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狼發牢騷

發發牢騷,解解悶,消消愁
個人資料
笨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給中國經濟把脈

(2016-10-05 12:22:42) 下一個
前幾天在言及中國房市之際我說起“中國新一輪房市實際上是習李采用的挽救中國經濟的又一個敗招,也許是無可奈何的敗招,卻也反麵表達中國政要精英在習李政權執政3年會依舊沒有找到扭轉中國經濟在投資單一思維下的局麵,走出死局”。
 
就中國經濟數據,倒也留意,很長時間沒總結了,梳理一下。
 
 
中國人閑話,經濟就是政治經濟。
 
國內關於中央的“謠言”不會見報,微信也上不了,所以謠言自然是來自西方、港台了。我的印象是路透社在國內關係最多,有時中央也用利外媒放氣球,探探風聲,國內小報如“參考消息”之類以“外媒報道”轉載一下,如果反應不佳,收回來也無關大局。
 
除路透社外,彭博、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都有自己的情報網,紐約時報被中國屏蔽,但估計擁躉也有。
 
這幾天關於習近平的謠言是前幾天《路透社》說習要打壓團派:
 
 
舉動是挑選下次入常的人選。今天輪到《紐約時報》,說習在明年黨代會之前不會指定下任總書記人選:
 
 
這是破了傳統,是個大忌,讓人猜測習得動機。是因為自己根基、班子還沒穩,團派太猖狂,還是要世襲?
 
這一來,李克強的謠言也老壓不住了。
 
都說習對李極其不滿,不知道是經濟沒起色還是覺得李是個潛在的威脅。我一直相信李克強在經濟上還稱職,很多務實有效的政策。當然步伐較小,但減產能、經濟轉型之際,就業是個顧忌,習近平也不能貿然行動,而且那麽多利益集團,李也不在權力中心,說也說不算,習也不放,能做的也很少。再者,李克強的忍功很過硬,處處跟班,說不定真的認了,沒跟習爭得意思。所以我的判斷是習沒必要冒著給全黨全國帶來動亂的風險借口把李趕下台,還見不到其他能馬上接經濟班的人。
 
地方債務曾經是中國風風雨雨的已達危機,現在沒人說了。以前想寫一下,但沒時間。故事基本是銀行不願意給地方政府重組債務,重組的目的一是既然債還不了,就拖著吧,要延期;二是“重組”,舊債換新債就得降利息,中央地方都希望降息來減輕地方政府負擔,但銀行虧了,有意見。但估計中央衡量了一下厲害,逼銀行吃了。
 
2016年08月31日
中國財長樓繼偉表示今年前7月已發地方債39710億元,其中新增債券10084億元,已逼近人大批準限額11800億元。同時,樓繼偉稱進一步實施積極 的財政政策,但市場分析稱政府預算內的財政發力空間或相對有限。
 
(注:“發地方債”,是這次“重組”的手段,就是把地方政府欠銀行的貸款轉換成“地方政府債券”(也叫市政債券),一個好處是將不透明的貸款變成了透明的債券。)賬是要接著賴下去了。但問題解決了嗎?說不清。
 
 
“本輪房地產複蘇加劇資本‘脫實向虛’”
 
總債務太高了,4萬億還是不夠。幾個月前政府是這麽介紹:
 
截至2015年末,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10.6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16萬億元,兩項合計,全國政府債務26.6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9.4%。加上地方政府或有債務(即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按照2013年6月審計署匡算的平均代償率20%估算,2015年全國政府債務的負債率將上升到41.5%左右
 
除了賬目上的”地方政府債務16萬億元“,還有2.1%的”隱性債務“,是1.4萬億,也就是說,總地方債是17.4萬億。這發行的4萬億地方債還是離17萬億差遠了。
 
2015年全年的收費公路收入支出情況,全國收費公路全年平均收入為141.3億元,最高為廣東的493億元,最低為青海的15.2億元。全年平均支出達到251.2億元,明顯高於平均收入。其中,廣東支出最多,為626.9億元,青海支出最少,為20.7億元。
 
通過對比數據,中國交通新聞網記者發現在各省區市收費公路通行費支出中,償還債務本金及利息所占的比例非常之大,最高達到了88.8%,最低為51.02%,平均超過七成。
 
相關報道:
 
有人說豈有此理,怎麽(地方)政府公路收費總是延期,這下你知道為什麽了。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表示,盡管8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幅較高,但很大程度是由於去年同期利潤基數較低所致,如果以2014年8月份為基期,今年8月利潤的兩年平均增速僅為4.4%,尚慢於工業生產兩年平均增長6.2%的速度。這顯示,整體工業還沒有走出2014年以來的下滑期。目前支撐企業效益繼續較快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內外需求仍然不足,企業應收賬款回收期依然偏長,傳統行業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生產經營依然困難,實體經濟提質增效仍需努力。除了基期因素之外,還有四大原因促進了1~8月的工業利潤回調。
 
