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目前最靠譜的影評-炮打老炮,價值觀遠比情懷重要

(2015-12-31 09:33:24) 下一個
  
“一個人獲得尊重,不是因為他有多大年紀是什麽身份,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麽。”這句話曾被點過無數個讚。
 
眾所周知,我不喜歡這部掛著“hei幫片”羊頭,賣著“江湖義父子情”狗肉的“後青春片”,盡管我在無力抗拒的現實中看了兩遍。還好,我可以以貢獻過六張門票的資格,以觀眾的身份說點想說的話。歡(bu)迎(fu)討(lai)論(bian)。
 
看完第一遍我就在微博上對渣編劇開了幾槍,當時片子才剛剛上檔,很多人還沒有看過,所和者寡。直到陪家人再看第二遍,總覺得像吃蘋果咬掉了半截蛆,那壓抑不住的反胃,不吐不快。尤其是看到一向以前衛理性平等自居的豆瓣時光知乎都被五星無差評刷花了眼,頗有點嗶了狗的感覺。定睛一看,發現大多都是以“燃點”和“影帝”“帥瞎了眼”為關鍵詞大誇特誇的,也便醒過悶兒來。除了頂著“自來水”名分進來捧捧偶像順便踩踩對方小主兒的腦can粉發揮了他們的一貫智商以外,這群平素裏道貌岸然尖酸刻薄的影評人得收了華記多少包辣條啊!
 
這是一個年近六張兒的老炮兒“老六”用自己神經病般的固執和虛榮,最後把兒子害成腦震蕩再把自己老命搭進去的故事。老炮兒用不斷破壞他人和自己的生活方式,造就了水軍和庸眾口中的所謂“傳奇”。而整個故事的核心情節都是因為這“老炮兒”不走尋常路而串起來的。混吃等死的老流氓可選擇的方式不少,很多務實的路徑都有益於解決問題,可惜但凡少了點混不吝就難入老炮兒法眼。老炮兒在每個人生的岔路口上作出選擇時,大抵不是以自家親人的生死或者悲歡離合為出發點,而是挖空心思琢磨怎麽樣才能顯得我牛x我仗義。觀影時總有一個畫外音在我耳邊嗡嗡:“你們都不講理就我講理你們都不懂事兒就我懂事兒矮油我容易嗎我委屈大了!”導致整部電影都是在老炮兒的no zuo no die中推進。
 
先來說說編劇
 
貪汙上億人民幣的貪官,居然把能要了自家老命的關鍵證據交給不務正業的“非主流”飆車黨小衙內天天帶在身邊玩,還能被勾三搭四扣綠帽子的“非主流”女票偷走了!為了要回把柄,你不直接上門堵人居然先打電話打草驚蛇,好!你不給是吧?和貪官鷹犬玩混蛋是吧?老子現在終於想起來要去你家胡同口堵你了!可你ya堵人也忒沒起子了,起碼給老炮兒爺倆綁回去啊!你家紈絝小崽兒都有椽兒綁架,你個老貪官居然前怕狼後怕虎,你氣勢洶洶一群人把老少胡同串子歇倒了就跑是幾個意思?你是來滅口的還是來約pao的?一個手握重權的諸侯大貪官,居然不綁架不殺人不栽贓陷害不派秘書帶著六扇門敗類屈打成招,竟然把要老命的事兒交給窩囊手下和紈絝兒子,居然和一個老胡同串子約架!居然答應誰輸了聽誰的!我勒個大槽!尼瑪渣編劇你見過貪官嗎?這情節假得和張涵予身上的肌肉有一拚啊!
 
