,所以它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成佛。


我們看丙八、功德圓滿,這個地方是最後的。這個願主要是講什麽呢?就是說,前麵的極樂世界的安樂道、解脫道都是因地的過程,就是你到極樂世界你的生命的受用是怎麽回事,他沒有痛苦,很多的安樂、又有神通、又能夠隨時聽佛法。這個願是說,你到極樂世界你最後的結果是什麽。你到極樂世界一趟,在那個地方享受快樂、在那個地方增長善根,那你最後是什麽結果呢?這個願是講最後的結果。我們來以恭敬心把它讀一次,請合掌。


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恒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好,我們來看看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最後是什麽結果。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十方的眾生,發了菩提心、具足正知見的菩薩,以堅定的信仰、以堅定的願力憶持聖號臨終往生到極樂世界,這個人呢,往生的人當然剛開始可能是凡夫、也可能是聖者,不管是凡夫或者是聖人,他到極樂世界有兩種情況的選擇:第一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這種人大部分都是智增上的菩薩,智增上的菩薩一旦到了極樂世界,他就不想再來到娑婆世界、凡夫的世界了,那麽他就以極樂世界那個果報體,比方說身心安樂、比方說神通具足、比方說壽命久遠,他就用那個果報體親近十方諸佛,也可能用那個果報體偶爾來到人世間廣度他有緣的眾生,但是他不舍棄他極樂世界的那個果報體,他不舍掉他的壽命。這種人他永遠不離開他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他最後能夠修到等覺菩薩,因為他要成佛,他一定要舍掉極樂世界的果報,來到人間,才能夠示現八相成道成佛,但至少可以修到一生補處,還差一生成佛。這個是指的你到極樂世界以後,你一直地、相續地保存極樂世界那個殊勝的果報體。第二個,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第二種人是屬於悲增上,這個人是悲心非常地重,當他到了極樂世界以後,他的心中隨時想到回入娑婆度有情。所以他一旦證得法身以後他就舍掉他極樂世界的果報而到娑婆世界來投胎,或者到其他世界的有漏世界去投胎。就是他把極樂世界的果報體舍掉了,就是說壽命沒有盡,但是他自己有這個願力,除其本願,他願意減短他壽命。這個人離開了極樂世界以後,他有三種功德:第一個、“自在所化”。他具足教化眾生的方便。這個地方包括了辯才、智慧的辯才,第二個、具足神通。他有這種自在力而以智慧、辯才和神通來教化眾生。第二個、“為眾生故”,他有大悲的利他心。第三個、“披弘誓鎧”,他有廣大的誓願力,以這個誓願力的鎧甲進入到眾生的生死魔軍當中,做兩件事情:第一個、從自利的角度,積集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從利他的角度,廣度眾生,跟眾生結緣。一方麵積集自身的資糧,一方麵跟眾生廣結善緣。他采取什麽行動呢?遊諸佛國,修菩薩行,來到十方的佛國當中,一方麵供養十方諸佛如來,一方麵到有緣的眾生去以善巧方便來開化無量的眾生,使令眾生成就無量的菩提心,而他在度化眾生的過程當中、在供養諸佛的過程當中他有一種殊勝的功德——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在所有的菩薩的功德當中,最為殊勝、最為難得的就是普賢之德。普賢之德的殊勝來自於這個功德是時空無盡的。你看我們拜八十八佛最後的回向——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禮敬諸佛無有窮盡,乃至於十大願王無有窮盡。我們一個菩薩修菩薩道,我們今天修菩薩、修布施,但是我們不可能明天、後天繼續布施,我們凡夫的心會有疲厭,在時間上會有疲厭。第二個,我們空間上不可能普遍。我今天針對新加坡人布施,我不可能同時對另外一個國家的人布施,空間不能圓滿。所以在一般的成佛之前的整個菩薩道是很難時間、空間圓滿的,隻有一個例外,就是普賢之德。所以,佛陀在《華嚴經》特別讚歎普賢德說:“十方諸佛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就是說,一個人一旦成就普賢之德以後,他就表示即將成佛了。那麽這個地方是說什麽事呢?就是說你到了極樂世界,你的慈悲心特別重,可能你跟娑婆世界的眾生有約,所以你到了極樂世界一證得法身以後你就趕緊地想要回入到娑婆世界來度化你過去的親人、你過去的有緣眾生。即便你沒有長時間地呆在極樂世界,但是你一旦回到娑婆世界,你跟其他的菩薩還是不一樣,你能夠超越常倫,就是一般的十地菩薩的功德,而能夠現前成就普賢之德。為什麽?彌陀本願攝受。你的行力、你的善巧都超出一般的菩薩。這個是講最後的結果,就是你一旦離開極樂世界,你就能夠依止彌陀本願攝受而成就普賢之德。這個是整個極樂世界的收尾。