一是工業生產銷售增長加快,這是利潤回升的基礎原因。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9%,增速比7月份加快0.6個百分點。二是價格繼續回升。8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9.2%,比7月份回升0.9個百分點,價格基本恢複到去年同期水平。何平說,考慮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的變動,8月份價格水平總體上有利於企業盈利。三是單位成本繼續下降。8月份,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6.14元,同比減少0.2元,繼續保持下降態勢。四是汽車、鋼鐵和石油加工行業拉動,這些行業都是工業利潤的主體。
https://wpimg.wallstcn.com/a1/18/d6/screen-shot-2016-09-27-at-9-36-47-am.png
 
 
按照藿香子的說法,國有企業業務收入和利潤同比仍是負增長,這是個例子:
 
前8個月國企利潤降幅大幅收窄 鋼鐵、有色持續虧損
《一財》關於寶鋼武鋼重組的報道
 
“大家已經達成了共識,就是這8萬人不可能都煉鐵、煉鋼,那麽隻能有3萬人煉鐵、煉鋼,可能有4萬人、5萬人要找別的出路,這就是武鋼現在在做的事情,”但是“員工一個都不會少”。
 
這也反映了為什麽減產能、企業重整那麽難,企業重新有盈利那麽難。我常說美國企業很厲害,都是一流的工商碩士(MBA),效率高級了,經濟危機後的改革更新越發令人佩服。但是中國老大都這麽說,“你們好辦,一出事,人都解雇了,社會(政府)承擔,自己一身輕”。
 
真是這麽一回事兒。
 
反過來,國企經濟、計劃經濟,國家集中資金支持某些行業的弊病也彰然。
 
褐皮書(Beige Book)
《中國褐皮書》是個美國機構,在美國《褐皮書》是央行(美聯儲)寫的,中國沒有,美國人吃了。最近的報告說整體不妙。
 
各種讀法: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China has the markets totally fooled
 
《彭博》說盡管“經濟調整政策”被擱置,但經濟狀況還過得去,“manufacturing, property and commodities strengthened while retail, services and transportation -- crucial parts of the “new economy” -- all saw weaker results”,不過,“the latest report is a departure from the prior Beige Book, which said services have a chance to hold up over the longer term as a source of sustainable growth that helps continue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way from old drivers”,不是好消息。
 
不過《華爾街日報》說得很直接:
“I’d find it earth-shatteringly surprising if we don’t have a significant problem between now and China’s leadership change” in the fall of 2017 when the 19th Party Congress convenes, said Leland Miller, China Beige Book’s president. “This is not a stable economy. It’s one that twists and turns and happens to end up at the same spot. There are real problems below the surface.”
 
https://static1.businessinsider.com/image/57ed4a23077dcca2018b9004-960/screen%20shot%202016-09-29%20at%201.05.45%20pm.png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的摘錄:"...the growth engines this quarter were exclusively 'old economy'—manufacturing, property, and commodities," said the report. "The 'new economy'—services, transportation, and especially retail—saw weaker results both on-quarter and on-year. Deteriorating corporate finances and a rebalancing reversal seem a high price to pay for a quarter’s worth of stability [emphasis ours]."
無知無畏的吹鼓手:
“旅法學者,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宋魯鄭:中美究竟誰是第一大經濟體?
服務業的疲弱是個大問題,不過也許我還不會說轉型失敗。
 
對中國經濟數據的一個新解釋來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他的說法是其實中國經濟還可以,數據顯得悲觀,都是遼寧給“平均”下去的。
 
 
“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遼寧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度高達60%”,是個災區。
 
任澤平也承認目前經濟穩定是錢(基建、房產)撐出來的,隻是難道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錢扔了下去也沒沒用嗎?
 
