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要不要遏製中國

(2022-01-11 16:11:06) 下一個
不久前,美國兩位學者為美國要不要遏製中國舉行了一場辯論,參與者是芝加哥大學的約翰·米爾斯海默教授(John Mearsheimer)和南加州大學的康燦雄教授(David Kang,韓裔),這場辯論在國內被記錄下來,翻了譯,以“米爾斯海默、康燦雄:美國要遏製中國,就必須向台灣提供安全承諾”為標題發表。
 
辯論
 
仔細聽了辯論,跟翻譯比較了一下,覺得還是完整地反映了願意,插圖是額外的補充材料,小編費了心。
 
如果你不熟悉米爾斯海默和康燦雄的主要論點,要點如下
 
米爾斯海默
當霸主好,舒服。美國一直當霸主,好舒服
美國知道舒服,其他人也知道,所以其他人一旦有機會,也會急著當霸主
當霸主,就不能允許其他霸主,那怕是地方(地區)的霸主,所以霸主必須一見到其他霸主出現的苗頭,必須第一時間殺死
中國會爭霸嗎?問這,就是傻子,肯定會,上麵剛說過,你就忘了?
結論:美國隻能、必須、一定會遏製中國
 
米爾斯海默寫武俠,一定精彩。米爾斯海默還有精彩的,他說你以為美國人民有什麽獨立思維,其實最容易糊弄,美國政府宣傳、洗腦的本事天下無雙,凡是打仗,正義不正義根本無關,幾輪(輿論)轟炸,美國人民傻乎乎就全民愛國,徹底擁護。
 
康燦雄
美國思維整個落伍,因為美國爭霸隻是流落在軍事爭霸的層次,美國經濟文化都很強大,但美國事事都從軍事的角度看問題,不但中國已經跳躍出這個框子,全世界也不喜歡
中國是要在經濟上超過美國,根本不會與美國在軍事上衝突,所以中國揚長避短,埋頭搞經濟,而區域、世界絕大部分地區人民都擁護,隻有美國在折騰,連日本台灣都是陰一套陽一套(注:這有點誇張)(參見:美國把中國當成靶子,還是自己當了?),都是悶聲發大財
結果美國這一套不但達不到目的,而且還有被拋棄在後的風險。
 
康燦雄說其實沒什麽好擔心中國的,看看中國的文化輸出,根本沒有,全世界根本不買中國文化的賬,所以中國是個弱國(習近平的“中國故事”不高興了)。
 
不論米爾斯海默的依據是不是合理,今天美國執行的,就是他那一套,這是兩條路線的較量。
 
下麵是譯文。
 

【導讀】 近日,芝加哥大學的約翰·米爾斯海默教授和南加州大學的康燦雄教授,受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邀請,以美國是否需要遏製中國為題展開在線辯論。米爾斯海默教授認為中國無疑是一個需要遏製的威脅;而康燦雄教授反對美國對華遏製,認為美國對華進攻性軍事反應將過度加劇中美對抗。

米爾斯海默(左)與康燦雄

主持人:下午好!非常榮幸邀請到兩位國際關係學界備受尊崇的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以及康燦雄來到本次討論。本次討論的主題是:美國應該尋求遏製中國嗎?主辦方及本次研討會致力於探求更加克製的美國對外政策,並號召杜絕使美國深陷戰爭泥潭且仍留存於對外政策製定中的冷戰思維,這種冷戰思維於蘇聯解體後的三十年間尤為興盛。現實主義思維與克製思維是許多美國對外政策思想家及戰略家共有的思想紐帶。

但我最近幾年敏感地觀察到對華議題使長期相互聯結的現實主義思維與克製思維出現了分裂,與會嘉賓米爾斯海默在2017年美國保守派聯盟(American Conservative Conference)年會上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當時出現了兩種聲音:克製派認為美國對外政策出現重大挑戰,因此需要對華保持克製;現實主義派聲稱美國對外政策應與克製思想脫鉤(Decoupled),在對華議題上需要以現實主義思維主導。

與主辦方的精神不同的是,米爾斯海默的進攻性現實主義立場使其得出了美國必須尋求遏製中國的結論。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之間開誠布公地探討立場差異並交換彼此看法。康燦雄將代表主辦方的精神參與此次辯論,我們希望消除任何可能使美國陷入下一場戰爭的潛在因素。此次辯論,米爾斯海默將代表“遏製中國”觀點的一方,與之相對的一方是代表“不應遏製中國”觀點的康燦雄。下麵首先有請米爾斯海默發言。

