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我幾十年英語學習經驗教訓的總結,是長期實踐,思考的結果。希望對正在或打算學
習英語的朋友有幫助。
這個方法對所有外語學習都適用。我們以英語為例。
這個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隻要英語不是他(她)的母語,隻要他/她不是英語專業畢業生,隻要他(她)覺得還需要學習英語。我們以初學者為例。對非初學者道理一樣,隻要做一點調整。
英語包括語言和文字兩方麵,也就是聽,說和讀,寫兩方麵。這裏我們著重講學語言
的方法,也就是聽,說能力。學文字的的方法道理一樣,隻要做一點調整。
學習英語不應該那麽艱難,那麽漫長,那麽痛苦。
這是一個最簡單,最容易,最自然,最合理,最有效,最低代價,最不痛苦的方法。
用這個辦法,我相信,掌握多門外語也不難。
這是一種方法。
這是一條道路。
這是一個理論。它可以解釋英語學習中的各個環節,各個因素在英語學習中的地位,
作用,從而知道應該怎樣對待和處置它們。
[英語不應該那麽難]
學語言不需要高智商,也沒有很深的基礎知識要準備。如學物理的,要先學四大力學
;學醫學的,要先學生物學基本知識。而語言,任何一個文盲老太太都可以流利講話。除非智力障礙,也沒有聽說哪個小孩因為笨,而學不會說話。
英語也不像高科技,發展迅速,不斷更新,你精通的技術,幾年以後可能被淘汰了。
你需要重新學習,才能跟上步伐。
[以前英語學習的概況]
改革開放以前英語沒有學好的原因。
不是我們的智力問題,不是我們的努力問題,不是我們的年齡問題。而是因為:
1.政策問題。向蘇聯一邊倒,排斥,限製英語。
2.目標問題。大學理工科英語課隻是要求看英文專業文獻,不強調日常生活,不強調
聽說能力,不強調詞匯量。也就是聾啞英語。
3.物質條件。英語讀物很少,更別說音響條件。國內電台沒有英語廣播節目。
4.方法問題。語法主導。教材圍繞語法編寫。語法講完,課程結束。
5.觀點問題。把英語當作知識,而不是技能,隻有講課,沒有訓練。
回顧曆史,1949年後,改革開放前,除了英語專業畢業生,幾乎沒有人英語過關。改革開放初,我作為訪問學者,出國進修。當時在那個大學有幾十名訪問學者,他們都是專業骨幹,但英語都不行。這一現象絕對不能從個人因素來解釋,一定是英語教育的全局有問題。
改革開放以後,具體我了解不多。總的情況當然有很大變化。政策問題,目標問題,物質條件,已經大大改善。方法問題,觀點問題,也有很大改變。但需要在理論上說明,究竟應該如何學外語?本文就想回答這個問題。
[痛苦的英語學習方式]
改革開放以前,因為英語教育的不足,有時隻好自學。但無論是教育,還是自學,由
於方法和觀點的不當,我的英語學習經曆了艱苦的過程。比方,
1.食堂吃飯排隊時背單字。
2.讀英文書籍或文章時,單字不認得,查字典。前學後忘,再查字典,多次反複。
3.按音標發音。
4.查了每個單字,整句意思還是不理解,或模模糊糊。
比方,一個句子有7個單字,其中有2個生字。
查字典了解這2個生字的意思。
假定每個生字有3種可能意思。這樣總共有 3x3=9 種組合。可是,哪種組合好像都不
大合適,都不能使整個句子有一個通順合理的意思。
於是開始懷疑一個原來認為已經知道的單字,是否自己理解不完全,不準確,從而這
個單字也成了生字。
假定這個單字也有3個可能意思。連同原來的2個生字。這樣總共有 3x3x3=27 種組合。
整個句子意思還是不清楚。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過分依賴字典。字典是有局限的,字典不能充分,準確
解釋詞匯。二是,讀物的難度太高。如果這個句子的7個單字中,隻有一個生字,從整個句子的意思往往可以推想出那個生字的意思。我們看中文書籍,有些詞匯就是這樣學到的,不是老師教的。也就是,句子中生字少,可以“以老帶新”。但如果句子中生字太多,不僅不能以老帶新,反而可能“以新害舊”,對本來知道的單字也懷疑了。
