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超市卷珠簾

(2014-05-07 06:25:52) 下一個

 

本地有家中型超市我每周逛一回,看著它興旺發達起來,心中自然感慨幾分。忍不住,為了那誰誰誰,卷一回珠簾。 外行看熱鬧,且看且心慌。哈,“夜月明,此時難為情”!

 

朋友帶我初去這家店時,介紹的是,它家的蔬菜新鮮,有不少亞洲蔬菜的品種,價錢還比較合理。

 

的確,它家的蔬菜就是新鮮。店主用來保證他們蔬菜新鮮的辦法,就是每天有專人在觀察挑選蔬菜,隨時把稍微失鮮的蔬菜打包,一元賤賣。他們的挑選實在嚴格,那些打包出來的菜,外表幾乎看不出什麽疵瑕,買回來也還能放上兩三天才開始明顯蔫枯。因此我分析,他們淘汰蔬菜的辦法,不完全是看蔬菜的外形,也看他們收進蔬菜的時間而定。我感覺,“新鮮”二字就是他們的宗旨和信譽,不欺人也不自欺地嚴格把關。

 

說到新鮮,還體現在這家店專注於新鮮的花卉蔬菜水果,烘焙麵點和西式熟食,對冷凍食品和幹貨的保守銷售的態度。店裏隻有一個拉門式冷藏櫃,幾乎不做冰凍食品的銷售。幹貨也不多,隻在蔬菜水果平台貨架下陳列一些多國的醬料,小包裝的幹麵米這些。

 

按照我的想法,“新鮮”二字,使食品具有品質和吸引力,但也使經營者背負著更大的風險與壓力。是什麽因素促使這家店主敢於險中求勝,並脫穎而出的呢?

 

是品種和價格的優勢,加上品質的保證,使它家的銷售具有競爭力。我在烘焙角落買到一種意式芝麻麵包,家人很喜歡,看包裝上的產地才知來自加拿大的某地。再看那裏的蔬菜,雖然不是亞洲食品的專店,但不僅蔬菜比亞洲店來得新鮮,價格相當,而且品種上也很有特色。比方芋頭,茄子,辣椒,蘑菇等這些蔬菜的品種比一般店都豐富,好比茄子,中國茄子,印度茄子,意大利茄子都有銷售。如此豐富的品種,我推想,這家店主,肯定不是等貨上門的主,而是主動出擊,在本地異地和鄰國都去搜尋好產品好產地,並善於談判善於聯手的人物。

 

今年開春以後,這家店的三大舉措,更是大大增加了它的魅力,讓喜歡它家的顧客心花怒放。其一,露天陳列銷售比去年加倍的花草蔬菜秧苗,滿足了普通人家在漫長嚴冬後對秧苗市場的依賴。其二,在外加的帳篷裏,專開有機蔬菜水果貨攤,價格比本店普通蔬菜高不了多少,比本地其他大型超市有機蔬果的價格太有競爭力。其三,把後麵的庫房整修出來,擴大連接起原來的烘焙麵點角落,開始大規模專營本店自家品牌的麵點,這不僅更突出它家新鮮的特色,也真正精明地開始體現烘焙越新鮮價越高利越大的顧客兩方雙贏特色。

 

還有一個體會,就是體會到別家大型超市為了吸引顧客,都在努力向平民化,低價化的方向發展,而這家店,卻反其道而行之,向更高檔更新鮮更高價的新品種方向發展。初看它家是冒險很大,其實它家才是善於鑽孔子的行家。當大家都向低檔看齊的時候,誰來搶先填補中檔的空?


浮想聯翩。天天快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