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醒透的博客

心頭洞明,抱樸守拙,以和為貴,知足常樂
個人資料
雲過醒透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哪些國家退出了“漢字圈”

(2015-05-21 18:34:36) 下一個
  韓國國立國語院在約200種韓餐的中、英、日文譯法中,將泡菜的中文名“辛奇”廢除,還是改回“泡菜”。
  相信大多數讀者的第一反應是:什麽時候還有過“辛奇”這回事?
  是的,2013年年底,韓國申請泡菜為世界文化遺產。為了將韓國泡菜與中日泡菜區別開來,將其中文名改為了“辛奇”。但是這個古怪的名字既不像把“佛羅倫薩”說成“翡冷翠”那麽文藝,又不像把草莓叫做“士多啤梨”那麽高大上,所以,中國人民壓根就沒理它。
  韓國人這麽折騰,說到底還是想消減漢字對韓國的影響,凸顯韓國文化的獨立性。近代以來,抵抗漢字、“去漢字化”,是東亞很多國家的潮流。今天,壹讀君就跟大家說一說,漢字圈裏的小夥伴們為什麽要拋棄漢字?
  漢字曾經統治東亞在曆史上,漢字曾經是東亞很多國家的官方文字,越南、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都是咱們圈內的。
  在圈裏,朝鮮、日本、越南在曆史上都曾將漢字作為正式或唯一的書寫係統。
  朝鮮民族大致在公元元年前後引進漢字,在跟中國接軌上遙遙領先。公元 4世紀,朝鮮設太學,漢字成為朝鮮官方規定的通用文字。直到15世紀中葉,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才製造了朝鮮半島最早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即“諺文”)。但直到 19世紀末葉為止,漢字仍占據正式文件的書寫地位,他們的讀書人認為,拋棄漢字就等於失去中國文明,而成為夷狄之邦。
  據日本最早的曆史文獻《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漢字傳入日本大約在4世紀或5世紀,有些研究結果甚至表示更早。由於漢字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時代和地區不同,音讀上還有吳音、漢音和唐音之分。
  而古代越南人又把漢字稱為“儒字”。因為漢字是伴隨著儒教《詩》《書》傳到越南。在之後的一千多年間,漢字是越南的正式文字。越南有許多重要的史書、公文都是采用中國文言文。比如《大越史記全書》,它是研究越南早期曆史最重要的史書之一,由文言漢文編撰而成。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用漢字“統治”了亞洲多個國家。但畢竟那隻是官方文字,跟他們使用的日常語言是兩碼事,很不方便。到了近代,隨著中國影響力的衰落,各國開始強調民族意識,加上統治者有意推動,漢字圈內的去漢字化運動,一直沒有停歇。
  這場“反抗”中,去漢字化程度最高的應該是越南。1945 年,越南獨立後廢除了漢字,取而代之的是17世紀基督教會傳教士發明的、法國殖民地化政策極力普及的使用羅馬字表記的“國語字”。現在的越南文字已經看不出漢字的痕跡了。
  而在朝鮮半島,對於漢字的反抗則頗有些“革命”的味道。蘇聯老大哥號召:“采用羅馬字也是東洋民族的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於是朝鮮建國就廢除了漢字。
  1948年頒布的《諺文專用法》是漢字在韓國麵臨的第一次重大危機。當時韓國受美國影響頗深,“脫亞入西論”風靡全國,第一步就是廢除漢字。在美國的支持下,韓國甚至成立了“漢字廢止會”,《諺文專用法》便脫胎於“漢字廢止會”的建議。上世紀70 年代時任韓國總統的樸正熙,在其掌權韓國18年的時間裏,則一直致力於“韓文專用”廢止漢字。他下令禁止在小學教授漢字,僅允許在初中、高中教授 900個基礎漢字。偌大的韓國,也隻有3所大學開設中文係。但令人回味的是,他的長女——韓國現任總統樸槿惠,“精通漢語,喜歡中國哲學。”