從這個例子也可以說明,從字典得到每個單字的解釋,未必得到整個句子的解釋。
5.進展緩慢。一,兩小時讀一頁。既然這樣努力,還是不能理解英文,還有什麽辦法能夠學好英文呢?無助,沮喪,看不到希望。
[語言不是知識,不是學問,隻是工具,隻是技能]
英語是一種工具,一種技能,不是知識,不是學問。
英語相當於遊泳,跳舞,唱歌,不是數學,物理,化學。
學英語的關鍵是練習,而不是講解。
老師要講,主要是練。
英語是練會的,不是教會的。
學英語要熟練,光懂了是不夠的。有的人,學了許多語法,但一句英語也不會講,就
是這個道理。
學英語不是用原理,規則,鑽研,推理,來指導,獲得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而是用模
仿,訓練,來熏陶,習慣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一個理論模型]
八十年代初,作為首批公派出國進修人員來到西方,英語當然很差,尤其是聽,說能
力。當時係裏經常有學術講演,我去參加。英語聽不懂倒不奇怪,奇怪的是,我發現自己經常思想開小差,也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當然不是我不用功。那時國家很窮,外匯非常寶貴。而且文革以後,百廢待興,我不會忘記自己的責任。經過思考以後,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在中國時,當你聽課或聽報告時,如果對所講內容不懂,或不感興趣時,容易打瞌睡。因為所講內容在你大腦皮層引不起興奮點,引不起共鳴。反過來,你就會全神貫注,目不轉睛。
回到英語情況,你聽演講,不是對方講一個英文字,你去想這個字的中文意思是什麽
,然後下一個字再這樣轉換,最後理解整句意思。這樣根本來不及。何況,英文字與中文字也不存在一一對應關係。事實是,你聽英語,其實在你大腦中應該已經有了大量英語句型。對方講頭幾個字,你已經有現成句型等待匹配,起來響應。而我頭腦中,隻有一些單字,而且這些單字往往是分散,孤立的,不成句子,也就是沒有句型,所以無法“響應”對方的句子。
所以,一種語言,在大腦中有一個相應網絡。單字是點,句子是線。你的線越多,越
深,語言能力就越強。學習外語,就是要在大腦中建立一個新的網絡。
從此,我對英語學習方法有了理論思考。理解了過去英語學習方法的問題,理解了為
什麽化力很多力氣,效果還是不好的原因。今天,又提出了全新的學習方法。雖然有許多人,提出各種學習方法,提供各種學習經驗,甚至已經有比較好的實際效果,但是都沒有理論說明。我的方法是建立在統一的理論基礎上的,可以解釋英語學習中的種種現象和問題。
[英語學習新方法]
英語不是科學,但研究如何學習英語是科學。
以沒有痛苦的方式學習英語。
短期內學會說常用英語。比方,三個月,半年。
少量上課。
不花錢,或花費不多。
主要自學;不要集訓;利用業餘時間,利用零星時間;不妨礙正常工作;也不需要搞
到深更半夜。
用這個方法可以解釋英語學習中的各個環節:
1.語法的作用;
2.字典的作用;
3.單字,句子,文章的關係;
4.發音問題;
5.聽.說.讀.寫.之間的關係;
6.英文與中文的關係;
[從何入手]
語法,單字,聽.說.讀.寫.,都重要,都不行。從何入手?
1.從語法?最不好。語法不是出發點和終結點。語法是為句子,文章服務的。
2.從單字?也不好。孤立單字不容易準確理解其含義。
3.從句子?好的。要從句子出發。句子是學習英語的基本單位。
4.從文章?好的。文章是學習英語的進一步單位。
5.對句子,從聽開始。學習順序是聽-說-讀-寫。
6.對文章,可以從聽開始,學習順序是聽-說-讀-寫。也可以從讀開始。學習順序是讀-寫。
[學習材料]
英語日常用語900句。可以從網上獲得。(遺憾的是,我得到的900句版本有一些差錯
,需要注意。)
這個材料是常用會話。
這個材料的特點,隻有對整個句子的中文譯文,沒有語法或其它解釋。
為什麽不要其它解釋?多一點解釋不是更好嗎?
