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AKB4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AIIB背後的三國誌與N國演義(圖)

(2015-04-26 06:37:23) 下一個







AIIB(亞投行)的衝擊


(1)日本失去第一副行長

    2015年3月22日,在北京的釣魚台,一位中國政府高官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與亞洲開發銀行(ADB)行長中尾武彥交談。
    
    他對中尾說,希望日本加入亞投行,有必要的話自己可以赴日商討。

2014年10月,各國代表與習近平在北京就籌建亞投行達成共識。
    這位高官就是曾擔任過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和亞開行的副行長的金立群。同時,金立群被認為有望成為年內啟動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第一任行長。

    金立群出生於1949年,今年65歲。因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混亂,金立群在農村度過了約10年的青春時光。文革結束後中國恢複高考,金文群考入了北京外國語大學,那時將近30歲的他開始學習英語文學。其後,金立群到美國波士頓大學留學,能夠講一口流利的英語。金立群思路清晰、能言善辯,因此在美國金融人士之間有著“(他說的話)直白易懂”的評價。

  金立群和國際金融機構可謂緣分不淺。進入財政部後,他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華盛頓的世界銀行上班。90年代,金立群曾作為世界銀行的大客戶,在中國政府中負責借款等相關業務,也曾任世界銀行副執行董事。2003年,中國取代了韓國的位置,金立群成為第一位中國籍亞洲開發銀行(ADB,簡稱“亞行”)副行長。這一時期也正好是中國開始強烈要求在國際金融的舞台也取得較高地位的時期。


日本接到了“橄欖枝”

    金立群似乎無論如何都希望拉攏日本加入亞投行。當時距離成為意向創始成員國的申請截止日期(3月底)隻剩下9天時間。與充當日方交流窗口、同時也是曾在日本財務省工作的中尾進行接觸對於金立群來說也許是最後一次嚐試。

    金立群並非沒有勝算。實際上,日方此前已經被悄悄地轉告如果成為創始成員國將獲得的“優待”。具體來說就是第一副行長、以及日本單獨的理事職位。

    如果提供這些優待,日本可能會加入亞投行。但金立群的計劃似乎落了空。中尾在會談後,對身邊的人透露稱:“日本不可能馬上舉手同意”。讓日本人擔任第一副行長的構想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泡影。

    金立群為何執著於吸引日本加入亞投行?2014年秋季,金立群與訪問北京的日本財務省官員秘密舉行會談時曾拜托日方為亞投行提供人才。

    曾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攻讀經濟學的金立群在財政部一直負責國際方麵的事務。金立群比誰都清楚僅僅依靠中國自身的力量無法打造出一流的國際機構。因此,希望在人才層麵獲得日本的幫助。

    在亞開行擔任副行長時金立群一直輔佐當時的行長黑田東彥(現日本央行行長)。他見識過黑田作為日本財務官員長期奮戰在國際金融一線的手腕。

    東南亞國家方麵,要求金立群吸引日本加入亞投行的聲音似乎也很強烈。北京的外交相關人士指出:“不少國家期待日本能充當牽製中國的角色”。從拉攏亞洲國家加入的角度來看,金立群也希望日本加入亞投行。

    不過,日本沒有輕易點頭。在外界看來,因顧忌美國的態度,日本最後隻羅列了諸如“組織運營不透明”、“融資審查標準不清楚”等不能馬上決定加入的理由。

    美國的動向的確是左右日本是否加入亞投行的關鍵因素。4月下旬,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以國賓身份訪美,預計將在首腦會談中討論亞投行相關事宜。並將在美國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對華強硬派較多的美國國會也在為實現日方要求的首相演講進行協調,據安倍身邊人士透露,“在訪美結束之前不得不隨從美國的意向”。

    對於日本來說,在意的是參加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的12個國家中,有5個國家已經表明參加亞投行,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也在進行商討。

    作為對抗TPP的手段、中國重視的區域全麵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16個談判參加國中,除去日本的15個國家都已表明參加或者商討參加亞投行。中國正在瓦解TPP陣營,從貿易和金融兩個方麵威懾日本和美國。



