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須鯨

回憶過去,懷念友人與故人,旅遊之見聞
正文

回國祭祖(二)

(2015-03-31 19:59:28) 下一個
                              回國祭祖緣由
         我自198148日從北京機場飛離中國至今已近三十四年,前前後後共十五次回國探親訪友,尤其從2003年開始到2014年,我是年年回國但從沒有到老家祭祖,原因是曆史沒有還原本來的真實麵目。
       問題的拮據人物就是中國近代史上“楊常事件”的製造者--張學良,張學良其人為奉係軍閥的統領---張作霖的公子,吃喝嫖賭,不學無術典型的花花公子,在其父張作霖乘火車回沈陽被日軍在皇姑屯炸死,隨後張學良繼承其父的帥位人稱少帥。此人是在其位而不謀其政,晚上留戀夜生活,抽鴉片煙,早晨不起床,我叔曾祖和楊宇霆很是看不慣他的作為,而且總是直呼其乳名---“小六子,怎還不起床?”。由於,楊常二位對張學良的傲慢態度和對少帥不夠尊重也是引起張學良對二老的不滿而種下了殺機,實際上他父親---張作霖身邊的老臣如數都被張學良殺害。
       關鍵人物的關鍵問題是張學良是否是抗日將領?因自新中國成立後的中國近代史都是根據共產黨的統治需要而在編寫曆史和黨史,有的曆史麵目皆非,即欺騙了廣大的老實愚昧的老百姓,也在政治上殃及了他們的後代人的正常生活。我四叔祖---是被楊宇霆推薦就任黑龍江省省長一職,並兼任交通總長,管理中東和南滿鐵路,在鐵路的問題上,我四叔祖直接得罪了蘇俄和日本。這兩個國家對張作霖大帥也是痛恨之極,最終於皇姑屯將張作霖炸死。為了維護鐵路的管理和運輸和瓦解蘇俄中東日本滿鐵的壟斷,我四叔祖與楊宇霆二人向張學良提出成立10萬山林警察,配置進口武器,遏製蘇俄日本的侵略滲透!但張學良心存芥蒂,害怕楊常二人借此壯大自己的武裝勢力而威脅到他本人。在被殺害當天,楊常二人是找張學良匯報成立“東北鐵路督辦公署”,以收回路權,維護民族利益!兩人均是東北乃至整個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大功臣,最為日本和蘇俄既恨!張學良卻無恥地將他們殺害!在被命令捏造楊常罪狀時,帥府秘書長鄭謙憤怒質問張學良:“咋幹這種事?!”張學良無言以對,三天後又把鄭謙秘密殺害。“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張學良如此自毀長城,東北不待日本蘇俄侵略,已不可收!
      “楊常事件”在近代史上是有記載的,但是經過了六十餘年才恢複了曆史的真麵目,我常家的後代今天能懷著激動和感激的心情來寫這篇短文,終於能在我的晚年完成祭拜祖先的心願。關於製造“楊常事件”的凶手---張學良的人生劣跡就不一一而述,可查閱《張氏父子與蘇俄之謎》,托托著,2008年遠方出版社;“百年疑案,徹底終結!”一文;“張學良叛蔣投共秘密內幕”一文等,都有詳盡的記載,也算還清了曆史及事件人物的真實麵目。

                                                我家先人生平簡介

         資料以來自吉林省梨樹縣檔案研究員縮寫為主,並詢問我家目前還在世的長輩為輔,詳細的資料也可在百度網可查看。
     (一)梨樹縣清朝舉人----常蔭廷:我的曾祖父,字括襄,生於1869年,卒年1935。祖籍山東壽光縣,後遷至吉林省梨樹縣劉家館子鄉落戶,兄弟四人居長。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成績優異,光緒二十年(1894)在沈陽考中舉人,其年是甲午年,故稱甲午舉人。自1910年起至1932年,曆任黑龍江省青岡,木蘭等縣知事,綏蘭,龍江等道道尹,黑龍江省交涉員,呼海和齊克良鐵路總辦及黑龍江省政府參議等要職。
      1910年起曆任黑龍江省青岡,木蘭等縣知事。當時,青綏兩縣素來盜賊猖獗,百姓深受其害。他任職後,大力撲盜,地方使得安寧。辦案認真,對人命案件尤為慎重。公斷王甲一案,縣內廣為傳頌。同時大力開發農業,興辦商業,建學校,立義倉,以備災荒。並主持編著《綏化縣誌》。
        1922年,擢升綏蘭道尹,任職期間創編所屬各縣遊擊隊兼清鄉會辦,遊擊隊營管處會辦。與黑龍江省督軍兼省長---吳俊升結拜為義兄弟,因此,在黑龍江省政界中成為一位有影響的人物。
        1925年調任龍江道尹,又任黑龍江省交涉署長。1927年轉任呼海,齊克良鐵路總辦及黑龍江省政府參議等要職。1928年路工告成後辭去鐵路總辦職務。
1930年8月,劉家館子村因遼河水泛濫,田禾顆粒無收,他令家中出積穀1000石來救濟村民。退休後,在家賦閑,後隨長子---常炳彝全家遷到關內後落腳於北京