  
影片結尾,老炮兒一身不知來路的將校呢軍大衣,扛了把東洋指揮刀(他家有這物件居委會知道嗎?),一副風蕭蕭兮易水寒,太君今日要玉碎的風範。可惜太君剖腹用短刀,長刀是介錯人的專屬。這假太君舉個刀在冰麵兒邊跑邊喊“とつげき”(腦補《平原遊擊隊》裏的鬼子小隊長),居然被電影院裏無數雙氪金狗眼看出了悲壯看出了情懷看出了內牛滿麵,可到了也沒交代個結果。這一刀能劈不能劈,結果在沒開機前就知道。劈了就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肯定過不了審,不劈下去裝了一個多小時的嗶放了一個多小時的狠話,這老六到頭來也太沒溜兒了,所以,也隻能突發心梗吧唧摔那兒,要不然導演編劇該怎麽往下續?
 
更別談那些渣橋段了。世界上沒幾個活人會請三個小孩在自己床前站一排唱歌,當年拍《大腕》也不過就是安排傅彪哭了個靈,華記推自家藝人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吳亦凡那個發型是向非主流鼻祖沉珂看齊嗎?還是美術化妝認為時下的富二代都這幅打扮?(國民老公表示他們根本不了解富二代的世界),李易峰去哪都把帽衫兒的帽子戴著是為了耍酷,還是為了向片頭乍現的郭京飛以及《暗黑者》致敬?前一秒還在放狠話,後一秒鏡頭就是喝XX牌純牛奶是收了多少錢讚助?吳亦凡看的那本書叫《邊城浪子》,跟《小李飛刀》並不是同一本書,編劇你到底看沒看過古龍啊?還是借用李易峰劇中評價他那個混賬爹的台詞吧:“見天兒的吹牛x!”
 
 
再來說說“規矩”
 
老炮兒的規矩都是給別人訂的,等到自己這了那就不講究什麽規矩,必須一路裝嗶到死。老混混平日在胡同裏作威作福,被催巴兒們幾句奉承話就飄得沒邊兒了。他跑到別人家咣咣咣地砸門,一言不發到處亂踅摸,沒被亂刀砍出去就偷著樂吧。主家兒嘴上罵兩句,老炮兒就動上手順便教做人了,說什麽你爹媽沒教你好好說話教你規矩嗎?我就想問一句私闖民宅是你爹媽教的啊?
 
老炮兒一來二去知道兒子把富二代的女票睡了,知道自己站不住理兒了,也不報警了,想起來私了了。並義正辭嚴告訴我們這是規矩。私了就舔著臉找人湊錢吧,你特麽借錢就借錢順便耍流氓脫人褲子是哪門子規矩?這年頭兒借錢靠什麽大家都知道,就靠過去那點情誼跟麵子,還得看你如今混成什麽????樣兒畢竟江湖救急不救窮。平日裏走得近的發小沒幾個肯借錢給他,要麽是混得慘沒錢借,要麽是有錢也不借你。你還真別覺得人不仗義,這種感覺就好比節日前夕你突然收到一個許久沒聯係的小學同學的短信,你就該知道這貨要結婚了是來要份子錢的,這時你的心情如何?何況是你多年不來往的好基友突然登門張嘴就借十萬八萬,你還知道丫混得比你慘顯見得肉包子打狗有去無還,你真的會借嗎?
 
 
有賤者事竟成,終於給老炮兒想起一個趁點錢的發小兒,結果屁股往人辦公室一坐就被人家看出他心裏憋著壞,廢話現在人都這麽忙誰特麽沒事兒跑來敘舊啊,人老板家大業大,搪了兩句到頭兒還是把錢給他了。老炮兒還不樂意了!覺得沒受到應有的尊重。合著大款借錢給屌絲還得跪求笑納啊?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早達笑彈冠的“規矩”懂不懂懂不懂啊!
 
自己約的炮,含著淚也要打完。老炮兒靠睡街坊睡出來感情籌到了款,騎著二八挎著洋刀牛逼哄哄地去還錢,結果豬隊友把人超跑漆麵給磨了。。。磨了。。。作為autofan我已經笑抽了好嗎!老炮兒懵嗶了!知道自己賠不起錢了,也不講規矩直接改動手了,還說什麽按北京的規矩來去頤和園後麵的野湖上約架!我腦子裏“嗶”的一聲,幾百萬的賠償是靠約架就能解決的?人家富二代一時腦抽不驚官不群毆不沒收你家那間破平房你就趕快磕頭謝恩吧,懂點“規矩”好嗎?
 
