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排華法案談民權運動和平權法案

(2016-11-15 14:10:44) 下一個

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落下了帷幕。這次總統大選美國華人史無前例地投入,其熱情之高漲,投入之深泛,爭論之激烈,令人印象深刻。而華人輿論和華人社交媒體的意見之尖銳、對立和分歧也前所未見。這反映了不同時期和背景的華人對美國社會的感受和認知差異,以及對曆史和民主的不同見解。現在塵埃落定,競選時紛爭、激情和衝動都成了過眼雲煙。但相同的血脈和文化傳承,是我們身上永遠不可磨滅的共同印記。再見還是朋友,一笑可泯恩怨!

這次選舉最具爭議,也最讓華人耿耿於懷的莫過於對加州SCA5提案的反感而惡其餘胥的平權法案。說到平權法案,我想梳理一下曆史,從一個更加宏觀的角度來談談影響深遠的“排華法案”和美國的民權運動。

華人最初移民美國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中葉的太平天國動亂,一些華人為逃避國內戰亂和迫害,或是出於經濟的原因來到了美國。有些則是被販賣或是強迫擄掠而來。當時的西方殖民者常常把船舶停靠在上海碼頭,強擄一些壯年男子到北美做苦工甚至賣作奴隸。在今天的英語詞匯裏,Shanghai 做動詞時就是擄人之意,而苦力的中文音譯Coolie已經是一個常用的英文詞匯,即廉價勞力之意。這些都是那段苦難曆史在語言上的烙印!

美國早期的曆史就是一部開拓和擴張的曆史。隨著跨洲鐵路的動工和西部淘金熱,刻苦耐勞的華工被大量引進以填補勞力的空缺。在西部邊遠和貧瘠的崇山峻嶺中修建鐵路,沒有華工用傳統人拉肩扛的方式幾乎不可能建成跨洲鐵路。可在跨洲鐵路貫通慶典時卻不見一個華人的身影。

隨著表麵金礦的枯竭和經濟的蕭條,廉價的華工成為以愛爾蘭勞工為主的工會和幫派的攻擊。1871年在洛杉磯對華人的屠殺和攻擊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私刑案件。而1906年橙縣(Orange county)的聖安娜市(Santa Ana)對當地中國城的蓄意縱火,徹底焚毀了聖安娜市(Santa Ana) 的中國城,以致今天華人眾多的南加州無人知曉這裏曾有一個華人先民居住的中國城。

排華法案從1882年實施到1943年廢止,前後有61年的時間。而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和偏見貫穿整個華人移民曆史,遠遠超過這段時間,一直影響至今。盡管1866年美國就通過了保障公民平等權利的民權法律,1868年更是通過了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以保障包括黑人在內的美國平等公民權利,但對華人的迫害從民間到地方政府仍是屢見不鮮,白人工會和幫派甚至動用私刑驅除和殘害華人,即使動用聯邦軍隊和警察去阻止也無濟於事。

美國建國的曆史不過二百多年,美國從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走向法製有序的文明社會時間並不長。二戰期間中美是反法西斯聯盟國,特別是日本空襲了珍珠港後美國被動宣戰,出於戰時聯盟的需要而功利性地廢除了排華法案。但每年仍有105名的名額限製,並沒有根本改善華人在美的地位和狀況。大規模的華人移民是在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下於1965通過、1968年實施的《移民和國籍法案1965》(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 1965)。其時大陸正值文革高潮,唯有台灣和香港正逢經濟起飛的前夜。

白人至上的觀念把其他有色人種視為劣等民族,華洋通婚一直被美國法律所禁止,加州直到1948年才取消通婚禁令,而其他一些州則更是延至1967年才取消類似法律。從1879年到1952年,加州明令禁止各級政府和公司雇傭華人。

一個世紀前的美國社會,印第安人的性命甚至不如白人家的寵物,殺戮印第安人還受到政府獎勵。華人人權也同樣沒有保障,甚至不能在法庭作證,那怕是為自己辯護。所以當時對華人的暴力和殺戮無一例外地逃避了法律的懲罰。1979年一位美國出生的華裔陳果仁,被二個失業的白人父子誤認為是日本人用棒球棍活活打死。白人法官卻以“因人治罪”,而不是“因罪治人”為由草草結案。

