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園 (非公開的博客)

高山流水遇知音,從此為你亂彈琴.癡人說夢逢知傻,有空為你胡亂碼.
個人資料
正文

紅西子:讀書、賺錢與財富

(2009-03-09 05:57:06) 下一個

【按】yinger博客上,《80後男生與60後男人的對話》談到了讀書,引發我的洋溢。感謝英兒的記錄及“添足”的奉獻。
   關於讀書,素心子說的“生活方式”、回歸天堂說的“內在的需求”,我都非常讚同。詳見博文評論。 

        我從小就自發讀書、喜歡讀書,但並不見得每一天都能捧著書本。讀書沒有將我變成“書呆子”,卻帶給我很大的愉悅,和享受。讀優秀書籍,能增加思考的機會、提升思維能力,這是無疑的。從效用上看,讀書能獲得最低成本、最便捷的享受。後來工作、結婚,我覺得“書”的範圍擴大了,(也許從前一直有同樣感覺、但不自知)。社會是書、人際關係是書,旅行、家務,無處不是書;互聯網上,更有好書無限。 

        無論做什麽,我都有與讀書相類似的感受,感想和收獲點點滴滴,積累了間接經驗,提高了觸類旁通、解決問題的能力。再通過實踐,落實或者驗證了創造力——跟寫讀後感似的,總想與眾不同:)。隻有一句話:讀書是自己的需要。我的經驗也許沒有代表性,寫下來,隻出於溝通的本願。 

        很多“大人”總把這樣的觀念灌輸給孩子:讀好書,將來會有好工作、能賺大錢。很多孩子在壓力下讀書,並不感到愉快,他們疑惑道:“這句話是正確的嗎?”我首先想到的是,能這麽提問的孩子,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不能怪孩子冥頑,他們顯然還沒有從書上獲得樂趣。若有錯,也是大人引導不力,壓力隻會造成反彈,讀書之樂,以灌輸法不能得。學校考試成績?把它們當成責任與榮譽好了。 

       讀書與賺錢,是否必然存在因果關係?這是當今人們常問的問題。不妨先想想關於“財富”。 

       個人財富狀況和積累前景,其實與國家命脈相連。以家庭作為元素,中國正從大規模貧窮走向開放,繁榮的格局自是不穩定的、小規模的實現。在富裕國家,有財者有個基本特征:隻要他們不心血來潮地“搞搞震”(指做非常規投機),他們的個人財富具有穩定性。 

       與此相對照,我國距離富國,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套用經濟學理論即,我們的“係統風險”是強烈的。係統風險是不可規避的風險,它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等大因素。於是,動蕩感特別突出。今天有錢了,可別驕傲顯擺,明天還不定咋樣呢!有據可證,財富榜成了收監名單,嗬嗬。正因為不安全感的驅動,我國有錢人喜歡把錢轉移到海外。與其怪他們“不愛國”,還不如致力於我們係統風險的穩定性建設。 

        近的金融海嘯,發源地是美國,但它仍處於經濟範疇內。美國的政治與社會,依然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無論他們是否正在經曆總統換屆。“政通人和”,美國明顯具有比較優勢。至於金融危機是否會引發美國在國際外交、政策上的困頓,有賴於奧巴馬新政的努力。我個人對此較為樂觀。 

        富國還有個特征,這個特征常不為人所全麵認識,它就是:有一批人,可以不必被迫工作或賺錢,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從事自己的興趣愛好,愛好賺錢的就去賺錢、愛好研究的便去研究、愛好花錢的就去花錢。例如比爾蓋茨,他喜歡研發軟件,便開發視窗;後來發現可以賺錢,他就退學去賺錢了,在賺錢中享受研發的樂趣。微軟的研發中心,是全球頂尖的研發機構之一。他們的自我實現,可以說自小開始,整個社會在做後盾,提供支持的資源。 

        這對我國的大部分人來說,既不可想象、也不可實現。隻有差生才退學,是被退學,主動型逃學與輟學,隻能收取極端的鄙視。個人的喜好、追求和抱負,要順利得到施展和實現,確需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他們若沒有得到家人心念上的支持,那簡直太可憐了。對於不少工作者來說,個人的興趣、能力,要與工作職能全麵契合,尤其需要運氣。中國領導人說中國人權狀況最好,從財富貧瘠的角度上看,確實人人平等,出發點都差不多,位於低水平線。想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實現自我價值,需從創造、積累資源開始,直接說,就是從賺錢開始,方能以物質保障的方式得以實現,隻要別墮落到“窮得隻剩下錢”的地步就行。 

        我發現:若抱著讀書的心態,幾乎什麽難題都能迎刃而解。讀書嘛,可以愛不釋手、可以若即若離;書要不好看呢,咱換一本;兼職麽,就是同時看幾本書。解決了心態問題,就算暫時不得不去賺錢,也會是快樂的。

        我的心願是: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衣食無憂,做自己所喜歡的事。我隻讀書,便已滿足,養花烹飪都是添彩。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