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退休,指鹿為羊和老幺的回鍋江湖

旅遊、美食、理財,指鹿為羊和老幺早退休後重新遊蕩江湖。
正文

那些年 我們去過的大學舞會

(2014-05-22 18:52:20) 下一個
作者:指鹿為羊

我是90年代初上大學的。剛入學就有挨班掃起的“交際舞掃盲班”,讓我們這幫鑽在書本裏的乖乖女第一次領略了跳舞和交際為何物。三步、四步是最基本的交際舞技巧,其實很簡單。尤其是女生,有個好舞伴是成功的一大半,隻要自己身體輕盈好帶,就能在舞場中無往而不利。潮一些的人則學倫巴恰恰等快舞,跳起來很吸引眼球,自己也從中得到很大的滿足感。在大學簡陋的舞場裏,我們克服著膽怯和羞澀,懷著對大學生活的好奇,進入了交際舞的實踐中。

90年代初,大學裏沒什麽娛樂。沒有網絡的世界空白一片,我們也沒有很多錢去吃館子逛街。除了看電影,大學舞會就是枯燥學習生活裏不多的調劑之一。掃盲班畢業後,我們寢室7個女生經常結伴去參加舞會。我們很團結,用有限的經費打扮,除了衣裳鞋子互借,還互相給化妝,務必要將每個人打扮得花枝招展,以最美麵目示人。其實充其量,我們就是仗著青春無敵,基本化妝品也就是口紅和眉筆各一支,紅與黑的加重輪廓而已。

不要戴眼鏡去舞會已然是共識,於是我和寢室另一名眼鏡妹得眯著眼化妝,還得眯著眼跟在其他姐妹後麵去舞場。視野模糊一片,高跟鞋也有點磨腳,我的心情卻是愉快的,帶著隱約的期待。舞會結束回宿舍後,我們還要開“臥談會”,興奮地將舞會見聞討論個不停呢。

90年代初那會兒,大學舞會是什麽樣子呀:在體育館甚至是食堂,夏天時就在戶外的小操場,門票2元。場地清空,天花板上掛幾串彩紙垂下來,再將燈光調暗就成了。場邊一圈椅子,是女生和情侶的地盤。場子周圍是好幾層的工科男,其中不乏剛給掃過盲的初學者,還沒有勇氣實踐,就站在外圍跟著節拍挪動步子,學舞池裏那些動作。也有的是因僧多粥少、還輪不上邀女生跳舞的人。舞曲多半是流行歌曲,一般是三慢一快:3支慢歌夾1支快節奏曲子。最後一支舞總是魂斷藍橋裏的“友誼地久天長”,旋律優美舒緩,又特別應景。

我們寢室的室花是上海土著(我們學校在上海,又是文科院校,本地美女很多,室花在班裏和係裏都還排不上名次),有著上海女孩天生的嗲勁和對付男生的手段,個子嬌小,有女人味,很會打扮。她總是在這類舞會上最出風頭的。每次舞曲一響,收獲邀請無數,甚至有男生提前好幾支曲子就守在附近等著邀請她。有時,她懶懶靠在椅子裏,對男生們半真半假地笑著說抱歉,太累了,不跳了。可是有時她倒又欣然起身,隻是因為那邀舞的男生長得還帥。這對那些失敗的男生的自尊心,簡直是莫大的摧殘,可是又沒有辦法。

女生在這類舞會上總是有心理優勢的。除了邀舞人眾多外,一般還能收獲到幾次請喝汽水的機會:男生逮住個心儀的女生,除了可以作為她餘下幾支舞的舞伴,還能請她去場邊喝汽水,專利地獻殷勤。要是女生對他也有好感,甚至可以要到她的地址(那會電話很少用,整個宿舍樓往往隻有一部電話,很難打通,還要看管樓阿姨的心情),訂出下一次的約會。這個成功,簡直是男生莫大的驕傲,值得他回宿舍對著眾兄弟大吹牛皮一晚不止。

舞會除了讓象牙塔裏的青年人學習交際外,更助長了青澀的戀情萌芽。當年那些懵懂的愛情,在舞曲中完成相識和試探的過程,純真而美好。在舞會裏初步接觸後,下一次約會就如期而至。雖不至於誇張到現在網友見麵所謂的見光死,回到現實中的男女,也難免發現舞會特定環境中沒發覺到的對方缺點,如昏暗燈光下被忽略到的姿色平平和滿臉粉刺,或者完美的男舞伴其實手足無措,既不瀟灑也不迷人。那些在舞場的幻影裏造成的假象,得容兩個人在現實中一一擊破。雖然如此,還是有相當一部分通過舞會成了情侶,變成下場舞會裏霸住椅子的那一對。他們專利地享有對方的共舞權,整夜在簡陋的舞場旋轉,在簡陋的音響旋律裏甜蜜依偎,直到響起最後一支“友誼地久天長”。