六、七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從根本上扭轉了美國社會的價值觀,變得更加包容和開放。作為民權運動成果而製定和實施的一係列平權法案(AA),首先在政府就業,政府合約承包和各種公共福利上對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傾斜。做為少數族裔之一、並深受歧視的華人在美的際遇開始漸漸改善,很多的華人才可以在不需要太多技能的聯邦政府,州郡一級的政府找到穩定的工作,得以在美國安身立命,休養生息。如數目龐大的郵遞服務業務和政府文員等等,由於工作穩定,福利優裕,成為當時七,八十年代華人趨之若鶩的工作首選。實事求是地說,華人地位的根本改善還得歸功於美國六十年代黑人主導的民權運動和之後頒布實施的一係列平權法案。

七十年代從台灣和香港來的留學生和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日漸增加的大陸留學生,整體上提高了在美華人的教育程度和素質。特別是近幾十年中國大陸經濟的突飛猛進,更多的華人開始自己創業,進入美國高科技行業。但要全麵融入美國社會,並成為一個不被差別對待的美國社會的一員還任重道遠,山高水長!

近年來華裔科學家屢次被美國司法機構無端逮捕,總是難以解脫對華人種族歧視的嫌疑。2014年10月20日,美國水文專家陳霞芬被FBI探員以“間諜”罪逮捕的,涉嫌非法獲取美國水壩敏感信息。2015年3月,檢方在沒有給出理由的情況下撤消了所有指控。2015年5月16日,美國司法部以“釣魚”方式誘捕天津大學教授張浩,指控他們盜取了曾經供職的美國公司的敏感技術,涉嫌犯有“經濟間諜罪”。7月隨後獲釋。2015年5月21日,美國天普大學物理係主任、世界知名超導專家郗小星遭逮捕,美司法部指控他向中國提供美國企業的超導技術“秘密”,以換取“名利雙收的職位”。9月隨後撤銷指控。

直至今日在美國航太行業,仍然還有一部隱性的排華法律,那就是2011年通過的美國宇航局的排華政策 (Chinese Exclusion Policy of NASA)。這其中雖然涉及到中美兩國意識形態的差異和在國際領域的競爭,但對美國華人的猜忌和局限卻是實實在在、顯而易見的。層出不窮的“中國間諜案”草率而有強烈針對性,反映出美國麥卡錫主義一定程度上的歸潮,微妙折射著伴隨中國崛起中美關係的變化。讓人不禁想起世紀之交時沸沸揚揚的李文和案,這位來自台灣的科學家曾無奈地說道“一個像我這樣的中國人,不論多麽聰明,多麽努力,永遠不會被美國社會所接受。” 這是多麽悲涼和淒厲的哀歎!我希望李文和之歎能讓我們梗理性和客觀地審視我們華人的地位和立場,更加堅定我們追求多元文化和更加包容的平等和公平的社會。

中國火箭之父、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錢學森也曾是美國華人社會的一員,美國當時頂尖的科學人才,曾代表美國審訊納粹火箭科學家並接受納粹的火箭和核科技項目。後來回到加州理工大學並共同創辦美國噴氣實驗室((JPL)。他和夫人蔣英曾有入籍美國並在當地置業定居之意,並看中了位於洛杉磯市郊阿凱迪亞(Arcadia)市的一幢住宅,卻遭到整條街的白人鄰居聯名向市議會呈情反對而作罷。

美國對華人的歧視和排斥,不僅僅隻是一部“排華法案”,五十年代麥卡錫主義盛行,美國社會籠罩在一片猜忌和恐怖之中,華人更是因為祖居地的製度與美國的相悖而深受其害。連曾經代表美國頂級利益的華人科學家錢學森也受到猜忌,被美國政府無端取消了安全認證(Security Clearance), 拘禁在洛杉磯長堤港外的終端島上(Terminal Island)。錢學森等一大批華裔科學家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離開了生活了多年的美國。錢學森對當時美國政府的作為耿耿於懷,至死沒有再踏足美利堅的土地。

