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如何才能再整合?

(2014-02-23 16:40:04) 下一個

張靜的論文《兩種社會整合的紐帶:中國變革的文化與政治之路》提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整合。我之所以用“再整合”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假定: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統一和多民族的人民共和國事實上已經實現了中國在二十世紀的一次強力而有效地整合。這次整合的特點是在反帝民族主義,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理想的基礎上把整個民族,從個人到國家都放置到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國麵臨重新融入國際經濟秩序, 重建市場經濟,肯定私有產權的全新局麵,使得曾經在20世紀中葉整合全民族的一係列意識形態處於十分尷尬的位置。

 

張靜首先質疑了在我看來可以稱為“新保守”的思潮,即重新回向中國文化傳統以整合全社會的觀點。在她看來,中國人在傳統社會中所依賴的“文化認同紐帶”雖然維係了文化血脈,但在現實中政府和民眾的基本權益保護之間的關聯卻非常微弱。也就是說,傳統文化下的整合基於文化,日常行為守則,和狹隘的地方和家族利益,而不是現代的公共法律和非個人化的權益保障,這既造成個體國民和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疏離,也由於公權和私權不能得到清晰的分界,使公共職位常常成為私人發財的工具。這種疏離就是文中提到的,為什麽晚清不少民眾可以去幫助外國侵略者的根本原因。

 

對比文化整合的路徑,張靜提出建立“政治認同紐帶”。在這裏,張靜顯然以現代西方主流政治製度做為參考,強調國家作為公權力組織與國民之間存在“共享利益”,並指出國民的認同感隻能在這一基礎上重建。她認為國家職責是取代舊有的家族和地方團體,成為公民個人和財產安全的保護者,而拓展這一認同的途徑是建立法製。隻有建立超越特殊主義環境和關係,具有穩定性和規範性的法製秩序,才能是國民建立政治認同,實現真正有效的整合的途徑。張靜進一步論證,文化認同具有不可超越,約束鬆散,和難以消解權益紛爭的局限,而政治認同可以通過代議製,投票,和法治形成社會各方力量的參與,牽製和平衡。

 

張靜以現代自由民主理論回應了文化保守主義觀點,指出了一種比文化複古更具優勢的政治再整合路徑。其實傳統文化的問題還不僅在基層的家族主義,地方主義,更在於其賦予上層統治者以絕對的政治和經濟權威。傳統文化中國家的同一性和集中不可不察。另外,在回應有關宗教的整合力時,張靜似應該更直接地闡述中國並不存在一個全民接受的主流宗教信仰這一事實,這使中國完全不同於文中提到的老撾,或緬甸這樣的國家。漢民族的宗教信仰偏弱,而多民族,多宗教並存的現狀更使基於“政治認同紐帶”重建全社會整合顯得更為合理。事實上,“文化認同”論者還忽視了一個問題,即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 儒家文化傳統和漢族的曆史記憶並不被其他民族認同,從這一角度看, 以法製, 利益,權益為核心的“政治認同紐帶”和現代的國家/民眾關係的確是中國社會再整合的前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