約架沒幫手,就有好事者跳出來騙發小兒們說老炮兒不行了快來見最後一麵吧,人一個個都拖家帶口老大一把年紀,讓他們來站台替你打架,還是騙來的。“規矩”嗎?
 
一個說把隻偷錢不拿人身份證的小偷譽為“講究”、講“規矩”的老炮兒,硬實力和軟實力都幹不過富二代以及他的貪官家庭,末了選擇了跟中紀委舉報,還非說“舉報”跟“報警”不一樣,這“規矩”也特麽就剩下嘴硬了,牛嗶大了的老炮兒最終選擇了相信法製!多麽偉大的主旋律啊!可惜老炮兒暴起後入小公舉的時候,怎地就硬不起來了呢?難怪兒子煩他“見天兒吹牛x”。最難得莫過有許晴這樣天仙般的街坊幫他教兒子:“你爸他不是吹牛x,他是真牛x。”小公舉這話透著中二,但不得不說這才是真講“規矩”。相比老炮兒,人家貪官願意跟您約架已經夠仗義的了,您牛x一世竟然轉身就舉報人家!還講不講“規矩”?
 
 
我是真怕自己老花了眼而不自知,還好,相信你們也看懂了。人可以活得不熱血,但不能不懂規矩亂講“規矩”。
 
現在來說說血性
 
老炮兒從小打架長大坐牢,老婆都憋屈死了,快六張兒的人連10萬都拿不出來這叫"有血性”?老炮兒正經工作沒有,成天胡同兒裏遛鳥順便指桑罵槐,胸無大誌還厚著臉皮說:“我誰也不是我就是小老百姓”這叫“有血性?老心血管硬化該就醫不就醫,思想頑固不適應年代,不顧兒子霞姨、諸多發小兒的擔心直接就從醫院顛兒了這不叫逃單叫“有血性”?老炮兒上發小兒那借錢還擺一副大哥臉,洋火兒做生意掙了錢就說人是資本家,說人都有背有順,但老炮兒你為啥老不順呢?求人辦事兒還甩人片兒湯話,這叫“有血性”?兒子沒正經工作想開個酒吧,窮得底兒掉的老炮兒隻能說“開個屁”,這也叫“有血性?你確定你不是在逗我?
 
年輕時候混混江湖沒什麽,八三年該還的都還了。但是到老了還不出戲,自己把事兒越搞越大,一邊標榜著什麽都得講規矩一邊又根本不講規矩,那就注定隻能悲(nao)劇收場。
一個萎靡的老屌絲,年輕的時候沒家庭責任感,老了靠著沒改造好的流氓氣息在街麵上“主持公道”,隻貫徹他自己的“規矩”,絲毫不顧及別人。覺得自己這個年紀要獲得應有的尊重。稍有不如意臉上就寫滿了“這都是體製的錯”,“這世道變了”,“哎呀現在人怎麽能這樣?”。其實世道沒變,隻是壞人變老了。老炮兒靠著有人尊一聲“六爺”的虛榮意淫著人生,最後因著虛榮把家底抖落光了。話說回來,“六爺”又主持了些什麽“公道”呢,除了欺負下問路的外地人,嚇唬嚇唬甚為熟絡的小偷,就是幫著發小兒對抗城管,還借了別人30塊錢。這叫“公道”還是“血性”?這種一無結果二無益處的“血性”您還是自己個兒留著傳家吧。被虛榮左右了一輩子的屌絲沒什麽值得推崇的,更不能代表北京人形象。不論你當下多大年紀,如果你不幹出點兒正事兒不以身作則告訴孩子生活的真諦,你家孩子很可能以後就是老炮兒家孩子那個德性。
 
 
最後說說情懷。
 
總有幾隻不知是水軍還是粉絲在評論裏出沒。
我說編劇硬傷,他跟我說情懷;
我說邏輯硬傷,他跟我說情懷;
我說植入生硬,他跟我說情懷;
我說三觀崩塌,他跟我說情懷;
麻煩你正麵反駁我好嗎?李菊福好嗎?
 
