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在貿易談判可能讓步的因素

(2018-12-23 11:32:50) 下一個
目前大概沒有人否認美國對中國的策略已經不再是貿易戰,而是遏製。一個月前我在習近平能讓什麽步,會讓什麽步一文裏列舉了中國可能讓步的領域和策略,目前看來也基本到位,約一周《多維》介紹
 
《香港經濟日報》披露,北京內部對華盛頓製定21字方針——不對抗、不打冷戰、按步伐開放、國家核心利益不退讓
 
“北京的內部方針容許中國代表在談判時‘該退讓的退讓’,目的是盡力將中美關係拉回正軌,防止滑向更壞境地,傷及中美乃至全球經濟”,大概跟我說的“習近平有備而來,確實準備讓步,而且充分”相仿,也算是大家說習近平“累出敗招”後的無可奈何。
 
另外據《亞洲時報》The China trade reality show的苟門(David Goldman)引用國內線人的消息:
 
Second, China concluded that Trump wants to look like a winner, and decided to give him what he wanted. Senior advisers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xplained this to me last October
 
言下之意,中國不僅讓步,而且主動讓,大幅度讓,讓到美國樂得笑不出聲(當然嚴守“核心利益”底線)。你要是想想這是什麽策略,這叫阿Q精神。
 
 
也許這阿Q精神並不怎麽阿Q,也許即使習近平權力膨脹導致策略累累出錯,導致目前不得不委曲求全,也還能維持大趨勢,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意見,例如美國地緣政治專家布雷默(Ian Bremmer)就持這一看法
 
 
布雷默同時感覺到中美兩國進入技術領域冷戰局勢幾乎成定局(《新加坡海峽時報》China and US potentially headed for Cold War: US expert Ian Bremmer,尤其是華為事件帶來的後果)。
 
故此,雖然美國上層精英權貴達成壓製中國的共識,覺得淳樸(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人稱特朗普或川普)當局的策略是美國政府早就應當采納的策略,在少數戰略專家看來,這些策略不僅不能遏製中國,反而加劇了美國衰退的節奏。
 
比如,美國指控中國不遵守全球法製規矩(rule and law based world order),鑽盡空子,隻是利用他國,以此號召、團結全世界共同反對中國的劣端。可是美國世界的手段是推翻整個(自己建立的)現行國際製度,給全世界示威,要建立新的製度,可這新的製度不是均等的製度,而是美國為主的製度,這一來,如果大家覺得中國不是好東西,美國也不咋樣,大家也無法單純的站隊。
 
美國的態度反而反應了當前的現實,中國在現行的世界製度秩序裏得益巨大,其實無意推翻這一讓自己得益的製度和秩序,中國做的,是在少數美國核心利益上動了美國太歲頭上的土(如習近平大肆宣揚中國體製是西方體製的競爭對手,a viable alternative,能讓老百姓更快過上好日子),這逼得美國無法在孰優孰劣的條件下和中國競爭(一個武士挑戰老大,如果老大接受,就是承認武士跟自己對等。這無法接受),結果,隻能推翻自己的體製,基本敗下陣來。
 
外交老手哈斯(Richard Haass)在《外交事務》撰文How a World Order Ends,And What Comes in Its Wake嗟歎“‘一統天下’是個反常的環境”,可遇而不可得,自由資本主義擊敗蘇維埃共產主義的優越感是見不到了(參見福山:《曆史的終結》)。
 
Given these changes, resurrecting the old order will be impossible
 
從大局來看,這不可能是中國一個國家所能做到的,而是全世界觀念已經變化了的結果,即使美國如此強大也不足以把全世界控製在手腕裏,何況美國西方在“平等自由”的旗幟下第一目的是維護自己的利益,沒少幹傷天害理的事兒。
 
在美國國內,民眾的憤怒和不同群體間的對立也是暴露無遺,而且這些群體間的對立不論你對整個社會如何分割都能見到:白人和有色人種的對立,左右的對立,精英和百姓的對立,窮富對立,勞資對立,兩代間的對立(美國不乏認為操縱國家政治的嬰兒潮一代乃最自私的一代的看法的人),城市和農村的對立,全球化和國家主義的對立,國內國外的對立,宗教的對立,性別間的對立,被壓迫的階層和國家機器的對立,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對立。被極端思潮的民眾往往著眼一個目標,無視自己的切身利益,被辯能(Stephen Bannon,人稱班農,主張民族經濟民粹運動,白人至上主義者,“列寧主義”信徒,得罪老樸被擠噠到一邊)之類的投機分子利用:
 
 
在國內分歧對立的局勢下,淳樸不僅無意致力減緩衝突,調解矛盾,反而推波助瀾地促進社會的分裂,加劇種族對立,煽動(白人)民族主義、愛國精神和排外思潮。更甚的是,淳樸的言行政策無不以摧毀美國國家機製為目標。
 