米爾斯海默: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很榮幸能再次和我的老朋友康燦雄進行辯論。此次辯論我將呈現的論點是:美國應該,且實際上已經在遏製中國了。讓我從美國以外的三處地區開始談起。這三處地區對我們美國而言擁有巨大戰略重要性,讓我們值得撒下鐵與血:歐洲、東亞與波斯灣——前兩處地區聚集了大量財富,同時其區域體係內都存在其他大國,而波斯灣則蘊含著大量石油。

對於美國而言,確保任意一處不出現區域霸權將是其戰略利益所在,尤其不能讓區域霸權形成於歐洲及亞洲。為什麽?首先,對於區域霸權而言,它可以著眼於向其他區域擴張,因此能輕易踏入西半球。許多美國人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麽美國軍事力量遍布全世界?因為美國首先是一個區域霸權。

美國在西半球沒有任何安全威脅,因此可以任意踏入世界上任何其他區域,並且不希望別的國家踏入西半球。其次,區域霸權的存在威脅到美國在全球投射力量並保衛其關鍵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的能力。因此美國長期尋求阻止任何潛在的區域霸權形成。著眼於上述三大區域,目前隻有一處潛在的區域霸權,那就是中國。

中國已經成為了具有顯著力量的大國,並已經成為美國的競爭者。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四倍於美國的總人口,不僅如此,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已經達到了美國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所以中國不僅是一個人口大國,還是一個財富大國。問題是為什麽中國尋求成為區域主導霸權?非常簡單,成為區域霸權是目前中國在國際體係內生存下去的最佳方式。

實際上,中國想要、並且也正在模仿美國。正如美國成為西半球區域霸權一樣,尋求成為區域霸權正是中國確保其繼續生存、不會麵對威脅的最佳方式。並且,把我的現實主義立場放在一邊,中國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了自己不是維持現狀國家(statusquo power):中國尋求主導南海,尋求國家統一,奪回釣魚島。我說得很清楚,美國不會容忍任何區域霸權,我們希望美國是這個星球上唯一的“區域”霸權。

讓我簡要談談曆史上出現的案例:20世紀的德意誌帝國、日本帝國、納粹德國及蘇聯。將這些國家一一釘上曆史的恥辱柱,美國在其中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美國在所有曆史時期都表達得無比清楚——美國不會容忍任何對等競爭者(Peer competitor)。看看今天現實世界都在發生些什麽:我們已經直麵中國了,我們在加劇競爭的強度,中國也在加劇競爭的強度。

所以我們除了與中國競爭、尋求遏製中國以外,別無選擇。

康燦雄:感謝米爾斯海默的精彩發言,感謝主辦方的邀請。很榮幸能參與今天的辯論。我將通過我的觀察來論證我的觀點。做為了解真實情況的區域研究專家,我認為,今天的東亞與之前五十年相比更加穩定、和平。在五十年前的1971年,越南戰爭如火如荼、菲律賓即將進入戒嚴狀態、老撾與緬甸各自陷入持久內戰、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對峙才剛剛結束、中國則處於不穩定的動蕩時期。

同樣,此時韓國處在強力軍事獨裁統治中,朝鮮派出特種部隊前往刺殺韓國領導人、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但自此以後,東亞從未再次發生大規模戰爭。相比於1979年,今天的東亞更加地一體化、更加富有。今天我們所有的辯論,都必須從這樣一個基點出發:東亞正在變得更加穩定,而非更加不穩定;東亞的一體化程度更高,而非相反。東亞國家確實遺留了一些針對南海無人居住島嶼的爭端,但是所有對於島嶼的聲索都未曾威脅到這些國家繼續和平存在的權利。中國並沒有威脅到菲律賓、越南或韓國的根本生存。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來源:Southeast Asia Globe

與冷戰時期相比,東亞國家的國防支出在GDP的占比也有所下降。這些國家不會以軍事方式和手段與中國打交道,因為那並不是確保它們生存的正確方式。未來的東亞事務,勢必通過外交手段、多邊主義和經濟方式進行。因此,我的觀察是,今天的東亞比之前五十年更加穩定。

