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煙

歎往事如煙,匆匆太匆匆。
正文

願“天才兒童的悲劇”不再繼續

(2015-01-03 23:57:55) 下一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0365/201501/2209.html  



            米勒描述了兒童從起點開始的階段,屬於正常的自戀發展階段。在這段時期,兒童自身的需要必須得到滿足,才能夠健康往前發展。米勒用“鏡映”(mirror)的過程來說明親子關係的特點。現在的科學家用“發球與接球”來表達這個概念。最通俗的話,就是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愛。比如,寶寶在搖籃裏哭了,他是在向媽媽發出信號。媽媽是輕柔地把寶寶抱起來,看著寶寶的眼睛,微笑地望著寶寶:“讓媽媽看看,寶寶餓啦?便便了 …?”還是漫不經心地、心不在焉地、急急忙忙地、心事重重地、甚至粗暴地、不耐煩地抱起寶寶喂奶,或者給寶寶換尿布?

如果媽媽用第二種方式回應寶寶的需要,也就是說,媽媽雖然也愛寶寶,但是,她把自己的需要傳遞給寶寶,從寶寶那裏得到情感上的滿足,那麽,寶寶的這個發展階段就已開始偏航了!小寶寶沒法表達自己的情感,他想的都是怎樣“盡孝”,做媽媽的“貼心小棉襖”、“開心果”,讓媽媽高興。媽媽會說,寶寶,媽都是為了你才怎麽做啊!你是媽媽的精神寄托。你千萬別讓媽失望!給媽爭口氣!別辜負媽媽的期望。時間久了,寶寶真是做到“想媽媽所想、急媽媽所急、”媽媽的幸福和願望就是寶寶的幸福和願望。

於是長大以後的寶寶,因為一心想要滿足媽媽的需要,丟失了自己,成為一個“假我”,靠炫耀自己的成功、美貌、錢財、地位、被人讚美活著。這就是米勒博士所說的“自戀性格”。但成為大人的寶寶已經完全意識不到,他其實是“為了母親的微笑”活著,沒有能力體驗自己的情感,也沒有個性。可想可知,一旦寶寶少了可以誇耀的資本,或者聽不到別人的讚美和崇拜,那他就會滑到憂鬱症裏去了。

這本書的英語書名很好地表達了書的內容:兒童時代的囚犯---天才兒童的戲劇與找尋自我。因為寶寶在童年的時候丟失了自己,即他失去了與兒童時期情感世界的關係,所以他是童年的囚犯;他看起來“善解人意、成熟穩重、為父母分憂”,但他實際上是一個“假我”,一個患有自戀人格障礙的人。但是寶寶自己意識不到,所以米勒稱寶寶這樣的生活如同“一出戲”--- 他活在幻象裏。

在中國,人們可以說是寶寶的“悲劇”,在西方國家,法律和心理學認定寶寶的媽媽對寶寶的養育屬於“情感虐待”。不過,在中國,如果寶寶的智商還行,他還能夠有一些炫耀的資本,或者他是個“富二代”,或者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帥哥”,人們還看不到那個在“寶馬”裏坐著的“帥哥”是一個“假人”。寶寶其實不再是寶寶。寶寶生命裏天賦的活力,早已在他童年的牢房裏被扼殺掉了。而且他感受不到什麽是心痛、難過、痛苦等等情感。他想的是維持好“我很能幹”、“我很漂亮”等這樣的形象。隻要他在事業上還處在被人夠不到的“金字塔”上,他就有足夠的意誌應對遭遇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因為他是個“假人”,所以他無法經營好戀愛婚姻這樣親密的關係。怕就怕寶寶一旦沒有了炫耀的本錢,滑到憂鬱症裏出不來了!

怕就怕,那些從一開始就偏離了寶寶們發展航道的父母舵手們,那些無法滿足寶寶們的需要,反而以愛為名,在寶寶們身上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或者實現自己心中夢想的父母們,看不到他們給寶寶們的童年製造的“牢房”。怕就怕,這些父母不願意看見,科學早已發現“想媽媽所想、急媽媽所急”、“媽媽的幸福就是寶寶的幸福”諸如此類的理念,是不健康的、是病態的、會嚴重損害兒童的發展。

“牢房”、“戲劇”、“找尋真我”---給予孩子健康成長需要的愛,而不是父母們自我的情感;不在孩子身上滿足自己的情感需要,讓孩子有感受情感的能力,活出真實的自我,都是父母養育孩子的挑戰。米勒博士的理論得到現代科學發現的驗證。這本書以生動的描述,帶給每一個閱讀的父母智慧和見識,幫助他們健康地愛自己的孩子;讓每一個人,勇敢地麵對自己的成長過程,找出曾經的那個小孩子,經曆並且醫治那個被毀掉和麻痹了的情感,找到真我,活出生命的風采。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