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謊言圍繞漢密爾頓

(2019-11-02 21:23:23) 下一個
亞曆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是美國國父之一,毀譽參半,但經過最近一出百老匯歌舞劇,他成了正麵人物,大紅大紫。其實漢密爾頓一直被唾棄,因為他的人品太差,他自己公開承認通奸,你說是傻,也誠實,但別忘了他通奸了,也許現在大家覺得通奸不是大驚小怪,這德行,還是不能以為無關痛癢吧?
 
漢密爾頓翻身,是最近幾十年的事兒。漢密爾頓的貢獻即巨大也不可磨滅,但陳列貢獻並不能完全描述漢密爾頓這個人,大家熟悉的就不說了,這裏說說野史。
 
國父
 
說漢密爾頓是個天才,也有道理,他出身條件極其艱苦,但能力過人,不過運氣更是不得了,先是小時遇到一個開明的財主讚助,後來又有華盛頓這把天下第一大傘,橫行霸道沒人敢說話。
 
可是漢密爾頓卻不僅僅是才,勇氣也不少,報國立功年青時就很強烈,在華盛頓圍攻約克時,美法聯軍穩操勝券,可是漢密爾頓為了功名,帶一隊人馬攻城,完全沒必要,很容易喪命,可是他帶頭往上衝,占據陣地,名聲大噪,曆史上有兩個類似的人:丘吉爾和老羅斯福。
 
獨立戰時,他意識到第一國家沒軍隊,第二有軍隊沒錢養軍隊是多慘,這教訓是他後來站在中央集權一邊的原因。獨立後,漢密爾頓是建立中央最強烈的倡導者,這得益於他跟其他國父相似之處,通讀歐洲聖賢的著述,選擇了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方案的結果,這是美國的福氣,他和麥迪遜,傑伊共同撰寫的聯邦論文是今天美國憲法的基礎之一。漢密爾頓從小參與讚助他的財主生意,對財政特別在行,建國後成了第一任財長。當時美國財政部是除了外交部外唯一的部委,人數就像一支軍隊,漢密爾頓成了老大,他那絕對控製的風格得以充分展開。十幾年前漢密爾頓要遷墳,全國沒人敢動,隻能由海岸巡防隊(Coast Guard)的人來做,因為海岸巡防隊是漢密爾頓一手打造的(當時沒有稅收,關稅成了政府收入唯一的手段),據說誰要是敢動他的墳,他們就會動槍。漢密爾頓在債券上還有獨創,當時每個州都在獨立戰中欠了一屁股債,漢密爾頓想到以中央(聯邦)政府出麵收購,承擔這些債,一舉兩得,一是讓各州老老實實,知道中央是老大,二是讓外國債主知道美國欠錢還錢,不耍賴,這是美國信譽漸漸上升到國際最佳程度的原因,以後借錢就好說話了。
 
漢密爾頓所謂高築關稅保護國家工業發展的國策,其實是保護他所在的美國北方工業利益,當時南方是農業,靠出口,是全球化自貿的支持者【聯想一下:英國工業革命積累於紡織業,而棉花是美國南方奴隸製下的產品】,南北的對立來自於經濟格局的衝突。
 
財政部成了政府的命根子:一切財政收入的來源,漢密爾頓還指望建立正規軍,自任司令(或者華盛頓掛個名),反對聲音很大,後來跟法國鬧翻,有被入侵的可能,這成了現實,漢密爾頓一手遮天,軍權別人都動不了,被架空的時任總統亞當斯奴=怒火衝天,但漢密爾頓處處拿華盛頓壓亞當斯,他百般無奈。
 
 
國父裏除了華盛頓,就數亞當斯人品好些,其他個個滔滔雄辯,耍起手腕使黑一個比以厲害,漢密爾頓是最厲害的,別以為大家都高尚,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是分不開的,中國民國期,中國是武鬥,那時,美國是文鬥【當然美國當時文明程度比中國高一個數量級】。其實這種“共和”,就是有條件的民主,體製下各種利益和利益集團間有著激烈的衝突,在古羅馬時已經上演過了。
 
1800年美國大選,可以說把漢密爾頓所有的傲慢和為人不齒品德都體現出來,三個主要角色,傑佛遜,伯爾(Arron Burr)和敗北的現任亞當斯,漢密爾頓是一個比一個狠。
 
漢密爾頓文筆很好,尤其是寫檄文罵人,撒謊誹謗心都不跳(大家都如此,包括傑佛遜,不過都比不過漢密爾頓),而且誰都罵,大家記得漢密爾頓的行徑往往是親痛仇快,雖然很多人服他,尤其是聯邦黨的基層黨員,但恨他的,尤其是恨他的大人物,太多了。
 
漢密爾頓跟伯爾結仇,是因為伯爾擊敗漢密爾頓的嶽父成了紐約參議院,嶽父女婿都引以為家恥,發誓報仇。其實伯爾不僅僅是個好人,而且開明,有能力,善於團結一切力量,還幫助底層的人,大概就是長遠眼光差些。傑佛遜想當總統,需要在北方贏一個州,就求伯爾幫忙,伯爾做了件誰都做不到的事。
 
