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ANTAO

生活在新西蘭,隨手撚幾片草葉與朋友共賞
正文

5000公裏環島遊第六天,惠靈頓到凱庫拉(WELLINGTON-KAIKOURA)

(2016-01-16 19:52:36) 下一個
 
 
1.輪渡庫克海峽
    2015.12.26.陰轉晴天,14-22度。
    早晨430起床,515趕到輪渡碼頭排隊,600開車上船。
    630庫克海峽渡輪 INTER ISLANDER-COOK STRAIT FERRIES起航,這艘有1780米車道,550輛汽車裝載量的KAITAKI號滾裝輪穩穩地駛離碼頭。在船艙匆忙吃了點東西,忙著上了甲板,盡可能多地錄下山光水色。
    天色陰沉,寂靜的惠靈頓灣(WELLINGTON HARBOUR)籠罩在朦朧的晨光裏,遠處的小艇在平靜的水麵畫出幾道白線,早起的海鳥掠過,把線條與繞著山巒的雲帶銜在一起。看著隻有一個狹窄出口港灣,我似乎相信了毛利人的傳說,惠靈頓灣原來是個內陸湖,湖裏住著兩隻巨大而凶猛的塔尼法(海怪)。其中一隻怪獸開辟了一條通向大海的水道,另一隻名為法泰泰(WHATAITAI)的怪獸試圖開辟另一條路線,卻因擱淺身亡。毛利人把維多利亞山稱為TANGI-TE KEO,意為法泰泰的靈魂。
    天然良港成就了惠靈頓,群山疊嶂又限製了首都的發展,市區道路多起伏彎繞,居民住宅多在環繞港灣的山脈叢林中,受空間限製的首都機場不能起降大飛機,惠靈頓人的國外旅行,都要借道奧克蘭或基督城。
    7:00駛入庫克海峽(COOK STRAIT), 資料介紹這裏強勁的西風帶激起洶湧波濤,海峽兩端的開闊海灣地形,造成海峽水流湍急多變。今天卻是風和日麗,看不出任何波湧,但仍能感覺到大船的起伏。庫克海峽位於南島和北島之間(東經174度30分,南緯41度14分),海峽南北長205公裏,東西寬23-144公裏。水深71-457米,平均水深128米。海峽溝通了南太平洋與塔斯曼海,是海上交通貿易的重要航道。
    8:00駛入馬爾堡峽灣 (MARLBOROUGH SOUNDS)大船重歸平穩。馬爾堡峽灣由夏洛特女王峽灣(QUEEN CHARLOTTE)、凱內普魯灣(KENEPURU)和羅盤灣(PELORUS)所組成,整個灣區由溺沉河穀水淹而成,灣區四周由垂立青山環繞,寧靜純樸的海域,形成966公裏錯綜複雜的水道。一個個美麗的小海灣及自然的原始沙灘,把峽灣裝扮的唯美唯俏。
    天氣變得晴朗,雲彩沒了蹤影,空氣似乎凝固了,隻有單調的馬達伴著岸邊的時有時無的鳥鳴,寂靜的峽穀水麵隻有大船劃出的幾縷碧波。
   

