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須鯨

回憶過去,懷念友人與故人,旅遊之見聞
正文

我去參加校慶

(2015-03-10 21:18:32) 下一個
       我非常慶幸能在兩年裏(2013-2014)參加了我從小學到大學的校慶,我是1948年在北京育英小學上三年級,1955年育英中學(現為25中)初中畢業;1958年北京大同中學(現為24中)高中畢業;1963年北京體育學院(現為北京體育大學)畢業。
     (一)“育英學校”(男校)創建於1864年,是由當時在北京東城區燈市口大街的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辦,同時還創辦“貝滿學校”(女校);培元小學(女校)和博氏幼稚園。“育英學校”是由小學至高中,學校共分五個院;一院是初中部,二院是小學部,三院是運動場(包括田徑場,籃球場等體育設施),地址是東城區騎河樓。四院是高中部,五院是教師宿舍。“育英”和“貝滿”都在燈市口大街,而“培元”和“博氏”都在王府井大街。當時在北京還有兩所教會開辦的學校,男校叫“匯文”(小學至高中),女校叫“慕貞”(初高中),這四所學校可稱為當年的貴族學校,一是學費昂貴;二是學生來源絕大部分是達官貴人和富家子弟,本身就生活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裏;三是學校教學設備及環境精良;四是學校教學有特點而且聘用優秀師資。我父親是1937年高中畢業於育英學校,我的叔祖父也是育英畢業,我家兄弟三人也從育英小學開始,另外還有堂叔數人也在育英就讀。我母親就讀貝滿女中,我姑姑,堂姑也都是貝滿女中的學生,我姐姐是在慕貞女中就讀。在當時社會就流傳這樣的說法:育英娶貝滿的,匯文娶慕貞的。這才是門當戶對的婚姻。

       2014年時育英學校150周年校慶,我是乘地鐵9點半到了燈市口大街東口,全大街都是汽車和人群,因是育英學校和貝滿學校同時慶祝150年的校慶。我進到初中部,原來的初二(九)班的小樓已經沒了,初三(七)班的教室也沒了,當時的宿舍樓也沒了已變成教學樓。在55年初中畢業的教室裏倒是遇見幾位當年初三(三)班的同學,有的已近六十年沒見過麵了,育英學校培養出很多各行各業的精英,包括科技界,文學界,戲劇界,體育界。我隻知道體育界從育英學校出來的精英;足球:年維泗(國家隊)籃球:王兆鈺,路廉翰(國家隊)體操:馮冀柏(體操,冰球國家隊,體操國際裁判)王應輔(冰球國家隊,冰球國際銀牌裁判)。黃占鼇(擊劍,曾獲全國亞軍,北京市冠軍,我的專業教練)。樂偉(冰球,遊泳,我的專業課教練)。王燕平(冰球,遊泳專業課教練)。李留琪(55屆北體大學生,曾是我初三的體育老師)胡燕生(57屆田徑係學生,冰球隊員)。譚世和(57屆足球專業,冰球隊員)。關宏凱(58屆足球專業)。王德泉(58屆籃球專業,業餘體校教練,國家保齡球隊教練,保齡球協會秘書長)。實際上育英學校早就執行德,智,體全麵育人的方針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我們都是55年初中畢業,五人是三班的,一人是二班我是七班,校慶後在餐館暢談上學時的往事。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體育界隻有陸廉翰(曾為國家男籃隊員)同學參加校慶。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我們是初三(7)(8)班足球聯隊的,當時從踢小皮球開始了我們的足球生涯。
 
        (二)大同中學(後改稱24中):前年是我高中90年校慶,它創建於192361日,是蔡元培,蔣夢麟,譚熙鴻等與熱心教育的人士創辦的,後曾兩次遷移,到19335月買下這清廷睿王府,地址在東單外交部街,我55年入學高中就在此地址。大同中學過去有個別名:大同花園,因校舍是原來的王府,直到我入學時學校的西邊花園還存在。我在高中這三年為我自己的前途是稀裏糊塗的抹上兩筆,一筆是酷愛體育,使我從父母離異給我造成的精神痛苦中解脫出來,也為我大學畢業後到出國前的十八年裏的教師工作打下基礎。二是在高三與同學共四人寫的一副玩笑似的大標語---“討回麵包債由三樓我們班教室窗戶外掛下至二樓,在我的檔案裏換來一條不戴帽子的右派。我們這一代人基本是不懂政治的一代人,太天真了,隻知道學生的生活就是念書,玩兒,吃飯,睡覺。每天每月每年的周而複始的循環。但在高中與同學結下的友情卻是難以忘懷,大家以誠相待,互不玩心計。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高中畢業後50年的第一次聚會。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高三(3)班幾位爺們兒小酌一番。

      (三)北京體育學院(現名:北京體育大學):它是1953年創建,開始在先農壇體育場,後來選址是現在的地址,2013年是六十年校慶,但這次校慶活動辦得太一般了,與50年的校慶不能相比的,因中央有文件嚴禁搞大型活動,浪費國家錢財等,而且飯食就是粗製濫造勉強入口。50年校慶來的同學和老師很多,這次60年校慶,我們58屆共有四人參加,兩個是遊泳班,兩個是滑冰班,兩個從美國飛回來,其中一位已經不認識對方,有輕度老人癡呆,我想70年校慶時,80年以前的畢業生能參加的就寥寥無幾了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五十年校慶,滑冰班與教練老師合影。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六十年校慶後,我與馬維善同學和武術班的吳彬同學一起去看望穆老師。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58屆滑冰班隻有我和馬維善同學參加。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我去參加校慶 - chang9733788891 - chang9733788891的博客
 我們擊劍專業(56屆菏8屆)在係主任---張文廣教授塑像前合影留念。

        今年使我從大學畢業52年,一轉眼周圍的人,事,物,景麵貌皆非,找不到原來,找不回過去,留給我們的隻有回憶和懷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