這麽一說,在華盛頓的兩黨爭鬥下美國仍舊大談東亞持續增加的不穩定就顯得很有趣了。我的觀點是,可以預見,對華采取遏製政策將傷及美國自身,是我們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此,中美關係也將是通過外交方式、商業方式而非軍事方式來進行。就像米爾斯海默談到的,關於中國試圖尋求區域霸權的擔憂甚囂塵上,但沒有哪個國家會認為中國試圖武力入侵或征服美國。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花費上百億、上萬億的美元用於國防預算並試圖以此威懾中國的做法純粹是浪費錢財。

中國並非美國的首要威脅,更非韓國、越南或其他國家的次要威脅。它是一種關於如何解決這些遺留的海事爭端的第三等威脅,是外交問題,就像經濟和商業外交一樣。美國對華政策,尤其是美國對華經濟政策正在顯著地傷害著美國的工人。

同樣,亞洲地區產生了不少諸如RCEP、CPTPP等的區域性經濟倡議。美國退出了這些倡議,而中國則表明了嚐試加入TPP和CPTPP的意願。向好的經濟趨勢、不斷改進的法律體係及其加入意願,表明中國即將加入這些高質量貿易政策。

2017年1月,美國正式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來源: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

但美國卻不願加入。拜登政府仍然延續著特朗普政府時期限製自由貿易及自由市場的做法,使得美國停下了融入亞洲的腳步,但卻並不能阻止中國更加融入區域的步伐。遏製政策將使美國自絕於亞洲區域融合之外,因為亞洲不會產生對華遏製政策、對華遏製同盟。所以如果我們要采取一種以軍事方式主導的對華政策(Military-first China policy),最後隻能是自食其果。所以,美國對華政策的未來在於使用外交、商業手段,而非軍事遏製手段,我希望美國政府能夠選擇正確的對華政策。

主持人:感謝兩位的發言。接下來第一個問題是,在本次有關“遏製政策”的辯論中,兩位如何評估和看待台灣地區的戰略角色,或者說兩位認為美國是否應該承諾對台灣地區提供軍事安全保障?這一決策將如何影響中國的戰略姿態以及威脅感知?

米爾斯海默:當談到“對華遏製”時,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其一是康燦雄提到的美國不應該尋求遏製中國。他的替代性觀點是,美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遏製中國,但是遏製程度可以比較微弱,意味著美國不需要對台灣地區提供安全承諾,不需要幹涉南海。但我想說的是,美國遏製中國就必須包括向台灣地區提供安全承諾、介入東海及南海島嶼爭端。

第一個理由是,一旦我們放棄對台灣地區提供安全承諾,並且放任中國完成統一事業,這將對我們的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菲律賓在內的東亞同盟產生災難性的影響。我們絕不會讓上述情況發生,因為我們需要所有能夠對付中國的盟友,並且在東亞建立一個有凝聚力的聯盟。所以,美國有理由保衛台灣地區。

“美國與台灣的安全夥伴關係”。來源:布魯金斯學會 (Brookings Institution)

美國保衛台灣地區的第二個理由是:倘若采取遏製政策,這樣可以“請君入甕”,牢牢地將中國海軍和中國空軍困在第一島鏈內,所以我們必須使台灣戰略角色繼續存在。所以我認為我們會防衛台灣地區,並且這樣做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康燦雄:謝謝,這是個非常好的問題,它確實觸及了我們如何看待該地區局勢的核心。我的回答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方式不是軍事手段。中國正在積極尋求以外交、經濟的方式解決台灣問題,這也正是台灣地區正在做的。當看到有關美國是否對台進行軍事保證的爭論仍然無解時,我感到很困惑。2000年台灣地區的軍事預算為經濟總量的2.7%,2020年軍事預算僅占1.9%,所以台灣地區更不可能期待以軍事方式來解決問題。

台灣軍事預算未能突破GDP2%,後備戰力訓練也不足。來源:新聞周刊

所以這是一種經濟上的、外交上的解決方案。首先,對比台灣地區和朝鮮,它們都不斷地擔憂自身的繼續存在受到威脅。雖然二者都由冷戰曆史遺留問題所導致,但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朝鮮擁核,而台灣地區沒有。所以台灣地區要遠遠穩定於朝鮮。兩岸之間通郵通航通商,所以台海要相對穩定得多,並且兩岸也不會訴諸軍事手段解決問題。

其次,中國已經清晰地強調了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台灣地區都將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預測即使最終訴諸軍事手段時,亞洲地區所有國家都將避免介入,或被卷入。我不認為美國應該防衛台灣地區。

米爾斯海默:我想直接反駁康燦雄的觀點。談到台灣問題時,大多數人認為美國不承諾保衛台灣地區是因為那太危險,而非基於康燦雄提到的原因。

中國一直認為台灣地區是其神聖而不可分割的領土,但卻在1895年將其割讓給日本。美國一直承諾保證台灣地區不會回歸中國,因此美國同日本和其他國家一樣,自甲午戰爭以來“世紀羞辱”(century humiliation)著中國。因此我們手裏握著台灣地區這麽一張牽製中國的關鍵籌碼,我們就因為日本或澳大利亞不介入台海局勢而讓它溜走嗎?