算了,華記能出產什麽電影我心裏也有數得很。這表麵上是管虎的情懷,實際上是馮小剛的情懷。我尊重每一個老年人美化和懷念青春的權利。那就請您好好學習學習陽光燦爛與青春有關血色浪漫我是你爸爸,千萬不要妄圖在老流氓和主旋律裏找平衡,因為老混混永遠也成不了朝陽群眾。一方麵拍片子意淫青春致敬自己,能力所限講不清故事,逼得企宣借各位主演的名義寫軟文信補刀;一方麵題材不夠陣容湊,大批起用小鮮肉賺票房撈實惠,小鮮肉都是反派粉絲不答應啊!所以先是凹造型後來直接洗白了啊!;第三方麵還能順應上意迎合反腐跪舔主旋律騙完總局騙口碑。這樣一箭三雕的“情懷”,“六爺”哪裏玩得出,這必須得是“三爺”的段位吧?
 
 
有人說片中的京味兒和京腔兒說盡了北京故事,老北京的裏兒和麵兒都在裏麵放著,外地朋友不了解還則罷了,小北京不了解也跟著起哄就不應該了。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麵不知心。傳說中“六爺”風光的那個年代從來就沒有真正存在過,所有的吹噓最後都經不起推敲,畢竟,老一輩頑主現在活著的還不少,其中有大院出身從商從文的,也不乏洗心革麵的胡同子弟,北京的老百姓見慣了城頭大旗變幻,個頂個兒的門兒清,深明“倉廩未實而知榮辱,衣食不富而懂禮節”隻是朝廷強加給我們的“規矩”,生活中還是自家怎麽滋潤怎麽來。胡同老炮兒最怕的就是生瓜蛋子,因為他們也是那個年齡段過來的,精明的老炮兒往往嘴上喊著你丫等著我叫人去,腳底下卻早已抹油開溜。這叫好漢不吃眼前虧,張學軍這樣的最多在頑主嘴裏落個傻叉的名聲。
 
一個歧視女性,教子無方,結了婚還在外麵混社會,自己被嚴打還坑死了媳婦,出了大牢年華老去還不忘以大佬自居,有債要還到處借錢,還不起就耍流氓跟人約架,蔑視西醫崇尚迷信,這樣的男人放在天涯或者微博會不會被噴成狗?在知乎開一個“那些作死的病人”貼會不會收獲上千個讚?可是一旦被電影語言包裝,平素三觀頗正的觀眾們就雙標了,就起立鼓掌了,就拿出手機對著熒幕狂拍吳亦凡李易峰了,就高呼有情有義有規矩、京腔京韻京情懷了。請問北京人回家後看到胡同口那些滿嘴髒話動手動腳不講道理的胡同串子好感度會上升嗎?請問外地朋友能在片中找到對“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北京精神的認同感嗎?這是捧北京還是黑北京?
 
花了錢還看得不痛快,是碼字的起因。不作,就不會死。是正常人看完此片的真實感受。所以,老炮兒,請收起您那廉價的情懷,圓潤地離開我們的視野吧!
 
 
 P個S,附上我認為寫得頗為中肯的一段影評,來自@盜版栗山暖  
 

 
“老炮兒所代表的一代,就如片中他所說“快翻六張了”,60後大院子弟,活在打江山的父輩蔭庇之下;也有少數憑著生猛混出點名氣的胡同串子。文革時正在上小學初中,學業被誤,年紀又小沒有上山下鄉,混跡在城市與胡同根兒,著實硬氣,也著實作惡。
 
六哥入獄,無疑映射了83嚴打的那一撥人。出獄後的他們,錯過了時代的成長期,也錯過了家庭和社會身份的成長期,隻剩下生硬的態度和蠻幹的立場,從懷裏掏出來的車鏈軟鎖,父輩傳下的日本軍刀。
 
