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成長

熱愛生活, 追逐夢想
正文

孩子的語言 – 一點補充

(2014-12-21 13:27:08) 下一個

我在大學裏學第二門外語法語的時候,遇到過迄今為止最最好的外語老師. 即使是今天,我一直記著他說的一句話,說外語最最重要的是說話的內容。當時,我們學習法語的方法是圍繞一個個主題討論。每個人的預習作業就是把要說的先寫下來,然後背出來,課堂上輪流表達自己的想法。老師給每個人當堂修改,共同討論出最合適的寫法。課後每個人回去改進寫的內容,然後再討論。一般同一個主題討論過二至三次後,每個同學出口都象那麽回事了。當時學法語真的做到了聽說讀寫同步進行。相比於痛苦了十幾年的英語來說,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離開大學十幾年來學習語言一直是基於這個觀點的。我知道,流在我血液裏的隻有一種語言,那就是中文。這是唯一一種我看到文字,就能看到文字背後的畫麵的語言。任何一種外語,即使是我幾乎聽不出口音,應用相當自如的法語,我永遠都不可能做到象母語一樣進入我的血液。所以,在歐洲這些年,我提高我的外語的方法就是做到,說話有邏輯,有內容,並努力理解其它語言的邏輯和內容。語法的錯誤能改則該,但絕對不在語法錯誤上過於拘泥。當然,這點對於靠語言吃飯的工作就不適用了。

對於孩子的語言教育,我遵循的也是這個觀點。我希望有一種語言能夠進入孩子的血液。由於地理環境(我們住在瑞士德語區)以及家庭環境(爸爸是德國人)的關係,我們決定孩子的母語是德語。我希望孩子們能夠真真正正地掌握德語,達到將來能夠看歌德席勒尼采的水平。所以,我們現在要求孩子們說德語一定用詞準確,並且在孩子們拚寫和閱讀上上花相當多的功夫。而且,我從來不和孩子們說德語。即使有時候,比如在學校裏和老師討論的時候,我不得不在孩子們麵前說德語,我過後一般都會請孩子們糾正我說的不正確的地方。所以,在孩子們的腦海裏 ,德語是不能和媽媽學的。當然,中文是一定要會說的。至於讀寫,如果將來有機會,希望他們在大學裏能夠作為一門外語來學。

對於孩子們來說,第一第二外語肯定是法語和英語。我們永遠都不會要求孩子們法語英語說的象母語一樣。我相信,一個能夠完全掌握一種語言以及其蘊含的邏輯的人一定可以勝任幾種語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微瀾瑞雪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為了孩子,我們共同努力。
szchj 回複 悄悄話 說得真好!
語言作為技巧類工具,潛移默化的環境,不斷的運用,才能真正到骨子裏去,長久堅持的輸入(每天接觸,聽讀等)和有效運用(輸出),才能真正學好一門語言。啥一年二年就能掌握一種語言的說法,其實不太靠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