被“拋棄”的日本

    一氣之下金立群開始將重點轉向歐洲。

    3月5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在人民大會堂以西3公裏左右的北京金融街的一家酒店,包括日美在內30多個國家的政府相關人士陸續抵達。

    在此舉行的會議由中方發起,內容是對世界銀行等現有國際機構的框架展開研討。在此現身的金立群曾多次與歐洲各國的代表消失在會場內的其他房間。一位出席者認為:“他們是去就加入亞投行進行最後協商”。

    中國財政部長樓繼偉在第二天,也就是3月6日的記者會上表示:“歐洲一些國家表示願意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這樣的歐洲國家隨即出現。3月12日,英國在七大工業國中第一個表明將加入亞投行。“英國衝擊”一時間動搖了世界。

    形式瞬間轉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德國、法國、意大利……歐洲各國如雪崩之勢紛紛投向亞投行。中國政府相關人士驚訝地表示:“就連原本認為需要從頭開始解釋的國家也轉為加入”。

    與日本一樣不肯放棄矜持的是美國。3月底,訪問北京的美國財務部長雅各布·盧向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期待與亞投行的合作”。

    中國計劃邀請在世界銀行約有30年工作經驗的美國法律專家擔任亞投行的顧問,人選被認為是由“美英推薦”(日本外交相關人士),中美大國似乎也正在私下摸索如何靠攏。

    反觀日本。在亞投行創始成員簽訂成立協議的6月底之前不判斷是否參加,日本隻是反複強調“要慎重判斷”。“日本還這麽說啊”,忙於處理歐洲國家申請的中國相關負責人的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像是金立群的真心話。


日本不參加亞投行的另一個理由

    關於中國主導籌建的亞投行,日本目前暫不加入,但是亞洲的新興市場和英法德等57個國家已經宣布加入。日本有觀點對不參加表示擔憂。對於這樣的擔憂,日本財務省相關人士經常提到的一個數字就是“0.5%”。

    這是日美主導的亞開行,2013年的融資案件中,日本企業獲得的訂單比例。亞開行向發展中國家的發電站和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時,通過投標來決定承接工程的企業。日本企業隻獲得了0.5%的訂單。獲得訂單最多的是印度(23.7%)。與印度在全球以低價為武器展開競爭的中國企業的訂單比重也達到20%。

    日本是亞開行的最大出資國,曆代行長也都一直來自日本。即便是亞開行的案件,日本企業的訂單比重也隻有這麽低。日本財務省相關人士給出的理由是,即便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也難以獲得訂單,不加入亞投行的損失很小。

    雖然日本的訂單獲得率很低,但是日本並沒有進行什麽有助於改善這種狀況的建設性的討論。日本政府將基礎設施出口作為成長戰略的核心之一。既然如此就應該將該問題與是否加入亞投行分開,麵對現實進行討論。


(2)安倍被耍?
    3月31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意向創始成員申請截止日期。“沒有必要著急,按目前的方針行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首相官邸的辦公室向財務官山崎達雄以及外務審議官長嶺安政下達了推遲判斷是否加入亞投行的指示。
     
    安倍的手頭拿著幾份日本財務省和外務省遞交的文件。內容都是關於今後的應對方針,比如“與美國緊密合作”、“日本最初出資金額在15億美元左右”等。聽完匯報的安倍補充道:“不管怎樣,先仔細收集信息”。

    安倍之所以特意叮囑有其原因。財務和外務兩省匯報的情報是否準確?這樣的疑慮在安倍心中一直揮之不去。

    在此之前,日本政府根據中國在國際社會隻獲得了部分支持的信息,敦促各國不要加入亞投行。

    安倍在3月9日還對到訪日本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親自進行勸說。

    “3月底前,中國將會催促申請加入(亞投行),但我們還需要敦促其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努力”。默克爾當時回應稱:“是這樣的”。

    然而,僅在一周後,德國財長朔伊布勒就表明了德國將加入亞投行。聽到這一消息的安倍難忍不悅之意。不僅如此,2014年告知安倍“會慎重判斷”的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也在最後階段選擇了加入。

    日本為何會在應對上落後於人呢?