我們那位廣受歡迎的室花,就是在舞會上找到了她的男友,一個非上海非英俊非有錢的三非青年。上海人總是有點瞧不起外地人的,他們把上海以外的中國地方,一律稱之為鄉下。那位三非青年自然是室花家人眼裏的鄉下人了。其實他還不錯,相貌中上,溫柔體貼,研究生在讀,立誌畢業後赴美留學,窮雖窮,但前程遠大。那時,20出頭的小女生眼裏,還會有什麽更高的要求呢。據室花說,當年她坐在椅子裏對邀舞的眾男生挑剔時,他也是其中之一,卻不像別人那樣知難而退。他不屈不撓地守在她旁邊,即使她和別人共舞也不氣餒,堅持下去終於讓她不好意思再拒絕了。他們終於共舞時,她驚訝於他的舞姿之嫻熟,在舞曲纏綿的旋律催眠和幽暗燈光下,一舞傾心。室花家裏是祖孫三代蝸居10幾平米的正宗上海人,室花雖然因舞生情卻還保持清醒,為了不讓家裏人提出反對,一直沒敢把男友帶回家見父母。

男生畢業前夕,他們演繹了悲歡離合的一段故事,在我們寢室引起很大轟動,但最終還是以分手告終。男生立刻按原定計劃去了美國,沒有下文。室花則在娘家附近找到了一份銀行的工作,很早就結婚生子,生活安逸。多年後我路過上海時見過一麵,她還是顯得很年輕嫵媚,說明過得不錯。女人見麵總是嘰嘰喳喳什麽都聊,提起當年我們寢室傾巢而出去參加舞會的盛況,她隻是淡淡笑了笑,說早就不跳舞了,最多為了減肥,去跳跳健身舞。其實我們寢室7個女生,如今散居世界各地,都已為人妻為人母,當年舞會情懷早已隨著生活的奔波而消失了。但提起舞會,難免讓我聯想起室花的前男友。剛想不知好歹的八卦一下,室花的電話響,她接聽時一口嬌柔婉轉的上海話:儂啥辰光到?好額呀,伐要忘記特。等散場出門,我看到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在車邊等著她,給她披上外套,兩人非常恩愛的樣子。她介紹是她老公。和我分手時,室花一時忘了我是外地人,上海話脫口而出:和儂一道交關開心,再會。看來她已經對這個城市熟到心底了,從各個方麵。當年如果她追隨那個舞會前男友,難免不漂泊四海。也許能闖蕩出一片新局麵,但不如和家人相守,和一個普通上海男人結婚,在熟悉的環境裏安逸生活,不要太適宜呀(很舒服)。能不吃苦幹嘛要吃苦?從這點看,我覺得室花的選擇非常正確。可是她說,他們夫婦已經決定把兒子送到美國了,從中學讀起。在她的心目裏,上海還是不夠大,好男兒還是要誌在四方吧。

隨著時代的變遷,娛樂豐富到讓人找不著北,現代大學生是否還有我們當年的心境?是否還有當年那種舞會?移民國外後,某同事的女兒中學畢業舞會,還專門去買跳舞衣。不能和別的同學撞衫,也不能重複穿2次以上。化妝品要全套,也不是自己隨便抹兩下就算數的,從衣服到鞋子以至手包都要配套的,務必要閃亮登場。我們當年那種寒酸的舞會恐怕在國內也不會再出現了,而我自己,過些年就得加入廣場舞的行列了。現在想來,交際舞這個名稱起的真好:為了交際而跳的舞。那已經是過去式了,但那些年我們去過的大學舞會,還一直留在我腦海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53762318 回複 悄悄話 同樣的經曆啊!
背陰胡同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你的文章勾起我美好的回憶。曾經場上的舞星星,翩翩如蝴蝶,令姐妹們羨慕,愛情在舞場上浪漫了整整5載。走進社會的大染缸,人變了,愛情也變了。從此與舞會絕緣,再沒有那麽自然那麽順手的舞伴了。如今已經奔五了,閑暇時偷偷憶想年輕時,那是一段抹不去的秘密。
zephyr2012 回複 悄悄話 well written! interesting story!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