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正文

轉:給每個人的法【強烈推薦】

(2017-02-23 05:13:51) 下一個

給每個人的法【強烈推薦】
http://www.shixiu.org/thread-218669-1-1.html
(出處: 佛教網)

給每個人的法
[作者]阿薑李-達摩達羅
[英譯]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1960年10月5日
 
    我現在講一段佛陀的教誡,鼓勵你們循照佛陀的指點,專心、正確地修行。這些教誡稱為法。法是心的裝飾。它也是培育五根的方式。我打算討論的經文來自《教誡波羅提木叉》[Ovāda-Pa?imokkha ]。這段教誡講的是歸依佛陀而出家者的職責,不過這些修持也同樣適用於居家人。居家人依此修持,可以訓練自己成為好人,成為護持佛教的眼、耳、腿、足、手,使佛教繁榮。
    這些教誡綱要,對我們大家都適用,它們歸為六句:
      Anupavādo     不責難,
        Anupaghāto     不傷害,
        Pā?imokkhe ca samvaro     依波羅提木叉律儀[依照比丘戒規範或調禦],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     節製進食,
        Pantañca sayanāsana?     隱居靜處,
        Adhicitte ca āyogo:     確立於提升的心:
        Eta?buddhāna-sāsana?     這是諸佛的教誡。


 

    Anupavādo——不責難。不要去找對方的錯。換句話說,不要講他人的壞話、不誤傳他人、不說離間的話。不講讒言、不鼓勵讒言。不相互詛咒、叫罵。與其相互找錯,我們每個人應當找自己的錯。那就是不找錯的意思。這個教誡任何時候都可以應用,無論你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
    Anupaghāto——不傷害: 不要允許自己仇恨對方。一起生活的人,行為不在同一個層次是正常的。有的人知禮,有的人粗糙——但是要記得,不是惡,隻是舉止比較粗糙。體力上,有的人強健、能幹、有力,有的人孱弱、病虛。言語上,有的人能言善道,有的人拙於辭令; 有的人話多,有的人少言; 有的人愛談世事,有的人好講法義; 有的人講錯,有的人講對。這就叫做不平等。這樣的情形下,必然會有衝突與衝撞,多少總有那麽一點。我們同在一個法界內生活,這樣的情形發生時,不應當記恨。我們應當相互原宥,把那個垢染從心裏清洗出去。為什麽? 因為不這樣它會轉為敵意與仇恨。原諒的舉宥,稱為原宥的贈禮。它會使你成為一個不抓緊事物、不背負事物、不糾纏於事物的人——也就是不記恨的人。即使間或有過失、有錯誤,我們應當相互原諒。我們應當對周圍的人盡量有愛心、慈心、仁心。這就稱為 anupaghāto——不傷害。這是我們作為佛教徒,不論居家人還是出家修行者,都必須修練的一部分。
    Pā?imokkhe ca samvaro——依波羅提木叉戒自禦: 行為方式要使你靠近解脫之入口。什麽是解脫之入口? Mukha意思是口或者入口。Mokkha意思是解脫。要坐得靠近食物,讓你的口靠近解脫。不要坐得遠遠的,否則吃不著。要坐得近,使解脫就觸手可及的地方,你可以把它直接送進口裏。換句話說,凡是靠近佛教的行為,就是你應當遵守的行為。靠近佛教的意思是,修梵行。你要知道,居家人和出家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梵行生活。居家人的梵行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持八戒中的前五戒: 不殺生;不偷盜;無性事——正是此戒構成了梵行; 不說謊; 不用醉品。這是一種梵行形式,它靠近解脫的入口。居家人梵行的第二種形式,是遵守八戒裏的每一戒。
    至於沙彌和比丘們,他們應當分別遵守十戒和227戒。同時,不可忽略該當奉行的好的行為模式。這就稱為acara-gocara-sampanno——不去界外可能傷害你的區域遊蕩。換句話說,不要讓你的身體去那裏、不要讓你的言語在那些地方滯留、也不要讓你的心去那裏。不要與習性低下的失德者交往。不要向無戒德的人討教。不要讓你的心跟他們糾纏在一起。試著在心裏念那些善士,念你自己正在試圖培育的善德。這就叫做梵行。凡是這樣做的人,就稱為依波羅提木叉戒而自禦,就在涅槃旁邊。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節製進食: 對食物,要有節製感。我這裏講的是具體的食物。人們有三種吃法,第一種是貪心地吃。胃飽了,心還不飽。嘴裏塞得都咽不下去,胃裏也滿了,心卻還想吃更多。不要讓這種貪欲控製你的心。
    第二種,是滿足地吃。你滿足於缽裏的食物,不吃缽外食。或者,你滿足於伸手可及的食物。你不要求任何夠不著的食物。你不用手、眼、或者表情,示意自己還要更多。盤裏有什麽,缽裏有什麽,你就吃什麽。這就稱為吃得滿足。
    第三種,是有節製地吃。這種吃法從世間角度、從法的角度看,都是有益的。舉悉沃裏尊者[Ven. Sivali]的例子。他吃得有節製。怎樣有節製呢? 我們多數人隻知道,悉沃裏尊者得到的供養極其豐盛。但那樣的豐盛從哪裏來? 來自節製進食。吃有節製,正是富足之源。悉沃裏尊者是這樣做的: 無論何時他得到布匹,如果不送人一塊,他自己不穿。缽裏得到食物時,他會送一些給人之後自己才吃。四受用品中無論他得到的哪一種——食物、僧袍、居處、藥品,無論得多得少——一旦為他所有,不把其中一些與周圍的人分享,他自己不用。得到許多,他就給眾人送大禮。隻得一點,他還是盡量地有益於人。這給他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好事。朋友喜愛他、僧團喜愛他,他們善待他。這就是為什麽說,布施結交友誼、消除敵人。
    悉沃裏尊者就是那樣做的。他從那世謝世、最後一次重生時,得到了各種各樣的財富,從來不需挨餓。即使他住到食物本該稀少的地方,也從來不曾有過匱乏,從來不曾短缺過什麽。
    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寓意是,無論得到什麽,隻吃三分之一,把其它三分之二送出去。適合給動物的,布施給動物。適合給人的,布施給人。該當給梵行同伴的,我們帶著清淨之心布施。這就是消費有節製的意思。我們的身與心都有自在。死時,不會受窮。
    這個原則不僅從佛教角度看,而且從一般現代世界的角度來看,都是很好的。它是克服暴力活動的良方。它怎麽克服暴力呢? 人們不受窮時,不會暴動。暴動從哪裏來? 它來自那些沒有家可住、沒東西可吃、沒人照顧的人。又窮又餓到這個地步時,他們就想:『隻要我在苦,讓大家一樣苦。不要有私人財產。讓大家一起共享一切。』這樣的想法來自於貧窮與匱乏。那麽為什麽有貧窮呢? 因為有的人隻管自己吃。他們不與大家分享。等到有許多人受苦、想報複時,他們就轉成革命者或者暴動者。
    因此,暴力活動來自於貪與自私、來自不分享我們的所得。如果我們得到十銖,可以布施九銖,吃剩下的一銖能買的東西。那樣,我們會有許多朋友。慈愛、親切、寧靜、繁榮將會升起。怎麽會呢? 當老百姓有地方住、有飯吃,當他們吃飯能吃飽,躺下睡得著時,為什麽要腦袋裏找麻煩,去參與政治的混淆呢?
    這就是為什麽,佛陀教導我們,消費有節製是件好事,是件尊貴、傑出的事。我們這樣修持時,就符合了這句: mattaññutā ca bhattasmi?——節製進食。我們就會修持正善、修持有方、益己益人。
   





