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AKB4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小日本主義”值得中國參考

(2014-01-28 06:03:04) 下一個

“小日本主義”值得中國參考

《日本經濟新聞》編輯委員村山宏撰稿說: 

    “ 小日本”是中國人罵日本人時使用的詞語,但大家是否知道日本人也曾使用過“小日本”這個詞?


倡導“小日本主義”的石橋湛山
全文如下:

     在為對外擴張領土而發動中日戰爭以及“大日本主義”成為社會共識的戰前,日本記者石橋湛山倡導了“小日本主義”。湛山提出,日本應該縮小軍備、放棄所有殖民地和侵占領土,通過產業和貿易來求生存求發展。他強調海外領土並沒有給日本帶來經濟利益。不用說,當時的湛山遭到了軍方的憎惡和打壓。然而戰後湛山卻再次複出,並當上了日本的內閣總理。戰後的日本也正如湛山所描述的那樣,在日本這一小小的島國上通過振興產業、與各國通商,開辟了走向經濟繁榮的道路。

     認為領地越大越好可以說是動物的本能。每次遛狗時筆者都會這樣想。狗會隨處小便,留下自己的氣味,主張這是其領地。如果其他狗或動物進入它的勢力範圍,便會對其狂吠,以趕走入侵者。狗以外的動物也是如此。因為動物要在自己的地盤內捕獲獵物生存。如果被其他動物搶走了獵物,自己便無法繼續生存。

     人類的曆史也是地盤之爭的連續。在狩獵是獲得食物唯一手段的時代,人類和狗一樣劃定勢力範圍,驅趕入侵者。農耕開始後,地盤就變得更加重要。這是因為沒有土地便無法種植作物,也無法養活大量人口。而王侯貴族如果沒有土地便無法收取租稅,無法享受奢侈的生活。圍繞農地的大規模戰爭也因此而爆發。

     戰前的日本也正是極為渴求土地的時期。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日本人口呈爆發式增長,而國內的農地卻十分有限。當時有一半以上的日本人口是農民。雖說長子可以繼承父母的農地,但次子以下的子女卻隻有另謀生路。土地麵積並不會因為人口的不斷增長而增長,農村也因此陷入窮困潦倒,賣女兒的貧困人家也屢見不鮮。

    沒有工作的次子以下的男性大多當上了軍人。受到1930年代全球恐慌的影響,日本農村的貧困程度達到了極限。很多軍人在目睹自己家鄉的貧困慘狀後感到必須設法改變這種貧困狀況才行。於是效仿歐美國家擴張外國殖民地的想法不斷傳播開來。接下來便爆發了滿州事變。日本侵占中國東北部的廣袤土地並成立了滿蒙開拓團,很多日本農民越洋來到中國,在中國人的土地上進行農耕。滿州事變發生時,基於上述的國內背景,日本人對軍方的侵華行為並未表示反對。

     在那樣的時代,石橋湛山則提倡“小日本主義”,強調不需要土地。他認為農業雖需要廣袤的土地,但工業和商業則不需要太多。資源方麵,隻要有錢便可以從國外購買。相反,要是擁有廣闊的領土,為了維持社會穩定則需要對警察和軍隊投入大量的資金。與其將錢用於警察和軍隊,倒不如將其用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戰後的日本正是基於這種思考方法重建家園。大量的農民進入到工業和商業領域工作,農業人口不斷減少。如今日本的農業人口已減少到總人口的2%左右。日本的農作物自給率也降至40%,不夠的部分跟資源一樣花錢從國外購買。在日本,一定要到海外獲取土地的想法已經越來越少。而日本的人口本身也在不斷減少,有些地方的土地甚至已經開始閑置。

     日本侵略外國的意義已經消失。中國人一直擔心日本會再次侵略中國,但日本人卻已經失去了像戰前那樣獲取土地的理由。如果實在有需要,可以花錢購買或是租借。對於侵略外國,日本人現在連想都不會想。因為要管理和統治象中國那樣人口眾多、貧富差距巨大的國家是極為困難的。現在不少日本人的真實想法是“我可不願意到中國去麵對那麽多困難的問題”。

     雖然土地紛爭已逐漸平息,但海洋之爭卻愈加頻繁。漁業同古時候的狩獵時代相似,現在仍以捕撈為主流。為尋求優質漁場,各國的漁船展開了爭奪。日本四麵臨海,專屬經濟區麵積位居全球第六。同其他國家相比,依靠漁業和水產加工業為生的人口眾多,在食品當中海鮮產品也占有相當比重。

     日本對海洋紛爭十分敏感。日本要求俄羅斯返還的北方四島便是盛產大馬哈魚和帝王蟹的優質漁場。與韓國對立的竹島(韓國名:獨島)盛產鬆葉蟹。日本人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附近捕獲金槍魚。海洋與漁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很難輕易讓步和妥協。

    海洋中除了漁業資源之外,還蘊藏著礦物資源和能源。圍繞海洋資源,人類是否也會像過去的農地之爭一樣不斷開戰?與空氣和水一樣,海洋也應該是地球上的人類,不,應該說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共同財產。21世紀的人類一定會想方設法減少海洋紛爭。

     重新回到原來的話題。日本自1945年宣布無條件投降後一次也沒有使用武力確立了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讓我們看一下,在曆史上位於世界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經濟大國在如此長的時間內不發生戰爭的事例是否有過?戰後日本經濟的複蘇常常被世人稱為奇跡,但我卻認為半個多世紀不發動戰爭才是奇跡。一個領土和資源匱乏、沒有強大軍隊的“小國”竟然變成了一個世界經濟大國。

     “小日本主義”也值得中國參考。日本將擴充軍備的資金用於經濟建設,減少了農村的貧困人口,實現了社會轉變,將一個隻有少數軍人等特權階級才能享受特權的社會轉變成了一個連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夠感到幸福的社會。據稱中國的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是日本(1%)的2倍。若是將這1%的資金用於社會福利,將會拯救多少貧困人口啊。

     如果大家在說“小日本”時能夠意識到這不是一個貶義詞,也可以成為一個褒義詞的話,筆者將非常開心。遺憾的是在日本和中國,幻想“大日本”和“大中國”的人複活。筆者期盼小日本和小中國可以並肩享受富足的東亞未來

  《日本經濟新聞》 2014/01/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打小鬼子 回複 悄悄話 日本的男人都去打美國人,日本的女人都嫁給中國人。 日本歸於大漢一統。這樣日本就沒有小島意識和土地恐懼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原來日本和其它鄰國也有島嶼之爭。

既然土地上長的糧食可以購買, 海裏捕撈的魚蟹也可以購買啊。 農民進城,漁民也可以進城啊。
所以日本國 “沒有必要侵略”別國領土, 但要爭奪海島及領海的論點是自相矛盾。

問題是, 這些島嶼原來到底是屬於誰的。
民族解放 回複 悄悄話 日本和中國聯合統一才是東亞光明的未來。前提是有共同價值係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