鬥轉星移,半個世紀的光陰如白駒過隙。隨著美國民權運動和人權事業的發展,華人開始走出了傳統的中國城,不用再蜷縮在彈丸之地自成一統,與美國主流社會脫節,可以在以傳統中產階級為主的像阿凱迪亞這樣的城市置業了。當年連世界頂級華人科學家如錢學森都不能和普通美國人一樣有一個安身立命居所的阿凱迪亞(Arcadia)市,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和中國人生活的巨大改善,如今到處都是華人的身影,中文隨處可見,國語暢通無阻,成了以華人為主體的郊外花園城市。

“排華法案”是美國曆史上唯一鍾對單一族裔的歧視和排斥法案,而且不以國籍為限,它是鍾對華人民族 (of Chinese origin), 不管你的國籍和來自何方,哪怕擁有英國國籍或是其他國籍的華人也在排斥之列。華人是最早移民和開發美國的族裔之一,卻是美國曆史上受種族歧視最嚴重,被傷害最深的族裔。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上的冷漠和文化的格格不入。就這點而言,華人在這次總統大選的積極參與,不管立場如何,其正麵的意義和影響怎麽評價都不為過。

飲水思源,我們應當感謝美國民權運動帶來的開放和包容的價值觀,“政治正確”有其崇高的理想情懷和進步意義,是民權運動的重要成果!而作為對曆史傷痕的撫慰和補償而實施的一係列平權法案,改善了由於曆史上飽受歧視,教育不平等而處於劣勢的包括我們華人在內的少數族裔和弱勢團體的生存狀況,是美國邁向公平正義之路的重要一步。法律和政策有其時代的背景和曆史的使命,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遷,或許應當有所調整和修正以更切合實際,更加公平公正。但否定平權法案,甚至要取消平權法案,絕對是背逆曆史潮流,忘記了“排華法案”對我們的傷害,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排華法案的幽靈尚在不遠的曆史天空徜徉,陰影尚沒有完全從美國自由民主的大地上消退。臭名昭著的排華法案已被釘上了曆史的恥辱柱上,但美國社會走向平等和真正的族群融合之路仍然崎嶇坎坷。2009年6月23日,自由主義的加州眾議院率先通過正式決議,為曾經通過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律道歉。隨後的2012年6月18日,美國國會通過正式決議,對曾經針對華人的歧視性法律表示遺憾(regret),相較於早在1988年裏根總統簽署的對日裔美國人在二戰期間被關進集中營的正式道歉、並支付每人二萬美元的賠償,還是顯得勉強和敷衍,正義來得還是太步履蹣跚!

我喋喋不休這些不太陳舊的曆史過往,和我們華人同胞一起回顧和梳理美國民權、人權和平權的曆史脈絡,還有因此而產生的“政治正確”的價值觀。當種族歧視的棍棒再次襲來的時候,即使是劈向別的族裔,我們是挺身而出呢,還是助紂為虐?請同胞們三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Fly2sky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dox' 的評論 : 謝謝評論!說到平權法案就要說到民權運動的曆史,因為平權法案就是民權運動的成果。五十年代之前的政府機構你幾乎看不到少數族裔,政府的招標也幾乎都是白人的盤中肉。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而實施的平權法案,即便有些矯枉過正也是必要的。作為種族主義受害最深的少數族裔之一並受益於平權法案的華人為什麽要否定平權法案的曆史作用,而變得如此歇斯底裏呢?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FollowNature 發表評論於 2016-11-15 17:38:47
現在的華人有點忘了過去受歧視的曆史而否定AA, 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更有些人骨子裏添白人而又歧視膚色更深的族民也是自卑的表現.

********************
你是說我們過去受歧視創傷劇痛,對比起來AA對我們的歧視已經輕多了,所以忍了算了?要我說,什麽歧視都不允許的。民權運動的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夢想是社會不以膚色論斷他的孩子,難道今天我們卻應該柔和的委婉的接受社會因為我們的膚色給予我們不同的對待,並且還自我開導說,這就是正義嗎?曆史上華裔受夠了歧視,所以我們永遠不要求社會特別的,建立在歧視別族基礎上的優待。我們隻要平等,you can you up. 再說了,這是全球化的時代, AA這種東西是斲喪美利堅民族強盛基礎的毒藥。二百年風水輪流轉,美國在經濟軍事上已經顯露明顯頹勢,再這麽昏然懵懂下去,套用中國大陸八十年代的一句話,重要的是不要被開除了球籍!
madox 回複 悄悄話 京工人 發表評論於 2016-11-15 17:32:47
樓主寫的真好!當前,我們大力反對AA, SCA5, 臭名昭著的廁所法案的同時,也應該注意社會上有真正弱勢需要幫助的人群。總而言之,主要是反左,同時也要防止右。

