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世中

大陸某大學文學院教授、作家。2008年移居美國特拉華州。著有《類纂李商隱詩箋注疏解》、長篇《昨夜群星隕落》、散文《昨夜星辰》、詩歌《瀟湘水雲》等24種近一千萬字。
正文

明代狀元楊慎與滾滾長江東逝水

(2013-06-29 20:31:55) 下一個
明代狀元楊慎和“滾滾長江東逝水”

《三國演義》開篇《臨江仙》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成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作者為明代嘉靖年間的狀元楊慎,詞中充滿一種閱世的豁達,其實卻隱藏著深刻的痛苦,深廣的憂憤和生命的代價!
楊慎家族一門三代進士。祖父楊春,明憲宗成化十七年(1481)進士,官至湖廣提學。
父親楊廷和,比楊春進士還早三年。楊廷和入仕46年,任至內閣首輔(明代自朱元璋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以後,即不設宰相,皇帝直接管理六部,而設內閣參政議政,內閣首輔雖不是宰相,但相當於宰相,但權力要受內閣閣僚的製約)。
楊慎則是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的狀元;嘉靖上台以後,為經筵講官,為嘉靖皇帝講述儒學經典,也就是嘉靖皇帝的“老師”。
明武宗正德風流成性,三十三歲死了,卻沒有兒子繼承皇位。必須在近支的宗室中尋找繼承人。
楊廷和作為內閣首輔,選中了正德皇帝的堂兄弟朱厚熜。朱厚熜那年隻有十五歲。根據《周禮》和曆代朝廷慣例,朱厚熜必須過繼給他的伯父孝宗皇帝,才能成為死去的正德皇帝的弟弟;隻有這樣的身份才能當皇帝。朱厚熜雖然隻有15歲,卻很聰明,他知道如果不答應,皇帝就當不成。於是先韜晦,答應過繼。可當了皇帝才六天,就故意發詔書,給大臣出了個難題,要大家議論如何稱呼他的親生父母,實際上是要將生父“興獻王”改為“興獻帝”。以楊廷和為首的內閣大臣堅決反對,認為這樣不合“規矩”,為此與嘉靖皇帝爭論了近三年。
時有新科進士溫州人張璁,在朝廷隻是一名“觀政”(相當於在朝的“見習生”),他覺得升官的時機到了:如果挺身而出,支持皇帝追封生父為“興獻皇帝”,將楊廷和打下去,皇帝肯定提拔自己。因此就找了同是新科進士的桂萼商議上奏。他們的認為:追封生父為“興獻皇帝”,乃“天下之大孝”,可為“天下子民式(榜樣)”。嘉靖有了“孝”的借口,就不顧楊廷和等大臣的意見,徑行封自己的生父為“興獻皇帝”。楊廷和因此要求“致仕”(退休),
嘉靖皇帝立即批準他回成都老家。而張璁、桂萼立即被提拔,先升到南京任刑部主事,過渡一下。然後又又續上奏章打擊楊廷和。從此張、桂二人成了嘉靖皇帝的親信。嘉靖也提拔兩人為翰林學士;卻又耍了個花招,把楊廷和的兒子楊慎也提到翰林院任學士。
由於楊慎是狀元出身,父親又曾是內閣首輔,不屑與張璁等往來;翰林學士們都支持楊慎。這樣就同張璁、桂萼形同水火。楊慎聯合了三十六位學士,上了一道奏章,稱張璁、桂萼為“小人”,言辭激烈,甚至認為皇帝“超擢”張、桂,自己願意“賜罷斥”。嘉靖非常震怒,給楊慎等為首者罰俸三個月。張璁與桂萼更指楊慎等人為“朋黨”;嘉靖準備給予懲處。這些所謂“朋黨”不隻是翰林學士,還有內閣大臣、六部尚書等等,他們聽了以後就跪在殿前,從早上七點一直跪到下午一點,要嘉靖給個說法。
嘉靖皇帝立即派衛隊將為首的八個人逮捕。兩天以後,一百三十四人人下獄。又“廷杖”(在朝廳上當堂打大板)一百六十多人;總計打死一十八人,貶降廢黜一百八十人,
楊慎等八人貶廢充軍,永不赦歸。當年八月,楊慎在緹騎押解下,謫戍雲南永昌衛,張璁則超擢,升為任二品,入內閣參讚機務。再過三年,張璁便任至內閣首輔,代替了楊廷和的職位;桂萼為內閣成員。
嘉靖三年,中秋前兩天,楊慎帶著妻小離京,第二年正月才走到雲南永昌衛貶所,從此與罪犯、軍卒為伍。到雲南時,有《軍次書感》詩雲:
憑高一望倍淒然,日暮烏啼生野煙。
天地側身孤旅外,江湖短發亂兵前。
屈平憔悴漁翁問,韓信棲遲漂母憐。
何事窮愁無伴侶,東風獨坐感流年!
楊慎被充軍,也連累到父親。過了三年,嘉靖皇帝又將退休在家的楊廷和
削職為民;不到一年便憂憤而卒。
事情過去十多年以後,有的人準予回鄉,而楊慎永不赦回。
楊慎在晚年寫過一首詩,詩題為《畢節見滇南老妓》,將自己的“天涯淪落”比同沒有人要的老妓女。詩雲: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白首話青春。
不須更奏琵琶曲,司馬青衫淚滿巾。
 
按明朝法律,充軍邊塞的官員,年滿60歲,即可歸鄉。
而楊慎一直到68歲,才準予請假返鄉一次;在家不到三年,又被押解去雲南。這一年楊慎已經72歲了。回雲南永昌後,楊慎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詩雲:
 
七十餘生已白頭,明明律例許歸休。
歸休已作巴陵叟,重到翻為滇海囚。
遷謫本非明主意,網羅巧中細人謀。
故園先隴癡兒女,泉下傷心也淚流。
 
這是楊慎死前二十天寫的,憂傷悲戚,正是逝世之前,一生的感喟和苦痛的宣泄。他不敢罵皇帝,隻提到為“細人”陰謀陷害,這“細人”,指的就是張璁、桂萼。
敘述了楊慎的生平,我們就不難理解,《臨江仙》那種深廣的憂憤!
那是一個狀元的至死無悔!
一個學問家被無情的扼殺!
“痛苦出詩人”!
“憤怒出詩人”!
“憂患出詩人”!
楊慎心中深廣的憂憤,宣泄而為詩為文,使他成為有明一代的大學者和大詩人。
楊慎的詩、詞、文,詩論、小品(雜文),甚至彈詞都寫得十分精彩。在其所作的《二十一史彈詞注》(當時還沒有《二十四史》的稱謂)的《說秦漢》開篇就是這一闋《臨江仙》,是他一生血淚經曆、閱曆的升華: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成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隻是許多人未必知道此詞作者是楊慎,還以為是《三國演義》原來就有的。其實,在羅貫中的《三國誌演義》中並沒有這首詞。到了清初康熙年間,毛宗崗評點《三國誌演義》,去掉“誌”字,成了《三國演義》,就將楊慎的《臨江仙》加在了卷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