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鏡頭使左側鬼秘的耶魯骷髏會都變得張揚起來,照片來自一位耶魯父親。
前天常春藤發榜,鋪天蓋地的“常春藤錄取率創新低”的帖子和文章,還真誤導很多人。所以我在當天的朋友圈這樣留言:“錄取率隻能是參考,這些數據不能反映今年錄取率越低就越難。就像我們招Faculty(教授), 每年在全世界值得招的就那麽幾人,再多申請人也沒有用。名校本科錄取也是同樣的道理,名校錄取率的數目還可以通過Marketing等手段,把分母催得很肥。大家熟知哈佛的商業鼓勵申請的信怎麽說的?類似:“三個Bs沒關係,SAT 1400沒關係,我們是綜合看你這個人”;“哈佛向所有上進的人開門”。普林斯頓厚顏讓這麽多人申請後,連“拒絕”一詞都不敢用,隻是說:“我們收到太多優秀學生的申請,我們錄取第二個班的學生,都與第一個班的學生沒有區別。”;信可能這樣收尾:“我們實在無法提供位置,希望你在未來的學習中進步。”。美國華裔教授朋友看我帖後留言:“三個Bs沒關係。我還以為是三個BS沒關係[呲牙][呲牙][呲牙]”,所以不能太講究語法。
我們應該更看重在頂層的那批申請人,那些學生每年的區別是不大的,雖然新的SAT和ACT使分數明顯膨脹。奇低的錄取率隻是人為地造成了一種心理恐怖,我們沒證據顯示現在的學生比以前更優秀了,相反如今的世俗環境沒有為我們帶來愛因斯坦和達爾文。兩年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曾經麵對斯坦福創新低的錄取率,調侃斯坦福最好把錄取率弄成零好了。斯坦福今年以4.29%的錄取率再次擊敗哈佛,斯坦福在公布數據時都特意不給出這個率,讓大家自己去計算,確實在向0%邁進。美國把很多東西都設計成Games來玩,製造很多懸念和不確定性,讓你在最後一刻還報希望,隨之更加精彩,像籃球的三分球和橄欖球的七分Touchdown。美國人沒有英國人那樣的一板正經,英倫人要求你在申請前想好,牛津和劍橋隻能申請一個,申請了劍橋就不能申請牛津,所以Oxbridge不像美國的哈佛耶魯這樣比錄取率。這裏有文化的區別,更多的是美國資源太豐富了,折騰得起。考了PSAT後,大學的材料自動塞滿家裏的郵箱。Marilee Jones的難堪像似從“牢”裏放出來似的,我這打引號的牢是指她因學曆造假被MIT掃地出門,她出來做谘詢掙大錢後透露道:她們內部每年比的就是錄取率和接受率(Yield) 這兩個率。這樣好了,中國等海外學生把錄取率催肥成0.05%對0.04%後,我看他們還比不比?
美國人把申請弄得十分複雜,現在ED分11月1日截止的ED1,和1月1日截止的ED2, 還有EA(Early Action) 裏麵的SCEA (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 HYPS和BC等大學) 和MCEA(Multiple Choice EA, 芝大,MIT或Caltech等), 最絕的是芝大,它擁有全部的ED1, ED2,EA和RD(Regular Decision),幾乎是最沒底氣的表現,現在芝大的排名竄升。今年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是申請手續簡化的最後一年,隻要求主文書的時代結束了, 這曾經是華大增加申請人數的策略。最近華大做出申請的重大改革:首先,除Common的主文書外,將會要求好幾篇的輔助文書;其次,將增加ED2的選項。麵對媒體的批評,華大校方決定加入QuestBridge計劃,向低收入家庭表示友好,也改善些華大作為擁有全美最為富有家長的大學的形象。
部分解釋了美國醫學院住院醫生的Match program的經濟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美國本科申請與錄取的遊戲更加複雜, 為博弈理論提供了豐富的研究素材。我們隻能窺見一些大致的規律,我也隻能相當主觀地談點看法。對於ED的學校,因為在RD錄取學生人數的減少有可能使錄取率降低, 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另一種可能性。每年ED的接受率為100%,關於在RD錄取中的人數,大學是靠往年的接受率來估計錄多少人的,接受率每年的波動不大,這樣錄取人數是相對穩定的,所以最終影響錄取率的高低是由分母決定的,也就是申請人數決定的。而眾所周知ED會鎖定40-50%的人數,這將會抑製RD的申請熱情。至少對於ED的學校來說,學生在RD階段申請它們的熱情沒有申請擁有EA的大學那麽高,因為大家都知道機會不多。
我可以具體這樣舉例:如果A和B兩所大學的聲譽相當,入讀人數都在1,300人左右。A為ED,B為SCEA; A在ED鎖定600人後,留下700給RD, B在SCEA錄了600, 但是給人的印象學生還不確定,勢必留下更多名額在RD上。如果申請人懂規則的話,從心理上分析,兩校競爭程度相當時,申請人更會願意申請B, 這就是我猜測的:ED could suppress the tendency of students to apply for RD。哥大現在的錄取率比耶魯還低,但是哥大的數據不能推翻上麵的心理傾向,那是哥大通過Marketing campaign和其他原因增加分母的結果,盲目增加申請人的結果。我們知道哥大前些年的錄取率遠在耶魯之後,為什麽它的分母近年會增加呢?因為中國申請人近年巨增,紐約時報打趣說,你把一個國家的巨量學生當分母,錄取率會低得可怕。這些海外國家的學生are crazy about Big Apple,加上Common申請相對容易。以前MIT規定EA錄取的學生不能超過總入讀學生的30%,曾經大大刺激了它的RD的申請熱情。當然,更懂的人知道:SCEA雖然沒鎖定,但其接受率比RD也高很多,這裏也是心理親睞造成的,重視社會心理對市場起浮影響的耶魯諾貝爾獎得主Bob Shiller,應該也懂申請心理學。