我想我們在改變我們心中的希望的時候,如理思惟是很重要,這個我們叫做功德聯想;當然也包括過失的聯想,也就是說,我們不是一張白紙,這個地方要很清楚,我們修行人我們現在不是一張白紙。我們是在世界裏麵打滾了很久很久很久、累積很多很多很多的煩惱罪業、而且產生一種錯誤的想象、產生一種錯誤的希望以後才來學佛。所以我們的心態是要調整。如果我們今天是一張白紙,我們一接觸佛法,馬上就成就了。我們要永遠記住,我們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我們是從一種內心已經弄得亂七八糟了才來學佛的。所以,我們第一個、一定要對娑婆世界產生過失的聯想,娑婆世界是有過失的,今生有很多的無常敗壞的過失、來生有三惡道的引誘的過失。我們必須通過娑婆世界的過失的聯想、極樂世界的功德的聯想,慢慢地、慢慢地調整我們的心態,調整我們心中的希望。所以佛法的修學,我們在觀照的時候、在如理思惟的時候,古德說,如理思惟有潛移默化之功。雖然你看不出你在變化,譬如草裏的冬瓜,不見其大,但是每天在長。冬瓜你今天看它這樣,明天看它還是一樣,但是它每天在長。所以我們一定要透過如理思惟,因為我們如果不如理思惟,根據我們過去的生命經驗,我們今生念佛的因緣肯定在三界裏得果報,因為我們心中是有很堅固強烈的三界的愛取,從我們的生命經驗累積很多的愛取,所以我們要透過思惟——極樂世界是安樂道、是解脫道,而整個安樂當中它是自在的、它是增上的,而且更重要它是永恒的,它不會退失掉。我們花了幾十年時間成就這樣一個安樂解脫,我們是一勞永逸。拚個今生,永做閑漢。好過你去天上。我們到了天上,天福享盡的時候回到娑婆世界,什麽都沒有。但是你到了極樂世界,你從今以後你就走上了一個堅定的菩薩道。也就是說,隻要你成功一次,你以後永恒成功了,你不可能再退轉回凡夫,不可能。


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事,也就是說你必須在你臨命終之前做好你往生心態的準備,而不是等到臨命終別人再給你開示,來不及了,因為你來不及思惟。我們必須把一個念念貪戀娑婆世界的這棵樹往西方慢慢地慢慢地把它扳過來,變成欣求極樂,而這個隻有透過智慧的觀察才可以做到,因為我們不可能從現實的經驗裏麵得到欣求極樂的願望,不可能。所以這個地方是很重要的,調整我們的心態比你念佛的多少還重要。如果你的心態沒有調整,你念的佛變成有漏福報,因為你的心是造業之主嘛,心為業主嘛。你心染汙,一切法染汙。那個佛號本來是無漏的功德,被你染汙了。心淨一切法淨,心染一切法染。不是說佛號功德救不了你,而是你那個能念的心、那個推動佛號那個心有問題。你以有漏心來念佛,變成有漏福報,很可惜。所以我們在觀察極樂世界的時候,這件事情是很重要,你平常要慢慢點點滴滴地告訴你自己,你要試著很平靜地用佛法的道理跟你自己的妄想溝通。也就是說,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要做溝通。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打滾,我們產生一個很堅固的妄想,我們一定要麵對它。第二個,我們在佛法當中產生一個強大的如理作意智慧。你要用你現在的智慧跟你過去的妄想溝通,好好跟它溝通,用道理來開化。我們不一定要去改變別人,但是你用你的智慧好好跟你心中堅固的妄想跟你自己開導,慢慢慢慢地當你心中的妄想跟你的智慧統一的時候,妄想跟著智慧走的時候,你就成功了。用智慧來化解你的妄想,這個是我們在學習這個課程主要的目的。


