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醫原創】連載:穿石齋聊《內經》006

(2013-05-03 04:02:58) 下一個

上古天真

 

《素問·上古天真論》裏對於能順應天地自然規律,出色地把握運用這一法則的人高推為神聖:

黃帝曰:餘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

中古之時,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其次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其次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這裏,黃帝講述了從高到低四種能掌握和遵從天地規律的特殊人群,即真人、至人、聖人和賢人,也就是達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先哲。聖人和賢人的境界大家容易接受,因為是可以接近的理想,但真人的“壽敝天地,無有終時”和至人的“遊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在現 在看是人類尚無法企及的神話,黃帝也未敢說是他那個時代現實的存在,而是說上古中古之事。但可以說從理論上講,也並不是完全無法實現的。好比現在無法達到 的星際旅行,將來隨著物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是可能的。現在人類對生命的奧秘仍處於初探階段,如果有理論的可能性,誰又能肯定將來人類的壽命不會達到千百年 之久而青春長駐呢?

借鑒我們祖先在《內經》裏的論述,我們是否可以斷言,如果要實現這個人類千百年來的 長壽理想,研究思維隻局限於人體的小係統是不行的,一定要從天地大係統的法則入手呢?即要了解和肯定:人是存活於太陽係地球上這一特定時空環境中的人,無 法脫離這個環境係統而獨善其身。病毒的變異與這個係統的運動變化息息相關,隻看到其變異的現象而不知其所以然,運氣學說的基本道理可以為這一研究提供思 路,日月行星的運動決定了太陽係的時空格局處在變動當中,地球在這一時空中的宏觀和微觀環境也因之而發生變異,中醫稱之為運氣,正氣和邪氣均要受其影響而 變化,診斷和治療必須相應地主動地加以調整,適合這一變化,才能切中機要。人類和其它生物DNA的變異也與這個係統有關,隻狹促地研究DNA的兩條鏈子和分子是無法達到長生的終極目標的。機械論的西方科學注定要在超微觀和超宏觀兩極上遇到困境,除非像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和實踐那樣能將兩者統一起來,納須彌於芥子。

 

究天人之際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說過,他寫作《史記》的目的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他所著重探究的天人之際,是天人之學的社會、政 治方麵。而在《內經》裏,天人之學體現在先哲肯定天地自然對人體生命和健康狀態的影響,以及自覺地了解和運用其規律進行養生醫療實踐。所以,在這裏我們不 想糾纏關於天人思想在哲學、宗教、社會、政治等方麵的是非曲直,可以認為,天人思想在醫學方麵的發揮大體屬於自然科學的範疇,應該是其最本始的出發點。下 麵,再摘幾則《內經》關於天地四時和醫療的論述,以見其梗概。

醫道的重點: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素問·疏五過論篇》)

醫道的難點: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帝曰:願聞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至真要大論篇》)

健康和疾病:五藏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藏各以治時。(《素問·咳論篇》)

養生技巧: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

診斷技術:《揆度》者,切度(音奪)之也;……所謂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以四時度之也。(《素問·病能論篇》)

治療技術:黃帝問曰:用針之服,必有法則焉,今何法何則?岐伯對曰:法天則地,合以天光。(《素問·八正神明論篇》)

總而言之。一部《內經》,無論是對生命本原的認識,無論是對健康疾病發生理論的探討,還是對診斷技術、治療規律的總結傳授,都沒離開對人與天地四時五行陰陽之間關係的了解和把握,可以說,這就是《內經》所要論述的內容——天人之學。


(版權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和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