康燦雄:台灣地區正式宣布獨立時中國將不惜一切代價武力統一,這和中國會不會在南海使用武力有根本不同。確實,中國正在發出關於台海局勢的昂貴信號,即倘若台灣地區宣布獨立,中國將會采取武力措施。

但從過去幾十年的情況來看,除了宣布獨立外,台灣地區依舊可以作為一個事實上不受限製的行為體去做它想做的任何一件事,這種解決方式被證明是非常穩定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台海局勢比較穩定。如果想運用這張牌做籌碼給中國製造麻煩,美國當然做得到。但這也正是為什麽我們不能遏製中國的原因。

一個中國原則。來源:中國政府網

米爾斯海默:打斷一下。回應剛才你所說的,情況早就已經變了。中國軍事實力已經遠超其一二十年之前的情況,並且中國已經非常清楚地表明了他們有這個能力收回台灣地區。倘若沒有通過外交手段妥善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在某個確定的時間點勢必要這麽做。中國及其不斷崛起的軍事實力從根本上變革著東亞局勢,美國不可能坐視不管。所以你需要回應我的質疑並且向我解釋,為什麽你會這麽想?

康燦雄:中國即便在四五十年前研製出原子彈時,就可以將台灣地區夷為平地了不是嗎?更不用說,現在的中國隨時都可以平推台海,但這並不會發生。為什麽1995年左右會發生台海危機?最直接的導火索是台灣地區一定程度上存在威懾和軍事威脅。但隨後兩岸之間加強經濟相互依賴,人員互聯互通一直未曾中斷,越來越多台灣地區的人前往中國大陸生活。所以實質上是台灣地區當局一直在限製與中國大陸的交往。

兩岸積極互聯互通的形勢隻要一直維持下去,台灣地區從經濟上以及社會上就會越來越融進中國大陸,這就是我所說的轉折點。所以中國軍事實力的崛起對於台海戰略局勢來講並沒有直接關係。至少三通以來,兩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局麵,這也正是中國大陸一直積極引導的戰略軌道——兩岸隻能朝更加互聯互通的局麵發展,而非走向更嚴重的分裂。

越來越多台灣地區的人前往中國大陸生活。來源:新華網

主持人:針對米爾斯海默所說的,我想提一些問題:既然你說美國應該遏製中國,遏製政策到底是什麽樣的?在對華遏製中,你如何看待美國軍事手段所起的作用和角色?你可以向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麽在你看來對華遏製政策是美國的唯一選項呢?

米爾斯海默:好的。在對華政策上,遏製不僅僅意味著軍事上的遏製,同時還伴隨著經濟上的遏製。我認為中美之間將發生更加劇烈的經濟競爭,尤其是在新一代高精尖技術領域,例如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技術主導權的競爭——這是美國必須贏得勝利的競爭。在軍事競爭上美國也應取得勝利,這也是我們為什麽應該在東亞地區繼續增派大量前沿軍事部署的理由。

保護韓國、日本、菲律賓與澳大利亞對於美國而言至關重要。我們與這四國是雙邊軍事同盟關係,我們必須確保核保護傘完全罩住這些國家的天空。除此之外,我們需要防衛台灣地區,需要防衛我們在南海的戰略利益,這一點美國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美國已經帶頭組建了美日印澳四國機製(QUAD)以及美英澳三邊軍事協定(AUKUS)以實現上述戰略目標。因此我認為隨著局勢的推演,我們將加強上述這些雙邊軍事同盟關係,並且繼續增加在東亞地區的軍事部署。這種情形類似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在歐洲地區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AUKUS聯合指導小組會議記錄。來源:白宮

主持人:感謝米爾斯海默的回答。目前美國在亞洲的軍事部署已經引起了很多國家領導人不同的反應,你確定美國向亞洲地區增派更多軍事力量的行為會被這些亞洲國家歡迎嗎?這些亞洲國家又多大程度上想要美國來主導亞洲地區的安全架構?所以我們就直接將軍事力量增派到亞洲國家並對他們說:“這都是為了你好”嗎?美國如何麵對那些對AUKUS等軍事協定有所憂慮,對於美國不斷施壓迫使其選邊站的行為感到愈發緊張的亞洲國家?

