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的博客

探細胞奧秘,記人生經曆,會八方朋友,不亦樂乎
個人資料
越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工廠裏的知青 (1) 畢業分配

(2014-06-11 09:09:11) 下一個

工廠裏的知青 (1) 畢業分配


 

1972年,我中學畢業了。本來我應該是71年初中畢業,可是因為文革,大家都推遲畢業了,70屆的初中生,71年才分配。我們71屆的,就輪到72年分配,上海市政府索性把我們改稱為72屆。於是,曆史上,上海是沒有71屆中學畢業生的。並且,我們也不被稱為初中生高中生什麽的,就叫“中學畢業”生。

 

上海的68692屆,畢業分配是“一片紅”,因為正是在偉大領袖的“12.24”偉大指示剛發表,於是全部到農村去“大有作為”去了。最近剛剛知道,這個事情我們的好總理其實已經策劃了10多年了。

 

到了70屆畢業時,可能政府也感覺到了,總不能讓人家所有孩子都下鄉離家吧,於是有了“四個麵向”麵向農村,基層,邊疆,工礦。到了我們這屆,繼續四個麵向。所謂四個麵向,具體在上海,就是外農(外地農村插隊或農場),外工(外地工礦企業),市農(市郊農場或插隊),和市工(上海市區的工礦企業)這4種。其中當然市工最好,外農最艱苦,外工和市農差不多,各有人喜歡。

 

一般來說,如果你是老大,或已有兄姐在市工,那麽多數要去外農。反之若已有兄姐在外農,則屬於“硬檔”市工。我有2個姐姐一在外農,一在市農,我屬於非常硬的硬檔了。

 

這裏有個插曲。畢業分配前我們學校來了幾位吉林人,鼓動大家報名去吉林。那幾個人確實特別會說,從我們學校隻有一個籃球場,說到在吉林每個學校足球場都可以不止一個。然後從什麽森林裏的蘑菇,說到山裏的野獸珍禽,等等等等。當時把我這個“硬檔工礦”都忽悠得躍躍欲試,不過我那些鐵定外農的好朋友們似乎沒一個動心的,於是我也沒有報名。

 

再回來說我的分配。作為“硬檔市工”,當年最好的去向是那年上海幾所大學開始辦的“外語培訓班”,每校僅一個名額,當然要學習成績突出的。我們學校決定讓我去。當老師征求家長意見時,卻被我父親拒絕了。父親實在是被當時的分配製度嚇壞了,家裏已經有2個務農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一個“硬檔”工礦,豈敢放棄。要是去讀書,以後畢業了,政策突然又變了,誰知道會怎麽分配?

 

於是,老師又把我分到所謂的“1號局”上海市遠洋航運公司,不料被對方退了回來,說是我的眼睛近視,他們不要。於是老師又把我分到“4號局”上海機電一局,機電一局把我分到了機械配件公司所屬的標準件材料一廠。

 

順便說一下,老師為什麽看上去比較幫忙呢?是因為我在班裏有幾個很好的朋友,其他幾位的家庭情況是必須去外農,並且他們也很配合老師,帶頭報名去了外農。老師覺得對不起我們這組人,就盡量在能出得上力的我的分配上盡點力。

 

老師給我通知時還說,標準件材料啊,難道他們就不要求好的視力嗎?

 

拿到通知那天是1972126號,那天是星期三,要我127號去報到,也就是第二天。時間比較急促,可能是我的分配幾經周折的緣故。心情激動啊,畢竟我要踏上社會,成為那時最令人羨慕的“工人階級”的一員了。中午老爸回來吃飯,自然也為我高興。我讓老爸把他的老坦克自行車留下,又另外借了一輛,準備下午和弟弟一起,去看看這個偉大的標準件材料一廠是什麽樣的。順便去探一下路,以便第二天順利報到。這個事先探路的習慣後來伴了我幾十年,凡重要的事件,比如考試,interview,工作報到之類,我都要事先探路,以確保萬無一失。

 

這個廠在上海北郊,自行車要走約50分鍾,坐公交車要換2輛車。工廠坐落在很鄉下的地方,那時上海北郊過了中山北路就開始有農田了,過了閘北公園就大多是農田,然後是走馬塘河,然後是彭浦新村,彭浦新村再過去4站,才到我們廠。我很喜歡廠的周圍環境,因為我從小就喜歡鄉下,鄉下就是我的天堂。

 

當我們找到我的廠時,工廠那天關門,後來知道星期三是廠休日。我們隻能從工廠麵臨江楊南路的大門朝裏麵看。那大門是鐵條焊就,朝裏看很方便。隻見大門後是一條可以並排開幾輛大卡車的水泥路,大路盡頭的“遠方”是很高大的廠房。大路的右麵是一個很大的空地,空地上堆著很多鋼材,上方是一輛龍門吊車,很是威風。

 

當時和弟弟都覺得這個廠很氣派,弟弟也喜歡這個農村的環境。工廠大門的旁邊有一個小賣部,類似上海市區常見的“煙紙店”。我找出身上所有的錢,在店裏買了一點糖果,和弟弟分享了,以表慶祝。

 

第二天,我就去報到了,開始了我人生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的經曆。後來這樣的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的經曆,我有N次,這一次,是印象最深的。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老哥XD 回複 悄悄話 江西多好呀,還有共產主義勞動大學鬆山分校啊,誰手上老繭多誰能上,不需考試啊。
工人 回複 悄悄話 應該是69,70是在70年分配的。不管是高中還是操作,66,67,68都是老三屆。文革開始,66,67年停課,所以69屆70屆是68年才進中學的。
呂洞賓 回複 悄悄話 上海的分配政策是最好的。一個隔一個進廠下鄉。

江蘇是趕上哪撥哪撥下鄉,趕上哪撥哪撥進場。我老家的鄰居胖奶奶家老五老六年紀差一歲,老五留了一級,結果兩人中學畢業就全部進了軋鋼廠。

江西比較倒黴,不管兄弟姐妹幾個,就一個留城,還不能馬上進廠,叫留城待分配,隻好去父母單位做臨時工,還不算工齡。

都說上海是四人幫破壞的重災區,我看江西應該排上重災區。那歲月,江西到上海的火車沒有不晚點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