曾經的茬架利器,在這裏成為了時間線上遠去的標定點,既悲涼又諷刺。但的確,也是那個時代過來,拳拳到肉打過架的人,才知道車鏈軟鎖打起架來多好用。
 
所以老炮兒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卑賤,最後冰湖上的一場戰役甚至讓人讀出了譏誚的意味。我們都知道那一刀畢竟是無法砍下去的。修車廠裏阿彪對六哥的一巴掌,是年輕對年老狠狠的耳光。
 
這種卑賤,不僅是處於衰老與頹式中的“老炮兒”們的,同樣也是年青一代的。小飛所代表的官二代,設置為明顯的被批判角色,是和老炮兒們處於不同時代中的同一階級者,他們是實實在在的一類人。
 
所以馮小剛會在三環邊兒上對警察說:“我是三環十三少。”馮小剛與小飛從矛盾到教化,既是父輩對子輩的教育,對小飛隱藏在幕後的父親空缺的填補,也是“老炮兒”,對年輕時自己的馴化。
 
“老炮兒”們被時代拋棄,同時麵臨權力的垮台,自我的落陷,子輩的否定。這種內憂外患、上下不靠、青黃不接的狀態讓他們既恐慌又懼怕,既無法承接起父輩的權杖驗校自我,又無法成為兒子眼中的父親傳承血性。因此,他們選擇避世,呆在胡同裏,遛鳥吹牛,偶爾在城管和煎餅攤之間調調停,還原一把年輕時候的權力想象。
 
而當權人物,小飛的父親,和洋火一樣,都是六哥一代人中的得勢者。六哥處借錢,到洋火這裏,話不投機,洋火拿出錢來他也不要。這個段落比後麵的檢舉信還讓人不舒服,因為它是仇富的。
 
在電影的價值觀裏,洋火兒一定為了錢什麽都能做,富二代一定是吃喝piao 賭的“廢人”,老爹一定是貪官。而流落在胡同裏的老炮兒,看起來凶神惡煞,其實俠義如“小李飛刀”,是“小說裏才有的人物”的現實體,生猛也被用於對弱勢群體的維護,影片開頭的煎餅攤糾紛,就很好的指證了這種幾近“綠林好漢”的氣質。
 
可為什麽富庶就該被仇視,貧窮卻應得憬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一覽青山 回複 悄悄話 看完此片就覺得很陰暗,不就一個胡同混混如何作死嗎,又蠢,又倔,不講理,不懂法的一個人。可有人說,不了解北京的人是不懂的。我就想,難道北京人都是這德行?那北京人不就成了“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麽哈麽哈“那一類的人了嗎?
bl 回複 悄悄話 美國電影“教父”可謂經典了吧,那是什麽價值觀呢?
jelous 回複 悄悄話 老炮兒人不怎麽地,但挺真實的。你還指望他高大上啊。 就是個有很多缺點的小人物。電影的高潮在最後,不管他以前多傻,多流氓,但最後的展現是有血氣的。現在的小人物有點血氣的已經不多了。電影想展現的是這種精神。他的缺點有時代的烙印,和沒有文化的苦逼。
slusa 回複 悄悄話 看完了這篇很解氣的評論,感覺到作者和電影中的每一個情節都在較勁兒。老炮們是文革中的特出產物,這些混混,無論大院裏出來的還是胡同裏的,隻是代表了北京的一批少數人。馮小剛隻不過真實的反應了他們當時和現在的境況,外加上一些藝術加工,以圓馮導的夢。當今社會仇富的現象,是由於財富分配不公,非公平競爭造成的。當官的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汙國家財產,在國營企業私有化的過程中,中飽私囊。小老百姓,隻能發發牢騷,來對抗。實在是無可奈何。
不妨迷糊 回複 悄悄話 還好看了評論,不會去看了。不過小聲問一下,既然如此,為何還去影院看了兩次?還是說你是反諷,我看反了?
開悟 回複 悄悄話 透徹給力!+1000000
十全老人 回複 悄悄話 這評論給力,徹底把垃圾掃進了垃圾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