米爾斯海默:首先,談及QUAD及AUKUS時,許多亞洲國家已經明確選邊站並同我們進行安全合作:日本人願意與我們合作、澳大利亞人願意與我們合作、印度人願意與我們合作、英國雖然地處歐洲但在亞洲事務上也願意和我們合作。所以在區域內有非常多的國家已經與我們一道。

如果你和日本人談及台灣地區局勢,他們一直致力於使中國大陸無法收複台灣地區。我反對康燦雄關於隻有美國願意防衛台灣地區的觀點,一旦台海爆發衝突,我認為日本以及澳大利亞都能介入並協助我們防衛台灣地區。無疑我們的亞洲盟友希望我們能做更多。像越南、新加坡這樣的國家,我認為無論如何最終它們都將倒向美國一方。

日本設立新職位處理台灣事務。來源:南華早報

回答主持人的提問,在五年之前中美不斷加劇戰略競爭之初,確實絕大多數的亞洲國家不願意選擇站隊,我也不責怪它們,因為它們隻是想避免卷入大國競爭。但是隨著中美戰略競爭愈發激烈,這些國家終將被迫做出選擇,無法置身事外(sit on the sidelines),如同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和韓國一樣。

康燦雄:我認為米爾斯海默剛剛所說的觀點,即亞洲國家都希望介入台海並自願選擇站隊非常具有“啟發意義”。但事實已經非常清楚地說明了,亞洲國家希望美國不要軍事介入台海問題。我想引用2021年11月4日新加坡國防部長的聲明:“台灣地區是‘中國’這一政治概念正當性的核心(goes to the heart of political legitimacy),我建議美國遠離這一對於中國大陸及其政治正當性而言的心髒地帶。”

我並不認為前日本首相菅義偉支持美國,美國是在向日本施壓,要求日本采取立場。菅義偉在任時,美日兩國聲明提及台灣地區時表明,兩國希望和平處理這一問題。菅義偉曾被問及日本對台灣地區的看法,他談到那並不意味著日本會派遣軍隊介入。類似的觀點也見諸於其他亞洲國家。事實證明這些國家並不願意介入。因此許多亞洲國家想告訴美國——“三思而後行!”

主持人:雖然兩位嘉賓持有截然相反的觀點,但是都似乎同意當下亞洲各國都不願意花費重金增加軍備及開支以軍事姿態麵對中國,同樣亞洲國家在被迫選擇站隊時都顯得非常勉強。

正如米爾斯海默談到的,中國的經濟和軍事正在迅速崛起,同時雖然美國仍然擁有體麵的經濟表現,但在多個領域逐漸衰落。鑒於區域內許多國家不願意擺出直接對抗中國的戰略姿態,美國在經曆了後冷戰時代二十年涉及全球各地的戰爭後,我們是否仍然具有充足的物質資源能力、承諾能力及意願,花費巨大經濟資源投資在軍事力量上?這筆投資是否更應該花在重建美國國內的基礎設施和改善其他相關的國內條件上?

米爾斯海默: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首先,如果不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和韓國在東亞區域內沒有任何可以靠得住的強大盟友。即使是在理想條件下,這些亞洲盟友的軍事實力仍然非常有限。因此美國在亞洲“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有重活累活都需要美國來幹(do most of the heavy lifting out there)。所以美國應該身先士卒通過對華遏製的行動來幫助亞洲盟友。

其次有許多人談到,麵對亞洲盟友時,美國可以推諉責任(Buck-passing),我們應該讓亞洲盟友去遏製中國。然而這是不可能的,中國是亞洲區域霸權,因此美國在遏製中國時將會肩負最艱巨的戰略責任。我的觀點是,美國需要以軍事手段遏製中國,並且美國應該在其中承擔最大份額(lion’s share of the work),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主持人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有能力、有意願以軍事手段遏製中國。我認為美國當然有大量資源和充足實力遏製中國——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你問及美國是否有意願,我相信美國內部不會容忍對等競爭者的存在。

