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日本先於中國引進了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卻沒有像中國那樣引發了一個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運動,日本共產黨成立於1922年,但並沒有在日本掀起一個共產主義運動。在二次大戰爆發前,東京大學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一個主陣地,而以京都大學為基地的京都學派則倡導東亞現代性,各唱各的調。至於戰後,各種思想的存在,各種信仰的存在,更是構造了日本良性的思想生態,不管是神道還是佛教或是基督教,也不管是儒學西學還是日本的國學,為國民各取所需,思想和價值觀的偏好沒有形成社會性或族群性衝突。如同東京的現代風格和京都奈良的古城風貌,共同呈現出傳統和現代、東洋和西洋大致協調的狀態。
第三,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立憲改製,文明開化,殖產興業,迅速走上了一條現代化之路;期間雖然也發生過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重大偏差,不僅施害於他國,也給本國人民造成了重大傷害,但在戰後,日本實行和平憲法,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注重民主,重新走上了現代化的正途。從總體上看,日本近一百多年來,順應了世界潮流,體現了一個文明國家的本色。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幾代精英連續作業,前赴後繼,功不可沒。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人才輩出,維新三傑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是維新一舉成功的關鍵人物;後來湧現出諸多治國治軍的精英,有政治家伊藤博文、山縣有朋,軍事家東鄉平八郎、伊東亨,財政專家大隈重信,思想家教育家福澤諭吉等,這些人在思想上行動上直接決定了日本社會轉型的方式和方向。
和日本明治時期相比,中國晚清時期並非沒有人才,被譽為中國近代第一人的曾國藩,可謂中興之才,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李鴻章、張之洞、沈葆楨等都是一代名臣,包括實際主導戊戌維新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但在製度失效的情況下,他們都徒有其才。
問題不僅在於舊製度約束了精英的社會作用,而且還在於舊製度在殺戮精英,戊戌維新變法失敗後,清政府菜市口殺六君子,開啟了中國近代以來殺戮精英和精英互相殘害的進程。後來的國共之爭,實質是中國的精英基於不同的政治理念和社會理想而展開的互相廝殺,廝殺以中共全麵獲勝而終結,但精英的負淘汰在以後持續不斷的政治運動中一直存在。中國精英層的破壞,是中國現代化舉步維艱的一個重要原因。
反觀日本,精英階層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主導著製度變遷和社會進步,並沒有因為黨派之爭、社會衝突甚至對外戰爭而遭到分解或破壞,更沒有出現過精英被製度摧殘或精英互相摧殘的情況。在大多數時期,精英對於國家建設是有基本的共識,比如中日戰爭爆發之後,精英不分左中右,基本上都被卷入到國家的戰爭機器之中,成為國家的支持力量。這種情況在戰後也被學界反思,但這至少表明日本的精英層並沒有因為不同理念和價值觀而發生根本性的分裂。戰後的日本重建,以吉田茂首相為標誌,重現了日本精英治國的傳統,為日本戰後迅速進入現代化正軌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中日兩國在精英階層的形成、精英機製的作用上所形成的重大差異,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國與國的競爭,既是製度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
第四,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除了看製度、技術、文化、教育這些基本要素之外,再就是看國民素質了,也就是國民性。中國的知識精英很早就關注國民性教育和培養,梁啟超提出"新民說"就認為,沒有新民就沒有新製度。魯迅先生提出國民性批判,對阿Q精神勝利法的描述,可以說是迄今為止對中國國民性最深刻的剖析。但魯迅之後已有70多年了,中國國民性有進步嗎?現在還不是精神勝利法在主導中國國民的精神?現在中國很強大,國民的富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並不認為,中國當下的國民性比民國時期有進步。從道德層麵講,現在中國整體性的道德墮落是前所未有的,不僅公德無存,私德也缺損,國民的現代人格和現代精神遠未隨著物質財富的充裕而被普遍建立起來。中日兩國在國民性上、在國民的綜合素質上,差距太遠!
