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內的說法是“貿易戰一開,十幾億人都成了貿易專家”,所以大家肯定對現狀比我了解的多,諸如貿易不再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中美貿易在中國全球貿易占的比例越來越少,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會超過總產值的1%,大概在0.5%,貿易戰美國承受的損失高於中國。
對於最後一點,美國在貿易戰中承受的損失高於中國,當然不是真的如此,但這說法主要依據是如下的幾點:
一是關稅,雖然中國企業也被迫負擔一部分(就是被迫降價),但關稅主要是美國消費者承擔【注1】,而是美國不少中小企業受到擠壓,從低利潤變成虧錢【注2】,三是美國農民處境惡劣,許多瀕臨破產的地步,雖然消費者承擔的關稅被變相用於政府對農民的補助,似乎對大局無濟於事。
2018美中貿易逆差創紀錄:美國還在賣中國貨,可中國不買美國貨
貿易戰從來就是自損八百的事兒,從策略來考慮,是雙方誰能撐到底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底子厚,屬於逼中國就範的策略。隻是農民在美國政治體製內勢力大【注3】,加上其他行業的抗議,有影響2020大選的意味,這加上淳樸(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人稱特朗普或川普)在國內的困境,直接導致他作出急於成交的決定。也可以說中國針對性的反擊還挺有效,習近平無需擔心國內的不滿情緒,可中國為什麽從信心十足發展到悲觀失望,習近平也不得不讓步呢?
利益集團受害,暗地反對是一個因素,這才有最近習近平“文件”禁止“腹誹”一事(腹誹可不好禁)【注4】,更關鍵的,要看看李克強的政府報告。
李克強說中國經濟壓力大,總產值會繼續下行,最低可能6%,最高也不過6.5%。為什麽中國政府對總產值那麽著迷?
因為中國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債務,也就是說很多“發展”是假的,在賬本上寫個借條,買了貨,就成了產值。當然如果貨生貨,真的有價值,這也不是問題(叫做有效益的投資),不過效益就像釣魚,不再能伸手就抓到。結果瞎投資比比皆是,這一來,借的錢就成了爛賬。如果按照正常會計條例,爛賬作廢,極端的估計是中國有20%爛賬,而債務高達總產值的400%,這一報廢。80%的總產值就消失了。
換言之,中國的總產值不再是90萬億,而是10萬億,那天就掉下來了。
不過這估計是極端了點,可是就算隻有兩成,也是20萬億,中國可以以7%增長三年,增長的那部分用去抵消爛賬,結果是零增長,也就是中國經濟三年不漲。不是天就掉下來了,但政府的合法性也還是成了問題。
怎麽辦呢?也有辦法。讓爛賬不爛,辦法是讓爛賬之後的資產保值,保值,要麽賴著,但那不僅得否認爛賬,還得讓銀行繼續跟相關政府機構或企業借錢,那借的錢還隻能用於還利息,實在是很淒慘。另外一個辦法是讓所有資產升值,水漲船高【注5】,大家跟著一起升。
別說中國這樣整體經濟缺乏效率的國家難以做到,西方發達國家也不行,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就導致中國最後的一招:強行讓國家經濟(總產值)增加。如果你問為什麽底線是6%,大概低於這個程度就不妙了。
如果保六是第一目標,中美貿易讓讓步就是次要的。有貿易衝突這麽一個不定因素,保六就不一定有著落。不保六,國家可能動亂,這才是習近平退讓的真正原因。
習近平專製,大家都有意見,西方更以為是奠定東西意識形態你死我活決鬥的事件,其實你要是同情習近平,說不定覺得他挺難的,中國國內各種利益集團的勢力為維護各自的利益與中央的對抗,實際上一般人難以想象。中國目前債務的死泥潭,既是政策的極大錯誤,更是利益集團,包括地方政府和老百姓,與中央對抗的手段(參見:
中國是富人的天堂,習近平的魚與熊掌)。很多環境下大家真的不聽習近平的(不是當麵頂,不聽,是“政令不出中南海”,“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真正含義),習近平攝權,也是為了壓製反對勢力。
【後記】
觀察幾個月以來的談判過程,中國方麵的新聞公布較有節製,而美國則是過幾天就一個內線,熟知本屆美國政府的人都知道爆內幕是政府派係爭鬥的基本手段,總統不聽自己的,就爆出來,希望外界自己一邊的利益集團嚷嚷,所以爆得聲音大未必說這一派占了上風。
這一遊戲規則是悲劇,給美國無法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定了調。從大局來看,這對全世界時間好事,恰如彭博琢磨,
Why the U.S. and China Can’t Make a Deal,如果雙方各自被國內的極端勢力製約,
“They’ve turned trade talks into a test of strength, and both are overestimating their own” ,那就無法達成協議,所以淳樸此舉也未必不理智,這是務實的唯一途徑。
【相關閱讀】
【注】
【1】估計很亂,這都是近日的:
【2】
【3】
【5】這其實是美國、歐洲和日本“貨幣政策新思維”,叫量化寬鬆,就是用貨幣政策保證資產升值,富人不因此有所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