美國朝野那些好議論時政的知識分子可以就是否防衛台灣地區這一問題一直爭論下去,但毋庸置疑我們會防衛台灣地區,會不擇一切手段捍衛我們在高新科技領域的支配地位,會不擇一切手段地遏製中國。這就是美國對德意誌帝國、日本帝國、納粹德國和蘇聯曾經做過的事情。美國的社會是一種高度軍事化的社會,美國一直就處在遏製中國的位置上並隨時可以登場。我反對永久戰爭,但我相當明確地認為,確保世界上沒有任何區域霸權的出現是美國的戰略利益。

康燦雄:我們需要冷靜思考,我們每次都想當然地認為美國應該成為世界最強國,認為美國的全球支配性地位(American supremacy)是理所應當的。如果擔憂恐怖主義襲擊,或者幹涉中東等其他區域,美國這樣一個全球性帝國當然情願發動並介入戰爭。但問題是,我們作為美國民眾,會希望為了爭奪某些毫不相幹的、無人居住的海洋岩礁而卷入一場戰爭嗎?我個人是不願意的。

曆史學家斯蒂芬·韋特海姆討論美國軍事霸權的起源。來源:none of the above podcast

米爾斯海默:我有一個問題,那你為什麽不支持將美國在東亞地區所有的軍事力量部署全都撤回來?

康燦雄:討論這個選項又何嚐不可呢?我認為討論美國應該討論這種可能性。相比於五六十年前美國在亞洲如此嚴密部署,這些年美國在亞洲的軍事部署相比於當時已經穩定減少。並且這種軍事部署的減少並沒有使東亞國家產生反應。我們甚至不需要再增派軍事部署至二三十年前的水平。

海外部署軍事力量的意義不在於軍事意義本身,而在於展現一種政治上、外交上的關係,這不是美國在亞洲具體到底部署了多少名士兵的數字所能決定的。同樣,美國在世界各地像“種蘑菇”一樣建設軍事基地,但軍事基地的數字並不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為什麽我們在東亞需要軍事力量?在東亞部署軍事力量的目的是什麽?為什麽我們要維持在東亞的軍事力量?我絕對不認為美國需要在東亞部署那麽多軍事力量。

主持人:感謝兩位嘉賓的發言,本次討論最後有幾個關鍵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既然談到了對華遏製,那麽美國想從遏製中獲得什麽利益?這也引出了第二個問題——如果中國是東亞地區的區域霸權,中國會尋求邁出東亞地區並奉行一種全球擴張主義的政策嗎?米爾斯海默在2020年的一次采訪中談到,如果中國作為區域霸權在東亞沒有任何威脅可以擔心,那麽它將會輕易踏入西半球並與像古巴、委內瑞拉這類國家結成軍事同盟,因此美國需要竭盡全力(go to great lengths)阻止中國支配亞洲。我們可以討論一下,關於中國將成為全球性霸權的可能嗎?

米爾斯海默:是的,我在一次正式發言中提到了主持人剛剛講的觀點。我認為中國正在模仿美國。康燦雄形容美國在全球的軍事基地像“種蘑菇”一樣,這正是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直保持全球性超級大國的一個表現。我認為中國將會模仿美國,並且我已經對此提供了支撐理論。但我並非完全確定,所以我退一步認為:如果在不確定中國是否可能會成為全球性霸權,但又有一部分明顯跡象表明中國會成為全球性霸權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the case you have to operate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t will happen)。因此需要防止其成為區域霸權。

康燦雄:中國就像剛獨立時期的美國一樣,一點點成功地解決了其國內問題,不管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政府希望收複一些割讓的失地、還是新中國希望收複台灣等等。當中國成功解決了國內一些問題時就會邁向世界其他地方。但是當中國邁向其他地方時,真的會形成對美國的軍事威脅嗎?還是說隻是經濟和外交方麵的威脅?我觀察到中國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關係大部分都是經濟上、外交上的,而非軍事上的。因此我們也需要從經濟上、外交上回應中國,而非在軍事上回應。軍事主導的對華鉗製思想脫離了世界上各國對華關係的現實,並且隻會對我們產生不利影響。

主持人:謝謝。有觀眾向米爾斯海默提問:如果美國能夠與蘇聯在歐洲的霸權共存,為什麽美國不能與中國在亞洲的霸權共存?為什麽美國可以支配西半球,但卻不允許別的區域霸權支配它所在的區域?