    3月12日,英國表明加入亞投行,以此為契機歐洲各國也紛紛表示加入。而日本政府並未能準確掌握英國將表明加入亞投行的相關信息。此前,日本外務省向安倍匯報稱“沒有得到英國要參加的確切消息”。

    2014年中國方麵曾向日本提出在加入時將獲得的有利條件。對此,安倍身邊人士敦促外務省等進行討論。但據一位日本政府高官透露,“(外務省等)上交報告稱‘七國集團(G7)絕不會參加’”。

    對於日本政府3月31日決定暫不判斷是否加入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身邊的一位人士說:“(日本)疏忽大意了”。當有超過40個國家宣布加入亞投行,完全出乎了日本的意料,不可否認日本應對不力,處於被動地位。

    最大的誤判就是3月12日英國宣布加入亞投行。據日本相關人士透露,負責收集信息和與中國談判的財務省向首相官邸報告稱:“7大工業國(G7)不會加入亞投行”。因此,“並未充分討論如果日本加入亞投行將獲得哪些好處”(安倍身邊人士)。

    在重視與美國進行協商的財務省等對加入亞投行持慎重態度的背景下,負責基礎設施出口的日本經濟產業省、反應經濟界希望的首相官邸部分部門也出現了應該加入亞投行的意見。

    在首相官邸也出現了反省的意見,稱日本隻考慮到對參加持慎重態度的美國與本國的關係等,“日本一直以不參加為前提,對信息進行分析”,結果導致了誤判。

    但將在4月下旬訪問美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優先考慮了日美同盟,和美國一同在3月底前對參加與否不做判斷。

    “這次失算了”,當安倍身邊人士注意到這一點時,主導權已經掌握在了中國的手中。

 


(3)世行為何“逆天”支持中國?


    世界銀行負責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在國際社會有很大的存在感。其總部設在華盛頓,行長職位事實上由美國支配。

世界銀行行長 金墉
    現任行長金墉(美籍韓裔,上一個職務是達特茅斯學院校長)也是根據奧巴馬總統的意向獲得任命的。但2014年11月初金墉卻發出了正麵抵觸奧巴馬政權方針的言論。

新銀行有高大上理由

    起因是2014年10月24日,在中國主導下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中國這一日邀請支持該行設立的印度和東南亞等21個國家的代表,舉行了簽署成立備忘錄的儀式。

    新銀行總部設在北京。力爭2015年底之前設立,最初注冊資本預計為500億美元。中國提倡的高大上理由是推動落後的亞洲基礎設施建設。

    但是,AIIB的職能有可能與美國主導的世界銀行形成競爭。此外,亞洲已經存在亞洲開發銀行(ADB),由日美作為排在第1~2位的出資國起主導作用。

    因此,奧巴馬政權顯示出擔心,認為“中國正試圖挑戰美國主導的金融秩序”。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在私底下對亞洲各國施加了壓力,要求各國避免參與中國的構想。

    實際上,被認為曾考慮簽署成立備忘錄的韓國和澳大利亞曾暫時放棄了參加AIIB。有分析認為是因為受到美國政府態度的影響。

    但是,在備忘錄簽署儀式舉行的數小時之後。在華盛頓的早餐會上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就明確表示了對AIIB的支持。

    “自從這個構想提出之後,中國政府和世界銀行一直在進行磋商”,“投向基礎設施的資金非常短缺。AIIB的成立是非常值得歡迎的。”據保守派的《華盛頓時報》報道,金墉這樣強調。

    此外金墉還指出:“世界銀行不參與國內政治”。由此暗示出的含義是,即使美國政府反對AIIB的成立,世界銀行也沒必要與美國政府保持一致步調。

    當然,金墉表示對AIIB的支持,這並非第一次。2014年7月上旬訪華之際,就表示了附加條件的歡迎之意。不過“在7月時,美國政府尚未確定明確的應對舉措”(外交相關人士)。

    此次金墉的發言,正值美國政府確定反對立場,試圖拆散AIIB讚成國之際,因此份量尤其突出。可以說奧巴馬政權在事實上被世界銀行“上房抽梯”。

中美金融博弈走向何方

  金墉很可能隻是純粹以經濟學角度,提出了AIIB有用論。

    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需求僅亞洲的新興市場國家就被認為達到每年8千億美元。僅僅依靠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等現有機構,很難提供如此巨額的資金。