我們看最後一段,乙三、依攝心專注以立行持。前麵的思維名號的功德產生信心、思維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產生願力,都是心態的準備。當我們信願準備好以後,我們就開始念佛了,開始攝心專注來念佛。那怎麽念佛呢?我們看經文,請合掌。


佛問圓通,我五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念佛法門它的目的是一心不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但是一心不亂的前方便就是攝心專注。為成一心,先求成片;為求成片,先求點狀的專注。專注力一定有一個所緣境。諸位知道念佛法門的所緣境是什麽嗎?音聲!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裏麵音聲聞。我們念佛不能夠看“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不能以色塵為所緣境,極樂世界法門是以音聲表達彌陀的功德,是音聲佛事。以音聲來代表彌陀。“一心皈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誰代表阿彌陀佛呢?就是你自己創造的音聲。佛在哪裏?佛就在你的音聲當中。我們怎麽去憶持這個佛號呢?我們看這段經文。


首先,都攝六根產生專注力,淨念相續產生相續力。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音聲首先要念。念從心起。念佛的人,第一個,你自己要創造音聲。不管你用念佛機或者你跟別人打佛七也好,你自己要出聲。你是跟著你的聲音走,你不創造聲音,你要怎麽跟啊?我們不能聽別人的音聲,聽別人的音聲你越聽越散亂,六根無主,沒有主人。六根沒有主人,盜賊就做主了,煩惱就活動。所以,第一個,念從心起。第二個,聲從口出。你嘴巴要震動,創造音聲。第三個,音從耳入。你要把你自己創造的音聲再聽回去。自己念自己聽,自念自聽。一句彌陀念、誦、聽。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一念相應,你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產生相應。當你聽到佛陀的聲音的時候,表示你跟彌陀的本願功德相應,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式。當你聽不到聲音的時候,表示你跟妄想相應。所以它完全以音聲在不在來判定相應部相應。


第二個,我們必須有一個節奏,以三三四的節奏來創造這個韻調。念佛是要有韻調的。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停頓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停頓一下,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十句,三、三、四,三、三、四,三、三、四……你要以這個十句佛號當作一個循環,透過這個循環你在你的音聲當中創造一個三三四的韻調,這樣產生一種攝心的力量,把點狀的佛號拉成一個成片的佛號。這個就是念佛的方法,先求專注,再求成片,慢慢地一心不亂。


念佛要帶一點氣勢。你要把信心放進去。以前我們在講唯識的時候經過,你要把念佛變成一種增長業。當然這個地方跟我們前麵講的道前基礎——你的心態的準備,包括你對彌陀的信仰、對淨土的願力有關係。念佛的人你不一定要念得很多,但是,以前我們老法師常說,要把佛號的味道念出來,要帶一點氣勢。如果你念佛是越念越沒有氣勢,你去年念一千聲,今年念八百聲,明年變成五百聲,那個氣勢越念越糟糕,這樣不好。我們念佛的因緣要保持增長,越來越大比較好。念佛是要有氣勢的,那種意樂要經常在。我們不一定要說念得很多,但是你佛號在念的時候,你是有很明確的意樂。你佛號是今年念得比去年多,明年念得比今年多,它必須要保持增加。這個地方很重要。所以這個地方,在修行的時候,你怎麽調心?如果你念佛念得比較沒有味道,表示你的道前基礎有問題,可能是信心出了差錯或者願力有問題,你要重新地再加以思惟觀察,調整你的心態。