米爾斯海默:美國並沒有與蘇聯的區域霸權共存,美國自1947年至1989年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遏製蘇聯並阻止其成為這樣一個霸權。就像我反複在發言中提及,美國對德意誌帝國、日本帝國和納粹德國也做了同樣的事情。

《門羅宣言》。來源:Britannica

為什麽我們可以支配西半球,但卻不允許中國支配亞洲?《門羅宣言》中表述得非常清楚:我們美國人不喜歡遙遠別處的大國動用軍事力量踏足西半球。我們不想讓中國在區域內高枕無憂。中國目前正因為被糾纏在東亞而無法踏入西半球。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出麵對抗納粹德國、出麵對抗蘇聯的原因;這就是我們現在為什麽,並且也一直會持續出麵對抗中國的原因。

主持人:最後有一個專門讓康燦雄回答的問題。你之前經常撰寫關於中國、東亞事務的分析和研究。四年前你曾經寫過一篇書評,你認為絕大多數我們現在所閱讀的分析和研究完全忽視了中國的利益考量、目標框架、身份定位,完全沒有考慮到中國的曆史、文化、哲學、宗教,甚至國內政治等因素。你覺得,我們在何種程度上存在這種忽視?

康燦雄:我最近寫完了一本關於東亞曆史對於國際關係意義的書籍,因為東亞曆史與西方實在是完全不同的。我唯一同意米爾斯海默的一點是,中國還未成為區域霸權。我不完全同意米爾斯海默關於霸權的定義,他的霸權概念隻存在於物質層麵。回到東亞,曆史上中國不僅在物質上支配著整個區域,同時中國曆史上在文明意義上、思想意義上、社會意義上、哲學意義上都支配著整個區域,其他國家不僅僅是臣服於中國,還借鑒中國的哲學、思想、文明以解決本國的社會政治問題。

因此這是一種領導力意義上、自願吸引意義上的“區域霸權”,而遠非純物質意義上的霸權。中國在曆史上雖然擁有龐大中央集權、經濟軍事實力和人口基數,但中國自覺地限製自身成為一種侵略性霸權的可能性。在很多方麵,我認為我們正在看到一個實時變化的中國。如果我們不關注中國自身正在發生什麽、重視什麽和關心什麽,我們將會錯過該地區和中國自身正在發生的變化。