    但是,站在奧巴馬政權的角度來看,則是中國正試圖憑借經濟實力,瓦解美國主導的金融秩序。中國不僅將建立AIIB,而且還決定攜手俄羅斯等金磚國家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總部將設在上海。

    中美圍繞金融秩序的博弈將走向何方?其走向將對日本以亞開行為立足點的影響力產生巨大影響。


(4)歐洲比日本獨立


    2015年3月12日中午,英國財政部官網突然發布了一條中英文短訊,“很高興向大家匯報,英國將在西方主要國家中第一個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國”,這表明英國財長奧斯本已做出加入亞投行的決定。

    英國參加的意圖是將倫敦打造成利用人民幣進行金融交易的核心市場。英國希望通過推動亞投行的發展,加強與中國的關係,尋求擴大在人民幣交易以及在中國及亞洲市場提升影響力。


英國財長 奧斯本(AP)
    “將造成對美國關係的惡化”,盡管有資深議員和外交官員們敦促奧斯本回心轉意,但他心意已決。如果不把中國資本吸引到倫敦金融街,英國就看不到前途。正是基於這種危機感,奧斯本在之前的英國國家安全會議上果斷地拒絕了一切反對觀點。

    英國首相卡梅倫是奧斯本在牛津大學的學長。兩人在2013年相繼率領眾多商業界人士訪華。外界有猜測認為,卡梅倫是考慮到5月份即將到來的大選,為迎合經濟界而決定加入亞投行。

    3月17號,在奧斯本發表聲明5天後,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與中國副總理馬凱走到了一起,雙方在柏林簽署了包括向亞投行出資在內的多達21項經濟合作協定。“願意用
多年的經驗提供幫助”,對於希望獲得國際金融機構管理經驗和信譽的馬凱來說,朔伊布勒的這一表態正如其所願。

    歐洲從2014年秋季就已經開始私下裏討論加入亞投行的問題。“需要多大程度負擔資金”、“能否確保透明性”?據稱,在布魯塞爾的歐盟(EU)總部裏有時甚至會對相關問題展開激烈爭論。

    “沒有哪方表現出從一開始就要拒絕的意思”,和英國一起率先決定加入亞投行的盧森堡財政部相關人士如此回顧。

    歐洲國家轉向支持中國的導火索是3月12日在G7之中率先宣布參加的英國。其背景是英國5月7日舉行眾議院大選這一內政方麵的考量。

    英國突然向G7各國當局通報參加亞投行的意向是在進入2月之後。深感震驚的各國紛紛探尋英國的想法,在此情況下,英國方麵透露了真心話——無法忽視大選。

    執政黨保守黨與最大在野黨勞動黨的支持率不分上下,而少數派政黨的勢頭正在增強。中英之間的年貿易額為800億美元,還不到中德貿易額的一半。卡梅倫政權希望通過強化對華關係,來獲取希望在亞洲擴大業務的經濟界的支持。英國財務部也發表聲明強調“強化與亞洲的合作,是推動英國企業在世界經濟增長市場獲得業務和投資機會的長期經濟計劃的支柱”,顯示出期待通過改善對華關係來獲得“實際利益”。

    中國敦促英國在3月底之前作出決定,而英國的內政因素對中國構成了東風。考慮到英國方麵在4月份之後將全麵啟動選舉宣傳的日程,能提出新方針的時間隻能是在3月份之內。

    日本在亞投行問題上被“對美顧慮”而困擾,而這些歐洲國家並沒有過多的表現出這樣的顧慮。奧地利財政部長謝林格曾公開表示“是否加入是我們自行做出的決定”。各國政府相關人士都表示,幾乎沒有聽到過對於是否要與美國進行協商,還是加入亞投行會動搖美國主導的金融秩序的意見。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總監斯帕奇充滿疑惑的表示:“英國在這場中美角力中做出了現實可行的判斷。為何日本就不能獨立於美國做出自己的判斷呢?”

