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周山夜話

曆史如小姑娘出門,任人打扮; 未來像大姑娘待嫁,世事難料
個人資料
布周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改革開放四十年沒有階級鬥爭嗎?

(2018-12-18 04:12:35) 下一個

有網友認為改革開放四十年沒有階級鬥爭,因為“沒搞全國性的政治運動,淡化意識形態,放鬆對百姓的全方位監控,可以出國留學”等等。顯然這位網友把階級鬥爭的概念搞錯了,把階級鬥爭理解為“政治運動”“對百姓監控”等。

什麽是階級鬥爭?文革中喊口號、貼大字報、甚至武鬥,這些不一定是階級鬥爭。例如文革中走資派挑動群眾鬥群眾,就不是階級鬥爭。抗日戰爭國共合作,中國軍隊同日本軍隊的戰爭,打得十分殘酷,也不是階級鬥爭。同樣道理,“全國性的政治運動”“對百姓監控”等也不一定是階級鬥爭。

階級鬥爭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都是把原來地主、資本家的私有生產資料變為工人農民公有。用強製的辦法,將生產資料由私有製變成公有製,就是赤裸裸的階級鬥爭。反過來說,將生產資料由公有製變私有製,也是赤裸裸的階級鬥爭。比如,中國上世紀四十年代打土豪分田地,五十年代公私合營,以及社會主義改造,這些就是階級鬥爭了。可以說,隻要社會出現強迫進行的生產資料轉移,就一定有階級鬥爭存在。生產資料所有權的變換才是階級鬥爭的本質。

再來看改革開放四十年,從鄧時代開始,鄧江湖為核心的中共上層,抓了多少生產?搞了多少建設?是生產了一根螺絲釘,還是織了一寸布,還是種出來一斤稻米?統統沒有。中共上層,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解散人民公社,分田單幹,賣掉中央和地方幾萬家國企和集體企業,在現存的國企中強行推行“現代企業製度”就是搞股份製,引進外資企業讓中國工人為洋人打工等等。本質上這些事情統統是在進行生產資料的大轉移,也就是說把土地農具、廠房設備、原料資金等等動產和不動產,由原來的工人公有和農民公有,變為中共官僚階層和“企業家”“種田大戶”等私有。中共高層和他們的子女、以及民營企業家、知識界精英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中共高層少數家族和部分民營企業家已經富可敵國了。因此我們可以說,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是階級鬥爭的四十年,比文革的階級鬥爭更厲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