圖6
 
他說非也,列舉了四大導致宏觀數據被低估的原因。
PPP加速落地,民間投資增速下滑
遼寧統計數據擠水分,拉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地方債務置換拉低企業中長期貸款數據
新興消費旺盛,存在漏統
 
如果“新興消費旺盛,存在漏統”,那上麵提到的褐皮書統計渠道也許不全麵了。不過遼寧一省的數據對全國統計影響之大,連《華爾街日報》都留意到了。
 
圖10
 
任澤平:“2016年全社會固投增速顯著回落,7月累計同比為8.1%,較6月低0.9個百分點,當月同比3.9%,較6月下滑3.5個百分點”,然而,“剔除遼寧的影響後,...2季度穩定在12%左右”。
 
《華爾街日報》Number’s Game: One Province’s Statistics Problem Is a Drag for China
“當代中國有國際影響和國際經驗的金融家之一”李若穀(2005年至2015年擔任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黨委書記)
 
李若穀說中國經濟問題是“西方破壞”,著實被《華爾街日報》引用中國網民嘲笑了一番
 
反應一國經濟運作狀況最有效的莫過於它的金融界的狀況,,銀行、債務,資金流動,想藏也藏不住,在這方麵《彭博》的報道最全麵。
 
這是引用國際結算銀行(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數據。
 
https://assets.bwbx.io/images/users/iqjWHBFdfxIU/i6FO7_ccHy8Q/v2/-1x-1.png
 
 
https://assets.bwbx.io/images/users/iqjWHBFdfxIU/ibEecvEEGoz0/v2/-1x-1.png
 
https://assets.bwbx.io/images/users/iqjWHBFdfxIU/iHUKUVusgiaU/v2/-1x-1.png
 
據《彭博》說,國務院有一本“垃圾企業黑名單”,專門列了已經無法救藥的企業,但保密,銀行不知道,因為擔心一旦銀行清算,企業倒閉造成失業,難免不會有動亂。
靠投資、靠房產,上半年頗有生氣的銷售、服務業還是遇到阻礙,經濟自然轉不過彎來

難啊。

https://assets.bwbx.io/images/users/iqjWHBFdfxIU/ik7u5FDW1Lwk/v2/-1x-1.png
 
現在連企業間相互收賬都難。
 
Overall debt levels for both are at record highs.
 
For the 93 of Hong Kong's largest Chinese companies with listings stretching back to 2011, their ability to repay debt with current profits has only been lower once in the last five years.
 
Almost half have operating profit less than three times their interest payments - heading towards an unhealthy balance. One quarter do not make enough to cover their interest costs, the analysis shows.
 
如果服務業減溫,在目前債務高踞的環境,中國經濟真不知咋辦。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習近平的經濟施政綱領,對我來說,是習近平給自己以後的“習近平思想”添些材料。倒不是說說法有什麽問題,就是這種玄乎的說法啥都能概括,所以總是對的,但一旦用到具體環境大家實在不知道如何入手。
 
我在中國房市欲拒還迎引用“盧鋒 楊業偉 王齊冀:房產調控亟需供給側改革”,說那是“精英忽悠的典範”,拍拍習近平馬屁,何樂而不為呢?
 
這就是習李的區別。李克強不能喊空話,第一是不能跟習近平爭,大罪;二是喊了也沒用,沒有具體措施,經濟出了毛病,大家還是拿你開刀。
 
21世紀經濟報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全球高達152萬億債務,相當於全球總產值的225%,憂慮。
 
 
憂慮?僅僅如此?
 
https://assets.bwbx.io/images/users/iqjWHBFdfxIU/i6Z4GMIe4tdc/v2/-1x-1.png
中美是厲害,合在一起更厲害
 
“The IMF flagged the euro area and China as economies where it’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deleveraging to occur.”
 
總債務還不是唯一的難題。昨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說一旦有經濟動蕩,全球銀行係統都不頂。
 
 
http://www.zerohedge.com/sites/default/files/images/user5/imageroot/2016/09/20/IMF%20bank%20peril.jpg
 
http://www.valuewalk.com/wp-content/uploads/2016/10/Global-Debt-4.jpg
 
 
悲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笨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ujibifan' 的評論 :

李克強最大的擔心是失業,不過李去年的就業業績超過預測,也就是說能穩住陣腳。我猜習近平還在調整權力,擔心一旦失業超出控製的能力就會導致動亂。既然在攬權,寧願虧也不願意動大的,結果國企是在打壓範圍內,但“死而不僵”,債務棄不了。李也沒辦法。

當然瞎猜了。
wujibifan 回複 悄悄話 引用數據很豐富!債務對未來發展的確是個嚴重問題,通過貨幣刺激(債務超發)的模式越來越沒有空間了。新的增長模式還沒有成形。未來經濟的確不容樂觀。其實ZF早該放棄幻想,不要保七保八,結構性問題不會這麽嚴重。現在沒有好牌了。
Wiserman 回複 悄悄話 從各方麵來看,中國是在進步的!
笨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路邊的蒲公英' 的評論 :

嘿嘿,知道您在笑話。不過既然來了,指教指教?我瞧不上,指教指教大大?
路邊的蒲公英 回複 悄悄話 WOW,這麽複雜,習大大如何決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