中國人對日本人的良好素質其實已有領教了。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後,日本國民在麵對災難時所表現出來的鎮定、自律、有序和互助,通過電視傳播,給中國國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是一個國家富有內在力量的體現,國家的強大最終還是取決於國民的素質。現在需要思考的是,日本的國民性是怎麽形成的?
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任務,除了立憲改製、富國強兵、殖產興業之外,就是文明開化,這是福澤諭吉文明觀的核心訴求。福澤諭吉用文明來對比野蠻,把人的進化分為渾沌、野蠻、未開和文明開化四個階段,以文明進化的尺度,視歐美列強為文明國家,視中國日本為半開化國家,而將澳大利亞非洲視為野蠻國家。正是基於對日本社會進化程度的客觀估計,福澤諭吉提出脫亞入歐,實質是向歐美學習,大興教育事業,開化國民,以新知識取代舊知識,以新道德取代舊道德。那天我去明治大學參觀,校門口豎立著該校三個創始人的塑像和三木武夫前首相手書的校訓:權利自由,獨立自治。我看了後深有感觸,這既是大學的辦學宗旨,也是國民人格的準則。明治時期的一個重要成果,就是創辦了一大批這樣的大學,如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法政大學、京都大學等,都有上百年的曆史,它們為打造日本的國民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說到日本的國民性,可以有多重觀察視角,比如自律、禮貌、清潔、認真、細致、準時、敬業、忠誠、合作等,凡此種種,我認為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日本人的認真,或者說較真。我到日本的第一天就領教了日本式認真的程度,在東大駒場別館辦理入住手續時,管理員不厭其煩地向我交待各種注意事項和交接的各種物品,差不多用了兩個小時,搞得我疲憊不堪。毛主席就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兩字,這話說得對,但他又說共產黨人最講認真了,我看不是實話,共產黨如果真講認真,為什麽到現在還不兌現延安時期提出的憲政承諾?可見,說到做到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真要能夠做到認真學習,認真辦事,什麽事能做不好呢?日本人正是具有認真做事的精神,才會有負責、細致、敬業、準時的良好素質。來過日本的中國人,都對日本的公共交通準時(能精確到分),感覺不可思議,這在中國根本做不到。但日本已經習以為常,已經融化在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了他們的一種文化和他們國民性的一個標杆。
上麵是我對日本說的好話,現在我要說說對日本的批評意見。日本和所有國家一樣,並非盡善盡美,它在曆史上犯過重大錯誤,對世界尤其是對中國造成過極大的傷害。現在它仍然存在著製度、思想、價值觀、國民人格等方麵的缺陷或局限,日本的國民和知識精英也在不斷地反思日本的問題。我作為中國學者,基於中國的視野來觀察,價值未必中立,所言務求客觀。
(一)應當深度反思日本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
首先,我對日本的第一個批評是,日本應當對其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進行深度反思。所謂曆史觀,是對曆史的看法,是曆史的事實判斷;所謂曆史價值觀,是對曆史的評價,是曆史的價值判斷;曆史觀是曆史價值觀的基礎,曆史的價值判斷必須是以曆史的事實判斷為前提。東亞問題的核心最終會歸結到曆史問題,所謂領土之爭、意識形態之爭、國家利益之爭,最後都被導入到不同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的爭論之中。
日本是有其明確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比如神道的曆史觀,對天皇的崇拜,對死去者的尊重,這些不同於亞洲其他國家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讓日本有了對二戰評價的不同尺度。日本有不少人包括曆史學家,至今都不承認日本對中國的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他們基於日本的曆史觀,更願意把這場戰爭視為亞洲抵抗歐美的一場正義之戰。關於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在幹擾著日本和中國、韓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關係,尤其是在最近幾年,成為困擾中日關係的首要障礙。但是,按照日本神道的曆史觀,不管是什麽人,即使是罪人,一旦死去了,都應得到後人的祭拜。這種曆史的評價尺度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或許是自洽的,是天經地義的,是其民族性精神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但要把這樣的曆史觀用來說服中國或韓國,讓它們去接受靖國神社供奉甲級戰犯這樣的事實,符合國際正義嗎?符合中國和韓國國民的情感要求嗎?