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模仿句子,不要思考,不要研究。你講中文時,是否一邊講,一邊
思考?(你思考的是句子內容,而不是語法,句法,詞法。)
為什麽要句子譯文?
沒有句子譯文你不知道句子的意思。不要用查字典來了解句子的意思,而要用整個句
子的中文譯文。前麵已經講了,整個句子的中文譯文不等於單字解釋之和!
比方,Come in, please. 中文解釋是“請進”,這就夠了。不要解釋,什麽這是命令句;什麽介詞 in 有幾種用法;什麽何時用 in,何時用 at;還有什麽同義詞,反義詞比較;等等。如果這樣思考,你怎麽可能講流利英語?
[學習工具]
不要再用國際音標學發音了。
要讓網站朗讀的句子不要手抄,不要打字,而要複製進去。打字慢,也容易錯。
(這個網站不僅可以讀句子,也可以讀單字,讀文章。)
[學習步驟]
1.怎麽練?
從英語900句中挑選一個句子,放入朗讀網站,先聽,然後跟著說。
一個句子,明白了意思,不夠,要會聽,會說。
聽,說10遍,20遍,50遍,100遍。還能不會?
如果句子長,跟不上,怎麽辦?分段跟。
比方,Do you have a computer?(你有電腦嗎?),跟不上。
先跟 Do you,
這總跟得上吧。念20遍。
然後念,Do you have,念20遍。
最後,Do you have a computer?念30遍。
也就是逐步擴展的方式,總可以學會的。
或者,這個網站朗讀有幾種速度選擇。跟不上,你可以先選擇慢速朗讀。
要說得非常流利,不是磕磕絆絆。
要求說得與美國人一樣,這可以做到,因為網站播音員是美國人。即使你普通話說
得還不標準,英語要標準。普通話說得不標準,是因為你從小成長在方言環境中。除了個別方言,大多數方言別的地方人也能聽懂,就不要求你專門進行普通話培訓了。如果你的方言特別難懂,是不行的。
2.階梯式,或者叫狗熊掰棒子方式。
第一天:句1。30遍。
第二天:句2,30遍;句1,15遍。
第三天:句3,30遍;句2,15遍;句1,5遍。
第四天:句4,30遍;句3,15遍;句2,5遍。(句1不再重覆)
為什麽這樣?心理學原理,對前麵學過的句子要及時鞏固一下。
[進度]
取決於你自己。一句花費多少時間?1分鍾可以說5遍,10分鍾可以說50遍。一天起碼
化半小時,一小時吧?可以學3,5句吧。
就算一天一句,一周五句,三個月60句,可以應對許多場合了,有明顯變化了。更重
要的是,你進入英語世界了。有了模式,有了語感,有了信心,對英語不再格格不入了。你有了初步的聽,說的能力了,這也為讀,寫打下了基礎。
[說明]
下麵解釋采用這個方法的理由:為什麽它符合外語學習的規律?為什麽它恰當地理解
和處置了外語學習的諸要素?
1.語法。
如果一個人,在美國出生,受教育,是不需要專門學習語法的。因為他(她)的父母,
同伴講的話都合乎語法,他們不會講不合語法的話。他(她)是通過父母,同伴的講話學習英語的。而我們不是這種情況,所以要講一點語法。這可以幫助我們減少一點學習的困難。不要單講語法。我們還是通過學習典型句子來了解語法,因為語法已經體現在句子中了。
比方,Are you happy?你開心嗎?