回國省親(二)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回國省親(二)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回國省親(二)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照片說明(自上而下):[1]我的曾祖父--常蔭廷
[2]自左到右:四叔曾祖--常蔭槐,三叔曾祖--常蔭敷,太祖母--常張氏,我的曾祖父--常蔭廷,三叔曾祖--常蔭恩
[3]四為曾祖父排序同照片[2],是與太祖父合影。

      (二)哈爾濱海關督辦----常炳彝:我的祖父,字紹襄,生於1894(光緒 二十年)年,吉林省梨樹縣劉家館子鎮人,祖籍山西洪洞縣,明      末清初移民到山東省壽光縣,後闖關東來到吉林省梨樹縣落戶。
        法政學堂(北京法政大學)畢業,隨四叔常蔭槐行走。曾任東三省行營執法處,京奉鐵路局及東三省總司令部職員,北平市參議院及平津冀熱察五省市軍紀吏治督導團秘書長(團長李嗣聰)。
     
1925年任熱河縣知事時,為“瑞蓮閣”城池匾額題字。
     
1928年任哈爾 濱關稅監督。
     
193011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農礦廳廳長。
        19311月,任山西省政府委員兼工商廳廳長。他是《黑龍江民 報》的發起人之一,是當時社會名人。
       日本侵華期間,當時北平偽漢奸政府主席---王克敏請他出任掌管華北地區事務的政府要員遭拒而惹怒日本人,他們采取報複手段限 一日內全家搬離住所(現新街口的後共用胡同8號和甲8號,共百餘間房屋),多虧朋友幫忙解決住處,我爺爺在家賦閑直到日本 投降才複出工作。
       1948年冬天,我祖父在北京南苑機場爆炸的第二天,率曾祖母與孫 男弟女全家十八口(除我父親留下善後)人分別乘飛機和輪船去了台灣。在台灣期間,曾任監察院內政委員會專員,同時,還給空軍 總司令---王叔銘幫忙。退休後,移民加拿大,於1980年去世。

回國省親(二)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我的祖父--常炳彝(右)與弟弟--常琨彝合影 
 
 

 

回國省親(二)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右起:祖父,祖母,曾祖母,姑奶和前排的男童是我父親。

      (三)省長,交通總長―常蔭槐(1888-1929):我的四叔曾祖父,字翰勃,生於吉林省梨樹縣。
1910年畢業於奉天法政學堂第二期。1922年參加第一次直奉戰爭,任騎兵第三旅參謀長。後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參事,國務院參議,吉林,黑龍江兩省剿匪總司令部參謀長,奉軍鎮威軍騎兵集團司令部參謀長。
1924年任奉天全省軍警執法處長兼清鄉督辦。是年,參加第二次直奉戰爭,任奉軍第三,四方麵軍軍團部政務處長,交通司令。
1926年任京奉鐵路局長。是年12月張作霖聯合孫傳芳,吳佩孚組建安國軍時出任安國軍交通總長。
1927年6月張作霖等成立安國軍政府,任潘複內閣的交通次長,不久代行部務。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任交通部唐山大學(即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校長。
1928年3月任關稅自主委員會委員。是年6月張作霖被炸身亡,7月由總參議楊宇霆舉薦出任黑龍江省省長。不久被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張學良任為東三省交通委員會委員長,與楊宇霆來往密切,反對東北易幟,未果。同年12月被南京國民政府委任為黑龍江省政府主席。易幟當日,與楊宇霆公開拒絕參加張學良等東北軍政長官與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館拒不懸掛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與楊宇霆同被張學良槍殺。享年41歲。

(四)我的二叔曾祖父-常蔭敷在梨樹縣家鄉經營家業。三叔曾祖父- 
          常蔭恩長年在哈爾濱開設錢莊,商號等。他們二老的資料甚少,
                 三叔曾祖的墳墓至今尚未尋到。與他們家的後代在數十年間均未來
                 往,所以,無法全麵的寫出我家的曆史。請見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