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所缺的是不平則鳴的勇氣”

(2015-02-16 20:25:08) 下一個
我從skig 博客裏看到這句話,很有同感。其實我自己一直注意到這個問題,也一直想怎麽樣更好地處理和西方人在他們的國家相處的問題。

比方說,我前一陣子生病了,幾乎說不出話來,又要上課,不得已向學校圖書館借了麥克風和笨重的錄音機(落後啊)來講課。結果講完以後,對麵教室裏的美國同事過來了,禮貌地但其實也不怎麽高興地說,聲音太大影響了他上課。我解釋了一下原因,他也諒解了,我說我的嗓音很快要恢複了。

其實,如果是我上課或者辦公,聽到別的同事放電影, 放音樂,或者使用麥克風,音響,影響到我,可以肯定,我會和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算了,忍忍就過去了,別人肯定有別人的需要....我們不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跳出來說, 你影響了我,因為我們從小受到了教育都是隱忍,寬容,或者也沒有那麽高級, 總之就是“算了算了。” 我們的文化中,的確缺少維護自己的權利的教育。

但我的確覺得, 這是需要改變的,因為美國人的傾向似乎是,如果你不指出他的錯誤,不明確說出你想要什麽,他永遠不會自我反省,不會替你考慮,隻會變本加厲,得寸進尺,即使你指出了他的錯誤, 他也還可能無理狡三分,但也很可能收斂自己的行為,因為你已經為他劃定了一個邊界。他們的文化中是沒有中國傳統中戒慎恐懼,如臨如履,三省吾身這類因子的,有的是永遠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和證明自己永遠正確。

過了幾天,另一個同事,據說是我們這學校裏唯一上過紐約時報的小牛人,在用了教室的電腦以後忘記退出,結果我需要用的時候隻能重新啟動,重啟以後吧,整個係統亂七八糟,PPT 也打不開了,搞得我十分惱火。按過去的習慣,我多半是善解人意的: 算了,人家肯定是一時忘記了;剛下課往往很忙亂,來個學生一打岔,很容易忘記......但現在我決定改變做法。我給他發了封郵件,告訴他因為他忘記推出電腦給我造成了諸多麻煩,希望他下次記得,謝謝。然後我打印了一張提醒了條子貼在講台上,提醒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人。很快同事就發來了郵件道歉。我看達到了目的也就不再回,但他見到我的時候,又口頭道歉了一次。我說,沒有關係,大家都可能發生的, 所以我貼了一個提示條子在那。接下來,我和他仍然友好,或者,友好不友好,對我也並沒有那麽重要。

最近,和一個負責學生學分,學籍,和注冊的同事發生了一點爭論。她是個年齡比較大的教授, 也是他們的辦公室的領導,我向來尊重她。這次的爭論涉及到一個學生要去國外學習,應該允許在國外的合作學校裏轉回多少學分的問題。在學生一開始來谘詢的時候,我就意識到要先聯係這位同事,以她的意見為準。卻不想她遲遲不回郵件,拖了整整一個月才答複,而且是在我已經按我的想法答複了學生之後,恰恰她對政策的解釋又和我很不同,並要強硬地全盤推翻我的決定。

我在群發郵件中指出,因為你一個月的延誤和學生的急切,我必須作出一個決定告知他。如果你現在認為需要按你的意見重來,那麽我立即把你的郵件轉發給學生。向學生作出解釋,說服他改變他的原計劃就是你的責任。我必須再說一遍,我在會見學生之後馬上就給你發了郵件,是你拖延了一個月造成了現在的麻煩。果然,我很快就把這位同事的郵件轉發給學生,敦促學生去和注冊處去商談,我自己置身事外。

老同事自此閉嘴,再也不發郵件了,因為她無法辯駁。對我來說,如果我做了該做的,那麽,就必須當眾指出她的失誤,讓她無話可說,無處可逃,不管她年齡多大, 資曆多深,是男是女。至少讓她無法把責任推到我頭上。這時中國古話又開始在耳邊回響:得饒人處且饒人,得理讓三分,外加好男不和女鬥,尊敬老人之類。不過我覺得,饒人的前提是對方已經認錯,在此之前應該把對錯徹底辯明,不能息事寧人,女人和老人在是非麵前也未必有豁免權。當然,這件事無論如何處理, 最終也不可能太影響我和這位老同事的關係,因為從根本上, 我們就沒有什麽特殊關係需要特殊維護。依據自己的心情,哪天見了麵打個招呼,無論如何都是不難的。

最近我的七歲兒子就表現出類似傾向。他的個性溫和,但一次在YMCA的大堂裏玩的時候一邊看電視,不料一個中年老美無意間擋住了他。他馬上說,對不起,你擋住我了。老美連聲道歉,他再說, 沒關係。我很讚同雙方的行為。試想,我們按照中國傳統: 算了,人家又不是故意的, 擋了你,你忍一會,呆會他走了接著看不就行了,怎麽讓大人給小孩道歉.......這樣一來, 這美國人連認識到自己錯誤的機會都沒有,孩子從小學會的不是表達自己的願望,維護自己的利益,而是一味地原諒和忍耐。所以我對孩子的啟蒙教育還包括一項,就是搞清楚什麽東西是屬於你的。屬於你的東西,不經允許,同學是不能碰和拿的。即便如此,我兒子帶去學校的新玩具,也有落入某同學的手就再也要不回來的。假如中國孩子從學校拿回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父母肯定會問,是誰的,一定給我還回去,然後又是一通批評和自我批評。可是當這事倒過來的時候,不難想象,我們的玩具再也回不來了。

這並不是說,我們需要成天劍拔弩張,或者把自己降低到某些西方人的行事水準上,因為我們歸根結底要為了自己快樂地生活。我平時教育孩子,也是極為注重基本禮貌和對人的尊重的,然而禮貌不等於沉默,我們的確需要“不平則鳴的勇氣”,減少那種類似自虐的“修養”,在必要的時候要說一句,no,that's not right, 然後以實實在在的證據, 讓找麻煩的同事閉嘴,讓不合理的事情變得有利於自己,然後再重新建立有理有據的合作關係,繼續遊戲。與其成天中國人和中國人自己較勁,在網上鬥嘴對罵,偽裝"愛國", 倒不如真正花點工夫思考一下中外文化差異,琢磨一下在和西方人相處的過程中如何不被侵害和騷擾。

再扯遠一點。當中日之間早就有釣魚島之爭的時候,中國政府從來不是當仁不讓,堅決奪回屬於自己的領土,再和日本討論合作,而是首先以領土作為外交籌碼,說什麽這一代人沒有足夠的“智慧”,留待將來的人有智慧解決,無非是顧全大局之類中國式措辭和思維。現在,兩三代人過去,友好合作已經成為曆史,釣魚島要想奪回,唯一能依賴的無非是回過頭去訴諸武力。日本人會問: 如果是你中國的領土, 為什麽到現在才提出這個問題? 試問,以中國式的“智慧”,怎麽才能最好地回答這個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