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是你導演《音樂之聲》……
?
七十年代冷戰最危險的時候。
歐洲不知道是不是明天就有一顆蘇聯的原子彈在城市上空爆炸,於是采取了各種災難措施。
英國廣播公司(BBC)製定的一個應急措施是:萬一有核爆,電視台將會全天播放電影《音樂之聲》。因為它是唯一一部能讓幸存的人們有活下去信念的影片。
由此可見這部小小的歌舞片的魅力和力量。
今天,我用一個獨特的角度和大家一起看這部電影。
假如你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你怎樣把一個普通的故事改編成一部經典電影?
女主角
你做的第一件事:把女主角改得麵目全非!
影片是從瑪莉亞.馮. 特拉普(Maria von Trapp)寫的自傳《特拉普家庭演唱團(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編的。
自傳裏,主人公瑪莉亞十歲時父母雙亡。她隻能和凶暴的叔叔在一起生活。最後離家進入修道院。所以她童年的不安全感讓她成年後變得脾氣暴躁,控製欲強烈。
你先把她的性格改頭換麵:讓她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天真爛漫,向往自由,酷愛音樂,性格溫柔的女子,像一縷從阿爾卑斯山脈吹來的春風,生機勃勃,溫暖和煦。
在自傳中,瑪莉亞結婚當天悶悶不樂,因為她愛孩子們,但並不愛上校。
你把她改成既有幽默情趣,又深情款款的俏女子。捕獲了孩子們心,也和上校深深相愛。
最後,你讓她輕易地瘦掉幾十公斤,臉換成百老匯明星,甜美的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
男主角
你知道男主角應該是個暴君。
真實的特拉普爵士是奧地利戰功卓絕的海軍上校。他妻子早逝,留下七個未成年的孩子。但是,生活中的上校是個好好先生,敦厚溫良,溺愛孩子。
於是,你把上校來個惡人變好人的轉變,這樣能讓觀眾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瑪莉亞天真,上校成熟;瑪莉亞自由,上校死板;瑪莉亞溫柔,上校冷酷……
但是,他們必須要有共同的地方:喜愛音樂,熱愛孩子,正義和勇氣。這樣才能讓兩人相互吸引,終成眷屬。
最後,你說服了英國演員普盧默(Christopher Plummer)飾演上校一角。普盧默以演莎士比亞劇著稱,性格傲慢而暴躁。這就是你要的上校形象。
孩子們
上校有七個孩子,兩男五女,老大是個兒子,老二是個女孩。
但你巧妙地把老大和老二的性別調換了一下。這一小小的變動讓影片的情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影片中,大女兒麗莎16歲,情竇初開,和送電報的英俊小夥羅夫相愛。這樣,可以在他們約會之夜穿插一段優美而甜蜜的歌舞。
你再把羅夫變成納粹,暗地追蹤特拉普一家,告發了他們計劃逃離納粹魔掌的行蹤,最終引起發生在修道院裏的驚險躲藏和追擊的高潮。
如果沒有這小小的改變,後麵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就沒有了。
唱假歌
影片最著名的一首歌曲是《雪絨花(Edelweiss)》。
當上校唱起這首著名的奧地利民歌,在場的所有奧地利觀眾群情激蕩,情不自禁地和他一起歌唱。
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準備開拍這段戲。當地的助理導演突然和你說:拍不了,導演。現場的奧地利群眾演員還沒學會這首歌呢。
你驚詫地問道:這首歌不是奧地利古老民歌。人人會唱,就像你們的國歌一樣?!
