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是韜光養晦的典範嗎?

(2018-11-18 11:01:44) 下一個
盡管輿論壓製甚嚴,中國國內關於習近平是否冒進,錯誤地放棄鄧小平韜光養晦的英明國策而導致今日中美對抗,把中國帶入一個曆史性的危險局麵還是個熱門話題,其中有個論點是美國一戰後取代英國成為第一強國,到二戰後成為世界霸主,恰恰是韜光養晦的結果,美國一直低著頭實幹,等到已經超過英國的時候才冒頭,才真正是“百年馬拉鬆”。
 
這是與曆史事實不相符的。
 
首先,美國一直是個保護主義主導的國家,哈密爾頓的“高築關稅”的策略一直沿用到一戰之際,而且哈密爾頓盜用英國歐洲知識產權是赤裸裸的,基本就是一個創業者跑到歐洲,偷了一項技術,回來開幹。
 
 
偸技術不是幾個不守規矩不講信譽的商人的醜陋行徑,而是國策。
 
第二,美國還是個“搭順風車”(free-rider,進化論和經濟學的基本觀念)的模範。搭順風車,就是依靠英國當全球警察帶來的“次序”,包括相對和平(英國海軍在全球巡邏保安)、規矩(西方自貿交易的規則)和懲罰(商務法),大力發展國內工業,建立自己的基礎,自己啥力也不出。按國際關係的屬於來說,現在美國是給全世界提供“公益”(Public goods)的頭頭,當時是英國給全世界提供“公益”的頭頭。
 
【英國美國的統治世界的年代分別成為Pax Britanica和Pax Americana,這是繼承羅馬帝國時期的Pax Romana的名稱。】
 
那英國為什麽不給美國為難?是因為親戚關係(都說英語)嗎?不是。
 
當時英國有兩個壓倒是的重點:一是如何應付歐洲其他列強(如德國的崛起),二是英國是個“日不落帝國”,全世界不是英國奴隸的地方不多,美國占點小便宜,無所謂。結果是美國逃過去了。
 
最關鍵的,第三,是美國人自己不願意。美國老百姓不願意,是給當時美國帝國主義思潮(如老羅斯福)相違背的。美國民意最記憶猶新的是歐洲的封建製度,歐洲沒完沒了的戰爭,美國人說是歐洲來的,大多恨不得跟歐洲脫離關係。而且整個十九世紀美國是擴張的世紀,美國還沒開發完,從美墨戰爭奪得大片土地,到西部開發,到折騰印第安人,都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兒,肥沃的土地。後來內戰傷了點兒,不過西部擴張還沒完,直到十九世紀末,到了太平洋,發現盡頭了,印第安人也殺得處不多了,實在不好意思了,一場狂歡才停下來。
 
到了一戰,美國壓根兒不願意理會。威爾遜把美國帶入一戰用的手段跟後來列寧蘇維埃有的一比。參戰後,美國連一支部隊都沒有,美國遠征大元帥潘型(Pershing)帶著幾十萬人跑到歐洲訓練,遲遲不願開打。一戰後固守的風氣重新成為主流,二戰前除了海軍世界第一,美國陸軍基本不存在,也難怪麥克阿瑟被日本趕走,如果美國不是出了個奇才馬歇爾,二戰戰局得重寫。
 
美國的韜光養晦是其他因素導致的,主要是國內政治,也就是國內各派利益團體的衝突導致的,而不是主動選擇的結果。不過你要是對曆史想得仔細,超越曆史背景而采納這一策略,也是個選擇,隻是美國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中國是沒有了。
 
 
【附錄】中美印的國際海軍基地圖(美國的隻是亞太區局部)
https://southfront.org/wp-content/uploads/2018/07/10.png?x99359
(點擊放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