近百多年來,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兩次戰爭,一次是甲午戰爭,日本打敗中國,迫使中國簽下馬關條約,中國賠銀二萬萬兩,割讓台灣,由此創下中國之巨痛。這次戰爭在客觀上加速了中國社會轉型的步伐,讓中國的有識之士在痛定思痛之後認識到必須像日本那樣走憲政之路,完成政治製度的變革。從這個意義上說,甲午戰爭是中國社會轉型和政治轉型所必須付出的一個代價。沒有甲午一戰,大清王朝或許還要晚許多年才會徹底崩潰。但是,日本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對中國所發動的第二次侵略戰爭,意義則完全不一樣,它完全中斷了中國業已開始的憲政進程,徹底打破了中國已經開始確立的政治秩序和社會平衡,為陷入絕境的中共武裝力量創造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從根本上說,日本對中國所發動的第二次戰爭,迫使中國社會轉型離開了憲政軌道而進入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發展軌道,自由主義的憲政革命被共產主義革命所取代。
現在許多日本政治人士,包括具有左中右不同思想背景的學者,都在普遍擔心中國日益強大的勢頭會影響到日本的國家安全和亞洲的國際秩序。但日本的政治家和學者們是否考慮過這樣的問題:你們所擔心的一個強大的而不是憲政的中國,究竟是怎麽形成的?難道日本不就是造成這種局麵的第一個外部推手嗎?如果沒有日本所發動的第二次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那中國現在會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態?而中日關係又會是一個什麽樣的格局呢?當然,曆史無法按照假設去書寫,曆史更不可能倒回去再重新走一遍。那天我在和東京大學三穀博教授的討論中就提出了這些問題,日本需要深刻反省日本近百年來的曆史,需要深刻反省由於日本的國家行為而對亞洲秩序究竟發生了何種影響,尤其是需要深刻反省日本對中國--這個亞洲最大國家--的侵略而對中國究竟造成了何種後果。如果不是基於這樣的曆史尺度和曆史評價標準來看待日本在亞洲的位置和作用,而僅僅是限於日本本國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來看曆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那麽日本就無法從曆史的死胡同裏走出來。
(二)應當深度反思日本的大局觀和世界觀。
許多人都認識到了,日本人勝在細節而敗於格局太小,視野太窄。日本局限於本國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來看問題,也反映出一種大局觀和世界觀的局限性。從福澤諭吉倡導日本脫亞入歐以來,日本實際上一直是在亞洲主義和歐洲主義之間徘徊。雖然我在前麵提到,日本比較好地解決了古今東西的融合問題,但這主要是就它的社會進化和國內多元思想資源的整合而言,就日本對世界的認識而言,它的島國意識使得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沒能很好地讓它融入到世界之中,它一直期待的擔當起亞洲領導者的角色,實際上一直沒能實現,而在戰後它更無法承擔起主導世界格局的責任。
從日本古代史看,日本最初的世界觀是以中國為對象,即如何處理和中國的關係。中國作為日本的文化母國,對日本的影響是深遠的,但中國在曆史上並沒有有效地建立起對日本的宗屬關係。雖然在某個時期,比如在魏、晉、南北朝曾經有過中國統治者對日本統治者的一些冊封行為,但日本實際上從來沒有被納入到中國的朝貢體係中。從聖德太子遣使隋朝時,自稱東天皇"敬白"西皇帝,是力圖表明日本和中國處於一個平等的國家地位,不願意接受中國的宗主權,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從製度、思想、禮儀、器物上對日本國家建構的影響的確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中國文化廣被日本是一個誰都無法抹去的曆史事實,日本在近代以前根本無法挑戰中國的製度和文化。