補充內容 (2017-2-23 19:37):
Pantañca sayanāsana?——隱居靜處: 不要做忙人。無論你住哪裏,要盡量安靜、平和。不要糾纏牽扯、或者與團體其他成員相互湊熱鬧。不要參與事端,除非實在不能避免。當你學過了、理解了,就去找個僻靜、獨居的地方,住下來禪定。你跟其他人住時,要找安靜的團體一起住。你一人獨居時,要安靜。即使你與團體一起住,也要獨自靜處。隻接受團體提供的和合優點。獨自隱居時,不要動作太多。你的行為要平和、言語要平和、心意要平和。你與兩三個人一起住時,不要參與爭吵,因為有爭吵時,就沒有平和: 你的行動不平和,因為你氣衝衝地起立行走。你的言語不平和。你的心,帶著憤怒、報複、惡意的念頭,也不平和。這樣就升起各種各樣的惡業。你住在團體裏時,四人也好,九十九人也好,必須確保團體的安寧,不做那些衝突、爭吵、傷感情、損害對方的事。那個團體應當是一個安安靜靜地修習戒律與佛法的合作體。那時它才是一個好團體,有序、文明、利於每個成員的進步。按照佛陀的教誡,這是我們作為佛弟子的職責的一部分,這就稱為 Pantañca sayanāsana?: 製造一個安靜的地方居住,身與心有自在。
    Adhicitte ca āyogo——確立於提升的心: 不要自滿。勤修定力,達到adhicitta,也就是提升的心的層次。經常修定、經常坐著入定,為團體的其他人作榜樣。你談話時,要請教怎樣培養禪定主題[業處]。要討論修定的果報。要練習祛除障礙心的五蓋。你這樣做時,就是在遵循提升之心的教誡。
    另一個心的提升層次是,心已經脫離五蓋而入定,無上下浮動。它堅定、結實、有力,沒有什麽在汙染它。這就稱為adhicitte ca āyogo:確立於提升的心。因此不要自滿。要不斷地在這上麵努力。
    Eta? buddhāna-sāsana?——這是諸佛的教誡: 你這樣做時,就是在遵循諸佛的教導。這是佛陀之言,是他親口所說。
    因此,我們都應當努力訓練,在內心升起這些原則。如果你誠實端正地在這些教誡中確立起來,那麽即使你還不能使心徹底滅苦,最最起碼,你是在朝正確的方向培養自己。你的壞習性會一天天消失,取代它們的是你過去從不曾有的好習性。而你現有的好習性,則會茂盛、壯大。
    因此,你聽了這個開示,要拿回去用於修行。要訓練自己,在行動中循照佛陀的教誡。你那樣做時,就會在他的教導中蓬勃成長,得到喜樂與進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