《紐約時報》For Trump, ‘a War Every Day,’ Waged Increasingly Alone
For two years, Mr. Trump has waged war against his own government
 
淳樸不停地攻擊媒體、施法(聯邦調查局)執法(法院)機構、國家安全機構(中情局),告知全民這些機構不可信,也就是說美國國家體製不合法;減稅是將財富轉移到富人手裏,加劇了社會的貧富分化;“精簡體製”除了有少部分減少官僚體製臃腫,消除捆綁企業條條框框的正麵效應,大部分是摧毀政府機構,恰如文化大革命工農兵進駐政府機關一般,對候選人第一能力需求是意識形態和效忠,對此,美國作家路易斯(Michael Lewis)的新作《第五風險The fifth risk》描述得栩栩如生。如果你不想細讀此書,隻要記得美國政府目前很多重要的高級職位還沒有人任職即可見一斑。
 
 
這真是任何想顛覆美國組織想卻不敢做的事兒。
 
再看歐洲。歐洲也希望徹底打開中國的市場,也希望知識產權得到進一步保護,所以跟著美國壓迫中國,但在國家政策上中國倡導全球一統、自由貿易(德國是不平等貿易最大的得益者,遠大於中國),跟美國的保護主義、重商主義(mercantilism)形成對比,歐洲隻能站在中國的一麵,歐洲自己後院起火,三大經濟國地英法國內的對立也是讓整個社會岌岌可危,弄不好整個歐洲戰後的和平基礎將受到衝擊,形成更大的危機。
 
縱觀西方麵臨的危機,西方不論從世界觀到具體政策都沒有解決方案,局勢越愈複雜,而習近平推廣的中國模式也因此乘虛而入。
 
A handout photograph from the German government shows a group of leaders at the Group of Seven summit, including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and President Trump, in Canada on June 9, 2018.
 
哈斯(Richard Haass)《專家論壇Project Syndicate》Europe in Disarray
 
習特在20強峰會(G20)達成停火之約,是個蹊蹺的場合。大家也許忘了,二十強峰會其實能做到的很少,影響最大的,是2007-2008如何救美國,當時,第一功臣是中國。那時美國幾乎把全世界帶入災難,而中國為了救美國,也為了救自己(當時有“救美國就是救中國”之說),放出了人類曆史上最大的信貸洪水,當時在惠譽國際(Fitch)朱夏蓮(大名Charlene Chu)描述是“中國在5年放出來的信貸超過美國整個銀行界信貸的總和”。在當時瘟政思潮下,四萬億成了四十萬億,無數高官成了億萬富翁,加上代價幾十萬億的環境汙染,中國把全世界從死亡邊緣救了回來。現在,才十年,大家全忘了,中國成了自由世界的敵人。
 
我說過談判的基礎是自己必須有對付全麵失敗的策略,我的策略是中國不論是否能跟美國達成協議,必須馬上公布繼續改革,全麵地,但有節奏地,開放市場的政策,這對贏得歐日韓,以及東盟拉美非洲經濟體是關鍵,也是贏得美國企業界的關鍵。如果中國在中美談判失敗的同時宣布向全球開放市場,一定震撼世界。這是談判的不敗之招。不過習近平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講話很含糊,西方大都覺得他未必采納改革開放為主的政策,中國整個讓步的策略說不定成了空話。希望習近平不至於和國內極左的無知狂妄自大的思潮一般(參見廈門大學金融係客座教授,中材國際獨立董事,新華社特約經濟評論員餘雲輝在左派網站《察網》的文章中美貿易戰,美國的大棒之後還是大棒所言,“中國是美國商品的供應者和美元購買力的支撐力量,也是美國轉基因產品和垃圾廢棄物的最大市場,換句話說,中國是美國根本利益的保障者,美國已經無法離開中國”,完全是無知)迷失了方向。
 
不過,細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布,實情不是那麽簡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下的明年七項任務,
一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二是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三是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四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是加快經濟體製改革,六是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七是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方位對外開放”是一項,包含了“落實阿根廷中美元首會晤共識,推進中美經貿磋商"。在華為事件後能堅持說出這樣的話,不僅僅是忽悠。關於知識產權,第一項裏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第六項裏有”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知識產權“,都將是受外企外商歡迎的政策。更可能的情況是中國國內利益團體間的矛盾、衝突的程度與美國一般嚴重,政府必須在引導經濟平穩發展的同時平衡各方的勢力。
 