然而,從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對中國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日本有了新的世界觀,在其視野中有了新的老師,它要脫亞入歐,所謂脫亞,就是要脫離中國。按福澤諭吉的文明譜係,中國成了日本的惡鄰,而日本則被賦予起亞洲新領導者的角色,日本對世界的新看法是,日本要取代中國成為亞洲新的文明中心。
日本能做到這一點嗎?日本從近代以來發動的兩次對中國的戰爭都是想做到這一點,以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大東亞體係或亞洲秩序,但事實證明,日本沒能做到這一點,或者說,它根本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原因很清楚,日本沒有準備起足以重新整合亞洲的新的思想資源,不管是它提倡脫亞入歐,還是重新闡述所謂的亞洲主義思想,其實都沒有超越中國文化的影響力。而日本想通過戰爭方式強行地建立起一個以日本為中心的亞洲,則完全是走入了一條自我毀滅的絕路。
戰後日本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總量在長時期裏占據著世界第二的位置,而在傅高義先生的眼裏,日本是第一。這個評價其實不為過,日本在1980年代差不多都快把整個美國買下來了,日本通過軍事力量無法占領世界,它卻通過經濟的方式似乎實現了這個目標。但事實還是跟日本開了一個玩笑,這倒不是因為日本泡沫經濟的崩潰使它失去了寶貴的10年--現在有人說是失去了20年,而是因為日本沒有在它的經濟向全世界高歌猛進時,為世界提供一個具有普適意義的價值體係。不要說在歐洲或非洲,就是在亞洲,日本依舊沒有以一個正確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來麵向亞洲國家,它長期不能坦誠麵對由它所發動的戰爭曾經給亞洲造成的破壞這個基本事實,它總是有意無意地想回避應該由它承擔的曆史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怎麽可能充當亞洲的領袖?它除了能夠對一些落後國家提供金錢上的支持之外,它還能提供什麽?
我注意到,德國前總理、已90多高齡的施密特先生,最近發表了一個對中國和日本的相同看法,他認為中國在亞洲沒有朋友,日本在亞洲也沒有朋友。中國和日本,這兩個都想成為亞洲領袖的國家,實際上也應該成為亞洲領袖的國家,為什麽在亞洲都會沒有朋友?(一位日本政界朋友對我這個看法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在最近十幾年裏,亞洲多項民意調查顯示,日本在亞洲大多數國家,包括在中國的台灣和香港地區,獲得好的評價均名列前茅。但他坦陳,在1980年代,日本在亞洲的美譽度的確不高,日本正是因為認識到這一點,花大力氣改變自己的國際形象,才有了現在的進步。)
值得比較的是,德國曾經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對歐洲乃至全世界的破壞都是前所未有的,但戰後的德國,不僅迅速地在戰爭的廢墟上重建國家,發展經濟,而且重新贏得了在歐洲的主導地位。這是為什麽?
(三)應當深度反思社會精英的責任和使命。
我在總結日本的比較優勢時,把日本長期以來存在著一個穩定的精英階層視為一個重要因素,精英階層不為黨派之爭所內耗,不為戰亂所中斷,自始至終都能承擔起國家建設、社會整合和文化進步的領導責任,在日本激蕩的百年史裏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從另一個方麵來看,日本自近代以來所犯下的一係列重大錯誤和所走的彎路,都和精英的錯誤決策和參與有關,日本的精英在麵對新的時代問題時,必須從過去的曆史迷誤中走出來,以應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日本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發揮主導性作用。
任何國家的精英,特別是知識精英,一般都要承擔起兩方麵的工作,一方麵是批判性的,致力於發現、揭露製度的弊端、人性的缺陷和社會的問題,最終是為克服這些弊端、缺陷和問題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麵是建設性的,致力於為國家建設、民族振興、經濟發展和社會整合開辟切實可行的路徑,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知識精英的批判性和建設性這兩個維度必須同時存在,缺一不可,唯此才可能形成一種有效的知識張力,以保持對國家的正確引導。
