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須鯨

回憶過去,懷念友人與故人,旅遊之見聞
正文

“緣”(王磊國際擊劍俱樂部給我的意外驚喜)

(2017-09-01 21:53:02) 下一個

左一是我的佩劍教練--趙雪,後排右一是我的重劍教練---王磊,右二是欒菊傑教練。

         宿命論者指人與人的遇合或結成關係的原因,俗稱:緣分,有緣相見。我很信“緣”,今天回頭看一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就更能說明這個“緣”字在我的生活裏無處不在。

       自從1958年考入北京體育學院(現今的北京體育大學)以來近六十年的生活裏,處處與“緣”字結合;首先,我考入北京體院就是輿緣有關,我參加在中央戲劇學院舉辦的“北京體院招生介紹和表演會”,主持人是摔跤教練---王德英老師(中國式摔跤和國際角力自由式摔跤的全國冠軍)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介紹了武術係的各個專業並帶表演,當介紹到擊劍項目時,出場表演的一位是黃占鼇老師(1957年全國擊劍錦標賽花劍亞軍),太巧了,他是我們學校(北京育英中學即現在的25中)的學長,當時他是我校田徑隊中距離項目運動員,每年的全市中學生運動會他都為我們學校爭得榮譽。看完表演便有了考北京體院的想法,又與班主任談了,他很同意並支持和鼓勵我。入學後,到了擊劍班又一次與“緣”字相逢我的啟蒙教練就是我中學的學長---黃占鼇老師。1960年擊劍專業調整後,黃老師調到市內學校任教就再也沒見過麵,直到四十三年後(2003年)北體大五十周年校慶才再次見麵。

       1984年洛杉磯夏季奧運會的召開,我們把電視所有轉播的比賽項目全錄像了,因為這是我國首次參加奧運會,而且我國運動員在獎牌有所突破,並將這屆奧運會的首塊金牌由我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renshi摘得  ,更讓我驚喜的是欒菊傑在女子花劍獲得金牌,這枚是中國有擊劍項目以來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國擊劍史上的首枚金牌,也是讓我們曾經是擊劍專業的學生感到驕傲自豪,在世界體壇上中國再也不是弱者,“東亞病夫”的帽子與我們永別了,欒菊傑為我國擊劍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自1984年欒菊傑奪得奧運獲金牌後,我國的擊劍事業進步神速 ,經過三十三年的努力至今我國已經在男女三種劍的團體與個人都取得過金牌或銀銅牌,在國際劍壇已經是強隊,我雖然年齡大些,在擊劍這個專業應該屬於第二代的學員,對後來成長起來為國爭光的運動員一直懷有敬重他們的心情,可能類似現在年輕人所說的粉絲吧,不同的是年輕人表現在外麵—手舞足蹈狂呼亂叫喊著偶像的名字 ,而我們是放在心裏,從內心發出對他們的敬意,用羨慕和尊重的眼光注視他們。              

       機遇就是緣分,自從王磊國際擊劍俱樂部於今年3月21日成立以來,與欒菊傑教練見過三次麵;第一次是俱樂部開張的那天,她是俱樂部的顧問,而且她出生的那年與我考進北京體育學院選擇擊劍專業學習是同年,俱樂部開張那天他還為小學員上了訓練課,她給我的感覺是一位性格豪爽之人,執教認真熱情,說話語速稍快,普通話裏帶有較濃的家鄉(南京)口音;第二次見麵是在7月初的全美擊劍錦標賽時相遇,她帶著加拿大自己的學員參加比賽,賽後便飛來新澤西州為王磊擊劍俱樂部的暑期訓練營上課,7月14日這天的上午俱樂部的沈教練打電話給我,讓我中午時分到俱樂部有事情,當我到俱樂部才知道俱樂部給我的意外驚喜---慶生會,無獨有偶的是欒菊傑教練也是7月14日的生日,而且,俱樂部還為我這位老學員開慶生會,真是讓我感到高興和意外,再次感謝俱樂部的負責人—沈教練及我的教練們,更有幸的是與我國擊劍史上奧運首枚金牌得主---欒菊傑女士一起過生日,再一次感謝關心和幫助我的教練員及哄我一起玩劍的少年劍友們。今天晚上剛上完趙教練的訓練課,正在擦汗就見欒菊傑走進練習場地,相互打招呼說了幾句話我就去換衣服,當我回來收拾劍包時,她已經換好教練服開始上訓練課了,他隻是來參加明天(9月2號)俱樂部的OPEN HOUSE ,還抓緊時間給學員上課,由此可看欒菊傑教練對擊劍事業的熱愛與執著是值得我們這些擊劍愛好者認真學習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coach1960 回複 悄悄話 長須兄好文!欒菊傑的教練文國剛應該也在美國。
亮亮媽媽 回複 悄悄話 真好。讚新老幾代擊劍人。問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