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須鯨

回憶過去,懷念友人與故人,旅遊之見聞
博文
今晨在微信看到【在中國長大的“美帝”孤兒】後,感慨萬分一時不知從何處下筆寫出自己感觸,不怕諸位笑話,從小到大我的作文永遠是“及格”連“良”都沒得過,我隻會“侃大山”,我所性就將我要說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很可能語言不夠簡練,敬請大家原諒,湊合著看吧也就是圖個熱鬧,首先,怎麽就一個好麽噠眼兒的純正中國大家庭出來一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左一是我的佩劍教練--趙雪,後排右一是我的重劍教練---王磊,右二是欒菊傑教練。 宿命論者指人與人的遇合或結成關係的原因,俗稱:緣分,有緣相見。我很信“緣”,今天回頭看一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就更能說明這個“緣”字在我的生活裏無處不在。 自從1958年考入北京體育學院(現今的北京體育大學)以來近六十年的生活裏,處處與“緣”字結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頒獎後的合影。我與美女教練和太太的合影右一是亞軍和右四是第三名,在第一輪循環賽我打敗過他們。
我是1958年考進北京體育大學(原北京體育學院),首選武術係擊劍專業,我也是時運欠佳,1960年人或天在造成糧食減產餓死數千萬人,體育首當其衝受影響,我們的擊劍專業被取消,從此沒再碰過劍。退休後,偶然機會讓我燃起重返劍道的願望,那是在2015年首次參加新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17-05-07 05:17:12)
閱讀 ()評論 (0)

2015年4月9日是我在北體大學習擊劍兩年後,因當時的特殊情況取消了這個專業,在55年後75歲的我重新拿起佩劍去圓我的擊劍夢。 “少壯不努力,老大得獎杯”,本文的題目就是現代版的我,但我個人絕不提倡這種觀點與做法,因為不能脫離當時的曆史背景來看這個問題。我是1958年入學(現在的北京體育大學),正趕上大躍進,大煉鋼鐵的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1-11 08:42:41)

2002年我第一次參加老人乒乓球世錦賽,舉辦國是在瑞士的魯曽兒,借著機會先到愛爾蘭的首都--達柏林去看望原來在天津的朋友--王醫生和孫醫生夫婦,之後又到瑞士的日內瓦我們在美國的朋友--朱太太,遊覽了日內瓦湖的秀麗風景,同時還見到了北京什刹海體校的教練--王健女士和曹立修女士。一晃就是十五年前的事兒了,人生苦短還是抓緊時間享受人生吧!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6-09-11 17:08:51)
上星期我寫了一篇題為“慰安婦”新詮釋的博文,博友提出意見認為文章內容不妥,再次謝謝博友的意見,是我的錯,自己把聊天的不恰當的比喻用文字寫出來,影響不好,也不夠嚴肅,在此向各位致歉,今後一定注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自從1981年移民來的美國後,為了全家的生活,每日奔波勞累,沒有時間進行鍛煉,體重逐漸增加,到了1996年我的體重已由初來美國時的70公斤增加到90公斤,1991年我在中文學校教太極拳,閑時與學生家長聊天交流中得知我在國內也參加籃球比賽,便邀請我周末一起打籃球,他們都是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我已經五十一歲了並在來美後的十年裏從未碰過籃球,首次上場接到隊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古人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本文的題目就是現代版的我,但我個人絕不提倡這種觀點與做法,因為不能脫離當時的曆史背景來看這個問題。我是1958年入學(現在的北京體育大學),正趕上大躍進,大煉鋼鐵的脫離科學的瘋狂年代,腦子一熱就是一項革新,好好的生鐵和鑄鐵的成品,家裏的炒菜鍋,鐵鏟等用具統統煉鋼,趕超英國,爭取進步的入團入黨的師生就是一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我生活在國外前前後後已有四十餘載,在中國生活三十五年,而這三十五年是我人生道路最重要的時段(國民黨統治時代三年,共產黨統治下過了三十二年),我是1946年隨父母由美國回到北京上小學一年級,新中國成立時念小學四年級,直到1981年再次回到美國外來。這三十五年裏,是我學習成長的重要時段,還算運氣不錯,上學期間遇到的老師在教育我們全是盡心盡力,真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1]
[2]
[3]
[4]
[5]
[>>]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