這是疑問句。中文的疑問是用“嗎”來表示的,英文是用改變字序來表示的。
這個例子完全說明了這種類型的疑問句,記住這個例子就夠了。
疑問句還有其它形式,再用其它典型句子來示範就可以了。
不要把語法作為目的,不要以為講完語法,事情就完了。
不要把英語看作一個邏輯體係。英語不是數學。許多是習慣,沒有道理可講。
以中文為例,為什麽棍子叫一根,案板叫一塊?你可以解釋說,長的叫一根,扁的叫
一塊。但扁的也可以是一片。你可以再解釋,厚的叫一塊,薄的叫一片。但薄的也可以是一頁。如此糾纏下去,何時是頭?就算你總結出來規則,厚厚的一本,誰會按照這個來學習中文?
不合規則的情況是很多的。有一位美國學者舉了許多這樣的例子。比方,,英語語法
說,動詞後麵加上 ing,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那末,動詞 build 是“建造”,加上 ing 變成 building,應該是正在建造吧?但 building 是一個名詞“建築物”,根本不是動詞。
即使是語言中有規則部分,光掌握規則也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有大量詞匯,句型需要
熟悉。
另方麵,有了規則就能說,寫?如果一個外國人,學了一點中文,寫出“暴風狂雨”
這樣的句子。這個句子沒有違反中文語法,你能認可嗎?你一定會糾正他,應該用“狂風暴雨”。
所以,不單獨講語法,而是以句子帶語法。
這裏不是理論指導實踐,而是實踐指導理論。不是從一般到個別,而是從個別到一般
。要一點語法,要一點講解。但是,以句子為中心。少量講解,大量練習。
語法不是起點,語法不是終點,句子是起點,句子是終點。
這樣,“語法--句子--語法” 變成 “句子--語法--句子”。
這樣,語法體現在句子中,句子與語法統一。
2.字典。
不要過分依賴字典,什麽意思?
也許你會想,遇到生字,你不讓我查字典,那怎麽學?不可能有人隨時為我解釋。
遇到生字,一般是要查字典。比方,醫學名詞,氣管炎,不查中文,光看英文解釋,很難理解。但字典不是完全準確,字典不是唯一老師。
我舉一個例子。比方,proceed,我很早遇到這個詞匯,當時的字典解釋是:“著手;繼起”。“著手”還好理解一點,“繼起”沒法理解。我查了英英字典,上麵的例句用中文表達是這樣的,“他拿出錢包,*數必要的錢來付款。”這裏*處,是這個英文字 Proceed。拿出錢包和數錢,是兩個動作,不是同一個動作,所以不是“繼續”。但它們又不是完全無關的兩個動作,所以不是“開始”,不是“然後”。就用proceed,這種情況,中文沒有相應的詞匯。
也許你說,上麵的例子你不就是利用字典搞明白的嗎?是利用字典的例句搞明白的,而不是靠字典的解釋搞明白的。例句就是句子,所以我強調從句子出發。
所以,查字典要注意兩點:
1)如果有例句,一定要讀例句,例句才能準確理解所查字的意思。容易解釋的字,字
典不會有例句,有例句就說明不容易解釋清楚。
2)一個字可以有多種意思。你隻關心你正在讀的句子中,這個字的意思。如果字典有
例句,隻關心與你正在讀的句子有關的例句。其它的解釋,例句不要管。為什麽?我一再強調,這個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以句子為中心。就是以你正在讀的句子為中心。而不是以單字為中心。如果把一個句子看作一行,橫向展開。那麽,你的一切努力都是配合這個橫向發展,搞懂這個句子。不要向每個單字發展,也就是不要縱向發展。橫向發展是合乎邏輯的,有意義的一個句子,而如果每個單字都縱向發展,這些單字的許多孤立的,雜亂的意思,隻會把你要了解的句子的意思變得模糊不清。也就是不要以單字為出發點。
3.單字和句子的關係。
單字隻有在句子中,才能準確理解它的意義。所以不要從單字出發,死背單字。而要從句子出發,從句子的上下文,從句子的整體意思,從句子的內容情景,理解單字。小孩子學說話,最初是會教一些單字,但很少,主要還是直接學說句子。也就是說,字與句的關係,不僅是“靠字學句”,更要“靠句學字”。通過字典了解字的基本意思,然後再通過了解整句意思來更準確了解字的意思。
也就是要從句子的整體來理解單字,而不是用字典上單字解釋的組合來理解句子。
不信你可以試試,找一個句子,大部分單字都不認識,你逐個查字典,了解這些單字的意義,看看整個句子的意思是否清楚。反過來,如果一個句子的單字都認識,除了一個單字。這時候,往往不用查字典,這個單字的意思也能猜出來。我們小時候讀水滸,三國,不就是這麽樣嗎?