你想想,“落實阿根廷中美元首會晤共識,推進中美經貿磋商"成了全國經濟方針的主導政策之一,不謂不重視。
 
 
我上次提到習近平不會放棄國企,新的精神是國企是中國經濟結構的棟梁,會不斷改進,但不可能取消。
 
據《經濟學人》報道,中國個人所得稅全國隻有2%上繳,大部分是公務員,一般老百姓、個體戶要麽收入低不用交稅,要麽逃稅。目前政府的新政策不僅不加強稅收管理,反而立法減低社會的稅務負擔,形成在國家製度上更多的人不需上繳所得稅。由此可以見到為什麽企業稅務負擔如此沉重和近來政府對娛樂界逃稅的嚴打。如果說社會主義特色,這是個典型。
 
那麽”中國製造2025“呢?《經濟觀察網》的解讀之十乃“‘製造強國’為明年七項任務之首”,卻一字不提“中國製造2025”,不知能否搪塞過去。
 
從某種意義上說,美中衝突是緩解美國國內矛盾的手段,這種手段帶來了空前對華裔的懷疑、敵視的態度,諸多場合下華裔對美國的忠誠成了問題,華裔在諸多關鍵領域的機會受到限製,然而如此微妙的氣氛下,華裔依舊支持淳樸,這一心態令人覺得不可言喻。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幾乎沒有什麽讓美國處於被動的手段,唯一有可能讓美國總統淳樸妥協的,是美國國內的因素,而隻有一個因素。
 
這因素是美國股市和美國經濟麵臨蕭條的可能性。
 
美國股市麵臨幾大不利因素,第一市值太高,盈利跟不上,第二利率環境的轉變,第三消費者有疲敝的征兆,第四地緣政治下的陰影,第五貿易保護主義和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壓力,美國經濟界認為明年經濟蕭條的機會甚大。
 
https://www.blackrock.com/apac-retail-assets/cache-1545037705000/images/media-bin/web/retail/apac/sg/gwc/chart-of-the-week-20181218.jpg
黑岩(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的地緣政治風險衡量
 
美國民眾自上到下通常腦子裏隻能分析一個數字,如果麵臨難以取舍的道德難題,大家就把注意力轉到錢上,所以盡管窮人沒股票,股市是社會第一個心裏因素。現在股市幾乎熊了,大家人心惶惶。如果在諸多不利因素下股市加速了經濟蕭條,那就直接影響淳樸連任,那可是比國家利益重要得多。這會直接導致淳樸快速跟中國達成協議,如果這是明年年初的形勢,那將是對中國有利。
 
明白這個厲害,大概可以想象為什麽今天流傳淳樸有可能把聯儲主席撤了的謠言(《彭博》Trump Discusses Firing Fed's Powell After Latest Rate Hike)。
 
《南華早報》此文有點誇張:This is what Xi Jinping says can help save China from ‘terrifying tidal waves and horrifying storms’,不過,中國還是一心一意立足於和解:
 
 
包括幾項主動讓步的措施,中美談判倒數80天 北京疑做三大讓步
 
另外一個會影響兩國關係,中國依舊無能為力的事件,是“通俄門”的結局,如果淳樸無恙,則萬事皆休。不過一旦出了事,中國是劫難難逃,因為任何統治者都會采納本能的應變之策:轉移視線,以前是戰爭,現在是主動挑起跟中國的衝突。
 
中國有影響美國股市的一些手段,但目前做的不多。央行前副行長朱民說兩國90天內會達成初步妥協,然後還得半年到一年才能達成全麵的協議。問題是美國鷹派會不會接受,尤其是萊海瑟(貿易談判全權代表萊海瑟(Robert E. Lighthizer)是此輪談判全權代表)。就目前來看,雙方談僵的可能性極大。
 
 
【相關閱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一唯 回複 悄悄話 對不起了,文沒對上題。貿易戰上,中國的退讓應會讓戰爭挺下來,川普也有國內壓力也不想打下去而是做地有。談不攏的話題大概會拖下去。美國會不停的發動小貿易戰來保持壓力,保持中國經濟上的脆弱。中國經濟正在轉型,美國發動貿易戰來個擊敵於半渡,夠聰明,或者說中國愚蠢了。這一退下來就不會是小退步。
一唯 回複 悄悄話 X好大喜功,不能容忍不同意見,但隻要沒重大致命的錯誤就能過關,沒人能挑戰。隻是中國國內問題多多,不是喊口號能解決的。貿易戰看是外部問題,實際還是內部結構的事。打到最後,本事不夠,關門也許是個辦法。上麵的頭頭不能老是近親繁殖,都退化了,應當是老毛當年說的吐故納新。
Sam大樹 回複 悄悄話 幸好川總及時把政府關了門,否則中國貿易談判要吃巨虧了。

吼吼吼 :-)
tellmey 回複 悄悄話 自己的一手好牌卻越打越爛, 現在隻能寄望影響美國股市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