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摸著石頭不過河?

(2014-01-31 08:22:05) 下一個

中國人跟著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下到河裏已經很久了。

 

大約三十五年前,眼看日子實在過不下去了,剛回到領導崗位不久的總設計師(那個時候大家還不叫他總設計師,他正式的職務隻是副總理)對大家說,呆在原地是死路一條,我們必須殺出一條血路來。於是他帶著、推著、哄著十幾億人呼啦呼啦地下到改革開放的河水裏。

 

河水真冷。水流湍急。不時還有暗流和漩渦。有些人不幹了,想回去;有些人嫌慢了,想快點。有人掉隊了,有人走岔了,有人淹死了,前前後後鬧了好多事,特別是有一年的春夏之交,弄到動刀動槍的地步,還死了好多人,但總設計師憑著他著名的鋼鐵意誌,帶領大家往前走,義無反顧地向彼岸進發。

 

問題是彼岸在哪兒,總設計師並沒有給大家說的很清楚。開始的時候,大家也顧不了那麽多,反正原來的地方肯定呆不下去了,到哪兒都比呆在原地強,所以大家也不問那麽多。可是走著走著,困惑越來越多,意見分歧也越來越大。為了盡快過河,也為了尋求最大的共識,總設計師告誡大家“不爭論”,要“摸著石頭過河”,直到傳說中的那個1992年的春天,他指著彼岸“市場經濟”四個大字,告訴大家“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有計劃”,解開了罩在十三億中國人頭上的一道緊箍咒,中華大地才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中國人民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與富足。

 

遺憾的是,總設計師離開了我們,永遠不會再回來。臨走時,他沒說河對岸除了市場經濟還有什麽,也沒說要在冷水裏摸多少石頭才能上岸,也許他心裏明白、但沒有機會說,也許他自己也沒想好,總之大家還稀裏糊塗泡在水裏的時候,他就離開了我們。更要命的是,他臨走還留下了四道緊箍咒,罩在後來人的頭上。

 

事有湊巧,本來屬於同一門派的蘇聯東歐的師兄弟們後來也紛紛下到河裏搞改革,原指望同舟共濟,共赴彼岸的,但他們家的掌門人心急吃了塊兒熱豆腐,把自己給燙傷了,帶著一大家子人急急忙忙在“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思想多元”的碼頭上了岸,但初來乍到加上初學乍練,結果搞得自己四分五裂,經濟衰退。

 

雖然這些兄弟們大部分後來混的還行,但當時可把總設計師挑選的繼承人嚇壞了,再加上那四道緊箍咒的存在,無論如何也不敢在同一個碼頭上岸。結果中國人在冰冷的河水裏漫無目的地一泡就是十多年,雖然享受到加入世貿組織後的全球化紅利,經濟總量達到世界第二,但改革卻停滯不前。執政黨不斷強調所謂“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片麵追求所謂“穩定”與“和諧”,不僅在一些敏感領域明確宣稱所謂“五不搞”(即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鼎立’和兩院製,不搞聯邦製,不搞私有化),在曾經達成過共識、中央早有文件、憲法和法律有明確規定的許多領域也都原地踏步甚至不斷倒退:黨政分開早已被拋在腦後、權力監督和製約機製形同虛設、政府有形之手在經濟領域越伸越長、最基層的人民代表選舉都還在走過場、獨立候選人受到不公正的壓製和刁難、競選機製闕如、人民和人民代表之間自發的聯係被強行切斷、司法獨立無人敢提、“三個至上”實際讓黨淩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刑訊逼供成為公開的秘密、勞教製度被濫用、媒體和輿論管製越來越嚴、因言獲罪案件時有發生、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依然舉步維艱…...

 

結果就是十多年來罩在中國人頭上的緊箍咒越來越多,片麵強調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造成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實際上淪為一句空話;結果就是腐敗和特權現象蔓延、經濟發展畸形、社會矛盾激化、思想文化貧乏、道德水準滑坡、生態環境惡化;結果就是重慶唱紅打黑、踐踏法治、草菅人命的鬧劇和悲劇;結果就是我們的孩子在毒奶粉、地溝油、毒膠囊、毒空氣的環境裏,既失去了健康的堅強體格,也失去了健全的獨立人格……

 

由於不知道在哪裏上岸過河,又不願意真心實意地發展民主和法治、保障人權和自由,深化改革的口號喊破了嗓子,我們還在改革的深水區原地轉圈。有些人嚐到了既得利益的甜頭,慢慢忘記了自己的理想和對人民的承諾,漸進改革逐漸失去了目標和方向,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摸著石頭過河”變成了“摸著石頭不敢過河”或者“不願過河”,有些人甚至連總設計師當年指明的“市場經濟”的碼頭都不太想去了,因為“市場經濟”旁邊還豎著“民主法治+憲政國家”的牌子。這些人整天在河裏摸石頭,幻想著找一個“政府主導+思想控製+一黨專製”的世外桃源,以便一勞永逸地玩擊鼓傳花的遊戲,傳之二世、三世以至萬世。

 

可是真的有這樣一個地方嗎?總設計師當年真沒告訴我們應該在哪裏過河嗎?我一直懷疑他其實心裏知道,而且也給了我們強烈的暗示。記得當年有人問他香港的製度“五十年之後變不變”時,他意味深長地回答:五十年後就更沒有必要變了。為什麽五十年後沒有必要變了?因為內地會變得和香港一樣?或者至少向著那個方向靠攏?

 

總設計師沒有明說,但按照他務實求變、敢想敢幹的性格,如果看到今天我們竟然還在河裏徘徊,他也許會象當年去除計劃經濟緊箍咒一樣,把那句“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的名言再推進一步,那就是,民主、法治、憲政不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社會主義也應該大力發展民主、法治、憲政。解開一道道緊箍咒,也許我們很快就會看到方向和彼岸。有了方向和彼岸,摸著石頭過河也許不需要那麽久。

 

(2013年4月30日發表於共識網http://ww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_2013043082418.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