也就是,單字--句子--單字 變成 句子--單字--句子。
從而做到句子與單字統一。
初學者,英文句子應該從模仿獲得,而不是用單字組合獲得。所以,說或寫句子,不要“造句”,而要“找句”。也就是你從模仿美國人說或寫的句子,為自己所用。用單字組合出來的句子,形式上是英文,其實不是英文。美國人沒這樣講的。就像我前麵的中文例子,“暴風狂雨”不是中文一樣。
4.發音問題。
原來讀英文字普遍用國際音標。用我介紹的上述方法,就不需要了。因為你直接跟著
美國人學習發音。你用國際音標的目的不就是想讀得與美國人一樣嗎?
也許有人懷疑,不要國際音標。這行嗎?怎麽不行?一個古代寓言說,有一個要買鞋
,事先量好尺碼。出發後,發現忘了帶尺碼,要回去拿。別人對他說,你的尺碼來自你的腳,你到鞋店再量一下自己的腳就是了。你相信尺碼,不相信腳?
不過,也要注意發音練習中的困難。
過去的英語教育所以普遍沒有解決好聽說能力問題,除了其它原因,也因為沒有現在
的網絡條件,無法提供學員充分的練習機會,老師也無法陪伴學員練習。現在利用網絡,學習者可以有充分的練習機會。
但是,由於沒有監督,檢查,學習者發音是否正確隻有自己掌握。如果發音不準確,學得越多,害處越大,以後糾正更困難。雖然原則上,網站播音員的聲音是標準的,學習者可以比較自己聲音與播音員的聲音。但畢竟沒有監督,檢查的學習是有風險的。
造成發音困難的重要原因是,有些英文的音中文是沒有的。雖然從人的生理機能,你應該可以發出這個音。在參加一次英語培訓時,教師說我的英語沒有口音。但我從來沒有經過英語語音訓練。但實際是有困難的。中文本身也這樣,一個上海人說普通話,帶有上海口音,這種現象很普遍。
要求完全沒有口音,也許太難了。如果口音不嚴重,也就可以接受。在美國,印度人
的英語應該比中國人好,因為英語是他們官方語言。但印度人說英語有明顯口音。那為什麽溝通沒有問題呢?我想因為他們說的是真英語,也就是句型是美國模式的,而不是自己用單字“拚”出來的。也就是說,印度人說的句子,與美國人頭腦中句型對上了,就明白了。這是一個“模式匹配”過程,而不是單字組合過程。所以,往往句型比發音還重要。如果你句型對了,發音不大準確,有點口音,對方還是能聽懂。而如果句型不對,即使你每個字發音很標準,對方也不容易懂,因為這不是真英語,而是用英文字拚湊出來的句子,美國人沒有這樣說的。
5.聽讀說寫之間的關係;
以聽為基礎。集中力量突破聽,說。聽,說流利了,讀,寫也容易了。先“輸入”,後“輸出”,先語言,後文字。所以,學習次序應該是聽--說--讀--寫。美國孩子就是這樣學的。
沒有聽,先學說,必然是從音標出發,很艱苦。沒有聽,說,先學讀,寫,必然造成啞巴英語。
具體以900為例。
可以是,
句1,聽--說(重覆若幹遍);讀--寫(重覆若幹遍)。
句2,聽--說(重覆若幹遍);讀--寫(重覆若幹遍)。
......
句900,聽--說(重覆若幹遍);讀--寫(重覆若幹遍)。
也可以是,
句1,聽--說(重覆若幹遍)。
句2,聽--說(重覆若幹遍)。
......
