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須鯨

回憶過去,懷念友人與故人,旅遊之見聞
正文

讀“人生的七堂課”有感(二)

(2014-02-21 08:00:27) 下一個


(第三)“學習生忍”。“忍”與“爭”這兩個字是對立的,也是能代表一個人的思想水平,在對待發生的事情處理上這兩個字也能體現當事人的文化素養。我剛參加工作時,還用學生時代的的處理問題方式去麵對社會,不懂“忍”的內容及深奧的道理,處理問題都是隨性而發。記得一件讓我終生難忘的事情;大概是6465年的夏天,北京市教育局來函;在毛主席暢遊十三陵後,號召到大風大浪中去鍛煉,各校組織遊泳活動。當時女八中的校長兼書記是王季青女士,副書記是李培榮女士,李書記的先生是將軍,但她本人的文化水平和素養並不高。在李書記與我交談完了有關如何組織學生遊泳後,當我開門就要離開黨支部時,她突然問了我一個問題差一點沒讓我暈過去,她問:小常,現在遊泳有男女分池嗎?我當時年輕氣盛隨口回答:有,東城八麵槽的華清池。暑假過後就沒給我排課而是到“盧溝橋農場”參加勞動實習。其實生活在現實的社會裏就是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可替你在生活中消除遇到的所有麻煩和不愉快的事情。忍就是用智慧處理和化解所發生的事情,使大事化小而小事化了。


        (第四)學習溝通和(第五)學習放下,這兩點也離不開“忍”,理解了忍的精髓,溝通與放下也就包含在其中。這兩點的中心思想就是互相了解互相體諒互相幫助,尊重對方,包容對方才能使自己永遠處於心靜如水,淡定灑脫,與世無爭,保持心情快快樂樂的享受每一天。


         (第六),“學習感動”。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人生閱曆的增加,自己的心態有很大的改變,對很多的事與人比過去容易動容動情。我們養過一隻貓---咪咪,她是198818日來我們家直到20076月去世,與我們生活了19年半的時間,她是我們家庭重要的一員,我們是淚流滿麵非常傷心的埋葬了她,並永不再養寵物。能被感動說明是心地善良,是愛心菩薩心菩提心,有能讓你感動的事情,說明社會還是光明的,希望自己聽和看到的多些光明少些負麵。 


        (第七),學習生存。為了長壽,為了生存我們需要有健康的身體做保證,我在大學雖然在體育專業院校學習,但來美國後,為了全家生活拚命工作而缺乏鍛煉,我在1981年趕來美國時70公斤,到1996年初我的體重已達到90公斤,我從964月開始鍛煉到2001年開始打乒乓球至今,體重減至78公斤,兩年前退休後運動量減小,體重維持在80-82之間。身體健康精神就爽,也讓孩子們安心工作不必分心憂慮家長的健康。


         最後,我的感覺這人生的七堂課可用兩個字概括-----“包容”。除了學習生存外,從一至六那一內容能離開包容二字。其實就是要我們生活得灑脫一些,不要對生活中的事情太計較,要求太完美,不要給子和他人太多的壓力,這樣大家生活的就都開心了。


轉發至微博


 


轉發至微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