  相比之下,日本對於漢字的“反抗”則顯得要細水長流。1200 年前,日本人就開始用用簡化的漢字創造音節字母,800多年前這套字母體係漸趨成熟,被稱為“假名”。現在這些中國人能看懂的漢字並不是“中國漢字”,而是由日本人進行重新構詞,賦予新意而產生的“日本漢字”。現行的日本漢字有2136個,有300餘個被進行了簡化,譬如“附近”就簡化為了“付近”。
  其實,到了近代,作為漢字文化圈核心的中國,都有點自身難保。五四時期,漢字被認為是中國落後的根源之一。比如錢玄同說:“漢字的罪惡,如難識、難寫、妨礙教育的普及、知識的傳播”;吳玉章說:“漢字是古代與封建社會的產物,已經變成統治階級壓迫勞苦群眾工具之一,實為廣大人民識字的障礙,已不適應現在的時代”,“為了根本解決文字改革問題,使漢字走上世界共同的拚音方向。”
  陳獨秀、劉半農、瞿秋白、魯迅、蔡元培,都是廢除漢字,改用拉丁字母的支持者。當時,蘇聯人也一直幫著我們廢漢字、改拉丁,要不是後來中國跟蘇聯翻臉,說不定改拉丁文的事就搞成了。
  想退圈?沒那麽容易!在後來幾十年的去‘漢字化’運動中,這些國家卻發現這條路越走越艱難,因為去掉漢字不但會破壞了他們整個的語音係統,更是一種人為割裂曆史的行為。
  就朝鮮半島而言,由於南北朝鮮共同使用了近 2000 年的漢字,要將古代官方文件、曆史著作、文學作品中的漢字完全抹去,那就啥都不剩了。
  而缺乏漢語教育的年輕一代,也不可能看懂自己國家的曆史資料,隻能看“翻譯版”。鑒於此,2009年初,韓國健在的曆屆國務總理共21人中,曾聯合簽名建議書敦促實施漢字教育。建議書上,絕大多數前總理均以漢字簽名。
  韓語中約有70%的詞匯來自於漢語,同音異義的詞也很多,作為表音文字的韓文沒有漢字也容易出現歧義,甚至搞出笑話。比如韓國有一段重要的高鐵,其混凝土枕木需要防水發泡的填充物,但施工方卻用了吸水材料,導致155000根枕木龜裂。最後工程隊發現,出錯原因竟然是理解錯了圖紙的說明文字,將“防水”錯認為是“放水”。
  漢字在日本的改良雖然較溫和,但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原有的漢字詞使用假名書寫,造成大量冗長的假名出現,很多人不會讀日本漢字。深受其苦的便是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他因常念錯日本漢字遭到政敵和媒體的諷刺。在2009年某次眾院全體會議上就國內經濟現狀回答質詢時,他將“低迷”(日語發音為teimei)一詞念成“teimai”。在2008年的參院財政金融委員會上他也曾念錯字。雖然他馬上意識到誤讀並加以糾正,但仍引起場內一片竊笑。
  如今,漢字在各漢字文化圈國家內部,也依然有著特別的地位。在日本,文章中使用漢字的多少,反映著筆者文化層次的高低。韓國商場中出售的供人送禮金時使用的信封或請柬上,印著“祝華婚”、“祝榮遷”、“祝華甲”等漢字,可以顯示邀請者的鄭重和學養。越南人也喜愛漢字書法作品,越南的漢字書法家在當地社會受到格外尊重。
  近年來,漢字複興逐漸在那些退圈的小夥伴中興起。一些學者提出,漢字不僅僅是中國的文字,也是東亞的國際文字,能使不同語言的民族以文字互相溝通,同時又與表音文字相容並存,能大大促進東亞各國間的交流合作,棄之可惜,還是要好好複習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夕飯 回複 悄悄話 SORRY、常用的2136個。全部據說有5萬個。
夕飯 回複 悄悄話 日本常用漢字三千多,不常用的更多。嚴謹,嚴謹!
西方朔 回複 悄悄話 漢文化已經根莖粗壯,斬掉,連主樹幹都會出問題。
走馬讀人 回複 悄悄話 待到五月鮮花發,我書出世驚天下
灜客 回複 悄悄話 在亞洲的【漢子圈】裏,日本應當算是與中華文化聯係最緊密的國家。沒有像韓國那樣想盡快脫離漢文化與漢字。現在日本每年都有漢字考試。電視台也經常有一些與漢字有關的智力測驗,收視率都不錯。
amyktao 回複 悄悄話 曾經有某教育部大員出了一部書用拉丁語拚音的,
其後拿來看, 連自己也看不懂內容。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