    一名有過駐日經曆的歐洲外交人士稱:“日美在此次(亞投行)問題上陷入孤立。這好像正中中國下懷”。


(5)東南亞的煩惱和警告

    “希望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總部設在印尼”,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維多多2014年11月訪問北京與習近平主席舉行會談時突然提出這樣的要求。

訪華的印尼總統左科(右)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月26日,北京人民大會堂,kyodo)
    佐科並不是隨口一說。輔佐佐科的印尼財長班邦在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申請截止日期之前的3月下旬,對記者表示:“將與中國競爭亞投行總部所在地”。

    占東盟(ASEAN)經濟規模40%的印尼的道路和橋梁等基礎設施並不完善。要想進行完善則需要巨額的資金。

    班邦自信地表示:“我們是亞投行的最大客戶”,透露出希望以利用者的身份深度參與亞投行的運營,吸引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資金進入本國。

    2014年9月,日本駐河內大使館突然接到越南政府相關人士打來的電話,對方稱:“對不起,我們將加入亞投行”。

    越南圍繞南海領土所有權曾與中國尖銳對立。在這種情況下,越南卻輕易表示要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這令日本政府感到意外。

    就在此之前的8月20日,越南十幾位部長級官員緊急聚集到河內市的一家酒店。越南財長丁建勇表示:“對必須完善基礎設施的我國來說這是十分重要的案件。希望大家坦率發表意見”。話音一落,各種支持參加的意見便一湧而至。

    “如果能夠以低利息融資就沒問題”、“世界各國紛紛表示加入,所以還是參加為好”。似乎是為了抑製內心的芥蒂,誰都沒有直接提及“中國”。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黎鴻英8月26日訪華,向中國表達了加入亞投行的想法。

    菲律賓也和越南一樣,雖然與中國存在南海領土所有權之爭,但也早早決定加入亞投行。2014年10月,在北京召開的亞投行籌建備忘錄簽署儀式上正式簽名。

    不過,菲律賓也有疑慮。總統阿基諾表示:“隻不過是以觀察員身份加入(亞投行)”。財長塞薩爾·普裏斯馬也慎重地表示:“必須密切注意不被政治目的所利用”。

    美國一定很震驚。因為亞洲各國如雪崩之勢紛紛表示將參加由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由於對中國軍備擴張的警戒感在加強,加之亞投行可能增強中國在金融方麵影響力,亞洲各國此前被認為對加入持慎重態度。但實際情況是亞洲各國爭相表達了加入的意願。其中的原因應該不僅僅是亞洲旺盛的資金需求,而是出於對美國主導的金融體製的強烈不滿。

    3月26日,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在北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時表示:“希望亞投行的成立能推動國際金融的發展”,重申了對亞投行的支持態度。亞投行的構想原本就是習近平在2013年10月訪問印尼時提出的。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印尼就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金融機構暗生不滿。中國或許察覺到印尼對現有國際金融機構的不滿,認為其肯定會讚同,所以才選擇在印尼發表。

    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時,印尼曾向IMF請求支援,但作為條件,印尼被要求放開匯率市場,實現財政緊縮。這相當於將經濟大權拱手讓於IMF。至今,印尼國內表示絕對不能再次受IMF屈辱的意見依然強烈。印尼一位商務部高官表示:“與其接受從上至下的嚴格規定,共享發展機會的金融機構更為人所求。”盡管印尼國內還殘留有反華思想,但正如中國所料,印尼成為成立亞投行的有力推進者。印尼對亞投行的支持背後是對IMF的不滿。

    亞洲各國多少都對IMF、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ADB)等現有的國際金融機構心存不滿。作為亞洲金融危機的震源地,泰國也曾被IMF強製要求實行財政緊縮,結果導致農村經濟低迷。對此持反對意見的他信在2001年選舉中大勝,就職總理之後隨即減少了從海外金融機構的貸款。同時,他信摒棄IMF的財政緊縮政策,反而加大對農村投入,鞏固了自己的支持基礎。

    在亞洲,越來越多看法認為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不願傾聽亞洲各國的聲音,反而將有利於自己的政策強加於人。這些批評的聲音甚至開始指向擔負著國際金融秩序一角的日本。韓國媒體稱:亞開行是日本在前,實則由美國主導的體製。由於亞開行的人事由日本掌握,沒有充分考慮到亞洲其他國家的利益,才導致中國發起成立亞投行的觀點。