-----------------------------------------------------

除了第一句,完全讚成。效率與公平,做蛋糕和分蛋糕,左和右,都要照顧到,不可偏激,不可極端,極左和極右都不可取。

樓主其實是想拿民權(Civil Rights Movement)掩護平權(AA),我下麵說過了,這兩者大不一樣,平權(AA)是新時代的種族主義。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現在的華人有點忘了過去受歧視的曆史而否定AA, 實在不是明智之舉,更有些人骨子裏添白人而又歧視膚色更深的族民也是自卑的表現.
京工人 回複 悄悄話 樓主寫的真好!當前,我們大力反對AA, SCA5, 臭名昭著的廁所法案的同時,也應該注意社會上有真正弱勢需要幫助的人群。總而言之,主要是反左,同時也要防止右。
Tern 回複 悄悄話 謝謝!
madox 回複 悄悄話 民權運動的核心價值可以用Martin Luther King在他著名的I have a dream演說中的一段話來概括:

I have a dream that my four little children will one day live in a nation where they will not be judged by the color of their skin but by the content of their character.

簡單地說,以前一個白人學生僅因為他白就可以上好學校,不管他成績有多爛;現在,不管你黑、白、黃、墨。。。大家不管膚色種族,比成績,比運動,比leadership, 等等決定誰上好大學。

現在的平權(AA),僅僅一字之差,卻完全偏離了當然民權運動的精髓。AA簡單地把人群按種族分類,不管其他任何條件強行按種族人口比例分配資源,這哪裏是民權運動的精神?這就是赤裸裸地對人口占少數的族裔的歧視和侵犯,是嚴重的種族主義回潮,盡管它打著“公平”的旗號! 我們華裔隻占美國總人口的百分之1.2(2010年數據),難道各位(不管你現在支持川或希)真的想看到每一百個美國大學新生,隻能有1.2個華裔學生那一天嗎?

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正確是有必要的,但現在的現狀是它已被嚴重濫用,成為如AA那樣的種族主義的防空洞!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作者站的高,文章好!其實這是多麽淺顯的道理,開始一些高學曆高收入高地位的人反而更糊塗,嗬嗬
叼蟲小雞 回複 悄悄話 任何事物到了極端就會走向它的反麵。平權法案之所以受人尊重和擁護就是在於 “平”。 作為少數族裔我們希望我們的權益受到尊重,但是,我並不認為任何民族有淩駕於其它民族的權利,即使你是少數。 就像BLM等的組織,從實質上說和KKK有什麽區別嗎?為什麽我們要反對KKK而要支持BLM呢? 難道就因為它是少數族裔嗎?或者他曾經受到過傷害,所以現在所有人都欠了他,即使不合理的要求都要去滿足它嗎?

極端的"平等",其本身根本上就是一種歧視。 就像我們保護殘疾人的權利,對他們的照顧是因為他們由於生理的缺陷,而不能或者很難達到正常人所能做到的事物,因此我們保護他們。這不是一種歧視,而是是一種博愛。但是,如果你本身發育正常但卻要人保護你照顧你,這對於被照顧和施舍照顧的雙方來說一個在祈求歧視,另一個在施舍歧視。

不言有罪 回複 悄悄話 好!
jz13283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閣下的大作對時下我們華人社區的爭論太有意義了!
注冊很麻煩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收藏了!
Backcountry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您的曆史普及!希望我們都不要忘記那血淋淋的事實。感謝上一代用生命為我們爭取到的權益,我們應該團結起來為我們的下一代爭取作為我們華人的權益。但願不要再有悲劇在我們之中上演!
yamiao 回複 悄悄話 不多見的中肯而具有理性的文章。謝謝科普。
文以止戈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樓主的好文章。收藏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