我注意到,明治時期的日本知識精英在討論國家按何種方式、向哪個方向發展時,是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最初的亞洲主義者,對日本全盤西化的思潮是抱有一份警覺和反思的,對以中國文化價值為核心的亞洲價值觀是有自覺的;但是,隨著中日之間的衝突演變為劇烈的軍事衝突和領土之爭,許多亞洲主義者完全轉向了具有帝國主義傾向的立場。比如,福澤諭吉把日清戰爭稱之為"文野之戰",是文明的日本對野蠻的清國之戰。亞洲主義的代表人物陸羯南原來對中國文化推崇備至,在甲午戰爭爆發後馬上就改了說法,把清朝視為東洋之一大野蠻國,把日本的勝利說成是"王師之勝敗乃是文明之勝敗也"。另一個"國民思想家"德富蘇峰也是把甲午戰爭看成是對世界上頑固主義的一大打擊,認為這場戰爭是將"文明的恩光投射到野蠻的社會"。可以這麽說,從甲午戰爭之後,日本的亞洲主義原來所倡導的本意是用來製衡西方思想的那些東西,在國家利益麵前,變得一文不值,亞洲主義者都成了日本主義者,後來所謂的大東亞主義不過就是大日本主義。
現在許多日本的知識精英對甲午戰爭是有所反省的,他們現在認識到,正是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之後,日本走上了一條帝國擴張的不歸路,也就是日本的失敗之路。在日本發動對中國的第二次侵略戰爭之前,日本社會也存在著各種聲音,左中右的都有,既有馬克思主義的東京學派,也有鼓吹東亞現代性的京都學派,既有主張世界史寫作立場的(按照這個寫作立場,必然導向一個按西方社會模式進化的日本),也有主張以東洋史來寫日本的(按照這個寫作立場,必然呈現出一個有別於西方的日本)。但這場戰爭很快就讓知識界的不同聲音迅速被淹沒在支持聖戰的狂熱喧囂之中,左中右都成了國家主義者,據說連內藤湖南這樣的先生,他關於東亞現代性的思想也成了日本軍方可以利用的思想資源。
我說這些曆史,就是想表明一個看法:日本的精英特別是知識精英,在日本近百年來的幾個重要關口,並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批判精神,沒有真正行使其獨立的超越國家利益的曆史責任。這麽說,有人肯定會質疑我,知識分子難道可以不愛國嗎?知識分子如果不是一個愛國主義者,至少也應當是一個民族主義者吧?麵對這樣的質疑,我要說的是,在希特勒取得對德國的統治權之後,有一大批知識分子離開了德國,像法蘭克福學派,整個地搬到了美國,因為他們的良知和批判意識,決定了他們不能為納粹政權作任何背書,而海德格爾選擇留在德國並為納粹政權服務,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聲譽上的代價。
日本又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關口,它所麵臨的問題不僅僅是中日關係問題,在亞洲、在世界,日本能不能承擔起和其國力相適應的責任,對日本政府是個考驗,其實質是對日本精英的考驗。就中日關係而言,看上去兩國均被各自的民族主義所綁架,被各自的民意所操縱,但要解決當前麵臨的這些問題,能真正訴諸民意嗎?能依靠全民公決嗎?能訴諸國際法庭嗎?如果在中國訴諸全民公決,那結果一定是要求軍方立即收複釣魚島,日本如果這樣做,也一定是同樣的結果。訴諸民意,兩國就必定是再打第三次戰爭。這是大家願意選擇的結果嗎?很顯然,解決當前中日關係中一係列問題的鑰匙不在民眾手裏,而是在少數人手裏。政治家們必須認識到,在他們隨意利用民意來達到他們的政治目的時,它們是在把自己的國家引入一個死胡同;而知識精英也必須認識到,他們不能再犯曆史上曾經一再犯過的錯誤,他們應當保持學者的良知和獨立性,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為國家為民族也為曆史,開啟一扇正當之門。
怎麽看中日關係
這次來日本,在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和阿古老師的安排下,見了不少日本朋友,有官員、有政治人士、有學者,見麵後我都問了這個問題:怎麽看中日關係?得到的回答都比較悲觀。和日中21世紀友好委員會秘書長高原明生教授見麵時,他告訴我,這個委員會已經有兩年多開不起會來了,一個致力於推進中日在新世紀友好的組織居然都坐不到一塊去,可見中日關係之冷已到了何種程度。
