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風:一個中國留學生的澳大利亞創業經曆 017

(2019-01-30 04:28:33) 下一個

       中國旅遊市場是典型的“中國特色市場經濟”的產物,國內的批發商旅行社不是從優質和特色等方麵開發利潤點,而是一窩蜂的用低價來搶奪市場,在價格低到不能再低的時候就轉嫁成本費用到華人購物店。老大哥說競爭最激烈的時候,澳大利亞7天5晚的行程隻有4999人民幣,在當時還不夠當地華人一張回國的往返機票的費用。

       急功近利並且習慣於以惡性價格競爭等經營理念約束下的企業經營者不會有多麽高的商業眼光。中國旅遊批發商和澳大利亞華人購物店就屬於這種情形,它們都低估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傳統旅遊行業的衝擊。人類世界很有意思,在特定的情況下會發生“指鹿為馬”的現象,即便如此,也不意味著大家心裏不知道是“鹿”。信息獲取平台的不對等再加上華人購物店精心製造的“物理隔絕”體係,以及中國遊客長期以來對西方社會互信體製下建立的商品質量的信任,造就了中國赴澳旅遊市場10多年的紅紅火火。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輕易地從互聯網上獲取需要的資訊,華人購物店的“物理隔絕”體係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

       從2015年開始,澳大利亞華人免稅店的業務開始走入下坡。高額“人頭費”的競爭壓力下,華人免稅店的商品價格隻能越來越高,成本10多澳幣的保健品賣到600-900澳幣,幾百澳幣進價的駝羊皮和兔毛墊子打著雪駝皮的幌子賣到8000-10000多澳幣。。。而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發展和使用,直接把信息谘詢擺在了遊客的麵前。為什麽有些國家會不惜代價,拚命封堵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和渠道?因為當不受控製的信息撲麵而來的時候,即使不用說教,人們也能自動分清是非好壞的。。。聽老大哥講到這裏,我陷入了沉思,一直到老大哥的未婚妻喊我們吃飯,我才回過神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