實際情況是耶魯SCEA錄取的學生的接受率應該超過90%,與哥大的100%接受率的ED, 區別僅僅是心理上的。一般而言,錄取率是以此順序遞減的:ED-SCEA-MCEA-RD, 被Deferred的學生在RD重新評議時還擁與RD相似的錄取率,你可不要放棄那第二次的機會。
我的這篇五年前的文章被不少人盜用,也使這裏翻譯的三個率的中文被廣泛使用。
題目:美國大學申請的三項評價指標
作者:雅美之途
發表時間:2013年4月
我將今年的美國常春藤和其他名校的錄取率放入博客後,一位擁有資深科學背?的網友向我問起加州理工的錄取率。我告知加州理工今年的錄取率是13%的同時,也順帶說出加州理工以往的Yield大概隻有37%, 可見加州理工受歡迎的程度。他要求我解釋這Yield的含義,我則試圖以大學錄取的三個率來解釋美國大學的競爭,現在補充和修改後成文。
錄取率(Acceptance Rate):大學發放出的錄取通知書的數除以申請該學校的總申請人數。原則上,錄取率的高低顯示該學校難進的程度,或者說它的選擇性。因為發放多少通知書是由各個學校控製的,所以我們可以將錄取率看成是學校對學生的選擇。學生申請學校的數量會影響到錄取率的分母,普通申請表在增加學生申請數目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接受率(Yield):學生最終登記入學的人數除以該學校當年發放的錄取通知書數。接受率評價學生在收到入學通知書後擁有多強的願望進入該學校讀書,所以我們可以把接受率看成是學生對學校的選擇。由於接受率涉及學校的聲譽,所以名校會盡一切可能吸引那些被錄取的學生選擇他們。2010-2011年的統計資料,哈佛的接受率是75%,耶魯為67%;兩所理工學院比較,麻省理工為64%而加州理工則隻有37%。關於接受率我們需要至少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預先已定向的或自我選擇性強的學生群,像摩門教的學生喜歡上楊百翰大學(BYU),阿拉斯加的學生由於不願意離開阿拉斯加而傾向於選擇進那裏的州大,所以美國新聞的接受率排名BYU還高過哈佛,阿拉斯加大學也排得很高;另一個因素是某些大學選擇性地拒絕他們認為不可能來入學的優秀學生,這樣可以提高或保證他們的接受率,這種做法因起源於波士頓的塔夫什大學而被稱為塔夫什綜合症。
交叉接受率(Cross-Admits Rate):作為接受率的一種,它每次僅比較兩所大學同時錄取時學生選擇的情況。例如學生同時被A和B兩所大學錄取時,多少學生選了A多少學生選了B。這可是頭對頭的直接競爭,據說有點像職業網球運動員排名的方式。交叉接受率可以擺脫具體學校的控製,反映出學校在被錄取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一些人認為它更能反映出學校的聲望或實力。
紐約時報很多年前做過一次調查比較一些學校之間的交叉接受率的情形,並且把它製成了易懂的圖。這些2006年的資料確實有些老,但還能說明問題。哈佛在交叉接受率上擊敗所有對手,哈佛和哥倫比亞同時錄取的學生,91%的學生選哈佛拒哥倫比亞,差別之大使我都有些懷疑這數字的可靠性。最能跟哈佛競爭的是耶魯,它能從哈佛那競爭到百分之三十五的同時錄取的學生。另外有人在大學秘密網(College Confidential,CC)上作了三年交叉接受率的比較,很令人吃驚的是連續三年耶魯都在交叉接受率上領先HYPSM中的其他學校,不過這些樣本量太小,其準確度還取決於難以定量的學生在CC上各學校網頁的活躍程度。
這種交叉接受率的數據屬於競爭的機密,各學校一般是不願意對外公布的。畢竟西部的學校更開放,斯坦福在2008年以表格的形式發表了它的2011班的宏觀資料,雖然具體的一對一的交叉接受率還是沒有公布。那些沒有選斯坦福的學生中68%選擇去了哈佛(27%),耶魯(19%),麻省理工(15%)和普林斯頓(7%)四所大學。除了68%,另外的32%的學生選擇讀加州理工(2%),哥倫比亞(1%),杜克(1%),布朗(1%),達特茅斯(1%)或UCSD(1%)等學校。這些資料再次證明,斯坦福交叉接受率的主要對手還是東海岸的四所老牌名校。
經允許轉發一位耶魯父親拍攝的照片,耶魯的人間四月天,春天的耶魯。
哈佛 11%
普林斯頓 11%
哥倫比亞 12%
耶魯 13%
斯坦福 13%
麻省理工 16%
布朗 17%
加州理工 18%
賓大 21%
達特茅斯 21%
杜卡 23%
伯克利 24%
康乃爾 29%
約翰霍普金斯 35%
芝加哥大學 42%
依利諾香檳 60%
威斯康辛 60%
明尼蘇達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