2006年,安倍首相執政後首次訪華,被稱為"破冰"之旅;第二年溫家寶總理回訪日本,被譽為"融冰"之旅;接著就是福田康夫首相再次訪華,稱之"迎春"之旅;最後是在2008年兩國關係達到高潮,胡錦濤主席訪問日本,這次國事訪問被前所未有地評價為是"暖春"之旅。但是,很遺憾的是,"暖春"之旅很快就夭折了,按日本外務省官員對我的說法,就是在2008年年底,中國首次派遣海警船進入了釣魚島也就是日本所說的尖閣列島海域,從而引發了後來的一係列衝突,以致使當前的中日關係重新陷入了冰點。從現在往回看2008年胡錦濤主席的"暖春"之旅,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是什麽原因導致中日關係陷入僵局?中日之間肯定都有各自不同的回答。現在已經很清楚,阻礙中日關係正常化的主要是三大問題,即曆史問題、釣魚島問題和參拜靖國神社問題。這三大問題由來已久,並非今天才構成了中日友好的重大障礙,為什麽現在會愈演愈烈,似乎成了纏繞中日關係一個打不開的死結?日本一位研究中日關係的資深人士談了三點原因,我認為值得思考。
他提到的第一個原因是時代變了,以前中日關係隻限於在政府層麵展開,在高層中進行,幾個高級領導人個人之間的交往就可以決定中日關係的走向,比如田中外交就可以一舉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問題;現在這樣的外交方式不行了,因為時代條件變了,互聯網所創造的信息充分交流的條件讓政府原來獨享的信息,不得不進入到公眾領域,少數人的外交成了公眾普遍關心的事情,民意成了外交的一個必須考慮的重要參數。第二個原因是,中日之間的衝突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利益衝突,隻要涉及領土爭執,兩國都沒有退步的餘地,以前之所以還有轉圜的餘地,是因為兩國政府都恪守鄧小平先生所說的擱置爭議的原則,都不去碰尖閣列島(釣魚島)那根底線,而一旦打破了這個平衡,衝突就在所難免。第三個原因是,中日兩國的政治家都在運用民族主義這個武器,都在通過製造事端以激發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通過刺激民意來進行政治動員,以達到某種政治目的。
這位日本人士對中日關係陷入僵局的原因分析是理性的中肯的,他並沒有一味地站在日本政府的立場上來看問題。就他提到的第二個原因而言,我曾在會見他之前發過一條微博,認為中日之爭的實質並不是利益之爭,而是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之爭,因為中日之間的利益一致性要遠遠大於它們之間的分歧。從某種意義上說,中日已經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兩國的經濟聯係和雙邊貿易總量都排在了各自國家的前列。釣魚島或日本所言的尖閣列島,在中日關係中究竟占據著多大的利益份額呢?很顯然,如果僅僅是從利益上去考量,為釣魚島而打上一仗,不管是誰勝誰負,兩國究竟會有多大的收益?很可能都是負收益,中日兩國是一個雙輸的局麵。
我之所以把中日之爭歸結於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之爭,就是想提醒政治家們,他們以維護國家利益的名義所作出的外交決策,究竟是不是真正維護了國家的最大利益?他們各自操縱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以進行廣泛的政治動員,究竟是為了什麽目的?對於具有獨立立場的學者來說,既不能稀裏糊塗地跟著政治家跑,也不能稀裏糊塗地跟著民意跑,現在最需要的是,從民意和政治家的雙重裹挾中擺脫出來。
時代的確變了,中日兩國都麵臨著一個變化極快的時代。1978年鄧小平先生訪問日本,他坐在新幹線上,著實驚奇於世界上還有跑得這麽快的列車,他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和日本的現代化程度,中國和日本的巨大差距不能不讓他產生中國必須改革開放的緊迫感。正是在鄧小平從日本回去之後,中共中央於該年年底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全麵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時至今日,實行改革開放不過30多年的時間,中國在經濟總量上超過了日本。那天我坐新幹線的高速列車去京都,我已經不可能有鄧小平那樣驚奇的感受,中國高鐵的速度可能比新幹線還要快。中日之間的這個巨大的變化就發生在這短短的30多年時間裏,其速度之快變化之大可能已經完全超過了我們思維的變化速度。在這個變化極快的時代,我們是不是還停留在以前的思維上來看問題呢?