2.一路醉人美景
    9:15到達位於夏洛特女王峽灣的起點皮克頓(PICTON)碼頭。小鎮人口4330(2015年數據),地處南島鐵路終點,是南島通向北島的門戶,也是去往莫爾伯勒海灣的海上、森林和島上景點的入口。小鎮圍繞隱蔽的港口而建,擁有迷人的沿海馬路,路邊有一間挨一間的咖啡館、餐館和各種美術館,還有一個漂浮海事博物館和一個水族館。你可以在這裏巡遊、垂釣、看海豚或者玩兒劃皮艇。夏洛特女王步道是當地一處主要景點,你可以步行或騎山地車探訪71公裏長的步道。
    一年未見,小鎮似乎變了摸樣,費了半天勁才找到信息中心,在這裏訂好了回程船票,打聽了沿途景點,然後沿著1號國道南下。
    曾有朋友提醒:遊南島最好沿逆時針方向走,因為行在靠山的一邊比較安全,但連續兩年都是順時針行駛,沒發現路有多麽險峻,沒覺著有什麽不安全。焦黃的牧草覆蓋一座座山包,山路雖有蜿蜒起伏,但幅度不是很大。
    姥姥發現一個問題:不是說潔白的羊群嗎,為什麽南島的羊都是灰裏吧唧,髒兮兮的? 的確如此,炎炎烈日下,枯黃草地上,髒兮兮的羊群在懶懶地吃草。我給的解釋:這是南島特有的美利奴(MERINO)羊,它體型龐大(成年羊可重達140公斤),羊毛纖細柔軟(粗約20微米),毛長10厘米左右,是上乘的毛紡原料。綿羊毛表麵分泌大量油脂,所謂綿羊油就是經過對羊毛清洗、脫脂,分離出來的脂肪經過加工得到的,正因為如此,潔白的絨毛很容易沾上泥土,變成髒兮兮的泥疙瘩。所謂潔白的羊群一般指剛剪完毛的羊,或者很少分泌油脂、毛發粗且不打卷的山羊。
  離海岸線越來越近,山的顏色也慢慢改變,墨綠的原生態林逐漸取代焦黃的牧場,方向也由東行變為南下且與鐵路並肩。沿著東海岸的路也變得平坦少彎,有時像機場跑道似的平直,遇到海角鐵路會穿隧道而過,公路則繞過山腳而行。
    下午12:30到達OHAU POINT長毛海豹保育地,這裏除了一道石砌看台,沒有任何人為裝飾,那些懶懶的肉蟲任性地在岩石上戲耍、睡覺。雄性海豹體長可達2.5米200公斤,雌性海豹一般長1.5米40公斤,5歲成年海豹可以產仔。主要分布在新西蘭、澳洲及南極海域,力量驚人、水中移動速度快,可潛入250米深的水下待10分鍾。它們有很大的牙齒,處於食物鏈的頂端,隻有虎鯨、大型鯊魚是它們的天敵。瞭望台與它們間的距離最短距離約僅10幾米,方圓幾十米的海邊岩石上,能看到上百隻大大小小的海豹。
    1:30在路邊發現一座薰衣草園,規模不是很大,花也沒有盛開,但走進紫色花叢仍能把你淹沒,我照了許多照片,但因為電腦的轉換過程出了問題,成品率很少,甚是可惜。

 
 
3.夜宿背包旅店
    2:30到達龍蝦小鎮凱庫拉(KAIKOURA),這個有2040人(2015年數據)的小鎮,除了吃龍蝦,還可以賞鯨,看海豚、海豹。由於南方來的寒流與北方來的暖流在這裏會合,從海底卷起大量的營養物質,形成了海洋生物生活的天堂。鯨魚,海豚和毛皮海獅把這裏當作最佳的捕食地點,聚集在這裏繁衍生息。遊人可以乘船出海追逐鯨魚的蹤影,在航程中還有機會欣賞到珍稀的暗色斑紋海豚、賀氏矮海豚,新澳毛皮海獅等動物。在陸地上看起來笨頭笨腦的毛皮海豹,在海裏確出奇的靈巧。最激動人心的還是看抹香鯨,優美的流線體型,緊致光滑的皮膚,猶如一位美麗的少女在水中翩翩起舞。去年的遊記有詳細的記錄,這裏不再贅敘。
    我們預定的是一家背包旅店(其他旅店客滿),沒有住過但可以想象出它簡陋的樣子,想象一群年輕住客湊到一起是何等的熱鬧。可實際情況令我吃驚,寬敞的房間擺放著兩張雙層床,衛浴、廁所、廚房(公用)一應俱全。衛生條件和其它旅店相當,住客大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年輕人),但也有不少拖家帶口的遊人。沒有髒亂,沒有喧嘩,一切都管理的井井有條。
    到龍蝦小鎮必需吃龍蝦,在前台服務員的推薦下,我們驅車來到小鎮邊緣的一家酒店,吃了一頓正宗龍蝦餐。餐後來到半島的頂點,因為去年在這裏曾經近距離看過海豹。
    在泊車場停好車,就發現路邊站著幾個人,唧唧喳喳指指劃劃,湊過去一看,見一隻一米多長的海豹大模大樣地臥在人行棧道上睡覺,我們也過去和他(她)合影,一個討厭的印度人,在旁邊敲打地板,他(她)睜開眼看看無聊的閑人,倒頭繼續睡。
    晚上在設備齊全的公用廚房炒了幾個菜,伴著泳池裏年輕人的歡歌笑語,喝一壺小酒慶祝聖誕。
 
裏程表讀數:1098.8公裏。
 
2016.1.17.於奧克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