主持人:非常感謝兩位嘉賓精彩的辯論與發言。本次活動到此結束,謝謝各位的參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鹹說淡說 回複 悄悄話 “看過前者的講話,感覺就是很無知的概念,因為對中國文化基本沒什麽了解,更不用說中國曆史,這是西方研究中國的人的通病,試圖在不懂得對方文化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思維解釋對方行為。”
這個評語顯然很無知。事實已經證明“發生了,就晚了“。現在討論的正是要'防止發生".
石山斤 回複 悄悄話 如今,美國除非發動核戰爭與中國同歸於盡,已經沒有任何方法遏製中國的複興。所以我如果是美國人,我為什麽以為自己可以打敗一個人口4倍於己的國家?我為什麽要不斷地冒犯得罪中國,得到的結果無非是中國窩上一肚子火,在不遠將來對美國進行對等報複?別忘了,美國的軟肋是種族矛盾、兩黨對立和製造業空心化,曆史上樹敵眾多,中國有的是辦法整美國。我要是美國人,我為什麽不拿台灣換取人民幣與美元掛於一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鉤子?我為什麽不用狡猾的手段,假意與中國友好,假意迎合和支持中國的民族主義,攛掇中國向印度和俄羅斯討回領土?殺君馬者道旁兒,即便要幹掉對手,捧殺不是一個更高明的手段麽?
半島人 回複 悄悄話 米爾斯海默好像有時候清醒,有時候很糊塗。比如他一貫反對伊拉克戰爭;在烏克蘭問題上,2015年他讚成烏克蘭中立化,這樣美俄就不會那麽對立,而中俄就不會聯盟。幸虧美國政府沒有聽他的,不然中國的處境會難很多。
但在中國問題上,他基本上是要美國和中國硬扛。不知他的硬扛是準備打核戰還是常規戰,或隻是經濟戰和科技戰。經濟戰和科技戰已經開打,隻是美國無法全麵和中國脫鉤。常規戰方麵,在中國周邊,美國無論如何是沒有勝算的。美國當然是希望台灣,日本和韓國先和中國死拚,然後美國來收拾殘局,但亞洲國家還沒有愚蠢到這個地步。
唯一可能的結果是挑動台灣越過紅線,然後中國占領台灣。這時美國自己是不會出兵幫台灣,實際上也幫不了,但至少這時美國可以鼓動韓日和歐洲國家和中國硬脫鉤,希望給中國經濟於沉重打擊。隻是這樣一來,西方國家的經濟至少也會受到相同程度的打擊。少了台積電,美國高科技也同樣會被沉重打擊。
所以當米爾斯海默說美國和中國必有一戰,我不知他的自信心從何而來。
中國在曆史上從來不是通過軍事手段去征服周邊國家,更不用說遠的國家。中國的王道思想是基督教國家無法理解的。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看過前者的講話,感覺就是很無知的概念,因為對中國文化基本沒什麽了解,更不用說中國曆史,這是西方研究中國的人的通病,試圖在不懂得對方文化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思維解釋對方行為。
中國的崛起是因為全球化經濟產生的共享需求,這種需求讓霸權的概念過時,而中國文化中的王道思想更適應這種經濟環境。中國文化中的王道思想是西方文化中從來沒有過的,甚至沒有一個對應的詞匯存在,因此這些研究中國的人對中國的崛起過程隻能從關於霸權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釋,也就必然不靠譜。
研究一下曆史,為什麽曆史上中國在最強大的時期也沒有發展出殖民主義,而西方一個小國荷蘭都能在大航海階段致力開發殖民地?弄清楚這個,才能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西方與中國的這種曆史區別,在於國家尺寸的不同,歐洲從來都是一堆國家,沒有多少國家能僅憑自己就能滿足經濟需求,而是把貿易看作是最重要的經濟形式,國王關係的是trade,這是中世紀歐洲的共識,也是大航海出現的根本原因,發展貿易。而這就形成在國際範圍你死我活的競爭局麵,也不難理解鴉片戰爭為什麽會發生。
中國曆史上的經濟模式並不重視貿易,原因也不複雜,沒需求。
而關於經濟形式問題僅僅是了解中國與西方差別的一個方麵,因此而產生的文化差異更重要。
有一個非常容易看到的差別,假如提出一個觀點,美國第一,中國第二,中國人是否接受?大概沒多少中國人在乎這類問題,不會特別反對。
但同樣的問題,“美國第一,中國第二”,美國人絕對不會接受。在美國人看來,世界上隻能是美國第一,和其他,不能有老二老三的概念,因為有老二就意味有可能成為老大。
這就是文化上的區別。
中國人是從秩序的角度,時髦的詞叫維穩。而美國人是從霸權的角度,時髦的詞叫America first。當強調美國第一的時候,也就意味成為第一的規則並不重要,而是結果最重要,也因此就沒有了所謂秩序的概念,因為秩序是由規則來保證的。所以美國人的這種思維方式其實從邏輯角度講是自我矛盾的,也就不可能維持。
美國最終會是因為缺乏文化底蘊而失敗。
想不開1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必要。隻要別走的太近即可。保持一定的距離最好。
試試水 回複 悄悄話 米國是沒有任何道德底線的國家,最可怕的是米國為了維持霸權,什麽事都可以做,中國現在最需要增加核彈頭以保證米國胡來有個度
花果山莊主 回複 悄悄話 【海盜思維】我們美國人不喜歡遙遠別處的大國動用軍事力量踏足西半球。我們不想讓中國在區域內高枕無憂。
老上不來 回複 悄悄話 答案隻要對比一下世界上的主要國家對於中國和美國的接受程度就出來了。
Denxilu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寧可坐視國內基礎設施日漸衰落,人民生活水平持續下降,而花費巨大經濟資源投注在軍事力量上,以期維護遏製中國的崛起能力,維護自己全球霸主的地位。這種策略究竟有多大成功的把握?況且世界各國都在尋求自己的發展道路,美國真有這個能力全麵壓製住而不會顧此失彼嗎?
北美平民2015 回複 悄悄話
遏製中國已經不容易了。
lostman 回複 悄悄話 對於一個無底線的人,第一遠離隔離開,第二,一定要防備沒有底線的人,確保有10倍的能力消滅他如果他敢侵犯其他的人
笨狼 回複 悄悄話 抑製還是遏製?

遏製是常規(公認、習慣)翻譯,參見:

大家要把美國累死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66653/202112/26572.html
viBravo5 回複 悄悄話 把視頻標題中的 contain 譯成 "抑製" 或 "約束" 比 "遏製" 更接近原意.
cn_abcd 回複 悄悄話 美國擔心的是美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