我在拜訪日本共產黨副委員長緒方靖夫先生時,征求他對中日關係的看法,他說的很實在,他對安倍首相的建議是,日本要正視現實,要正確地把握亞洲的形勢,要客觀地認識亞洲各國的關係,日本過去是亞洲最強的國家,現在沒有這個地位了;日本看中國,不要被中國的主流媒體所迷惑,必須認識到中國還是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聲音。他對中國政府的建議是,要控製住民族主義情緒,更不能激化民族主義,不要局限於曆史細節,要從現實出發;中國的鷹派和日本的極右派是一丘之貉,他們看似互相對立,其實是互相支持,各自在對方的反對聲中壯大自己的影響力。就當前中日關係,緒方靖夫先生還提出了三個具體建議:1.釣魚島或尖閣列島問題隻能通過外交途徑來解決,而這是需要時間的;2.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采取物理改變的方式,即不要用武力來解決問題;3.不能因為釣魚島或尖閣列島這個小問題而影響到中日關係的大局,中日高層互不往來甚至中斷一切政治關係,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我認為,緒方靖夫先生對中日關係的看法大體上是客觀公正的,我相信這也是日本大多數人的看法。在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鬆田康博教授交換對中日關係的看法時,他向我提供了日本兩家權威輿論調查機構所作的相關民意調查,調查顯示,安倍首相目前仍有高達百分之五十幾的民意支持率,自民黨也有高達百分之四十幾的民意支持率,而日本國民對於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的支持率隻有百分之三十四,不支持率則有百分之三十六,不表明態度的也有百分之三十多。鬆田教授對此的解釋是,安倍首相獲得較高支持率,並非如中國官方媒體所言,是因為日本整體向右轉和安倍首相通過參拜靖國神社激起了日本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鬆田教授認為,在安倍首相所獲得的較高支持率中,經濟因素占到了主要的比重,安倍經濟學在目前還是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而外交安全等因素對於安倍的支持率其實隻有百分之十的作用。鬆田教授通過調查數據想要說明的是,日本國民總體上是理性的,他們大多數人並沒有也不願意卷入到所謂的民族主義狂熱之中。
我在日本的所聞所見所思,進一步加深了我原有的對日本的印象:日本不僅是一個富裕的國家,也是一個文明的國家,一個遠比中國公平公正的國家。日本的基尼係數隻有0.285,其政治清廉度被透明國際排在世界上最前列的三十個國家之內,日本的政治腐敗不能說沒有,但肯定得到了有效的控製,各級官員沒有可能發生數額巨大的腐敗行為。對於這樣一個國家,我很難想象,它會重新走上一條戰爭之路。鬆田教授給我提供的另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在被問到日本如果遭到外國侵略時你是否願意拿起武器保家衛國時,隻有百分之六的日本國民說願意。有好幾個日本朋友和在日本的中國朋友都對我說過,日本怎麽可能會有軍國主義,日本連愛國主義都沒有。東京大學的三穀博教授最近剛出了一本書,書名是《愛國o革命o民主》,他說因為愛國兩字,這本書的銷路不好,按三穀博教授的解釋,在日本隻有右翼才會提倡愛國主義。
反觀中國,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有兩大主義非常高漲,一個是民族主義,一個是民粹主義,這兩個主義實際上又成為國家主義的重要基礎。和高漲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相適應的,還有兩個情緒也非常高漲,一個是革命的情緒,一個是打仗的情緒。那些打著民族主義旗號,高喊民粹主義口號,上街遊行,抗議日本,抵製日貨,甚至打砸搶燒的人,其實大多數都是生活在中國的底層,他們可能還從來沒有享受過國家主義的發展給他們帶來的任何好處,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隻不過是讓他們對現實的不滿有了一個表達或發泄的渠道,從他們的內心深處來說,他們實際上是希望通過打仗或革命的方式來顛覆現有的權力和利益結構,重新改變他們自己在現有體製下看起來根本無法改變的生活狀態。因此,有人如果要想投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機,那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今天看起來點燃的是對日本的怒火,而明天燃燒到的很可能並不是釣魚島,而是中國的某個政府大樓。不要錯誤地以為,民意可用,真正的民意其實並不在那些試圖操縱民意的人的手裏。