紐約是漢密爾頓的大本營,就像一個黑幫老大,對聯邦黨和黨的選票控製得牢牢的,漢密爾頓的辦法是控製紐約市的銀行,誰不聽話不給錢,狠,但沒辦法。伯爾上任後先來個親民減稅,然後創建了大通銀行(前身),徹底打破了漢密爾頓對財源的壟斷。伯爾的競選手段跟當代的無異,包括民調,完全是超前的,而當時美國所有政壇老大都是靠騎馬寫信喝酒拉選票,就是關係加交易,而密爾頓還無視事實,拒絕承認民意對自己一黨不利,結果伯爾獲勝,不僅僅讓本來當不上總統的傑佛遜有了機會,也徹底擊敗漢密爾頓。
 
在自己大本營被擊敗,可以想象漢密爾頓恨伯爾到了什麽程度。
 
可是漢密爾頓也恨傑佛遜(這是他目空一切的一個反映),傑佛遜是民主黨,代表的一切“價值”都跟漢密爾頓相反,是個死敵,肯定不能讓他當總統,可是在這之前,漢密爾頓已經有另外一個打算。
 
漢密爾頓被迫承認通奸,據說是麥迪遜使壞,揭了底,為此漢密爾頓嚷著要跟麥迪遜決鬥,這兩個國父沒鬧出悲劇,是因為伯爾勸阻,僥幸。但事發之後,漢密爾頓不可能自己當總統了,他定下詭計,要聯邦黨接著當總統,但要打倒現任領袖亞當斯,選個傀儡為自己控製。這造成了他跟亞當斯公開分裂,由此可見他給自己拆橋的本事可真是天下一絕。表麵上他分裂的理由很充足,亞當斯投降法國,傑佛遜是親法,而漢密爾頓是親英,事實上亞當斯雖對法國有好感,但當時跟法國和談是意識到不可能跟一個大國交惡,甚至開戰。漢密爾頓對亞當斯的誹謗當時讓人直搖頭,造成聯邦黨分裂,就像個沒腦子的混世魔王,不把包括自己那分的天下砸爛,決不罷休。
 
然而聯邦黨競選怎麽可能離開亞當斯呢?這點漢密爾頓也沒辦法,但他恨亞當斯,因為亞當斯擋住了他權利上升的通道。他施的詭計是扶植一個傀儡當亞當斯的副手,平克尼(Thomas Pinckney),最後受控於己。為此,他一邊在黨內詆毀亞當斯,給以後平克尼反超亞當斯打下基礎,一邊又得保證傑佛遜不能當上總統,美國沒給他折騰死,也是萬幸。
 
美國當時的規矩是,盡管兩黨各有正副競選人,但是最後各自點票,副手如果得到最高票數,也是總統,這就造成當時各種交易,任何一個人的立場都是可以變的,可以收買的。最後投票的結果,傑佛遜和伯爾得票一般多,第三名亞當斯自動出局,一下子,伯爾有可能成為總統。
 
這次輪到傑佛遜急了。
 
當時聯邦黨有個計劃,投向伯爾,因為伯爾容易“控製”,而傑佛遜完全是個死敵。漢密爾頓恨傑佛遜,恨伯爾,最後恨伯爾的程度超過恨傑佛遜,所以他跳出來讓大家支持傑佛遜。
 
漢密爾頓的支持是傑佛遜當選的決定性因素嗎?
 
不是。當時漢密爾頓威風掃地,聯邦黨已經沒人聽他的了。曆史記錄來看伯爾並沒有公開拉票,而傑佛遜則公開暗地為自己拉票,謠傳說最後傑佛遜做了交易,讓兩個議員投了他的票。
 
漢密爾頓傲慢的結果是自辱,機關算盡,手段使完,1800大選的曆程和結局是對漢密爾頓最大的嘲諷。
 
漢密爾頓是控製不住自己衝動的那種人,尤其是當他的才氣、成就達到那個地步,覺得自己已經是絕對正確,任何不順的都不能接受,不會接受,不論采用多卑鄙的手段也不會覺得不安。他最後與伯爾決鬥,你看出漢密爾頓一生的矛盾:這麽一個有腦子的人為什麽不用腦子?
 
歌舞劇《漢密爾頓》完全是中宣部水平的輕喜劇,今天大家覺得漢密爾頓是被悲劇,伯爾是個卑鄙無恥的叛國賊,完全是曆史學家懶得印證曆史的真實麵目,而按照漢密爾頓本人對伯爾的誹謗造成的形象的結果。
 
漢密爾頓是個悲劇,伯爾是隻替罪羊,這是曆史最完美的結局,我們也心安。
 
上麵說“國父裏除了華盛頓,就數亞當斯人品好些”,伯爾是第三個好人。伯爾妻子是個才女,比他年長10歲,兩人都是開明、正值之人,這最大的悲劇,莫過於伯爾夫人的怨。
 
最後說一句,伯爾是個曆史人物,絕不是對誰都好,奴隸,就不是他關照的對象。
 
 
【資料】
Edward J. Larson:A Magnificent Catastrophe: The Tumultuous Election of 1800, America's First Presidential Campaign
Nancy Isenberg:Fallen Founder: The Life of Aaron Burr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pconline 回複 悄悄話 好人沒有用,曆史是能人寫的
sodapop 回複 悄悄話 同意《漢密爾頓》完全是中宣部水平的輕喜劇。象看了部樣板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