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須鯨

回憶過去,懷念友人與故人,旅遊之見聞
正文

讀“人生的七堂課”有感(一)

(2014-02-14 05:02:01) 下一個


        這個周末中文小報登了一篇“人生的七堂課”的文章,很受啟發也倍受感動,對照自己反省走過的路,在很多方麵我有進步甚至是較大的進步。這件事的由來是星雲大師的一位徒弟,在海外留學多年終於拿到耶魯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台後見到星雲大師說:“師父,我現在得到博士學位了,以後要再學習什麽呢?”星雲說:“學習做人”,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事,沒有辦法畢業的。下麵我就七堂課內容來總結一下自己的成長曆程;


         第一,“學習認錯”。對這一點我有深刻體會,僅舉兩例說明,一是文化大革命中自己的言論所招來的災難,在我六十歲後沉靜下來反思過自己的問題,在文革中我說的話之內容是沒有錯的,為什麽別人都不講,難道別人就沒有敏銳的洞察能力?是因為自己是個政治上的“智障兒”,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講了不合時宜的話。二是我每次回天津總會和我們師大的體育教研室及北體的學長們一起聚會,09年的聚會時我們天南地北的聊天,小廖問了我一句:老常,你會打籃球嗎?等回來後我還真以小廖的這句話總結我自己的籃球運動經曆;高中,大學到工作,在這個時段(1955-66)裏是依仗年輕速度快,有一定彈跳能力加上手感好,投籃有一定的命中率,位置一直是前鋒。缺點;喜愛單打獨鬥,太愛表現個人的能力,打球沒有集體配合觀念(早該來美打NBA)。從文革到出國前這個時段(1966-81),我已經沒有過去的速度,彈跳的優勢,開始帶籃球隊既要教基本動作還要他們比賽,位置也由原來的前鋒改稱後衛,負責組織進攻等,作教練是要有冷靜頭腦又要有觀察比賽變化而具有作出應變能力的指揮官 ,在這方麵我還是做得不夠的,尤其後期的球打得真是有些“無厘頭”之感覺。學習認錯是自我解放,自我放下包袱,自我總結教訓使自己提高進步的過程,來美國後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習認錯,自我從抱怨和怨天尤人的思想狀態裏徹底走了來 


        第二,“學習柔和”。牙齒硬,舌頭軟,人生到最後牙齒掉光了而舌頭卻不會掉,道理很是簡而明。所以柔軟才能使人生長久,硬反而使自己吃虧。我從上高中直到出國前(1955-81年)在處理事情上違背了講柔和的原則,古人曰:寧得罪十個君子 ,不得罪一個小人。可我卻違背古訓,專與小人幹戰,會上會下隻是為了稱一時口快嘴癮,卻給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設置了太多的障礙,即使我的群眾關係很好,別人也不能每回都替你去拆除障礙。時至今日我在這方麵有了很大的進步,學會了柔和使自己變得快樂,使自己的人脈關係更廣。在生活中如果真能像禪門所說的調息,調身,調心,慢慢調伏像野馬,像猴子的這顆心,使它柔軟,人生才能活得更快樂,更長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