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紀念姐姐:五、自私或無私?

(2012-09-30 03:54:53) 下一個

姐姐生病後,她的至親們或多或少或明或隱地表示了後悔:早知今日……

是的,早知結果如此慘痛,我們會堅決地讓她離婚,不管別人的評價社會的輿論。早知她的生命如此短暫,我們會鼓勵她珍惜自己,自私但卻快樂地生活。

但當我向身邊的幾位朋友表達這種後悔時,得到的是不以為然。當我解釋姐姐很早就對她丈夫沒有了感情後,他們仍然不表示支持。有個人甚至以此背後揣度我,認為我會離開我老公如果我老公生了重病需要照顧,繼而表示她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她的老公。為什麽?他們真的如此高尚無私?還是他們在害怕什麽?

我想,可能是我們站的角度不同。姐姐是我的親人,我看不得她受苦受累受罪,最後失去生命。但她對他們來講是一個陌生人,比電影中書中故事中的人物還模糊遙遠,漠不相關。他們當然同情她,但她的命運不足以動搖他們固有的道德準繩。是啊,那麽多的家庭夫妻沒有感情,日子不還是要繼續過下去?在中國的傳統中,責任是維持家庭的中心,而不是感情。是啊,世上那麽多的人也許比我姐姐更不幸,他們不也在承受自己的命運?有人生來命苦,這個社會不值得為他們改變維持千年的傳統。在這傳統中,人們雖然有時感到束縛,但更多的時候感到安心。第三者會得到譴責,拋妻(夫)棄子的人會得到唾棄,嫌貧愛富的人會得到報應,我們好人會得到同情保護。這個傳統不能被顛覆,否則我們會失去家庭安全感。這個傳統需要維持,即使不得不犧牲某些人的性命。

可是,她是我姐姐。我不想讓她成為十字架上的耶穌,即使她的靈魂能夠升入天堂。我不想她被釘在道德的高台,供眾人仰慕。我不想她的名字被刻在貞節牌坊,供後人膜拜。我隻想她活著,好好活著。更何況現在哪裏還有貞節牌坊,她的犧牲換來的無非是幾聲歎息,然後不久就會被人們遺忘。

姐姐用一生給我上了重要的一課:永遠不要站在道德的製高點判斷別人。每個人都有權利對自己的生活做出無論外人認為如何自私的決定。

如果我的聲音能夠給大眾聽到,我要告訴那些麵臨生活抉擇的人們:跟隨你的內心,不要受社會輿論的製約。

如果我的聲音真能夠被大眾聽到,估計會引來無數的爭論,懷疑,揣測,誹謗。隨便吧。祝願你們永遠不要麵臨同樣的難題 是選擇自私的活著,還是選擇無私的死去。我是真心的。我願意原諒所有的對錯,我真心希望這個世界上再沒有苦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UMARTINI 回複 悄悄話 是沒辦法的,除了聽內心呼喚,還是需要顧及社會,觀念,傳統,習俗等等。。
也並不是調節不好,非要丟棄一頭才行,總之,需要一個“度”,覺得女人還是別忘了調節,要給自己一點兒持續的營養以及時保鮮,不要太忘我。

登錄後才可評論.