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犯錯誤”怎麽辦?-1

(2013-01-03 16:02:43) 下一個

 


首先,我想先給大家看兩個“孩子犯錯誤”的案例,都是從這個論壇上摘錄下來的。


案例1、5歲的女兒不喜歡喝水,媽媽就規定她每天喝水的定量,不喝完就不讓看電視。孩子有一天沒完成喝水的定量就哭鬧著要看電視,媽媽要求她喝完了才看,結果喝完了還哭哭啼啼,媽媽覺得“真煩人。”於是就讓她自己在房間裏呆著,哭完了再出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衝突逐步升級,孩子最終不能控製地大鬧了起來,結果媽媽希望在網上尋找解決的辦法。


案例2、大熱天(35度以上),4歲孩子非要穿冬天的靴子,死活不肯脫下來,還要穿到學校去,也不怕人笑話。媽媽不知道孩子這是“犯啥病了這是?”


這兩個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也許各位都有過類似的經曆,所以我沒有征詢發帖原主的同意,就直接使用了。


很多家長看孩子,或多或少都覺得孩子有很多錯誤、很多的毛病。那麽孩子為什麽會“犯錯誤”呢?家長又該怎麽辦呢?我前麵提到“孩子沒有錯誤!”,“錯誤”產生於家長對孩子某種行為的心理認知。家長對孩子“錯誤”的處理常常會引起孩子的負麵情緒。而長期的、不引起家長注意的負麵情緒會極大地影響孩子大腦的正常發育,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分析這個問題:


1、情緒與大腦發育的規律


2、大人眼中孩子的“錯誤”是如何形成的?


3、如何采取適當的處理方式?


 


第一部分,情緒與大腦發育的規律


首先,我想給大家介紹一下腦神經學科領域對大腦發育的最新發現。對大多數人來說,大腦是極其複雜、神秘的,令人望而卻步的。但實際上沒有那麽可怕,隻要花上一些時間,再加上些耐心,就會發現了解大腦還是很有意思的。特別是如果你還了解一些電腦的知識,就更容易了。人腦和電腦都是一個信息處理係統,在功能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相似的地方在於都具有以開關為基礎的網絡結構,用來實現信息存儲、運算、反饋這些信息處理功能。電腦的CPU各組成部分有大致相同電子結構,就是由大量的小電路組合成的網絡係統,在這個網絡中小電路由電子開關控製開通或關閉。所有的信息存儲和運算都是在這個電子網絡中實現的。人的大腦也是一個網絡,叫神經網絡。由一種特殊分化的細胞組成,叫做神經元(neuron)。為保證信號的傳遞,神經元之間形成了特殊結構的連接裝置,叫做突觸(synapse)。突觸是信息處理網絡的開關,處於不同開關狀態的突觸組合,構成了信息存貯(記憶)的基本模式。神經元以突觸為開關形成的神經通路,是大腦進行數學和邏輯運算的基礎。


 


點看全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智商是常用的衡量人腦的認知能力的指標。認知能力也就是大腦信息處理功能。從信息處理網絡來看,突觸連接的越好,神經通路處理信息的效率越高,大腦就越聰明。所以高智商對應於連接更好的神經網絡。如果將我們對信息網絡的認識應用到教育上,那麽需要關心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讓孩子發育一個連接得更好的神經網絡。


不論是從規模還是從空間結構上看,大腦的網絡結構遠遠比電腦的網絡複雜。人腦的神經網絡是不可能被預先設計出來。或者是說:人腦的神經網絡是不可能在出生時就已經構建完成了的。


現在已知人腦發育的絕大部分發生在出生以後,人腦認知功能最重要部分的發育也發生在出生以後。


 以前人們根據大腦重量的增長,估計大腦發育到十歲左右就完成了。現在依據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發現大腦的發育過程要一直延續到18至25歲,差不多占據了人生最初四分之一左右的時間。在這漫長的過程中,許多遺傳因素以外的因素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方式對網絡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對於一個沒有重大基因缺陷的人來說,基因對神經網絡的發育,也就是對智力的影響不是很大。自然的長期進化,給大腦形成了一套精妙而獨特的機製,用來構建神經網絡。剛出生時,大腦所有的神經元細胞都已產生並遷移到適當的部位,但是神經元之間絕大部分的連接都尚未存在。據估計新生兒的突觸數目不到成人的三分之一。新生兒的大腦神經網絡能夠處理的信息非常有限,僅僅能做出基本的神經反射。


出生後,大腦直接暴露在一個全新的複雜環境中,各種信號都需要大腦進行相應的處理,這就刺激了大腦神經網絡的快速發育。神經元從胞體快速地產生突起並不斷延伸,相互之間通過隨機的方式形成大量的突觸連接,逐漸形成越來越複雜的網絡。伴隨著新突觸的產生,同時也存在著已生成突觸凋亡、消失的過程。在幼兒發育的早期,新生成突觸的速度大於凋亡的速度。在兩到三歲左右,突觸數目達到頂峰,大約是成人的兩倍以上。在這以後,突觸消失的速度逐漸超過生成的速度,突觸數目開始減少。一般認為,到成人階段神經網絡被髓鞘和其它細胞保護並固定下來,突觸產生和凋亡都很少發生,突觸數目漸趨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突觸數目開始下降。


在神經網絡形成過程中,連接網絡的突觸是隨機產生的,但決定哪些突觸需要保留、哪些突觸又需要裁減的過程卻不是隨意的,而是根據大腦獲取的外界環境信號決定的。如下圖所示,環境信號傳入大腦,引起神經元興奮傳播到突觸,被激活的突觸釋放神經遞質對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製。同時,被激活的突觸兩端可釋放生長因子,維持突觸的生存,保留了信息處理的神經通路。長期沒有被激活的突觸,因為缺乏生長因子的作用則逐漸萎縮、凋亡,這部分神經通路因缺少使用,得不到足夠生長因子而逐漸萎縮、消失。


 


點看全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簡單地說,大腦發育就是神經元先隨機連接形成過量的突觸網絡,然後通過生物學上的“用進廢退”原則,根據環境信號的反複刺激對突觸網絡進行修剪。這個過程類似於果樹的剪枝,也有個相類似的專有名詞,叫突觸修飾(synaptic pruning)。Pruning的中文翻譯就是剪枝的意思。


 大腦神經網絡的發育一定要與周圍環境發生密切的交互作用,通過各種各樣的環境信號不斷地對隨機生成的信息網絡進行修剪、調整,最終保留最有效的神經通路。一個能夠應對處理各種信息的神經網絡,是由所處的複雜環境所塑造的。所以,相比基因組上的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對人類智力的影響作用更大。


 環境可以改變人腦的結構(神經網絡)。


 人們一直在不知不覺中遵照這個原理、使用各種方法、有目的有針對地來給孩子提供各種環境信號,以構建更“聰明”的大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育。因此,教育也可以改變人的大腦。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教育,那麽我們就可以知道,孩子的學習不僅僅發生在學校裏,隻要孩子睜著眼睛、大腦受到外界環境的刺激,那麽孩子的大腦都在形成各種新的神經通路,孩子其實都是在進行學習。


因此,根據大腦的發育規律,我們就能對教育目的進行新的定義:要有目的地利用大腦的可塑性(環境改變大腦結構),在大腦完成發育時,塑造連接更好的神經網絡結構,即形成一個開放的、能夠麵對、處理未知問題的神經網絡結構。即要讓孩子學會去處理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讓孩子能夠麵對未知的世界。


版權聲明:本稿件、作品版權歸夕曦所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