    現有的國際金融機構都是二戰後由美國主導建立的。世界銀行的總裁、IMF的專務理事分別從美國和歐洲選出。亞開行的總裁則從日本選出,這已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日美歐對關乎自身利益的事項會顯示出熱情,而對亞洲卻缺乏關注——這樣的不滿情緒在亞洲各國不斷積聚。也有意見指出,國際金融機構在歐元危機和中南美金融危機時反應迅速,但在亞洲金融危機時卻表現的不是很積極。

    飽受一味迎合美國批評的日本曾經也試圖成立亞洲自己的國際金融機構。1997年,日本深感金融危機連鎖反應帶來的危機,提出“亞洲貨幣基金”構想,提議在亞洲範圍內建立能夠靈活應對的金融機構。但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提議被美國叫停。當時一名參與談判工作的日本政府官員表示:“美國或許認為日本不應該攪亂自己主導的國際金融秩序”。由於美國和中國的阻撓,日本建立亞洲貨幣基金的構想成為泡影。

    如之前所提到的,IMF等國際金融機構對金融危機開出的“處方”也招致了猛烈批評。IMF要求亞洲各國實施的緊縮政策使各國經濟進一步惡化,失業者增多。這也在新興國家中埋下了對國際金融機構的不信任。哈佛大學教授傑弗裏·薩克斯和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也曾提出過尖銳批評,指出IMF的官僚們僅僅根據市場原理不顧亞洲國情開出“處方”,並強加於亞洲國家。

    盡管受到諸多批評,國際金融機構的改革仍然沒有取得明顯進展。不僅如此,歐洲人和美國人仍然穩坐IMF專務理事和世銀總裁的寶座。包括日本在內,亞洲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經約占全球的30%。與其經濟規模相匹配,國際金融機構高層應該出現亞洲麵孔,應加強亞洲政策機構建設等呼聲日益高漲。亞洲各國對亞投行一窩蜂的支持也是向國際金融機構改革不力的美國發出的一種警告。

    雖然亞洲各國心存疑慮,但又不得不靠近中國……



(6)美國不高興


    在英國宣布參加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AIIB)的3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59歲)撲向電話,喋喋不休地說了30分鍾——“自去年秋季起,中國的方案什麽地方發生了哪些改變?這種背信棄義難以容忍!”

 美國財長雅各布·盧在G20會議上(4月、reuters-kyodo)
  電話的另一頭是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43歲)。“我們仍然決定參加。將從內部監督中國的行動”,奧斯本態度冷淡地拒絕了糾纏不休的雅各布•盧。

    實際上,包括盧在內的七大工業國(G7)官員注意到英國轉變立場是在2月下旬。2014年秋季,日美歐以G7主席國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72歲)為中心,就放棄成為亞投行創設成員國的方針達成了一致,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的決定產生了巨大衝擊。

    美國認為,歐盟(EU)也在去年秋季秘密確定了不成為亞投行創設成員國的意向。“這難道不與歐盟的方針相互矛盾?”對於盧的反複勸說,英國充耳不聞。“難道就那麽想得到副行長職位?”美國國務院高官對於美英同盟的分歧無言以對。

    以基礎貨幣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為基礎,美國一直處在國際金融秩序的頂點。而試圖在亞洲建立金融橋頭堡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1歲)的行動看起來“是顯而易見的挑戰”(美國財政部高官)。

    在美國國會內部,對華強硬派眾多的在野黨共和黨占據參眾兩院的多數派。

    “這是讓人很不愉快的企圖”,共和黨高官今年3月對美國政府高官表示不同意參加亞投行。即使美國政府打算向中國提供協助,國會通過相關法案的可能性也接近於零。

    “在亞洲開發銀行(ADB)內部,設立中國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基金怎麽樣?”。自2014年秋季以來,盧和美國財政部與日本當局一道,在私底下向中國方麵提出了亞投行的“替代方案”。但是,美國國會甚至對IMF追加出資都持續拒絕,在這種背景下,美國的提案欠缺說服力。中國沒有理會。

    “日本的態度似乎沒有改變”,疑神疑鬼的美國財政部開始試探關係密切的日本的當局人士。奧巴馬政權非常清楚,中國的對美攻勢不會僅限於亞投行……
來源: 《日本經濟新聞》 & 《朝日新聞》


相關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