我曾經說過,日本沒有內政問題而隻有外交問題,中國隻有內政問題而沒有外交問題。這麽說當然是極而言之,日本怎麽可能沒有內政問題呢?比如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後續處理,但日本沒有那些足以導致國家分裂和製度顛覆的問題,它所麵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外交問題,一方麵是和美國的關係問題,另一方麵是和中國的關係問題。日本的生存空間、生存資源和市場必須依靠外部世界,外交是其立國之本。而在中國,內政是立國之本,重大的製度性和社會性問題大量存在,多年積累下來的矛盾麵臨著總體性爆發的可能。正是受製於內政問題,受製於處理內政問題的固有方式和方法,中國的外交可以說隻是其內政的外延,外交政策依舊沿襲著階級鬥爭思維和以意識形態劃線的做法,不僅在處理中日關係問題上陷入僵局,而且在處理其他國際關係時也陷入被動。以前說中國的朋友遍天下,現在還有哪些真正的朋友?難道就是朝鮮、敘利亞、俄羅斯?即使朝鮮,中國給予這個國家這麽多的支持,付出了這麽多的代價,又從它那裏得到了什麽戰略利益?朝鮮又何曾把中國當作它真正的朋友?
受製於中日兩國各自不同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受製於兩國不同的製度,以及受製於兩國不同的文化和民意基礎,中日兩國目前的確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橫亙於兩國之間的那些曆史遺留問題,不管是訴諸兩國各自的民意支持,還是期待兩國政治家的政治智慧,現在都看不到有解決這些曆史遺留問題的正確路徑和辦法。難道這就是中日兩國之間不可化解的曆史宿命?中日兩國除了繼續進行一場新的戰爭之外沒有其他選擇?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隻是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我對這些問題沒有答案。我能夠有所期待的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前所未有地抹去了國家、製度、民族、種族、地域、文化的差異所導致的曆史觀和曆史價值觀上的差異,人類的普遍共識或者說普世價值正像空氣一樣地流動,從歐洲、美洲、非洲飄到了亞洲的上空,同樣彌漫在中國和日本的國土上。我基於此而相信,中國和日本最終能夠解決他們所麵臨的共同性問題,成為真正友好的鄰邦。
榮劍,獨立學者。此文為作者2014年5月9日在日本東京大學的演講。
As matter of fact, current Chinese government did much better than current Japaneses government.“目前中國政府做的比現在日本政府要好得多”?
最好還是實地的看看當今日本的現實社會後,再發評論。
??? it seems money talks...
I think you'd better observe what those Japaneses really did to Chinese. I agree some of your points regarding to "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除了看製度、技術、文化、教育這些基本要素之外,再就是看國民素質了,也就是國民性。" Other than that, I think there is really no difference between J and C.
As matter of fact, current Chinese government did much better than current Japaneses government.
你說的沒錯,精英出自教育,最重要的是基礎教育。中日的差別與差距其根本就在於教育上。
假裝M博客裏圖文並茂介紹的日本鄉村小鎮的風光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福澤諭吉最初的基本點在亞洲,他的優秀學生回韓國搞改革被殺,憤怒中他看到亞洲思想的落後,提出“脫亞入歐”。
日本與中國最大的不同在於教育,學者們研究日本的小學教育史就更清楚了,隻對比兩國精英看不到實質。
===
中國人的特質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政府官員和精英都需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