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紐約八年
紅葉 作品
第二十五章 困境 (3)
經熟人的介紹,盧丹到曼哈頓的一所律師事務所見了一位王律師,付了一百五十元
谘詢費,她谘詢了一些問題。
王律師告知盧丹,象她這種情況一般要上兩次法庭:第一次是小庭, 第二次是大庭,
收費不一,每次楊文森也必須隨同出席。
盧丹覺得自己很委屈,莫名其妙地不知觸犯了哪條移民法律,就被移民局告上法庭
去。
王律師讓盧丹不要太緊張,在美國上法庭並不意味著犯罪,在開庭的那天律師將會
陪同她一起去。
見多識廣的王律師還舉了些例子:比如他以前有個女客戶當初是偷渡進入美國的,
在美國居留十年後找到個美國公民結婚。在等待綠卡期間她申請了回美紙後才敢回
國探親,沒想到回來時進美國海關仍然被扣住了,理由是當年她是非法進入美國的。
王律師還說:“ 許多華人、特別是新移民對美國的法律並不清楚,很容易吃虧。”
他以前有位客戶,是位中國女子嫁了美國丈夫。丈夫膀大腰圓重達三百磅,妻子嬌
小玲瓏才一百磅。有次夫妻打架,丈夫惡人先告狀,打電話報警說太太把他嬌嫩的
小手指給扭傷了。警察來了之後也不調查馬上把那太太逮捕了,關在監獄裏,事後
發現是冤案,但警方也不道歉。
從律師樓出來之後,盧丹稍稍心定了些。
盡管盧丹每天心亂如麻,剪不斷,理還亂,但每天的日子仍然要過。
日出日落,感覺每天的時光緩慢得象蝸牛爬行,但當夜幕低垂,又感覺時光消逝迅
速如流水一去不複返。
終於等到了第一次上移民法庭的日期,盧丹和楊文森清晨五點就起床了。
按照約定,他們先去見王律師,然後由律師陪同他們一起去法庭。
路上一直塞車,盧丹心急如焚,好不容易趕到了曼哈頓的律師樓附近, 找停車位又
找了很久。
總算在約定時間之前趕到王律師的辦公室了,但是王律師卻告訴他們說自己不去,
等會兒由另外一位陳律師陪同他們去。
眼看著上法庭的時間快到了,盧丹等待得心急如焚,這時那位陳律師才悠悠然地出
現。
好在要去的法庭距離不遠,可以步行抵達。
天氣很熱,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火爐烤熱了天空,放射著耀眼的光線,熱得盧丹不停
地直流汗。
進入法庭要過安檢,排著長長的隊伍,同機場一樣,必須脫鞋,解下皮帶,然後過
安全門,警報不響的話就可以通過了。
通過了安檢,上電梯,到了一個指定的房間裏,盧丹發現已經有好些人在裏麵等待
了。
房間的麵積不大,有幾排木製長椅。盧丹發現有好些人穿得很隨便, 還有穿著牛仔
褲的。
他們兩個算是穿得最正式的了,楊文森西裝革履,打著領帶,盧丹一身西式套裙,
腳踩高跟鞋。
幾位律師看來熟門熟路,似乎經常在這裏進進出出的樣子。
就連這些律師的穿著也挺隨意,一位身著性感的露肩裝的女律師,在同辦事小姐輕
鬆地開著玩笑, 一點也沒有電視裏中國法庭的那種莊嚴緊張的氣氛。
這讓盧丹作為被告的心情放鬆了些,否則她會更加緊張萬分,心驚肉跳的。
過了不久法官出來了,大家全體起立恭迎他,然後坐下。
盧丹的律師此刻打開卷宗, 匆匆地瀏覽著。 原來他連案卷都沒有看過,盧丹心裏
對他如此草率有些不滿。
案件一個個審理過去,費了不少時間,終於輪到盧丹了。
法官要他們以及陪同律師和對方律師一起上前去。
或許是因為楊文森西裝革履,規規矩矩地打著一條領帶,穿著太正式了,顯得比身
邊的陳律師都正式。
法官有些弄糊塗了,他問:“ 誰是律師?誰是客戶?”
陳律師說明後, 法官對楊文森笑道:“ 我還以為你是律師呢。”
這個小插曲讓氣氛輕鬆了些。
盧丹看著這個法官,五十來歲年紀,有一雙和善的大眼睛, 白淨的麵皮,仿佛常常
思索的緣故,額頭上有幾道細細的皺紋。他和藹的態度讓盧丹稍稍放下心來。
盧丹的律師開口說:“ 這個案件有些複雜。”
法官不客氣地打斷律師,說道:“ 有什麽複雜的,我看一點都不複雜。”
鄰座有一個移民局的律師出席,他對法官提出了一個問題,盧丹由於過於緊張沒有
聽清。
她隻聽見法官回答:“ 我有權決定。”
“ 重新回到原來的綠卡申請程序。” 法官最後判決。
等待了、焦慮了這麽長時間, 沒想到第一次出庭隻用了短短的十分鍾就結束了。
走出法庭之後,外麵的天氣仍然很熱, 一輪紅日,向四周發射著巨大的熱量。
盧丹好久沒穿高跟鞋,走路很不習慣, 她發現高跟鞋把腳趾磨破了,磨出了好幾個
血泡。
陳律師告訴他們, 這次上庭的結果不錯,就等著第二次上法庭, 法官做出最後判
決了。
雖然心頭的焦慮暫時釋然,但陳律師提醒盧丹,等待下一次開庭還需十個月,在這
十個月裏,她不能工作,不能離開美國,否則就會被遞解出境。
盧丹的心頭重新又被鏟除不盡的野草般無邊無際的憂愁、煩惱充滿了。
上一篇: 紐約八年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