句900,聽--說(重覆若幹遍)。
句1,讀--寫(重覆若幹遍)。
句2,讀--寫(重覆若幹遍)。
......
句900,讀--寫(重覆若幹遍)。
6.母語學習與外語學習的不同
上麵已經說過,美國兒童的聽說能力,是從日常生活中獲得的。上學是為了得到讀寫能力。不然,光會講話,是文盲。作為外國成人,我們沒有聽說能力。聽說應該先於讀寫,彌補這個欠缺。不培養聽,說能力,用教育美國兒童的辦法來教育中國成人是不合適的,這樣做的誤區在於,混淆了美國兒童和外國成人的區別,混淆了聽說能力與讀寫能力的區別。
7.英文與中文的關係
美國孩子學習英文當然沒有中文的問題,但中國成年人就有這個問題,我們要憑借中文來學習英文。講課用中文,理解用中文。
一種語言,在大腦中相當於一個網絡。美國人大腦中隻有英文網絡;中國人大腦中隻有中文網絡。中國人學英文,就是要在中文網絡之外,建立一個英文網絡。用中文幫助來學英文,是不得已,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像美國孩子那樣自然地學英文。但是,這也帶來了缺點。英文字和中文字不是一一對應的,用一個中文字來解釋一個英文字往往是不準確的。所以,中文解釋隻是起到一個初步提示作用,相應英文字的含義要在整個英文句子,甚至英文文章中體會,領悟。如果沒有必要,不要把英文翻成中文,因為許多時候是不好翻譯的,甚至是不可能的。舉個例子吧。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已經把紅樓夢翻譯成英文。如果是的,那麽不管這是一位多麽高明的翻譯家,不管他多麽精通中英文,我相信一定問題很大。中國人的孝道是滲透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所以,中國人讀紅樓夢,對有些描述很容易理解,體會,如賈政痛打賈寶玉。而外國人無法理解,體會。除非一開始,先詳細描述一番什麽是中國人的孝道。翻譯者不會這樣做,雖然這對外國讀者是有必要的。因為中國文化不僅僅是孝道。如果全部要交代之後才能讀紅樓夢,怎麽可能?像唐詩宋詞,也是這樣,更加不好翻譯。中文詩的格律和對仗到英文根本無法表現。語言是與文化相關的。
所以,學習英文是要有一個過渡,從依賴中文,到逐步擺脫中文。英文網絡的成長過程,就是擺脫依賴中文的過程。直到使用英文時,全部用英文思考,完全沒有中文的參與。
8.精讀與泛讀。
過去,學英語有所謂精讀與泛讀的說法,按照我的概念,方法,沒有精讀,隻有泛讀。英語隻是一個工具,隻要會運用,就行了。對英語內容,可以研究分析,但不是對英語本身研究分析。
9.這個方法不痛苦吧?不要背單字,不要想語法,不要管音標,不要查字典,隻要模仿,隻要跟讀,鸚鵡學舌!還有更容易的學英語辦法嗎?我們不是語言學家,我們不是“研究”英語,不要分析思考,不要研究推理。總之,句子,課文是一切。什麽詞匯量不夠,什麽介詞怎麽用,冠詞是否加,名詞單複數,各種人稱,各種時態,怎麽變化,等等,一切的一切,什麽都有了。
許多孩子從中國來到美國,原來沒有學過英語,很快學會了。為什麽小孩子學得快,而那麽多學者,專家反而英語困難?因為小孩子善於模仿,不問那麽多為什麽?而學者,專家習慣於思考,理解。對這種不講道理,缺乏規律的語言現象沒有優勢,原來的一套邏輯思維方式反而對學習英語不利。他們總想找出英語的規律。他們的失敗不是因為太愚笨,而是因為太聰明。
極端一點說,這個方法就是不要思考,不要鑽研,不求甚解,不講道理,就是模仿。搞自然科學中的一些優秀品格在這裏可能反而成了障礙。
10.這個方法等於是請了一位英語“專家”到家裏幫助你訓練。沒有網絡,無法做到。開訓練班,化金錢,化時間。這位“專家”,不收費,365天,24小時,不睡覺,不疲勞,隨叫隨到,不吃不喝,不要招待,不收禮品,百問不厭,不發脾氣。哪裏找這樣的好朋友,好教師?