助理導演回答道:我們從來沒聽到過這首“著名”奧地利民歌。
原來這首歌是兩個美國人,理查德·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1959年為舞台劇《音樂之聲》創作的假奧地利民歌。
爬假山
在自傳裏,特拉普一家逃離奧地利的方式很平庸。
他們從家出來,走到車站,登上了下一班火車到意大利,然後從那裏乘船去了美國。
你知道這樣的高潮是不能讓觀眾滿足的。
於是你來個乾坤大挪移。先把他們的家鄉城市薩爾斯堡搬家200公裏,搬到了奧地利和瑞士的邊境。然後讓男女主角和七個孩子肩扛人拉,翻越了冰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最後安全到達瑞士。
有一點你可能不知道:就在那幾天,希特勒正在阿爾卑斯山下度假。否則的話,你可能要在編出一段小歌手激戰大魔王的橋段了。
定片名
現在你知道《音樂之聲》要紅了。
因為它包容了觀眾被打動的幾個重要因素:美麗風光,英雄貴族,城堡灰姑娘,暴君變甜心,可愛孩子,美滿家庭,還有幾個氣急敗壞的納粹壞人。
但是,影片的片名似乎有些不盡人意,叫《唱之心(The Singing Heart)》。你靈機一動,用了影片開始第一首歌的名字,叫它:《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聽上去貼切而朗朗上口。
《音樂之聲》得到10項奧斯卡提名,最終獲得的5項大獎。全球有十幾億人看過這部影片。是曆史上是最賣座的歌舞片,票房收入電影史上排第三名。
影片的一些細節
影片開始時,瑪莉亞在山頂上優美地旋轉著唱《音樂之聲》。但其實在拍攝的那天,天下著雨,山頂非常寒冷,痩削的安德魯斯一次一次地被拍攝的直升飛機吹倒,摔了無數嘴啃泥,苦不堪言。
上校的扮演者普盧默非常不喜歡這部影片。他稱它為《粘液之聲》。他常常在片場喝醉。在音樂節的那場戲中,可以看到他明顯的醉態。
普盧默聲稱孩子們一唱歌,他就要吐。在唱《哆來咪》時,如果仔細觀看,他左手邊藏著一個供他嘔吐的塑料桶。
在拍攝瑪莉亞和上校在涼亭裏第一次傾訴衷腸時,上方的照明燈突然發出吹泡泡的聲音,安德魯斯不停地笑場。最後導演把燈都關了。兩人無聲的優美剪影成為經典。
影片中,瑪莉亞從來沒有叫過上校的名字。總是以上校,先生,和親愛的相稱。
真正的瑪莉亞其實出現在影片裏。
當安德魯斯扮演的瑪莉亞離開修道院時,瑪莉亞和她的女兒和孫女三人在背景裏走過。
下一個鏡頭,瑪莉亞邊唱著《我有信心(I Have Confidence)》,邊跑向上校的莊園時,她不小心摔了一跤。導演覺得很好,覺得她的舉動和她的歌詞形成了強烈的喜劇反差。
安德魯斯和普盧默在電影拍攝之前都不會彈吉他,是為了拍這部影片而學的。
影片中拍攝演唱《雪絨花》那段戲時,每個人都激動而傷感。因為這是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拍完後大家就要分別了。
我是見到這麽多高端優雅的跟帖,硬把自己更尖酸的諷刺咽了回去的。
但是通俗的情節賣座,大家愛看。
是不是經典不重要,得人喜愛就是成功。
當然不通俗的經典有他的好。讓人醉生夢死的通俗,因為受歡迎,總是有人喜愛的。
當時的審美就是安德魯斯的甜美天真,符合大眾的審美需要。
現代的審美比較多元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279 發表評論於 2019-08-26 15:03:06
這篇寫得很別具一格,嗬嗬,對我來說比電影好看。
小時候覺得這部電影太長,沒法看完。近十年在歐洲,電視台倒是經常重播,我是因為太過真實的接觸歐洲人,歐洲家庭,再看這部片子覺得十分做作,尤其服裝審美方麵。還曾和歐洲的朋友諷刺過片中上校--幾十歲生了DOREMEFASOLASI 多索多。。。這麽多孩子還愣裝情竇初開。。。經你這麽一說,有時間是應該沉住氣把這片子從頭到尾看一遍的。
小時候覺得這部電影太長,沒法看完。近十年在歐洲,電視台倒是經常重播,我是因為太過真實的接觸歐洲人,歐洲家庭,再看這部片子覺得十分做作,尤其服裝審美方麵。還曾和歐洲的朋友諷刺過片中上校--幾十歲生了DOREMEFASOLASI 多索多。。。這麽多孩子還愣裝情竇初開。。。經你這麽一說,有時間是應該沉住氣把這片子從頭到尾看一遍的。
謝謝介紹!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百看不厭。
=== 我也是,年年聖誕時看,從未錯過,喜歡,非常喜歡!
“瑪莉亞和她的女兒和孫女三人在背景裏走過” === 感謝導演有意安排真的瑪莉亞和她的女兒和孫女三人與觀眾見麵。
謝謝分享,寫的好!
Charmian Carr 曾寫了一本書,美麗的她已經仙去了。
有一點,Plummer 是加拿大人,不是英國人,他的祖上做過加拿大總理。
讚!
為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