總而言之,念佛人他必須是有一種堅定的信仰和堅定的願力而帶有氣勢地念佛,就是以觀照力來帶動專注力。


我們看最後的甲三、結勸。我們把這個課程——《淨心與淨土》分兩部分來做結勸。


乙一、具足皈依之心。這個是我們花很多時間在講的信願——道前基礎。所以我們在念佛之前就應該要深深地相信一句佛號具足無量光、無量壽。無量光,所以它具足智慧的莊嚴,它能夠成就我們未來的出世的解脫;因為無量壽的緣故,它具足無量的福德莊嚴,能夠創造我們在極樂世界種種安樂的功德。比方說,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請;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濁水就是我們的顛倒妄想,佛號進去以後,它就可以把顛倒妄想轉成極樂世界的安樂的功德、解脫的功德。就靠一念的信願持名,轉妄想成功德。


我們看乙二、培養專注之念。當我們具足了皈依的心以後,我們念佛——一句彌陀法中王,無邊妙義廣含藏;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念佛人一定要把佛號的味道念出來。所以在念佛的時候,它有無量無邊的無量光、無量壽、福德安樂的資糧,你要把那個資糧念出來。什麽叫把味道念出來,諸位知道嗎?我們在念佛之前是培養緣故信願,對不對?你用信願來念佛,但念完佛以後,你又增長你的信願;信願又想念佛,又去念佛,念完佛以後又產生另外一層信願。所以,信願跟持名是互相輾轉增勝。依止信願來念佛,念完佛以後更有信願。以願導行,行又來引導這個願,所以產生一種輾轉增勝、相輔相成的力量,所以“無邊妙義廣含藏”。你要把那裏麵的安樂道、解脫道念出來。臨終的時候,“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我們念完佛以後,正常的念佛人你要是方法正確、心態準備做得對,你要對娑婆世界越來越淡薄才對,正常人。如果你念完佛,你對娑婆世界還是很貪愛,表示你的信願的資料不具足,你沒有正確地念。“不在世間論短長”就是說你知道人世間是暫時的、如夢如幻的,你隻是在應付當下的因緣。所以念佛人如果你真實地照著我們前麵所說的,有名號功德的信仰、有淨土莊嚴的願力來念佛的話,慢慢慢慢產生一定的力量的時候,你應該念佛人對娑婆世界的名聞利養、各式各樣的五欲的快樂會慢慢淡薄,就算不斷,也應該慢慢地淡薄下來,這才是正確的,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往生的信仰跟願力。這個是一個判定標準。所以我們修行,我們可以從因來推出果,我們也可以從果來推出因。從果證來判斷、檢查因地的方法對不對。如果你念佛到現在你還沒有產生一種對娑婆世界看破、放下的功德相,表示你的因地方法有問題,否則這個功德相不可能沒有出現。如是因,一定有如是果。如果你念完佛以後,你的心態還是跟以前一樣,看到什麽事情都很當真,該貪愛的你還是貪愛,該發脾氣的你還是發脾氣,那這個佛號它的方向就表示往淨土去了,就是人天福報。所以我們其實可以從每一年當中的內心狀態來檢查你的方法對不對,因地可以推出果報,果地功德可以判定你的因地對不對。所以講,“十念往生成正覺,不在世間論短長”,這是一個果地的判斷。念佛以後,你一定要對娑婆世界的所有因緣淡薄,對極樂世界的往生更有希望、更有願力,這個就是修行上路了。


我們這堂課跟大家研究到這裏。阿彌陀佛!謝謝大家!


我們把這三天聽經的功德回向法界眾生離苦得樂、回向無上菩提。回向! ◎本文轉自: 顯密文庫,詳細出處請參考:
http://read.goodweb.net.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9429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