11.動態900句。
學習材料我選擇900句。你也可以用其它材料,還可以隨時加入新的句子。
如果你想把一個中文句子變成英文句子,再放入這個網站朗讀,當然先要把中文句子翻譯成英文句子。穀哥(Google)有翻譯網站。不過,根據我的實踐,翻譯質量很差。
12.模仿與創造的關係
也許有人會說,這樣一句一句模仿,要到什麽時候掌握大量句子?
模仿不是永遠的。到一定程度,你就會自己創造句子。如果你是家長,養育過孩子,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孩子開始不會說很多話,以後漸漸多起來了,這是從大人那裏學到的。有一天,他突然會說出一句讓你吃驚的話,因為大人從來也沒有教過他這句話。
13.訓練與生活的關係。
我主張從模仿900句開始。其實未必學完900句,比方學了300句,就可以到生活中學習
了。進入社會,交談,會話。生活中的學習,更加真實,更加自然,更加生動,更加豐富。
我們說學語言要模仿,是對成年人說的。對小孩子,其實有比模仿更加基本的概念,就是情景感悟。對小孩子,別人說一個新的句子,沒有人教他單字,教他語法,他怎麽明白意思的?其實是通過情景理解的。當他有一個不恰當的行為時,大人就說,“不可以”。他通過大人嚴肅的麵容,冷淡的氣氛,知道“不可以”就是自己的行為錯了。所以生活才是語言的源泉和沃土。
14.教的問題。
對初學者,完全靠自學,沒有人教,會有困難。但我主張的“教”,與傳統的教法不同。
1)對聽,說,教是輔助的,練是主要的。
2)講語法,主要解釋英文與中文的不同,不是為了讓你按語法規則說和寫,而是為了
讓你在模仿時,不被英語與中文的不同語法所困擾。比方,英文的被動語態,中文是沒有的。解釋一下,可以減少模仿時的心理障礙。原則上,模仿不需要講什麽道理。
3)講語法,要以例句為樣板。比方,就利用英語900句中的句子。你隻要記住這個例句,相應的語法就掌握了。不必記抽象的語法術語。這樣,整個語法通過有限的一些例句就掌握了。我看900句中已經包含大部分語法現象,不需要很多時間就可以講完。
4)講詞匯,一方麵,就像中國小孩上學有語文課一樣,學識字。另方麵,也是主要解
釋英文字的意義。英語900句的句子,都已經有中文解釋。但有些還需要補充解釋。比方,前麵提到的例子proceed,中文沒有相應的詞匯表達這種情景。
5)講解句子中的詞匯時,一個詞匯可能有多種意思,隻講解與本句有關的意思。
比方,right。至少有3種解釋:右邊;權利;正確。相應的例句是:
Turn right.右轉。
It’s your right.這是你的權利。
You are right. 你是對的。
在講解 You are right 時,就說 right 的意思是 “對的”,“正確的”, 不要講還可以解釋為“右邊”,“權利”。
為什麽要這樣?增加知識不好嗎?不好。因為英文不是知識,學英文不是為了增加知識,而是為了熟練運用。這裏,我要求你熟練說或寫 You are right 這個句子。如果你一邊說,一邊思考,right 還有其它兩種意思,你還能夠熟練嗎?right 的其它意思讓其它例句來解決。你在講中文“中國人民銀行”時,是否還想著,“行”還可以用在“行人要走人行道”中?
不要把完整句子搞得“支離破碎”。
不要把講話過程變成分析思考過程,邏輯推理過程,而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6)講解英文與中文不同的習慣。這種習慣不同,有兩種情況。
一種完全是偶然的文化差別。
比方,英語的計數沒有“萬”的概念,隻有“千”的概念。中文的3萬,英語用30千來表示。中文的30萬,英語用300千來表示。
另一種是思維方式不同。
比方,“不知道”的英文表達,中國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 I don't know。
而美國人有時也會說 I have no idea。它的直譯是“我有(沒有想法)”。這對中國人是別扭的,但學英文就要習慣它。
這兩種情況都要通過訓練來習慣。但第一種情況是有規則的,這種規則種類也是有
限的。第二種情況沒有規則,表現也比較廣泛,恐怕不能光靠有人教來掌握,要自己體會。
7)對讀,寫能力,最好是上些課。如果你沒有條件上課,或者已經上了不少課,但老是原地徘徊,不妨用這個辦法自學。並且利用一些有中文注釋的讀物(不是語法注釋,而是詞匯,句子注釋)。
15.網站或軟件收費問題。
到現在,我沒有發現這個朗讀網站要收費。它有收費產品(軟件)。但如果你利用這個網站舉辦收費英語訓練班,那恐怕不行。
[提高]
以上論述主要針對初學者,針對聽說能力。但這些原則,對進一步的學習,對讀寫能力,也是適用的。對程度高的人,不必從句子出發,可以從文章出發。對文章,可以聽,跟著說,也可以隻是讀(看),就不需要這個朗讀網站了。關鍵是文章的選擇,不像選擇句子。900句有足夠的典型性了,已經包括日常生活的基本會話了。而文章選擇範圍就廣泛多了。關鍵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文章,生字不要太多。即使文章沒有生字,聽,說,讀也是有價值的,因為可以學習句子。認得字,不等於熟悉句子。對文章,可以背誦。如果不背誦,也要多讀幾遍。程度再高,對一篇文章就不需要讀幾遍了,也就是廣泛閱讀。這時候,你就不是學習者了,英文已經成為你的工具了。
[關於瘋狂英語]
瘋狂英語與我有相似之處,他比我早。我的思想是自己從長期實踐中形成的,不是從瘋狂英語中得到啟發形成的。不過,可以作點比較。
我與他相同的地方:
1.強調訓練。
2.從句子出發,以句子為中心。
3.對所有外語學習都適用。比方,他推廣教外國人漢語。
我與他不同的地方:
1.我有理論,他無理論。所以,他瘋狂,我理智。
2.他告訴你怎樣訓練,我還告訴你,為什麽要這樣訓練。
3.他靠人工,我靠機器。所以,他花錢多,我花錢少。他要集中訓練,封閉式的。我是分散活動,開放型的。他幾千幾萬人上課,我相反,一個人自學。
他為什麽提倡瘋狂?因為他認為,學英語就要大聲說出來。他的目的就是要你:減少顧慮,勇於實踐;減少思考,做到流利;在這種氣氛下,忘掉中文,忘掉語法。進入英語世界。反複練習,達到自如;我不需要用瘋狂的說法。我隻需要一句話就可以說服你,學唱歌,不發聲,能夠學會嗎?學遊泳,不下水,能夠學會嗎?
Thanks for sharing!
listen by sentence
learn everything by sentence
speak by sentence
writing by sentence
你的話不錯,但條件是,要有一定英語基礎。你講的是提高,而不是入門。不是每個人都有你這樣水平的。我見到不少人,英語陸續學了不少時間,參加過各種培訓班,但就是說不了一句完整流利的英語。
對一個英語還沒有入門的人,要他讀英文小說,不實際。
英語水平和對英語學習方法的理解不是一回事。就像一個人遊泳很好,但未必是一個好的遊泳教練。
中國過去幾十年的英語學習教育太注重語法, 忽視發音和句子, 害了億萬中國學子!
中國英語教師, 有99%是飯桶. 剩下一個出國了.
也許我的文章隻適合與我同時代的人看,別的人不體會我所講的。今天的英語學習條
件使得有些問題不突出了,所以你們覺得我講太多了。但是我看不當的學習方法影
響還是存在。另外你們大概也不體會初學者的困難,特別是有些沒有機會得到正規
英語教育的人,來到美國,急需學會簡單會話。光強調“聽.讀.說.寫”四個字,是
很精煉,但恐怕無法幫助他們入門吧。
對壇上已經學英語十來年的人是沒啥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